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职语文教学现状的分析及改进措施的探讨

时间:2022-08-30 09:54:54

对中职语文教学现状的分析及改进措施的探讨

摘 要:由于种种原因,在中职教学中,语文教学一直不受重视。对这种现状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职业教育开设语文课的意义,探究了中职语文教学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现状分析;意义所在;有效措施

随着教育制度改革的深入,职业教育越来越凸显出职业的特性,社会也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但是语文课的教学由于诸多方面的因素,特别是近几年,随着职业学校“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理论课为实践课服务”的课改理念逐步实施,语文教学也成了当前职业教育课堂教学中可有可无的“鸡肋”。但是,我想说,语文课堂教学不能削弱,要分析现状,制定措施,重建中职语文的改革之路。

一、职业教育开设语文课的现状分析

国家现在大力提倡职业教育,各种职业学校也应运而生,各种职业教材、职业技能比赛也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职业学校在倡导“强化技能、重视实践”的前提下,不自然地将语文课目的教学看作是学校教育教学中可有可无的“边缘学科”。本来很多学生就有着一种对职业教育就是来学技术的,语文课对以后从事技术的工作没有多大联系和帮助,学不学都是无关紧要的想法。看到学校这样对待语文教育,从而更坚定了自己的看法,导致理解的偏差,影响了自身知识技能的正常发展。

二、职业教育开设语文课的意义所在

职业教育开设语文课,既可以让学生从传统文化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又可以汲取现代人的精神财富,起到传承传统文化的

作用。

语文是一门具有综合教育功能的学科,职业学校中任何一门

课程的学习,不管是基础课程,还是专业课程,其传授和接纳的载体都是语言文字,都离不开学生的语文能力。学生对文字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分析和运用能力的低下将会直接影响到专业课的学习效果。特别是那些原本就基础比较差的学生,笔者认为,语文课程仍是职业教育课程中基础中的基础,它对于完善学生的知识体

系和结构,挖掘学生的思维潜能,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素质,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探索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措施

1.领导和教师要改变观念

学校要在重视专业教学的同时,同样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

培养。虽然职业教育重视职业技能的教育,以培养适应社会短缺的技术型人才。但是,根据相关部门的调研发现:一些大型的、具有比较高知名度的企业,对于录取的员工的综合素质是特别重视的,职业技能反而是放在第二位的。根据他们的理解,如果员工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应变能力比较强,则他以后在工作岗位上发展得会更好,潜力更大。因此,这也就要求学校教育不能只关注技能方面的培训,还要关注基础知识的教学,尤其是语文能力方面的教学。

2.教师积极探索科学高效的教学模式

很多时候,我们语文教师仅仅扮演了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或者说仅仅是把它当做一个职业,一个糊口的饭碗。教师乏味、学生没劲。于是,“语文无用论”“谁都能教好语文”等种种论调甚嚣尘上。作为语文教师,要想让自己“活”起来、学生动起来,光靠渊博的知识、威严的外表远远不够,最重要的是让三尺讲台成为自己的舞台,让自己和学生化成聚光灯下最精彩的舞者,让语文课堂枯木逢春。

3.要改变教学方法

职业语文教学不同于中学语文教学,它已经不受应试教育的

约束,不再以追求分数为教学目的。因此,教师和学生都在心理上感到比较轻松。可以自由地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实践各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内在求知欲望。强化用词的练习,淡化词的释疑;增加阅读量,减少对文章的分析;在写作方面,提倡实用性的写作要求,不过高要求创造性地写作等。

当然,改变职业学校的语文教育现状不是短时间内就可见效

的,但是,只要学校、教师、学生思想统一、观念一致,教师敢于教学创新,勇于实践,则职业学校语文课的开设将不再形同虚设。

(作者单位 江苏省扬中中等专业学校)

上一篇:《现代语文》语文观的启示研究 下一篇:职业高中计算机教学应以就业需求为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