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企业文化与企业可持续发展

时间:2022-08-30 12:37:58

浅析企业文化与企业可持续发展

企业文化是一种方兴未艾的新生事物,凡是有企业的地方就有企业文化,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研究和建设企业文化,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什么是企业文化,在我国如何建设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一种文化、经济和管理相结合的产物。是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生成和发育起来的,并为全体成员普遍认同和维护的,具有本企业特色且日趋稳定的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以及以此为核心而生成的行为规范、道德准则、企业传统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企业经营哲学等等。企业文化内涵众说不一,但认识比较集中的是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特定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背景下,为取得在商品竞争中的地位和把全员力量统一于共同目标下,根据企业实际,通过一定的手段和途径,在企业内部逐渐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生活信念、企业精神等从而增强凝聚力、向心力、持久力。企业文化的精髓是强调人的价值,注重人的因素,尊重每个人独立的人格有力的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创造性。

企业文化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社会性:企业作为社会的细胞。其经营管理活动具有广泛的社会内容,必然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因而企业文化必然带着社会文化的若干特征。

独特性:企业文化产自企业本身。从他产生时就带有本企业特色,不同的企业文化氛围企业精神经营理念、价值观具有不同的特点。

稳定性:企业文化实在日常经营活动的实践中产生的,这是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而且形成以后,将在长时间里发生作用。

发展性:虽然企业文化具有相对持续性,但一成不变的企业文化缺少生机和活力。

大凡成功的企业都有其鲜明的企业文化,如海尔公司的理念“敬业报国追求卓越”,通用电器的“勇创一流、大胆创新”等无不为公司的辉煌业绩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动力。

在我国建设企业文华,要吸收国外的优秀成果,绝不能照抄照搬,必须从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企业文化,充分体现社会主义企业主体性、自主性、先进性和贡献性充分体现职工在企业的主人翁地位建设社会主义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企业是为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而存在,这是社会主义国家中企业存在的最基本的价值观。企业在从事商品生产商品的过程中,必须促进生产发展,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企业进行文化建设应把这作为它的经营思想和宗旨,使之具有明确的社会主义特征。

二、社会主义企业文化要强化以人为中心

企业文化以人为载体,人是文化生成的第一要素。企业文化中的人不仅仅是企业家、管理者,更应该包括企业的全体职工。企业文化建设中要强调关心人、尊重人、理解人和信任人。企业团体意识的形成,首先是企业的全体成员有共同的价值观念,有一致的奋斗目标,才能形成向心力,才能成为一个具有战斗力的整体。

三、言行一致,切忌形式主义

企业文化属意识形态的范畴,但它又要通过企业或职工的行为和外部形态表现出来,这就容易形成表里不一致的现象。建设企业文化必须首先从职工的思想观念入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哲学思想,在此基础上形成企业精神和企业形象,防止搞形式主义,言行不一。形式主义不仅不能建设好企业文化,而且是对企业文化概念的歪曲。

四、注重特色性

特色性是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文化本来就是在本身组织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历史传统和经营特点,企业文化建设要充分利用这一点,建设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企业有了自己的特色,而且被顾客所公认,才能在企业之林中独树一帜,才有竞争的优势。

五、经济性

企业是一个经济组织,企业文化是一个微观经济组织文化,应具有经济性。所谓经济性,是指企业文化必须为企业的经济活动服务,要有利于提高企业生产力和经济效益,有利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前面讨论的关于企业文化的各项内容中,虽然并不涉及“经济”二字,但建设和实施这些内容,最终目的都不会离开企业经济目标的实现和谋求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所以,企业文化建设实际是一个企业战略问题,称文化战略。

社会主义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企业价值观念的培育,由于企业价值观念是由多个要素构成的价值体系,因此在培育中要注意多元要素的组合,即既要考虑国家、企业价值目标的实现,又要照顾职工需求的满足。但首先考虑的还应是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日本松下公司的七条价值观念中,第一条就是“工业报国”,我国老一代企业家卢作学(民生输船公司创始人)倡导的“民生精神”,就是基于“服务社会,便利人群,开发产业,富裕国家”这一为国为民的价值观念。我国企业文化另一重要方面就是企业精神的构塑,所谓企业精神就是在企业领导者的倡导下,根据企业的特点、任务和发展走向,使建立在企业价值观念基础上的内在的信念和追求,通过企业群体行为和外部表象而外化,形成企业的精神状态。

企业精神与企业价值观是既有区别,又密切相关的两个概念,价值观是企业精神的前提,企业精神是价值观的集中体现。价值观具有分散性和内隐性,如存在的价值、工作价值、质量价值等,它是人们的信念和追求。但企业精神则不同,它比较外露,容易被人们所感觉。企业价值观和企业精神共同构成了企业文化的核心。

确定和强化企业文化的个性与经营优势,通过这种确定和强化唤起职工的认同感,增强职工奋发向上的信心和决心,形成企业向心力、凝聚力和发展动力;大力提倡团结协作精神,使企业形成一个精诚合作的群体,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发扬民主,贯彻以人为本,造就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的文化氛围,激励职工参与意识,使他们把自己与企业视为一体,积极为企业的兴旺发达献计献策;将企业精神归纳总结为富有感召力的文字表达,便于职工理解和铭记在心,对外形成特色加强印象。

企业要真正步入市场,走出一条发展较快、效益较好、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使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子,就必须普及和深化企业文化建设。

作者简介:

费清林(1972-),男,藏族,江苏丰县人,青海桥头铝电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工作部纪检监察主管。

上一篇:应用型本科会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研究 下一篇:基于工学结合和就业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