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生异往问题的辅导个案研究

时间:2022-08-30 05:23:31

高职生异往问题的辅导个案研究

摘要:随着高职院校招生人数的逐年上升,高职生的心理问题也同样呈上升的趋势,异往中的心理问题是最为普遍的心理问题之一。许多学生对异往的要求迫切,但又不懂得如何与异往,甚至产生“交往恐惧”,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本文通过对一名异往问题高职学生进行个案研究,深入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并给予相应的辅导和教育,以达到与同行相互探讨和交流的目的。

关键词:高职生;异往;辅导

众所周知,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已经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并成为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高职院校招生人数逐年上升,与此同时,高职生的心理问题也同样呈上升的趋势。

有调查结果显示,与本科院校大学生相比,高职生在人际交往方面的心理问题更为严重,而异往中的心理问题是最为普遍的心理问题之一。异往在高职生的学习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许多学生对异往的要求迫切,但又不懂得如何与异往,有的学生因为与异往困难,产生“交往恐惧”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甚至影响以后的恋爱和婚姻生活。针对这一问题应如何进行引导和教育,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顺利实现向成年期的过渡,是广大高职院校教师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笔者对一名异往问题学生进行个案研究,深入分析原因并给予相应的辅导和教育,本文旨在与各位同行进行探讨和交流。

一、个案描述

陈某,男,出生在广西一个农民家庭。其性格内向,不善于表达。父亲对他要求很严格,希望他好好学习,跳出“农门”,能在城里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这让他觉得压力很大。初中毕业他顺利考入中专,读完中专后工作了两年,应父亲要求他参加高考。于是他以社会考生的身份报了名并考上了某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所以年龄在班级同学中偏大。读中专的时候他曾喜欢过一个女生,但是被女生奚落,还被同班同学嘲笑,事情已经过去很久,其他同学早就忘了,但这件事情一直留在他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大一下学期,陈某还很不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一直很少和女生交往。每次看到班里的男女生之间经常有说有笑,互相讨论问题,觉得非常羡慕。但是轮到自己和女生接触的时候就心跳加速,说话结巴,甚至把头低下来,不敢正视对方,走路也很不自然。晚上睡觉的时候,躺在床上还回想着她们说过的话,担心她们在笑话自己。在这样的状态下,学习自然受到影响,期末考试也考砸了。于是他认为考试考不好的原因是因为和女生接触造成的,就更不敢再和她们交往了。

但是,越是这样他越是觉得她们在注意自己,书怎么也看不进去,怕她们和自己说话,怕与她们目光相对,只要她们和自己靠近,就心慌慌的,甚至手脚发抖,但女生毕竟生活在周围,他难以排除这种心理的影响,学习怎么也找不到状态,严重影响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本来大学是一个相对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他却觉得很辛苦,觉得自己掉进了进退两难的漩涡不能自拔。

二、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家庭教育和成长环境的影响。专家指出,父母的教养方式会对子女的心理产生影响,如果方式不当则会产生诸多问题。该生的家长对其期望过高,过多干涉,不注重和孩子的交流,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和工作的好坏,给孩子感到不小的压力,使性格内向的他产生自卑,自我评价差,不愿与人沟通交流,所以成年后也不懂得怎么与人交往。另外,该生自小在农村长大,受陈旧世俗观念影响,心里虽然很希望与异性建立良好的关系,但在行为上却因为受不良观念的束缚,极力克制自己与异往。

(二)学生自身的因素。根据精神分析学派大师弗洛依德的理论,早年的心理创伤,以及被遗留下来的被压入潜意识的心理冲突,是心理障碍的根源。该生在中专发生的那件事,可以说是他受到的精神创伤。其次,他因为年龄比其他同学稍大,使得自卑心理更加趋于严重,过分的敏感使得他特别容易感觉紧张,因此,在与异往的过程中他就出现了自我拘束、压抑和自我封闭的现象。还有就是他不恰当的归因,把自己学习的退步归结于和女生交往,这更人为的设置了影响男女正常交往的心理障碍。

(三)学校因素。一是该学院成立的时间比较短,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有效的符合职业院校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二是师资力量还相对比较薄弱,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老师人数非常有限,再加上专业素质和能力稍显不足,经验也比较缺乏;三是心理健康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脱节,没有形成全员参与的局面。

三、辅导和干预以及成效

(一)注意沟通技巧,进行正面引导。我先向班上同学详细了解他平时的表现,在谈话之前做到对他的性格特点、家庭情况、心理问题心中有数,为了让他消除紧张感,我选择在小路上、花园里和他随意交谈,开始他还比较紧张,不敢开口,后来慢慢敞开了心扉。谈话中我认真倾听,运用共情技术,不仅注意他的言语内容,而且注意非语言线索所传递的情感信息,积极的做出回应,让他感觉产生共鸣。

(二)消除不合理认知,学会正确归因。导致自卑的根源是人脑中对自我的不正确的认知,只有消除种种不良认知,重新认识自己,才能逐步树立了自信心。我帮助他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比如年龄大、有工作经历就是优势,他慢慢摒弃了不合理的自我评价。正确的归因教育是促进学生人际交往成功的重要途径,所以我帮助他学会正确的归因,让他意识到,学习成绩下降的原因不是因为与女生交往,而是他没有卸下心理包袱,对男女交往存在的不正确认识。

(三)利用网络进行交流,避免尴尬。喜欢上网是大学生比较普遍的现象,发现他也喜欢上网之后,我就加他为好友,他在线我就和他聊,不在线我也留言给他,或者通过发邮件对他进行教育,让他树立健康的交往意识,通过网络,避免了他面对这个问题难以开口的尴尬。让我感到欣慰的是他积极做出了回应,交流中我感觉到他慢慢减轻了思想压力,逐渐消除了不良情绪对学习生活的负面影响。

(四)采用同伴教育,加强心理疏导。通常人们愿意听取年龄相仿,知识背景、兴趣爱好相近的同伴、朋友的意见和建议。我先对几名班干进行了培训,然后让他们带动、鼓励他参与班级建设,参加集体活动,减少其独处的时间,在活动中增加相互的交流,通过广泛交往,有利于认识、了解更多的异性。我还有意识地安排一些平时性格比较开朗、幽默的女同学主动与他说话,刚开始他还是紧张,后来他的紧张情绪渐渐缓解,开始主动交流。

(五)与家长联系,指导家庭教育。我取得了与他父亲的联系,把陈某的情况告诉他父亲,并充分肯定他的长处。在与他父亲的交流中,我发现他们父子之间很缺乏沟通,而且因为家长给孩子的压力过大,使他没办法卸下思想包袱。我建议他父亲,不能只忙着照看生意,应该多跟孩子沟通,给他更多的关心。我指导他父亲采取恰当的教育方式,不能给他过高的要求,要给他一定的发展空间,促使其重拾自信。

经过一年多的共同努力,该生正确认识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重新建立起自信心,人际交往能力明显提高,已经能正常地与异往。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提高,不仅顺利毕业,还升入本科院校继续学习,并很快适应新环境。

四、体会和反思

首先,要鼓励全员参与,更新教育观念,以新的视角看待异往问题。有计划地开展心理健康普查工作,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做到对学生心理问题及时发现、早期干预和有效控制。组织教师参加培训和进修,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能力,从而更好地做好心理咨询工作,帮助大学生摆脱或缓解他们成长中所面临的心理困扰。安排专人负责心理健康课,以教学的形式指导高职学生认识和掌握与异往的知识及技巧。此外,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可在每个学期举办相关的心理卫生知识、心理咨询常识讲座、异往问题大讨论等。

其次,班主任、辅导员要树立强烈的工作责任感,花时间和精力深入班级、宿舍了解学生,这样才能发现有需要帮助的学生,帮助他们解决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注意掌握沟通技巧,会根据对方的性格、情绪、谈话的内容、环境等方面采取不同方法和策略。此外,充分利用好班级心理委员,他们可以及时地发现心理有问题的学生,给予支持和帮助。当然,仅靠学校的教师的力量是不够的,还需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从而营造良好的氛围。

我们要关心爱护学生,学会和学生做朋友,以朋友的身份去理解和引导他们,这样学生才会敞开心扉,让你走进他们的世界,也才能更好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把学生工作做得更好。我们要自觉掌握一些心理咨询的理论知识和技巧,从而更好的指导和帮助学生,使他们能顺利完成学业,完成向成年期的顺利过渡,以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面对社会,走向灿烂的人生。

参考文献

[1]张佩珍.心灵无尘[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2]谢云琪.浅议高职学生异往的特征及对策研究[J]. 教育与职业,2005,(9).

[3]谭波.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广西工商 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

[4]黄永坚.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探讨[J].高教论 坛,2007,(7).

[5]蒋玉莲.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与思考[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3).

[6]任艳.高职学生异往问题及教育引导探析[J].科技 信息,2010,(5).

[7]沈贵鹏,王莉洁.大学生异往障碍及其辅导[J].中 国轻工教育,2010,(1).

[8]章年卿,周辉艳.当前高职学生非智力因素状况调查[J]. 新余高专学报,2010,(4).

[9]梁英姿.高职院校异往的心理辅导策略[J].考试周 刊,2012,(59).

上一篇:例谈小学高段数学优化问题教学 下一篇:员工偏离行为理论解释及影响因素研究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