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Eviews对地区间GDP差异与电力消耗的分析

时间:2022-08-30 01:10:28

基于Eviews对地区间GDP差异与电力消耗的分析

摘 要:本文运用计量经济分析方法,建立国内各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影响因素模型。通过Eviews软件对模型进行OLS参数估计,得到模型的数学方程,说明电力消耗、城镇居民人均消费这些指标对各地区生产总值的影响,并分析这些影响因素的经济意义。

关键词:地区生产总值 经济分析 Eviews软件 OLS参数估计

一、引言

计量经济学是由经济学、数学和统计学相结合的交叉学科,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应用经济学科。美国的罗伯特·恩格尔和英国的克莱夫·格兰杰两位计量经济学家因为在时间序列数据研究方法方面的重要贡献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这说明了计量经济学在经济学科中处于最重要地位。

电力消耗的弹性系数,从2000年开始就大于1,电力消耗增长速度高于GDP的增长。在能源高供应的条件下,我国仍出现了能源短缺。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能源的低效利用与单位产值的高能耗是导致电力短缺的重要因素。根据中美两国统计年鉴,2010年我国电力消耗量已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位,但产值能耗仍大大超过世界水平,成为世界上产值能耗最高的国家之一。本文旨在对国内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GDP高低差异与电力消耗及人均消费的关系进行分析。

二、理论模型的设计

选择2011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生产总值作为被解释变量。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因较多,本文不能全面地给予说明分析,选取了电力消耗X1、城镇居民人均消费X2、农村居民人均消费X3作为模型的解释变量。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和农村居民人均消费与GDP有着非常直接的联系;电力消耗与国家经济活动中的生产、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国民生产生活的各行各业都涉及到电力的消耗,而且,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近年来各地缺电现象越发严重,可以说电力消耗直接反映了地区经济发展的规模。因此,上述解释变量的选择基本符合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

本文选用了中国国家统计局所公布的中国统计年鉴中2011年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数据,对其进行了整理和汇总。以这些数据作为基础,运用Eviews软件画散点图,发现被解释变量和各个解释变量之间存在着较为明显的线性相关关系。于是可以确定该模型的理论方程为:

上一篇:会计人员能力框架问题研究 下一篇:高中语文诗歌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