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ebService的数字图书馆跨平台检索模型

时间:2022-08-30 04:09:29

基于WebService的数字图书馆跨平台检索模型

【摘 要】在分析目前数字图书馆跨平台检索系统技术的基础上,引进并介绍 Web Service及其相关技术。利用其平台无关特性,构建一种基于Web Service技术的数字图书馆跨平台信息检索模型,以实现图书馆各种异构数据库资源的统一检索来提高数字图书馆文献资源的检索效率。

【关键词】Web Service 数字图书馆 跨平台检索模型

一、问题的提出

在互联网技术推动下诞生的数字图书馆通过集成和利用最新的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以及多媒体信息技术,建设成超大规模、可扩展、可互操作的分布式海量知识库群,并提供在互联网上高速、统一检索的电子获取服务[1]。然而,由于数字资源建设的不同步以及采用技术的差异,各种平台具有各自的数据结构、组织方式、查询方式以及显示界面。随着数据库总量的不断增加,读者不但要对各个检索数据库提供的检索功能有必要的认识,还要频繁登录各种检索数据库,并对检索结果进行手工去重。这给用户查询带来很大的不便,因此,迫切需要实现对不同数据库数据资源的整合,实现统一检索。

二、基于Web Service的系统集成技术

在软件系统的开发过程中,系统集成主要实现系统的各部分(系统)之间的通讯和整合,将相对分散的子系统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实现子系统间的功能控制和信息交互与共享。基于网络的系统集成技术已有了很多,如:DCOM(Distributed Component Object Model,分布式组件对象模型)、CORBA(Common Object Request Broker Architecture,公用对象请求程序体系结构)和Java RMI(Java Remote Method Invocation,Java远端函数调用)等。但是这些传统的集成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网络环境的限制,大多使用专有协议通过特别的端口进行远程通信,不能很好的支持客户端和服务器通过Internet进行通信。

三、基于Web Service的数字图书馆信息检索模型

利用Web Service技术来集成数字图书馆中不同数据库资源,根据统一的规范Web Service,为用户提供统一的检索界面,可以有效地提高用户检索效率。本文根据当前国内大部分数字图书馆建设现状以及一些元数据标准,构建了一种基于Web Service 的数字图书馆跨平台检索模型。

(一)模型总体设计

数字图书馆的基于Web Service的跨平台检索模型从总体上可以分为四层:用户层、应用层、Web服务层和数据层。其中用户层通过应用层的统一检索界面得到各数据源的检索结果;应用层负责响应从用户层传递来的用户需求、从数据源中获取信息并处理信息以及信息集成等;Web服务层则利用Web Service技术,通过各种数据驱动、协议链接到各数据库资源,同时通过UDDI注册中心对外服务;数据层则提供所有查询的数据源。各层之间彼此联系、彼此制约,使得用户与数字图书馆资源能有效链接,方便用户查询。

(二)模型设计流程

在应用层中有三大模块:用户接口模块、信息处理模块和数据接口模块。其中用户接口模块负责接收用户的查询请求并发送统一格式的检索结果,还负责用户身份认证;信息处理模块则是对所查询到的信息进行去重、排序、格式化处理,以统一的格式送到用户服务接口;而数据接口模块则负责与UDDI中心及各个数据源的通讯,执行数据库的选择操作,并将用户的查询请求传送到不同的Web检索服务。

(三)模型接口实现

在编程术语中,接口类似于类,但它的成员都没有执行方式。它只是方法、属性、事件和索引符的组合而已。甚至不能实例化一个接口,接口只包含成员的签名。接口也只能包含这四种成员,它没有构造函数(构造不能实例化的内容),也没有字段。同时,接口又被称为是客户端应用和Internet服务之间的媒介。

通过匹配数据接口模块从数据库源中检索到的数据,如果有对应信息,则将查询值赋给结构dataReturn,同时给结构dataReturn的valid子项置为true;如果参数不合法或是查询不到对应信息,将结构dataReturn的valid子项置为false;将结构dataReturn作为返回值返回。

(四)模型安全性

借助Web Service创建数字图书馆内部注册中心,在各个服务器应用请求和应用服务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利用Web Service 的身份验证和授权技术,再加上防火墙的保护作用,可以大大提高模型系统的安全性。

四、总结

利用Web Service技术构建整合数字图书馆不同数据库资源的检索模型,这个方案的提出具有五大优势[7]:第一,简单化。由于开发和使用Web Service的平台框架是现成的,创建跨越多个应用程序的集成处理就相对简单;第二,灵活性。基于Web Service的集成是建立在发表服务的应用程序和使用服务的应用程序之间的松散耦合,因此这种集成是非常灵活的。第三,高效性。Web Service允许应用程序划分为一些小的逻辑组件,因为在小粒度基础上集成应用程序,集成将变得更容易,这也使得基于Web Service的集成更有效。第四,动态性。Web Service技术能够通过提供动态的服务接口来实施一个动态的集成。第五,费用低。可以预见,随着Web Service的不断成熟,利用Web Service技术实现异构数据库资源的统一检索将成为一个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周劲,刘洋,郑艳伟.基于Web Service的数字图书馆的研究与设计[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6(19):186-188.

[2]顾立平.基于Web2.0型人的数字图书馆交互界面设计[J].图书馆情报工作,2008(09):130-133.

[3]刘剑涛.基于Web Service的数字图书馆跨平台检索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08(06):33-35.

基金项目:本文系菏泽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社交网络SNS在高校图书馆服务中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XY12SK07)研究成果之一。

上一篇:高职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 下一篇:关于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整合问题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