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信息技术课教学模式

时间:2022-08-30 08:08:27

浅谈中学信息技术课教学模式

摘 要:信息技术教育是信息化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也相应地成为教育工作目前面临的紧要任务。信息教育学科集实践性、应用性、知识性、技术性为一体,具有明显的区别于其它学科的特点。因此,搞好信息技术课的课堂教学,提高信息技术课教学质量,是每一位信息技术课教师首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信息 素质 驱动 模式

当前信息社会,良好的信息能力已成为广大成功人士参与社会竞争的必备条件之一。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当以《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因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达到基础教育对学生信息能力的基本要求和目标至关重要。

一、强化素质教育,注重学生信息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我们应时刻注意,信息技术课不仅仅是传授计算机及网络的基础知识,更不是片面追求“学以致用”的技术培训,而是以培养学生的诸如自学能力、知识的整合能力,全面提高中学生的整体素质为教学目标。因此,我们在教授计算机基本知识的同时,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对学生信息意识、创新意识以及应用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深刻领会“任务驱动”的原则,重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任务驱动”实际上就是让学生在做中学,注重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教学从完成提出的某一“任务”着手,通过讲解或操作实践使学生完成“任务”,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如我在讲“添加页眉页脚”这一章节时,学生很快就掌握了一般页眉页脚的设置方法。如果到此为止,教学任务也算完成了,但这时我继续引导学生观察《信息技术》教材页眉页脚设置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这样一来问题出现了,学生就不满足一般的页眉页脚的设置方法了,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有不少学生通过阅读帮助信息,找到了解决的方法,制作了许多有特色的页眉页脚。

三、合理组织教学,留足学生动手操作的空间

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多媒体电子教室”的作用,在备课时先根据学生接受能力的不同,整理提出一些有代表性、针对性的问题,在课堂上集中精讲,并有意识地引出一些问题,鼓励学生去思考和解决;而对于一些通过阅读课文就能理解和掌握的内容,则通过布置课前预习或课后阅读进行,讲解时一般只是归纳精要,不作详细讲解,留出时间,交由学生自学完成。课堂上要尽量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去练习,并尽量做到练习有任务、有目标。在练习时要先规定好内容和目标,而不是让学生漫无边际,允许学生互相讨论,提倡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练习效果要及时检查、及时评价。

四、开发教学环境,注重教学模式多样化

1.演示、讲解模式。在讲授Windows系统操作时,我运用多媒体课堂教学软件,将操作过程通过教师机演示给学生,并适当讲解,使学生观看到了完整的操作过程。这样,不仅易于传授所学内容,还能有效控制课堂进程、提高教学效率。同时,为了配合演示模式的教学,我根据课程内容及学生接受能力制作了有针对性的课件,使课程内容生动形象,变难为易。

2.练习模式。学生要熟练使用计算机,必须通过大量的实践练习才能掌握运用操作技能和技巧。练习的方式要多种多样,包括上机操作、课内外作业等。每完成一项教学内容,就及时让学生进行一定量的练习,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熟练掌握所学内容,提高学习效果。

3.网络教学模式。由于学校目前没有建立校园网,我充分利用现有教学条件,积极引导有条件的学生在家或网吧进行计算机网络学习,指导学生从网上下载学习软件、收集各类学习资源。在节日到来之际,我建议学生通过电子邮件给亲朋好友问好或发贺卡,不仅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还培养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五、以鼓励创新为原则,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

信息技术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信息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在教学中,我根据课程内容的不同,采取了不同的评价方式来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在教PowerPoint、Frontpage等软件的使用时,采用“学生作品展示、开放式评价”的方式。当学生完成作品时,要求部分学生向全班展示他的作品,并讲述制作的意图、过程、采用的方法等,让其他学生给予评价。在教PowerPoint、Word等软件时,我主要采用了“指定内容、单人考核”的方法,要求学生用软件制作演示文稿,完成后就当堂给分。

总之,良好的教学效果体现在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课后辅导、教学评价等各个环节,而每个环节都是紧密相连的。教师作为整个过程的主导者,不仅要抓好课堂教学这个环节,还需要抓好其他环节的工作。

参考文献

[1]李节 古力 等 信息技术教育风雨20年.《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甫全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策略.《电化教育研究》。

[3]李冬梅 如何在信息技术课上开展合作学习.《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上一篇:浅谈新高考改革对未来高考以及教学的影响 下一篇:运用电教手段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