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不假也不空

时间:2022-08-30 10:49:20

摘 要: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已人尽皆知,但就德育实施的整体效力来看,并不尽如人意,教师要提高学校德育的效力,不仅要把德育渗透在学科教学和各种活动中,更应该渗透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让德育从生活出发,远离空洞说教。

关键词:校园文明;行为习惯;言传身教;全员德育

“立身先立德。”然而,说起德育,很多人却认为它只属于意识形态,只是一些空洞的说教和口号。德育教育到底该在学校教育的哪一个环节进行?德育课上、主题活动中?很多德育工作者感到迷惘。笔者就职业技术学校中如何有效提升德育的效力做了粗浅探讨。

一、校园文明――学生品德生长与形成的土壤

学校是一个育人的摇篮,是一方纯净的沃土,校园的文明直接折射出社会的文明。“校园文明”的形成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它既离不开学校物质文化的建设,也离不开精神文化的建设。物质文化的建设就是要让学校的每一堵墙壁都饱含教育意义,精神文化的建设就是要让身在其中的人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力量。就是这种无形的力量才能引领着学生走向正确的方向。

空洞的说教带来的不是学生的悦纳而是反感,学校的德育教育应该是一种感染式的教育:从一尘不染的校园到举手投足的规范,从充满标语的墙壁到形式多样的板报,从各种各样的社团到行为示范的教师……学校的每一寸土地、每一片树叶、每一条标语,老师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教育的气息。走进这个积淀了独具特色的文明校园,你会不自觉地放低声音、放慢脚步;会挺起胸膛、面带微笑。真是神奇,这就是教育,是受到校园文明影响和感染后的改变。所以,校园文明是学生品德生长的一方沃土。

二、人人参与德育――细节中培养美德,生活中渗透德育

学校从来没有明确提出过德育教育的口号,但生活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德育课;学校里每一个人都是德育工作者:从教师到炊事员,从学生到修鞋的师傅,都是德育教育的参与者。

做清洁时,老师会告诉他们怎样擦省力、省水,又擦得干净;吃饭时,老师们会告诉他们吃多少打多少,不要浪费粮食,并以身作责。在学校食堂打饭,如果吃不了,学生会主动给师傅说:“少打一点,多了吃不完倒掉很可惜。”是他们把空洞的说教变为让学生有体验的生活,让德育走进学生的生活,回归到人们生存的社会,使德育成为了一种生活常态,一种生活方式。

“细节中培养美德,生活中渗透德育。”这样的德育教育观,收到的或许将是德育课无法企及的效果。

三、行为习惯无小事――让习惯产生毅力

“小心你的思想,它会影响你的行为;小心你的行为,它会影响你的习惯”,这条标语提醒我们:一个人,不是因为决心而产生毅力;而是因为习惯产生毅力。让好的学习、生活行为成为举手投足自然而然的习惯,这便有了让好习惯轻轻松松坚持一生的毅力。为了让学生拥有这种习惯和毅力,学校采取了很多办法,比如新生刚入校后,每个班都会有一名高年级的“师姐”或“师兄”负责规范新生的各种行为,从不说脏话、不乱扔垃圾到叠被子、叠衣服以及物品的摆放;从不迟到早退、抽烟喝酒到坐立走的姿势乃至读书练字,“小老师”都会一一对新生进行讲解和监督。一个月下来,各种规范在新生中就普及了。其实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件很难的事情,据心理学研究,坚持21天的行为就可以变成习惯,坚持90天这个习惯就很难改变了。这种习惯一旦养成,便可能成为学生一生受用的财富。

此外,学校人人参与教育,人人都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让学生无形中受到熏陶。如果有人做出了错误的行为,学校所有知道的人(包括老师、学生,甚至是食堂的工作人员)都会及时对其进行教育,并将情况汇报给班主任老师。多方的教育,多次的指导直至其改正为止。

在这里,习惯的养成是一个环环相扣的链,是一张无处不在的网,它让孩子们时时处处提醒自己:不管什么时候,都要管好自己。久而久之,这种外在的约束,真的成为一种内在的习惯,这便有了让好习惯轻轻松松坚持一生的毅力。

四、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改变学生,从改变教师自身开始

当我们走进校园的时候,举手投足间,无形中已经在影响着学生了。教师就要注重言传身教,先做好一个德育自律者,再当好一名德育工作者。老师是学生读得最经常、最自然的一本“书”,因此,学校必须重视开发和培育全校教师身教、言教合一的德育内涵,首先培育教师“做人”,教师必须有真心、有仁爱心、有正义心,才能为学生树立起道德的楷模,并通过一些生活小事来引导学生、改变学生,让学生从老师的一言一行中汲取深刻的做人道理。如教师经常带领学生育花草、做清洁、洗衣服、叠被子等,久之便让学生产生一种不可磨灭的意识:维护学校的秩序和清洁,是每个人都应有的责任。

为此,教育学生,要从教师的自律开始。教师要以身作则,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要以自己良好的行为品质去影响和教育学生,处处为学生做出榜样。用教师的心灵去感动学生,用教师的行动去影响学生,这才是德育教育的真谛。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达成这样的共识:德育教育应包涵于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课堂上、生活中,德育教育不空也不假,它离我们最近,因为它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参考文献:

[1]尚振河.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德育工作初探[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2(5):292.

[2]张晓辉.如何提高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德育教育水平[J].职业技术,2012(1):115.

[3]周莉.职业技术学校德育的有效性分析及对策[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6):100-102.

[4]伏颖兰.对职业技术学校德育工作的思考[J].西北职校,2007(7):20.

[5]黄惠群.反思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J].职业圈,2007(5):122,132.

(作者单位 山西省太原市慈善职业技术学校)

上一篇:教育信息化的应用与语文教学 下一篇:小学德育教育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