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常规的自由创作

时间:2022-08-30 12:10:12

打破常规的自由创作

影视创作风险性极高,对于作者来说需要极强的应变能力与综合能力,这不单体现在摄制过程中,还会体现在制片、导演、摄影、表演、后期等各个环节,因此制作一部影片的成本代价比其它门类的艺术创作要高。但往往商业的创作不但要讲究质量,还需要在制片方面获得一定的经济收益,如何让艺术质量和商业技巧双赢?这是我一直关注和探索的部分。

我们常会听人口头说“我们拍一部片”这样的说法我是不赞同的,我习惯称之为“我们做一部片”。因为,我觉得一部影视作品,拍摄工作只不过占很少一部分,对于整个制片流程来说,现场的拍摄虽然至关重要,但也是最轻松、最简单的一个按部就班的环节,只要是经验丰富的团队合作,现场一切技术问题都是驾轻就熟的。

针尖上跳舞,较量的是智慧。当今这样高速发达的科技社会,技术已不是什么难题,不管用什么方法,只要能达到最初想象的效果就可以了。因此,影视制作,真正考验人的还是前期筹备和后期制作。并且,以“制片”的概念进行创作,也将会更加得心应手,如果是以“拍片”的概念做引导,那势必会拍得辛苦,还会做成一部摄影作品,而不是一部具备“时间线”的影像作品。

我接触到林颐先生的《相约在广州》歌曲,大约是在开拍前一个月左右。当我第一次听到他在现场演唱这首歌时,就相当的喜欢。这首歌曲是为2010广州亚运会而作的粤语曲目,浓浓的岭南韵味、优雅的词曲、琅琅上口的节奏,简单而极具传播力。也是因为机缘巧合,我们受林颐先生的邀请,为其着手制作MV。

林颐先生不但是广东著名歌手,也是广东电台著名DJ,岭南四大名嘴之一。其人际关系相当丰富,国内知名度颇高,能够与他合作,倍感荣幸。

当拍摄意向确定后,我们迅速的商榷了一个可行的脚本概念:《相约在广州》可以用本土群星荟萃演出、大量的广角风光镜头……,但因为参与演出的艺人之众,必须考虑综合档期的问题。而且亚运会开幕在即,时间相当紧迫,于是,我们发散思维创作。

每当处理这种“即兴”脚本,我最好的办法都是“想当然”的设计画面(2008年我创作《土鸡蛋》脚本也用的这种心法)。不会考虑内容的逻辑性和理论性,随心所欲地铺成。歌曲的内容是歌唱广州的风土人文风情,那么根据既定的有限成本,我不得不设计在一天内把所有人物镜头拍足。人们都说“宁缺勿滥”,但特殊庸况之下,我毅然选择了“宁滥勿缺”的操作方法。因为,一般的空镜头可以自由安排时间补拍,但是演艺人员的档期是固定的,化妆、造型、灯光、制片等人力物力都是花费在人物镜头的拍摄中。所以,我们必须多场景、多角度把人物镜头拍得越多越好,那么后期剪辑的选择性就会多一些。这种高密度拍摄人物的操作方案,也来不:受审核,很快便马马虎虎的提上了拍摄日程。

开拍前三天,我与制片徐诗喻小姐事先进行了周密的踩点工作。根据歌曲的感觉,我想象的画面都是辽阔而洒脱的,最后我们选择了古雅的陈家祠、时尚大气的广州剧院,以及视野空旷的珠江码头三大主场景。我觉得只要有了这三个截然不同的场景,和其他广告性质的副场景镜头,我们才能保证后期剪辑时多画面自由的切换。

每次制作MV,我的创作重心都会落在后期剪辑上面。我觉得对于一支MV来说,正是所谓的“三分拍七分剪”。MV看的是什么呢?我发现一般观众看的都是“抽象的画面”和“合符节奏的剪辑形式”,根本不会像看故事片或广告片一样需要明确的视觉思路,如果太注重画面逻辑性,反倒会喧宾夺主。MV始终是为音乐服务,画面只做烘托音乐氛围的作用,因此,MV的制作根本没有定性,无形无相是最好不过,目的就是画面相得益彰就好。

也是因为成本问题,在《相约在广州》MV中我们采用索尼DVCAM 970拍摄,同行都奉劝我用高清或RED ONE,甚至佳能EOS 5D Mark II单反相机都好一些,但要知道,高清素材会成倍增加制作费用,对于一部低成本的歌曲MV来说,实在是消费不起。EOS单反相机拍摄又存在各种专业弊端(比如手动对焦难度高的问题),因此,我思前想后,该片主要传播途径是电视台播出,不做高清演示性呈现,所以还是认为索尼DVCAM 970是最适合这个MV拍摄的。就像过去多部低成本的企业片和专题片,我也是采用这套所谓“过时”的摄像机,虽然画面效果为发烧级别的人士不屑,但对于电视观众来说,通过4:3的标清电视机观看,其画质还是可以接受的。只要画面的美术、灯光、色彩和构图做得到位,根本没人会在乎那些专业细节,况且做过后期后,就更加难以区分了。

拍摄当天,天气非常好,我们从早上七点开始,一直马不停蹄的摄录,直到夜晚十点左右完成,全天辗转奔波于六个场景之间。主场景平均每场耗时两到三个小时,次场景一小时左右。其中最繁琐的是餐厅内众星云集的镜头,友情客串的歌手多达二十多位,必须照顾到每一位艺人的形象,所以,化妆造型、演员埋位、摄影机走位要求都相当严格。其中一组长镜头,每一桌的动态都须配合到位,于是我们设计了极其简单的“打招呼”桥段,但还是会有个别表情不太准确,因此,反复拍了四五条才通过。最后的大合唱也是运用化繁为简的方法,轨道推移镜头,但我要求轨道的推移速度需要随着音乐节奏运动,这样才可以保证在无剪辑状态下,画面与音乐的节奏一致。

集中精力的拍摄工作完成后,所有的剪辑工序都水到渠成,画面依附音乐节奏任意铺开,粗剪之后,根据内容需要,我又亲自用佳能550D单反相机配合10~2mm的超广角和50mm定焦镜头,到处捕捉了一些风光与人文画面,轻轻松松、简简单单的穿去,就显得丰富起来了。

后期调色采用After Effects软件进行通篇调校,个别光线区别大的段落单独提出来调。当然,技术往往是极其简单的(我只是在素材上加了几个色彩平衡、通道混合、曲线、色相等等色彩特效),但作者的感觉却非常的重要。关于色彩,每个人的色感和审美观都不同,这就比较考验个人对色彩的敏感度了。就好比烹饪,天下的厨师都是用相同的材料、相同的器具、同样的工序做同一道菜,但做出来的味道却大不相同。众口难调,怎样的味道会被大多数人接受,就看各自的造化了。

后期调色完成之后,最后一个环节才是平面字幕的设计,许多人会在粗剪时就做了平面的包装设计,这是不科学的。有了完整的视频音画效果,平面字幕只不过是锦上添花的工序而已,字幕形式和色彩,都与整体剪辑、后期色调、特效是相辅相成的,这与调色是同样的原理。

亚运期间我们如约发片,看过的观众都反应相当好,歌曲好听、画面丰富、剪辑明快、色彩靓丽、字幕考究,形式主义里还能蕴含着一股清新的文艺情怀(多指陈家祠古筝演奏一节与唯美的粤剧花旦镜头),多位艺人的表演也相当自然。对于多方如此高的评价,作为导演;夫复何求?对于一首低成本制作的MV来说,这算是一个较好的口碑了。与此同时,我们创作团队还获得了合理的经济收益,这是商业影视制作中的一种生态平衡。倘若我作为导黄,苛刻的以主观意识去引导每一项技术都达到超出预算成本的做法,作为商业制作,那势必会得不偿失。毕竟作为一个成熟的导演,绝不会做这种纯艺术奉献的事情,艺术诚可贵,面包价更高!

影视艺术创作,正如喜剧大师卓别林所说:“一个艺术家,如果能够打破常规,完全自由进行创作,其成绩往往会是惊人的。”是的,我们往往不是技艺高低的问题,而是缺乏一种自由洒脱的精神,放下执着,用顾全大局的态度去面对课题,相信自己的能力,完全自由的发挥,就一定会得到大家都想要的结果。作为导演工作者来说,既需要具备艺术家的修养,也需要具备商业家的头脑,这是理所当然的。

上一篇:因为敬业 所以专业 下一篇:浅谈校园节目的多机位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