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理论视角下影片《年轻的维多利亚》的欣赏

时间:2022-08-30 08:37:35

关联理论视角下影片《年轻的维多利亚》的欣赏

[摘 要] 语言是电影中的一种主要交流形式,本文运用关联理论的相关理论,通过对电影《年轻的维多利亚》中的几则对话进行实例分析,从影片的角度探索关联理论对语言交际的解释力,从而指出影片的欣赏其实可以视作为关联理论视角下观众对影片的理解,关联理论有助于观众对影片作更为深刻的欣赏。

[关键词] 关联理论;语言交际;语境;认知;影片欣赏

由让马克•瓦雷执导的电影《年轻的维多利亚》获得了第82届奥斯卡最佳服装设计奖。在欣赏影片中年轻的维多利亚唯美绝伦的服装之余,影片中人物之间的语言也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本文从关联理论角度出发分析该影片中的人物语言,探讨语言的关联性,从而尝试着从认知的角度对影片中的语言作探究性的讨论。

关联理论是法国学者丹•斯珀泊和英国学者迪尔德丽•威尔逊1986年合作出版的《关联性:交际与认知》所提出的有关话语认知和话语理解的一种理论,其宗旨是回答有关人类交际本质的哲学问题。在关联理论中斯珀泊和威尔逊提出了不同于传统意义的语境观,从关联和认知的角度去推导、理解交际中的话语。

一、语境、认知与电影

电影从无声到有声,不仅仅是电影技术上的创新,它也是电影展现力的一次极大飞跃。人物固然是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话语是人物塑造的关键。电影通过人物间的话语交流,使人物之间产生并形成一种交际,在交际中展现人物的社会性,从而塑造出鲜明的人物形象。因此语言交流是现代电影的一个基本要素,通过语言进行交际是现代电影情节展现的一个重要特征。

理论上,就交际而言,存在多种理论见解,其中语码论和推理论是两种具有代表性的学说。根据语码论,说话人通过话语对信息进行编码,听话人在话语理解时可以对信息进行解码,然后实现交际。随着格莱斯交际推理论的提出,人们越来越注意语境对语言分析的重要性,强调话语理解中的语境依赖性。语境逐渐成为语用学和语言交际理论的一个基本概念和核心概念。传统语境观认为,语言是静止不变的,它先于交际存在于人们的思想之中,交际者被动地根据话语选择语境因素,从而实现话语理解。而随着认知科学的兴起以及对语言交际的深入研究,人们对语境有了新的认识,特别是在斯珀泊和威尔逊的关联理论中,一种不同于传统意义的语境观被提出,即认知语境,由此也提出了关联理论的交际观。

关联理论从语言、认知、交际等多角度对语言交际做出解释,将研究的重点从话语的产出转移到话语的理解,并指出语言交际是一个认知――推理的互明过程,对话语的理解就是一种认知活动。这种认知活动离不开语境,而关联理论中语境被看作是一个心理建构体,由一系列假设构成;理解话语的过程就是在语境假设与信息之间所作的推理过程;语境假设的选择、调整与证实始终受关联原则的支配。

我们认为关联理论对电影中的语言交际也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其一,电影中的人物来源于现实中的人,这些人物展现的是具有心智和认知能力的人,从而电影中人物的语言交际也必然不可能脱离于认知特征之外。其二,众所周知,电影中除了人物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即故事环境。如果只有人物语言,没有故事环境的展现,那么这种形式将不是真正意义的电影,而且故事环境的展现和人物语言交际与情节的发展息息相关。故事环境一方面构成人物语言交际的语境假设,另一方面故事环境的变化提供了语言交际的新的信息。故事环境与人物语言交际之间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这种联系实质上是一种关联性。关联性可以看作是从输入到认知过程中的话语、思想、记忆、行为、声音、情景、气味等的一种特性。如果输入的信息内容值得人们付出一定的努力来理解,它肯定具有关联性。至于什么使输入的信息内容值得人们付出努力去理解,则要看它是否会取得语境效果,是否值得在心理上付出努力去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下文我们将选取电影《年轻的维多利亚》中的几则人物对话,从关联理论的角度对人物语言交际进行具体深入的剖析和讨论。

二、关联理论下影片对白实例分析

例1:

维多利亚:你是否曾感到自己像一颗棋子,在游戏中违背自己的意愿行事?

阿尔伯特:是吗?

维多利亚:我看到他们在棋盘上摆弄我。

阿尔伯特:那就熟练掌握游戏规则,直到你比他们做得更好。

维多利亚:你不建议我该找个丈夫替我来玩吗?

阿尔伯特:我要建议你找一个丈夫和你一起玩,而不是替你玩。

这段对话发生在阿尔伯特第一次拜访维多利亚,两人下棋的时候。当维多利亚提出第一个问题时,阿尔伯特的心理上首先确定对话是在下棋的环境中发生,但这并不是惟一的语境。根据关联理论中语境不限于现实环境中的情景或话语本身的语境的观点,我们可以做这样的分析:阿尔伯特知道维多利亚由于身份特殊,从小实际是在软禁的环境中长大的,一言一行受到众人的监视,即便是此时的下棋也不例外,因此,维多利亚的问题有可能是在谈她的处境,这是另一个可能的语境或认知环境,当然,还可能有其他的语境。这时阿尔伯特的心理上已经建构了关于维多利亚提出的问题的一系列认知假设,但他还不能确定语境的选择,因此他作了一个模糊的反问“是吗?”作为回答。当维多利亚以肯定的口吻说到:“我看到他们在棋盘上摆弄我”时,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的认知环境得以互明,阿尔伯特可以在语境假设中作出准确的选择,所以他便直接地给予了深刻的回答。根据关联理论,阿尔伯特作为听话人利用互明假设作为前提,包含他对交际双方的社会地位、人际关系等的推测与估计,对说话人维多利亚的意图作出了推断。

例2:

阿尔伯特:真是不同寻常的一天,你累吗?

维多利亚:不,不累,只是我比看起来要厉害得多。

这是维多利亚继承王位后在舞会上与阿尔伯特的一段对话,这段对话看上去既简短又平淡。如果我们把这段对话与例1的对话联系起来,把例1的话语作为理解例2对话的假设前提,例2便传递出很重要的信息。根据关联理论语境观,人类在语境假设中进行演绎推理的过程中,留在演绎机制记忆中的假设,即对之前语句的理解,构成了下一语句进行加工的可能的给定的语境。虽然例1和例2在时间上有跨度,但例1中阿尔伯特的回答给予维多利亚的勇敢、机智的暗示已经构成两者演绎机制记忆中的互明假设,而且在例2的对话发生时,维多利亚已经登上王位,语境假设既包括原有的演绎机制记忆中的互明假设,又包括维多利亚身份转变后现在的语境的调整。综合关联、调整后的语境,我们可以理解维多利亚回答中的“厉害”,不仅仅指跳舞层面上的厉害,更多的是她在继承王位后的坚强、自信和机智。

例3:

阿尔伯特:这是什么?

维多利亚:给墨尔本勋爵的问题。

阿尔伯特:我能帮忙吗?

维多利亚:让我自己来。

这是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婚后,维多利亚在处理政务时两人的一段对话。年轻的维多利亚作为一国之君,她所说的话不是一般人的言语,常常具有更大的言外力。维多利亚对阿尔伯特帮助的直言拒绝,其实不只是对这次帮忙的拒绝,而是对阿尔伯特摄政的拒绝。因为根据关联理论语境观中语境是动态的观点,例3中的具体问题虽然涉及的是墨尔本勋爵,但由于维多利亚的社会身份和地位,使言语交际中的语境呈现动态扩展,墨尔本的问题扩展为国家的政务问题,从而维多利亚的拒绝是对阿尔伯特摄政的拒绝。

影片末有一个细节:维多利亚叫仆人将阿尔伯特的书桌移到她的书桌旁,并对阿尔伯特说:“我希望你不介意,我将你的书桌搬进来了。”随即影片的镜头中展现的是两张书桌挨在一起的画面。根据最佳关联,书桌在该剧中代表的是处理政务,维多利亚叫仆人将阿尔伯特的书桌搬到她的书桌旁,即是向阿尔伯特表示同意阿尔伯特帮助她处理政务,而这也正呼应了影片开头即例1中阿尔伯特对维多利亚的建议。

纵观整部影片有两个特点:其一,片中人物的语言和对话比较简洁,但却寓意深远。要理解其中人物语言的真正意义必须对影片中的语境包括即时的和整体的,从认知的角度在关联的机制下进行全面的加工、调整以及整合,才能对人物语言的交际功能作出充分的理解。其二,片中有不少插入式或跳跃式的情景片段,这些看似突兀的片段充实了影片中语言交际的语境,同时也通过语言产生关联性联系起来,并推进语言的交际和情节的发展。通过语境和语言交际,影片巧妙地在关联中实现一个完整的展现。

三、结 语

影片《年轻的维多利亚》其实也受到一些观众的质疑,他们认为影片形式上过于零碎。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发现影片中“零碎”的片段实质上是在为观众构建一个丰富的认知环境,这些认知环境具有很强的关联性,从而构成人物对话的语境,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这里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影片中已经构建并展现的关联性,在影片人物中是已经得到了互明,但还需要得到观众的互明。如果观众能够从关联理论及其认知语境观的角度去理解影片故事中的关联性,对影片必然会有更深刻的理解,这样观众就能够充分欣赏到影片的内容。因此,我们认为影片的欣赏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关联理论视角下观众对影片中情节关联性的互明和理解。

[参考文献]

[1] Dan Sperber,Deirdre Wilson.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2] 欧阳苹果,肖武云.认知语境在话语交际中的作用[J].外语学刊,2007(05).

[3] 薛媛.言语交际中的语用关联理论[J].外语教学,2006(03).

[4] 司建国.关联理论对戏剧《沉默侍者》中非关联和无关联会话的阐述[J].外语研究,2006(04).

[作者简介] 唐宇(1976― ),女,云南昆明人,硕士,贵州师范大学求是学院外语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及语用学。

上一篇:寻找感动的秘密 下一篇:从文化生态看中国现代动画的发展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