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思考

时间:2022-08-30 11:11:04

关于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思考

小学数学是为小学生今后学习初中数学乃至高中数学夯实基础的课程。小学数学作业则是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数学知识应用和迁移能力的重要工具,也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延伸。当前,小学数学教师在布置与设计作业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作业练习缺乏针对性、没有重视学生学习个体的差异性、仅重视作业数量忽视了作业质量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小学数学作业的效果,使小学数学教学难以适应新课标的要求。为此,我们应该基于新课程标准对小学数学作业进行改革,加强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促进小学生数学思维全面发展,积极开发其创造性思维。近年来,笔者比较注重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在作业设计上积累了比较多的体会。

一、应增强小学数学作业的趣味性

增强数学作业趣味性,可以有效激发出小学生完成数学作业的激情及信心,也有益于提升小学生对数学的求知兴趣,使其积极投入数学作业当中。笔者发现,作业富有趣味性,则容易让小学生更加主动地融入到数学学习中去,做一个数学学习的主动者,全身心地、积极地参与其中。

比如,在教学完加减法运算这个知识点后,可以给学生精心设计出这样的一道作业:小明家、小红家与学校刚好在一条南北路上,并且是位于一条直线上,其中小明离学校的距离为500米,小红离学校的距离为800米。请问小明家到小红家的距离为多少米。又如,在教学完图形的认识这个知识点时,可以给同学们设置这样一道课堂作业练习:按照暴露出来的某个角,请同学们猜猜被纸张所覆盖的三角形属于什么形状的。这样一来通过游戏的方式,深深地吸引了小学生猜图形的好奇心,增添了不少趣味性,顿时课堂气氛浓厚起来。学生们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被纸张所覆盖的三角形,属于什么样的形状。如果学生一旦猜错,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深入讨论,并及时总结出如下结论:每一个三角形至少存在2个锐角。通过这样的作业设计,就可以增加趣味性,有效地激发学生认真学习、认真作业的热情,促进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及课后的学习活动。

二、应注重小学数学作业的生活化

小学数学教学内容跟小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是不可分割的。所以,教师在对数学作业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需要结合这一特点,依照学生的生活性原则科学设计作业,进一步提高小学数学作业练习质量,增强作业的生活化,引导学生能够结合自己日常生活当中的具体体验或丰富经验,进行自主分析及解决问题,与此同时,让学生在心目中建立起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均存在数学知识的观念,从而大力提升学生认真学习数学的决心及自信心。

比如,在教学完“克与千克”这个数学概念之后,则可以精心设计出一个富有实践性、生活化的作业:引导学生放学回到家中,自己动手掂量感觉一下1千克物品(比如大米、糖果、饼干、食盐等)的具体重量;同时也可以让几名学生合作称量一下自己书包中书本的重量,进而使学生能够充分地感受到克和千克的概念。学生们完成这样富有生活气息的作业,可以较好地感受到生活中处处藏着数学学问,进而体验到了数学之生活魅力。

三、应提高小学数学作业的个性化

因为班上的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包括数学理解能力与应用能力等)不尽相同,这种学习差异性主要是学生的成长环境、家庭背景、学习背景、生活背景、身心发展情况不一样所造成的。所以,教师在对小学数学作业进行设计时,应该充分注意到这种差别,坚持人文性原则,提高作业的个性化,精心设计好作业。

比如,在教学完小数乘法简便计算这个知识点后,笔者则设计出一个套餐型的课堂作业,把作业难度分成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3个等级。一星级的标准为模仿性的练习,难度相对较简单;二星级的标准为变式练习,难度系数为中等;三星级的标准为拓展式练习,难度系数为最高。

一星级的作业练习:

8.2×10+9.5×20= (0.65+0.35)×7=

二星级的作业练习:

5.3×77+5.3= 7.4×8.4=

三星级的作业练习:

7.5×5.4+7.5×4.6-7.5= 6.5×2.6+0.65×10=

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能够依据自身的学习情况,自主选择其中某个星级的作业进行练习,也可以全部完成所有星级的作业。如此一来,可以让学习基础不同的学生得到较好的练习,按自己的需要自主完成作业练习,可以有效地激发富有上进心的学生,能够自觉地完成高一层次的作业练习。可以说,这种富有个性化的数学作业设计,就是因材施教在小学数学学习中的充分体现。

综上所述,对小学数学作业进行改革,在设计上多下点工夫,使得作业更具人性化、生活化、趣味性,是新课改对小学数学课程教学的必然要求。加强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可以有效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特别是创造性思维,使得学生在作业过程中,能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因此,应该高度重视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并努力提升作业设计的质量,进而推动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实验小学)

上一篇:“读写结合” 下一篇:浅议声乐技能训练中常见状态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