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视阈下的英美文学教学

时间:2022-08-30 02:26:35

跨文化交际视阈下的英美文学教学

摘 要: 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是英美文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文学、文化和交际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本文从英美文学课程与文化教学相结合的角度,分析了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重要性,认为在文学教学中应重视语言的文化内涵,重视母语文化并正确对待文化冲突,通过实践活动促进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 英美文学 文化 跨文化交际

引言

随着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不同国籍、不同地区、不同种族和文化背景的人们越来越频繁地进行着直接和间接的接触和对话,多种文化相互碰撞,交汇融合。跨文化交际已成为时代的特点,跨文化交际能力成为现代化人才必备的一种素质。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也清楚表明,文学课程担负着提升学生英语水平、培养学生人文素质和跨文化意识的双重职责。因此,在高校英美文学教学中,关注目标语文化,提高跨文化意识,注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文学、文化、交际这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一、文学、文化、交际的关系

文学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同时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其内涵和外延都十分丰富。然而,不论如何界定文化,文学总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学绝不是一个自在自为的封闭系统,不论是文学的内容,还是文学的形式,甚至文学创作的全部过程,都是文化的产物,受到文化的影响和制约”(曾艳兵,2006)。另外,文学是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文化催生和滋养了文学,而文学又在不断丰富着文化的内涵。因此,文学和文化之间始终是相伴相生、相互依赖和影响的关系。

交际产生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是人类的一种主要生存方式。“因为人都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所以人们的生产与生活一定受到这些文化的情境的影响,有时候甚至会受到它们的制约和指引”(王丽,2016)。也可以说,文化是交际的基础,任何交际都发生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之中,单说没有文化的交际,或者仅仅说没有交际的文化都是不存在的。“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取决于交际,没有人际交际,文化无以延续”(蒋腾蛟,2014)。

因此,文学、文化和交际三者之间互相渗透,相互依存,是一种水融、不可分割的关系。

二、英美文学课程与文化教学

鉴于文学、文化和交际的密切关系,为实现高校英语专业教学的培养目标,在外语教学中将文学教学与文化教学紧密结合已经是专家和学者们的共识。英美文学作品鲜明地反映了不同时期的社会变迁和文化的沉淀,是对人类社会自身文化存在的描绘,学习和研究英美文学是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重要途径。

然而,在传统的英美文学教学过程中,就文学而传授文学,已经成为固化的授课习惯。这不利于学生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也无法更好地培养他们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只有突破这种传统的授课习惯,才能使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实现质的飞跃。把文化教学引入英美文学课程教学中,可以使学生有机会多角度地获取文化背景知识,并深入地了解英美文化。“在英美文学课程中引入文化教学,将把文化教学从初级的文化知识层引向更高的文化理解层,其重心在于拓宽学习者的文化视野和思想疆域,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尚云鹤,2013)。

三、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综合能力与素质,许多学者指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具有一定层次性的。如何在高校英美文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途径和方法是什么呢?

1.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为了实现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这一教学目标,在英美文学教学中,首要的任务是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跨文化意识主要指的是学生对于其所学的目的语文化具有较好的知识储备和较强的适应能力,对不同的文化现象、模式、特征及不同文化之间关系等方面都有良好的理解,对于与本民族文化有差异或冲突的文化现象、风俗、习惯等有充分正确的认识,在此基础上以包容的态度予以接受与适应。具有良好的跨文化意识,意味着学生能自觉地消除外语学习中碰到的各种障碍,从而为今后的跨文化交际做好准备。

2.重视文学语言的文化内涵。

文学语言是文学的载体,也是文化的一部分。在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下,受文化因素的影响,语言被赋予不同的民族文化内涵。在英美文学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带领学生赏析作品语言的准确、优美,介绍文学作品的作者、内容梗概、背景知识、主题思想、主旨象征、人物分析、作品风格、章节点评等方面的传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启发和引导学生挖掘文学语言承载着的丰富的文化内涵。换句话说,教师不能把文学作品仅仅当成单纯的语言教材,应在语言教学的同时深入挖掘语言的文化内涵,从而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和思想疆域,以此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3.比较和对比,正确对待文化冲突。

由于文化的多元和差异,在英美文学课程中引入文化教学时,文化冲突必定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现实。对英美文学作品的研究与解读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消除文化障碍的过程,从而更能减少文化冲突,促进中西文化的交流。“从本质上说,中国人学英语,是让两种文化相互碰撞和融合”(范杰,2014)。为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的积极理解的态度,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尽可能地营造文化对比、文化碰撞、文化互视的情景。“跨文化外语教学最常用的方法是比较和对比,参与和体验”(蒋腾蛟,2014)。通过对不同文化的对比体验,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英美文学作品中出现的文化现象,努力克服文化偏见和冲突,从而以不同的态度来看待另一种文化,真正获得跨文化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4.重视母语文化。

跨文化交际是交际双方进行分享思想感情和信息的活动,文化的互动是双向的,文化的交流是平等的。“跨文化交际要求交际者具有较好的本族和异文化的背景知识,具有双重或多重文化的理解能力”(付京香,2011)。在跨文化交际视阈下的英美文学教学中,我们不能将跨文化交际意识等同于目的语文化意识,在注重目的语文化的同时不能忽视母文化的表达。掌握好母语及母文化是学好外语和了解异文化的基础。我国外语界的泰斗季羡林、许渊冲及王佐良等先生,无一不是学贯中西的,可见,传统文化的素养和对母语的精通,是可以在外语学习中发挥其重要作用的。因此,在英美文学和文化教学中,我们要强调学生掌握母语和母语文化的重要性,深厚的母语文化功底会帮助和促进他们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

5.丰富学生的跨文化实践活动。

学习更多跨文化交际知识和技能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学以致用,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灵活机动地解决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问题。跨文化交际实践对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至关重要,这也是广大专家和学者们的共识。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跨文化交际的各类实践活动,比如可以组织学生与英语国家的留学生进行文学交流,可以举办英美文学论坛、沙龙等多种形式的交流,同时让中国的文化得到输出和传播。也可举办一些跨文化交际实践的比赛活动,以此激发学生的跨语境文化知识的学习兴趣。总之,跨文化实践经验的积淀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文化差异的理解及正确评价,并在实践中达到成功的跨文化交际。

结语

在文化全球化及多元化语境中,跨文化交际活动日益频繁,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成为英美文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文学、文化、跨文化交际是一个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整体。这就要求教师要顺应这一时代的潮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将英美文学教学与文化教学紧密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并认真思考和探索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途径、方法和手段,从而帮助学生实现知识和能力的全面发展及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范杰.浅议在英美文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J].科教文汇,2014,(5).

[2]付京香.跨文化交际视阈下的外语教学与母文化传播[J].现代传播,2011,(10).

[3]侯霞.基于素质教育的英美文学教学模式研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3).

[4]蒋腾蛟.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学研究综述[J].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9).

[5]尚云鹤.英美文学课程引入文化教学之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8).

上一篇:有付出,就有收获 下一篇:为数学课堂注入一泓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