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物理有效作业的思考

时间:2022-05-04 08:39:52

关于物理有效作业的思考

个人简历:李冬云, 女, 1995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物理系,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物理教师,教学处主任。优秀共产党员;辽宁省百名创新型班主任,沈阳市师德先进工作者;沈阳市骨干教师、沈阳市优秀教师、辽宁省优秀教师。

热衷于教育科研,先后曾参与过“十五”、“十一五”、“十二五”省、市课题研究,有多项科研成果获奖或通过结题。

【摘要】作业是课程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课程目标的基本环节,是教学过程中最具活力的活动内容。物理作业是学生获得物理知识、形成能力、经历物理学习过程和认识科学方法的重要手段和必要途径。作业有利于学生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能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也能检验教学效果。但如今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化时代以及传统作业观念没能及时更新,导致作业量较大、选题粗糙,脱离学生实际,重复训练,使学生兴趣逐渐减退,作业不交、抄袭现象会时而出现。对物理感兴趣的学生也因此会逐渐丧失信心,这样的作业显然是无效的。本文从分析有效作业的原则上入手,考虑量和度,在实践中优化作业类型,变被动作业为主动作业,变单一枯燥的文本,为富有色彩、充满情趣的多元的、花样的复合体,从而发挥作业的有效性,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基础。

【关键词】有效作业

1 问题提出

新课程理念已深入教师心中,在课堂教学中已转化为实际的教学行为。我校的优才教育已卓见成效,适合优才教育的课堂教学也正在向高效课堂和魅力课堂迈进。但作业的创新还没有及时跟上。绝大部分教师还采用传统的作业处理方式:布置作业 -完成作业 -批改作业 -发放作业 。而且作业的形式也较单一,基本是一是题海作业、统一作业、独立作业、封闭作业。这些作业形式让学生厌倦,没有生命力,成为了学生沉重的负担;不利于学生认识自我,展示自我,发现自己的发展潜能。

从学科教学的角度看,作业是巩固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它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补充。与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一起构成了完整的教学体系。但是,现在的无效作业成了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主要因素,成了学生生长与发展的障碍;作业也成了老师提高教学质量的障碍(大多数学生抄作业,失去了作业的意义),浪费了教师艰辛的劳动。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要提高学习效益、减轻学生负担,而学生学习负担的一个主要来源是作业。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让每个学生轻松愉快地取得学业和能力的双丰收呢?我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作业的有效性。

2 有效作业

“有效作业”,应是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及交际能力为主要目的,让作业与社会生活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自主性、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数量合理、难易恰当,使作业适应不同基础、不同性格、不同习惯、不同兴趣的个体,既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又突出思维的可显性。同时要体现时代要求,促进师生的共同成长。

3 提高物理作业有效性的策略

3.1 要确立有效的作业观。

种种原因导致有些教师对作业认识产生偏差,认为作业就是为了应付考试,提高考试成绩。这种唯分数、纯功利的认识,使大多数教师在安排作业训练时,总是针对考试进行设计,有的题型甚至就是考卷试题的翻版。学生叫苦叫累,教师叫烦叫重。于是,作业成了“令人头疼却必须做的辛苦差事”。学生每天总在做那些已经会了的题目,不会的题目做多少遍依旧不会。作业,只有在适当、适量和适时的时候才会有效。那些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切合课程标准要求、符合知识建构原理的练习、作业,那些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进取性、创造性的练习和作业,才能够真正发挥其巩固、强化和拓展的练习价值,才能实现师生共同发展。

3.2 从有效作业设计的原则优化作业类型

3.2.1 趣味性原则

趣味性设计原则是指作业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作业设计要求生动、有趣,能使学生在做作业时,自始至终保持高兴趣。许多学生对作业应付、马虎,很大程度上因为作业枯燥,不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在设计作业时不仅要考虑教学的需要,还要充分考虑学生好奇、求新、求趣的心理特征,努力提高作业的趣味性,这样才能牵动学生的注意力,唤发学生内心强烈的学习需要。当学生对作业产生兴趣时,他们就不会把作业当成一种负担,而会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去完成,而且知识也掌握得迅速和牢固。比如设计金点子型作业、想象型作业、应用型作业等。

3.2.2 层次性原则

为面向全体学生,促进人人成功,作业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做到分层设计。作业量太多,学生在有限时间不能完成就会产生厌烦心理,从而不做作业;太难的作业,偏题、怪题、技巧题多数学生做不上来;作业量过少、过于简单的作业又起不到良好的反馈、提高作用。课先做调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精选作业,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选择适量、适度的作业。

可以把作业设计为“必做”和“选做”两个层次。“必做”题要求全体学生都要完成,以达到教学的基本要求。有些概念上易混、易错的作业就需要必做。可以布置一些总结类作业、学案型作业、构建知识框架型作业、手抄报型作业、特色笔记等作业。

对于“选做”习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尽力完成。可以布置一些拔高类作业、学生自创作业、课后思考类作业、发现型作业、反思型作业等。

3.2.3 合作性原则

新课程要求从“独立学习”转为“合作学习”,它可以使学习物理的效率有更大提高。对于习题性作业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是利大于弊,但有些作业如“家庭作业与活动”、“课题研究”、“实验探究”、“实践活动”等等,则需要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合作是情感交流,互相学习的过程,也是思维碰撞、潜能发挥的过程,学会合作已经成为21世纪新型人才的必需要求。在小组合作中,学生在广泛获取知识的同时,提高了与人合作、交流、共享及组织管理的能力,这种能力正是知识经济社会对现代人才的基本要求。可以布置小组合作的辩论型作业、交流型作业、课题类作业等。

3.2.4 实践性原则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之一,结合物理学科具有很强实践性的特点,充分利用作业这个平台,大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实验能力、动手能力和学以致用意识。实践性作业通过学生亲身的实践体验获得直接的知识经验,如一些技能性的知识和与人相处的学问等知识,它只能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才能得到。从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检验,才能变成自己的真才实学。常见的实践性作业有:调查类作业(学习了《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后,可布置调查作业)、体验型作业(比如学完惯性现象,让学生体会坐公交车时的突然启动、刹车、车转弯以及加速、减速时表现出来的不同惯性现象)、测量型作业(讲完电能表后,让学生测量家中灯泡的实际功率)、动手型作业(如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后,让学生每人自制一个针孔照相机进行成像研究)等。

3.2.5 探究性原则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是提倡“探究学习”。“探究学习”通过创设研究的情境,让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收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与价值观,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探究学习”是学生学习的最高境界,最能体现学生的主体精神、个性品质和潜在能力,体现了“以发展为本”的现代教学价值观。教师可以针对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积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从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布置探究型作业(寻找证据,感受大气的存在;寻找厨房中浮力的应用等;寻找家中的杠杆等)。还可布置研究性学习型作业。注重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是世界科学教育的一个大趋势。针对我校实际情况,可以每年利用初三直升学年的时间优势进行为期一个月的研究性学习,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课题的设置可有环保类、畅想发明类、实验操作类、文献综述类。这些课题作业可以打破学科间的界限,立足于“生活处处皆学问”的大课堂观念,具有鲜明的价值追求和理想愿望,这种作业可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过程和生活方式,记载同学们合作开展探究活动、体验幸福和快乐的足迹,是新课程下的物理特色作业。

当然,有效作业还需要及时、有效的批改反馈、激励才能达到更佳的效果。适量、适时、难易适度、形式多样的有效作业能使不同的学生,变被动作业为主动作业,在愉悦合理的情境中获取知识,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并积累大量的愉快而丰富的经历,将学生认知学习上升到情绪学习的高度,使学生的知、情、意、行得到协调发展。

“教者有心,学者得益。”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它的精而细的优化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减负空间,真正将“轻负优质”教育落到实处, “有效作业设计”的那一片蓝天,将成为一道幽香的风景。

上一篇:浅析中职学生就业心理以及教育对策 下一篇:高中数学课变得越来越难教 越来越难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