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的创新性教学

时间:2022-08-30 07:11:33

浅谈小学数学的创新性教学

摘要:小学阶段是人生的关键时期,是人生的启蒙阶段,小学生未来发展成功与否,很多时候是取决于小学阶段的培养程度。学好小学数学课是打好一切的关键。拥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培养较强的学习能力、养成较好的学习习惯和打下较为扎实的学习基础,是小学阶段最为重要的培养目标。近年来国家高度强调和高度重视创新性教学性学习和教学,创新是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键,从小学阶段开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我们作为数学工作者的重要工作。

关键词:小学数学;培养;创新性教学

小学阶段是人生的关键时期,是人生的启蒙阶段,小学生未来发展成功与否,很多时候是取决于小学阶段的培养程度。拥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培养较强的学习能力、养成较好的学习习惯和打下较为扎实的学习基础,是小学阶段最为重要的培养目标。近年来国家高度强调和高度重视创新性教学性学习和教学,创新是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键,从小学阶段开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我们作为数学工作者的重要工作之一。

一、倡导新的学习方式,加强能力培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通过数学实践活动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获得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综合起来。能培养学生这几方面的能力:一是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二是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三是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更重要的是,在数学实践活动中,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实验、调查、推理等活动,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了良好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的作用,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这些,都是21世纪拔尖人才所必须的素质,也是《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

学科实践活动作为一种新的学习内容及方式,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在实践和探索中我们认识到,学生的学习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应在知识应用中强调灵活应用的意识;不仅要让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还要让学生去发现和研究问题;不仅要让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更要在寻求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感悟学习思想和方法。

二、因材施教,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由于不一样的条件和智力发展情况,导致了小学生接受知识的程度不一,有些小朋友接受比较快,有些小朋友接受得比较慢,有些小朋友比较注重基础的把握,有些小朋友悟性稍高等等现象,要求我们老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发展程度,因材施教,培养小学生的获得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现代学习论指出,促进小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才是有效教学的根本目的,培养小学生的探索意识是教学是重要举措,也是衡量教学活动的有效性的重要标准。

我们知道,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独特的、独一无二的个性特征。因此,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时,既要有整体性,使学生和谐、全面的发展,又要让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得到不同层次的发展。在教学进度、时间都一定的情况下,面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可以设置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来组织教学。如学习“加减法”时,可设计三层目标:第一层,能正确判断怎样的加数与被加数的应对位置;能加减庞大的数据,提高学习能力;第二层,能就加数与减数之间,运用不同的方法求出同一结果的探索,归纳出怎样的可行性方法的种类,这一尝试是较为困难的,但是又是很有意义的过程;第三层,能利用猜想、观察、分析等方法,了解数学的归纳思想、分类思想等。

三、加强学生合作性学习理念

数学实践活动是一项实践性较强的活动,是教师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这个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是其年龄段感兴趣,做得了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活动中更好地积累经验,感悟、理解数学知识的内涵。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体会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调动学习情感,为今后更有效地学习打好基础。

四、在沟通交流中探索数学知识

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沟通交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沟通交流中,我们会发现孩子们的一些非常有意思的想法,一些孩子天马行空的思维联想,对于教师的教学是非常有意义的,在与孩子们沟通交流的过程中,会发现很多有意思的火花。我们传统观念认为,学习数学课程就是多做题目、形成一些基本的技能和技巧,教学则是传授数学知识、训练学生解题技能和技巧,因而在课堂上,就基础知识、基本原理一带而过,组织学生花大量的时间进行模仿性、重复性的强化训练。其实这些都很重要,但是现代教学认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原理不仅仅是获得课本里的基本知识,而是要挖掘小朋友们的潜力,培养小朋友各方面的能力,如,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索问题的能力等等。如果不积极地进行沟通交流,不积极培养学生独创性,必然会造成学生缺乏应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会得不到应有的关注,这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以后的探索性学习。

数学交流对于数学思想方法的产生和数学知识的内化,以及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形成正确价值观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数学教学要淡化单纯的知识传授,从关注知识转变为关注学生,从给出知识转变为引出活动,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交流活动中去,让学生从中体会数学思考和交流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的优势,体验思维迸发出火花所带来的愉悦情感。有效交流、有效参与,在展示体验中激发交际欲望;在交流体验中分享表达乐趣;在自说体验中感悟数学之理。

上一篇:浅谈初中数学教学方法的几点创新 下一篇:如何指导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