变电运行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分析

时间:2022-08-30 08:50:02

变电运行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分析

摘要:作为电力生产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变电运行人员担负着保障电网安全稳定的重要任务。进行变电运行管理信息的建设不但可以减轻运行人员的工作量,提高相关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而且便于规范管理,节省运行成本,对于提高整个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分析了变电运行管理信息系统的作用,总结了变电运行管理信息系统分类,说明了系统的功能和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变电运行;管理信息系统;功能需求

作者简介:杜平(1979-),男,陕西府谷人,陕西省地方电力(集团)有限公司生产技术部,工程师。(陕西 西安 710061)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3-0213-02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电力系统的规模不断扩大,用户对电能质量、供电可靠性和安全性的要求也日益提高。电网中任何微小的事故都可能为电网本身和用户带来巨大的损失,所以应加强电网的管理。变电运行是电网生产中最重要的环节,应通过信息化的建设和现代化的管理,保障电网安全可靠运行。本文对管理信息系统在变电运行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一、变电运行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

1.设备的管理

在变电站日常管理及维护中,对设备进行管理和维护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因此,需要建立一个相对完善的设备管理信息系统,以提高设备的安全运行指数,对设备进行科学的试验和维护,及时掌握设备的运行信息。

变电运行管理信息系统规范地提供了一、二次设备的台账及定级等信息,为变电运行工作的正常开展奠定了基础。应用变电运行管理信息系统能够灵活地查询设备信息,简化了变电运行管理工作。

2.运行日志的管理

变电站日常值班人员要保障运行日志的正常,同时通过在交接班过程中进行签名,检查运行日志等方式完成了变电运行交接工作。变电运行管理信息系统通过对日志进行自动检查,确保操作票及相关的缺陷得到了完整的记录,这就大大减轻了运行人员的工作量,同时也避免了同一数据出现的录入不一致的问题。

3.抄表的管理

对变电站内各种运行数据进行抄录是变电运行人员日常的重要工作之一,变电运行管理信息系统能够自动地显示变电站内需要抄录的主要数据,同时为了最大限度减轻变电运行人员的工作负担,保证数据的正确性及稳定性,变电运行管理信息系统还自动增加了RTU的上传数据截取功能,可以对上传的数据进行自动截取并存入到相应的数据库中,增强了数据的可靠性。

4.变电站图形的管理

变电运行管理信息系统能够提供变电站的主接线图及各种电气设备的连接图。用户可以对主接线图进行编辑和修改,并执行相关的图形单元选择工作,便于变电站图形的管理。

5.班组的管理

班组作为电力企业完成生产的基本单位,是电力企业生产的基础。班组的建设直接关系到电力企业生产运行的稳定,变电运行管理信息系统能够实现班组文化建设,不仅适用于变电站,也适合其他部门的生产班组。它包括班组日常管理、岗位培训管理、考勤管理、规章制度管理以及QC管理等。

二、变电运行管理信息系统的作用

1.保障了数据实时、准确

传统的变电运行数据都是通过值班人员在变电站中进行抄录和统计,然后汇总后以纸质版的报表上报的,这种数据采集方法不但存在时间上的滞后性,还会由于在抄录的过程中产生大量误差和错误,导致其准确性大大降低。应用变电运行管理信息系统可以由计算机完成各种数据的统计和整理,避免了人工处理数据所出现的失误,保障了变电运行数据的准确性。

变电工区的各个部门完成联网后,管理人员还可以随时对变电站的运行情况进行分析,这就为各种工作的安排提供了准确而可靠的信息支撑。

2.减小运行人员工作量

变电运行管理信息系统通常都提供了大量的智能化处理工具,可以完成对运行日志的自动处理,即在运行值班人员对日志进行填写时,将各种运行记录进行自动刷新,这样就能实现一次记录、多次多处重复利用。不仅避免了可能出现的数据不一致问题,而且也有益于工作效率的提高。此外,对RTU数据进行自动获取,自动统计各种报表等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运行值班人员的工作负担。

3.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水平

变电运行管理信息系统不仅能够对电网中各种运行的信息进行管理,而且能够实现对各种设备档案的管理,如设备缺陷管理、设备过负荷管理、断路器切断电流管理等。通过上述管理方式可以提高电气设备的使用寿命,合理安排设备的检修时间和方式,为提高整个电网运行可靠性提供技术支撑。

三、变电运行管理信息系统分类

近些年来,随着计算机系统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不断深入,许多研究机构和大型公司都开发出了变电运行管理信息系统,这些系统有的是独立运行的,有的是作为一个子系统联网到全局MIS运行。可将市场上现有的变电运行管理信息系统分为以下两类:

1.基于单机形式的应用

基于单机形式的变电运行管理信息系统大多是利用小型数据库开发而成的,其仅供单台计算机使用,主要实现了设备台账的管理、运行日志的管理和日常运行记录的管理等功能,这种模式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无法实现与工区和局端的数据流连接。由于无法实现与工区和局端数据流连接,导致各种报表无法上传,只能通过打印后手动上传的方式实现,同时也不能通过网络流转工作流程。

(2)无法实现数据编码体系的统一。这种系统大多没有考虑数据模型的建立和修改,与变电运行实际生产环节严重脱节,无法合理利用变电运行信息,同时系统的开放性较差,功能难以扩展,无法形成统一的数据平台。

2.基于集中管理模式的应用

基于集中管理模式的变电运行管理信息系统通常是作为全局MIS的一个子系统,这种模式的系统将与其他子系统共享数据服务器,能够实时掌握变电站运行管理信息,使变电站运行管理信息得到有效利用。这种模式的管理系统还解决了工作流的管理问题,能够实现工作计划编制、缺陷单处理等业务,同时也加强了对日志管理的功能,能够对运行日志进行详细的记录。

四、系统功能分析

1.记录管理功能

该系统可以自动关联同一变电设备的记录,减轻了运行人员录入的工作量,同时方便管理人员进行查询。

2.操作功能

该系统可以实现变电设备记录查询、复制、剪切等简单操作,界面良好,能够在windows98系统下正常运行。

3.打印功能

该系统能够对所有的变电设备记录进行打印,方便管理人员对设备进行记录。

4.建立典型操作票功能

该系统能够对典型的操作票进行建立,方便运行人员的修改和反复进行使用,为运行人员快速地开出操作票提供了便利。

五、系统应用推广

由于该系统使用方便,界面非常友好,处理各种表格和工作流程非常便捷,各个表格中的记录和报表关联性强,能够对录入信息进行自动识别,同时还具有强大的错误提示功能,保障录入信息的准确性。自该变电站运行管理信息系统使用以来,给变电运行人员的工作带了极大的方便,受到了广大变电运行人员的一致好评。该变电运行管理信息系统具有如下特点:

1.针对性特别强

该系统设计时充分考虑了变电运行工作的性质,是基于变电运行日常管理模式而有针对性设计的系统,实用性强。

2.便于日常维护和推广使用

该系统维护简单,可靠性高,不用专人进行维护即可实现日常管理,且方便扩展、易于推广使用。

3.提高了变电运行人员的工作效率

采用该系统可以显著提高变电运行人员的工作效率,减少不必要的工作量。

4.降低了变电运行管理成本

采用该系统可以实现办公无纸化,减少临时或者重复性数据的产生,保障了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费,节约了管理成本。

该变电运行管理信息自投入使用以来,运行安全稳定可靠,未出现任何运行数据错误和丢失的现象,极大地减轻了变电运行人员的工作量,同时也提高了其工作效率及变电运行工作的管理质量和水平,节省了许多不必要的办公费用,得到了管理人员一致的认可和变电运行人员的好评。

六、结论

本文分析了变电站运行管理系统在变电运行生产中的应用和系统的推广应用价值。实践表明:应用该系统可减小变电运行人员的工作负担,为电力企业搭建高质量的数据平台和规范化管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帆,杨琳.电力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供用电,2002,6(5):18-19.

[2]王洪涛,王剑.电力系统信息管理自动化的研究[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1,2(2):8-10.

上一篇:220kV输电线路工程设计与施工的探讨 下一篇:基于低功耗的开关柜无线温度监控系统研制与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