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厅现场会讲话

时间:2022-08-30 07:46:32

建设厅现场会讲话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在全省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省委九届八次全会精神,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下,经省政府批准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也是今年以来新农村村镇建设的第二次专题推进会议。省委、省政府对发挥农垦系统等先进典型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高度重视,左己省长和立国、学良副省长指示要及时总结经验,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根据省委、省政府要求,会议的主要任务是:采取访、看、听、议等方式,认真总结和推广农垦九三分局、甘南兴十四村、齐市铁锋区查罕诺村等新农村建设经验,进一步交流和研究我省新农村村镇建设的思路,促进新农村建设深入扎实健康发展。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认真学习和借鉴农垦九三分局等典型经验,巩固和发展新农村村镇建设的良好势头

去年十月中央作出新农村建设重大决策以来,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和建设系统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部署,新农村村镇建设工作启动迅速、开局顺利、发展健康、势头良好。

新农村村镇建设稳步推进。年初新农村村镇建设工作会议之后,各市地认真贯彻会议精神,广泛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制定促进政策,稳步启动了新农村村镇建设工作。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大庆、鹤岗、七台河等市地和农垦总局、森工总局,相继召开了新农村村镇建设推进会议,研究部署了新农村村镇建设工作,加强和完善了新农村村镇建设机构,村镇建设步入了新一轮稳步发展时期。

促进新农村村镇建设的相关政策和措施陆续出台。省建设厅协调省直有关部门,组织市地建设系统,适时研究出台了“一则一法一图两集两方案”,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双鸭山、绥化、伊春、黑河、大兴安岭等市地先后制定了统筹城乡发展、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财政、技术和人才政策,有力地促进了新农村村镇建设的开展。

面向新农村建设的指导与服务逐步到位。全省建设系统积极适应新农村建设形势要求,普遍开展了“三下乡、五服务”活动,深入各地农村宣传指导新农村建设,仅上半年就向农村免费发放住宅设计图集3万多册,举办规划、施工技术等培训班102期,培训村镇建设技术骨干近万人次。

从一年来新农村建设情况看,村镇建设投资规模明显增长。据统计,上半年全省村镇建设总投资46.4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8.2%,其中住宅投资21.1亿元,公共、生产性建筑投资8.05亿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7.27亿元,均比同期有较大增幅。村镇住宅和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按照“东部抓提高、西部抓改造”的思路,以推进农村土草房改造为重点,农民的住房条件有了进一步的改善。上半年全省新建农民住宅5.5万户,建筑面积达到446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增加9万平方米;改造土草房208万平方米,是历年来改造土草房效果最明显的一年。同时,加快了建制镇供水、排水、道路、绿化、环卫等基础设施建设。村镇规划编制工作开始提速。黑龙江省村镇体系规划编制工作,经过专家论证和多次研讨,现已进入全面启动阶段。目前已有7个市地和42个县着手编制村镇体系规划,完成“百乡千村”规划的乡镇61个、行政村452个,占总数的61%和45.2%。编制完成小城镇总体规划112个,占年度计划的56%。村庄环境整治工作全面显效。制定了《黑龙江省村镇环境整治实施方案》,明确了村镇环境整治的工作重点和目标。各地按照《整治方案》要求,集中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上半年清运垃圾624万吨、新建垃圾储运设施2.07万个、污水排放明沟暗渠442万延长米、标准厕所3700座,新增绿地261万平方米,使村镇环境发生了明显变化。

几年来,特别是开展新农村建设近一年来,全省涌现了一大批村镇建设的先进典型,积累了新农村村镇建设的宝贵经验。从这次重点考察的小城镇和行政村看,主要是做到了“六个坚持”:

第一,坚持以人为本指导思想,把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始终作为新农村村镇建设工作重点。通过齐齐哈尔市政府、大庆市政府、农垦总局、农垦九三分局等介绍的经验,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在前一段新农村建设中,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和建设系统真正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新农村村镇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把以人为本理念落实到广大农民和农垦职工这个最大的人口群体上,着力解决了制约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突出问题,加强了村镇道路、农民住房、给排水设施、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促进了村镇和垦区环境的综合整治,卓有成效地改善了农村的生活质量和公共服务。农垦九三分局把改善农垦职工生产生活条件作为新农村村镇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提出了功能现代化、风格特色化、环境园林化、经营产业化、文化地域化、民风文明化、生活小康化、管理社区化等“八化”标准,已经初步将农垦九三分局所在地建成了中国北方高寒地区现代化园林式的生态小城镇,深受广大农垦职工的拥护,并为周边农村提供了一个自娱休闲的生活空间。农垦及其它典型的实践再一次证明,在广大农村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农民的利益为本,坚持“三个代表”就是要充分反映和代表农民的利益需求。城镇化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高级社会形态,其真正的内涵是提高生活品质。只要农民享有和市民一样的国民待遇和生活质量,就是向城镇化目标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我省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进程就会实现质的飞跃。

第二,坚持科学规划基本原则,从根本上夯实新农村村镇建设发展基础。科学规划是新农村村镇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大家看了农垦九三分局驻地及所属嫩江、山河、大西江等几个农场的规划和布局后,一致认为九三农垦城的规划已经达到了较高层次和水平,不仅具备了现代大农业的特征和雏形,而且代表了全省乃至全国新农村的发展方向。许多同志跟我说,这是真正的小城镇,是农民企盼的小城镇,是集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和良好生态环境于一体的小城镇,“百闻不如一见”,看了之后感到耳目一新,眼睛一亮,为之一振。这里的建设之所以达到较高水平,关键是高起点抓了小城镇的科学规划,在小城镇的规划上较好地处理了生产和生活、当前和长远、建设与保护、单体与总体的关系,并实行了撤队建区等管理体制改革,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建设理念和发展模式,从而避免了“大城市病”,突出了农垦小城镇特色和风格。据了解,农垦总局近年来已经为小城镇规划投入了上千万元。不仅九三分局规划建设上档次,而且建三江、宝泉岭等其它分局的规划建设也都达到了高水平。学习推广九三经验,就是要学习借鉴他们对小城镇规划的高度重视,对新农村建设的先进理念和科学态度。

第三,坚持正确处理“主体”和“主导”的关系,努力构建新农村村镇建设推进机制。如何把握中央“二十字”方针,妥善处理农民主体与政府主导之间的关系,使新农村村镇建设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是新农村建设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一年来,农垦和各市地很好地注意了这个问题。一方面,充分尊重农垦职工和广大农民的首创精神,调动农垦职工和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农民自己对建设美好家园追求小康生活的内在动力;另一方面,绝不因为强调“尊重”而忽视“引导”,强调“主体”而放弃“职责”。哈尔滨、齐齐哈尔、大庆、鹤岗、双鸭山等市地、农垦、森工系统以及杜蒙、通河、嘉荫等县,针对新农村建设开始时出现的一些倾向,积极借助社会力量,努力搞好宣传发动,逐步增加政府投入,在新农村村镇建设中采取了资金扶持、技术支持、信息服务和部门帮建等一系列积极得力的措施,对农民建房、村屯道路建设等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扶持和技术支持,初步形成了城市支持农村、工业支持农业、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可喜局面。

第四,坚持积极推广节能材料和技术,促进创建节约型社会战略在新农村建设中贯彻落实。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推进建筑节能、节地、节水、节材,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新农村建设面临的重大课题。中央和省委作出新农村建设部署以来,我省紧紧围绕寒地建筑要求和村镇建设实际,把搞好农村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作为全省节约型社会建设的重大任务,纳入各级建设系统的攻关课题,在更广的领域和更高的层面上推进了中法节能建筑技术合作。汤原县委、县政府和县建设局全力以赴抓了农村草砖房技术的引进、吸收和推广,全县农房节能改造和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迈出了重要一步,为北方农村住宅结构创新和墙材革新趟出了一条新路。农垦建三江、宝泉岭分局所属农场、林甸县胜利村等也在农房节能改造上进行了有益探索。全省现已逐步形成了包括草砖房在内一批新型适用的农房节能材料和技术。这是我省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大成就,并将对未来的新农村建设产生积极、长远和深刻的影响。

第五,坚持树立和弘扬“北大荒”精神,实现新农村村镇建设阶段目标。农垦九三分局、甘南兴十四村等之所以发展到今天这种程度,绝不是一朝之功、一蹴而就,而是长期艰苦奋斗的结果,是广大农民和几十万农垦职工在党的领导下一代又一代奉献,“献了青春献终身”甚至“献了终身献子孙”的结果。实事求是地说,国家对于农垦的投入不多,省里补贴也有限,农垦小城镇规划建设又面临体制不顺等诸多障碍,是他们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对人民的无限情感,不等不靠、尽心皆力抓发展搞建设。特别是同志作出“发扬北大荒精神,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重要批示以来,省农垦总局党委赋予“北大荒精神”新的内涵,把城镇化建设列入垦区六大战略之一,带领广大职工进行二次创业,加速了“北大荒”向“北大仓”的转化,建成了一批生态、生活条件俱佳的小城镇。各地农村与农垦的情况可能不一样,但“北大荒”精神是我们共有的财富。如果说条件和优势,甘南兴十四村处于没山没水、远离公路、资源匮乏的西部贫困地区,但是付华廷带领全体村民硬是靠北大荒精神和科学探索,历经几十年艰苦创业,在贫穷落后的基础上建成了全国一流的现代化村镇,为我省赢得了“南有华西村,北有兴十四”的殊荣。因此,我们必须在新的形势下将“北大荒”精神发扬光大,继续长期不懈奋斗,并使之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巨大精神力量。

第六,坚持实事求是、积极试点、分类指导、梯次推进,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新农村建设以来,各级党委、政府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注意加强新农村村镇建设的战略研究、政策研究和体制研究,对近十年村镇建设实践进行理性分析和科学总结,进一步完善了“五依三沿”、“撤并自然屯、建设中心村、发展小城镇”、“两带两群”等重大工作思路和指导方针,形成了“两改一清一排”等新的推进思路,继续坚持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典型引路、分类指导等有效的工作方法,及时总结了一批新鲜经验。特别是农垦系统已经在全省新农村建设中较好地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形成了农垦支持地方、局县场镇共同建设和发展的双赢格局,有力地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和农村繁荣进步。

虽然我省新农村村镇建起步顺利势头良好,但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偏”。对中央政策理解的不够深透,特别是对生产与建设的关系把握不准,一些村镇的建设发展缓慢,工作缺乏主动性,在资金投入和推进措施上有“等、靠、要”的倾向。二是“急”。感到村镇建设基础太弱,问题多,差距大,在工作推进上操之过急,缺乏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三是“同”。主要是对新农村村镇规划和建设研究不够,建设缺乏风格和特色。对于上述问题,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引起高度重视,认真研究解决,切实克服“偏”、“急”、“同”等倾向,采取更加积极稳妥的措施,确保新农村村镇建设扎实稳步向前发展。

二、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决策和省委要求,努力促进新农村村镇建设健康发展

农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自古“农伤则国贫”,“农业稳则天下安”。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作为一个全局和战略问题来考虑。去年十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站在时展的新高度又一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重大历史任务。这是中央从推进现代化建设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是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必然选择。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和实质,就是要在人类社会进入二十一世纪的新形势下,抓住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采取综合治理措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把国家和人民整体带入和谐富庶的小康社会。积极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于富有“农业大省”之称和处于老工业基地振兴期的黑龙江来说具有特殊重要意义,是省委、省政府和全省工作的重点和大局,是建设系统工作的“重中之重”。可以这样说,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能否彻底解决,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面临的实际问题能否在短期内得到有效改善,将决定我省小康社会目标实现的快慢,决定我省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实施和农业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决定新形势下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渔水关系和执政地位。因此,各级党委、政府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一定要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重新认识新农村建设,精心组织新农村建设,全力服务新农村建设。首先,要进一步加深对“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针的理解,坚定不移地把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放在第一位,坚持在生产发展、农民增收的基础上组织建设,绝不可在经济基础极其脆弱的情况下强行盲目组织建设。其次,要正确把握发展农业生产和推进村镇建设的辨证关系,从事物发展的内在联系上看待村镇建设对调动农民积极性、提高农业生产力的重要作用,积极而不是消极、主动而不是被动地引导和组织村镇建设。第三,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中央强调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指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决策主体、建设主体、受益主体,但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投入的主体。就我省大多数地区情况看,短期内依靠农民自己建设水、路、气、热等基础设施也不可能。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责任主要是负责新农村的科学规划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组织、协调和资金筹措。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正确理解和把握新农村建设的上述重大原则,充分认识村镇规划和建设是建设部门义不容辞的职能和职责,是新农村建设整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的条件和基础。只有不断加快村镇建设步伐,改善农民的物质生活条件,才能从根本上调动和保护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生产与建设、生产与生活的良性互动。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经过近十年的不懈奋斗,我省各级党委、政府和建设系统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委关于农村工作的战略方针,全面深入开展了村镇建设“双百千”、“康居工程”、小城镇建设网络工程和村镇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有了显著改善,各地都出现了一批示范镇和小康村。但就总体而言,我省农村建设和发展仍处于十分落后的状况,是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大的薄弱环节和制约因素。迄今,全省仍有1/3、近200万农民居住在夏不避雨、冬不御寒、没有任何安全保障的泥草房中,60%的村屯道路没有硬化,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不到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9%。肇州、肇源、杜蒙、林甸、绥化、甘南、青冈、明水等中西部十几个县(市)的农房砖瓦化率比例很低,有的村屯至今没有几栋砖瓦房,对这些村屯来说,不是能不能奔小康的问题,而是如何拥有基本生存条件的问题。各级建设部门对此都要有清醒的认识,进一步增强我省村镇建设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当前,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期,全省要抓住三大有利条件积极推进新农村村镇建设:一是抓住县域经济发展的有利时机推进新农村村镇建设。县域经济是县级行政区划内的区域经济,是构成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基础和统筹城乡发展的支撑力量。省委九届八次全会刚刚作出了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的决定,明确要求通过发展县域经济带动新农村的建设。我们必须抓住黑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这次重要转折,推动县城、县域中心镇和中心村的建设,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二是抓住老工业基地振兴特别是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的有利时机,推进新农村村镇建设。老工业基地改造不是个单纯的工业问题,涉及社会结构变革和城乡利益关系调整。目前我省经济增长和全国一样面临着国内需求不足和城乡发展失衡的突出矛盾。如何加快小城镇建设,合理调整村镇布局,增强建制镇、中心村对经济和人口发展的承载能力,是亟需解决的重大课题。加快建立哈大齐工业走廊,其深刻的意义不仅在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构建新经济增长点和高科技产业群,而且必将对我省城镇体系规划与布局调整产生深远影响,对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逐步缩小城乡、工农差别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西部农村的经济贫困和建设落后的局面。三是发挥农垦小城镇的示范带动作用,推进全省新农村村镇建设。黑龙江农垦经过三代北大荒人近60年的开发建设,现已发展成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和粮食战略后备基地,代表着中国农业的发展方向。农垦9个分局、104个农场分布在全省各地,与许多县镇毗邻,拥有最现代化的农业机械和大批优秀管理人才,只要本着互利双赢的原则不断拓展局县场镇合作领域,必将对全省新农村村镇的建设和发展发挥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

根据中央、省委要求和上述分析,今后一个时期内我省新农村村镇建设的总体工作思路是:深入贯彻中央新农村建设重大决策和省委、省政府部署,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科学规划为龙头,坚持以改善农民生产和农民生活条件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农业发展和农民奔小康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积极构建农民主体、政府主导、政策支持、社会参与的体制和机制,充分发挥“百乡千村”试点带动作用,切实有效地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进一步促进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为构建和谐龙江、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我省经济社会的全面振兴奠定坚实基础。按照这样一总体思路,“十一五”和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全省新农村村镇建设重点是引导和组织打好四个攻坚战:

其一,大力实施农村“康居工程”,引导和组织打好农村住房建设攻坚战。《黑龙江省建设小康社会发展纲要》明确提出到2010年全省农村人均钢木结构住房面积要达到26平方米,全省新农村建设规划也把加快农村住房建设列入重要任务。各级党委、政府和建设主管部门都要把农房改造和建设作为新农村村镇建设的攻坚战来打,最重要的工作来抓,全面调查农村住房状况,总结农房建设与改造的经验教训,坚持从实际出发,制订落实“十一五”农房建设与改造规划。各市地都要像农垦九三分局一路等看到的典型那样,切实把农房建设作为新农村村镇建设的大事来抓,对农民住房建设给予最大程度的资金补贴和政策支持。新的一轮农房改造和建设不仅要普遍增加住房面积,更重要的是要改善使用功能,全面加强农房抗害防震设计,加大节能技术和材料的推广力度,引导农民改变住房消费观念和习惯认识,力争五到十年内分类分期分批基本解决农村住房难问题,实现农民“居者有其屋”,并逐步改善农民住房条件。

其二,加快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引导和组织打好村镇基础设施建设攻坚战。目前村镇基础设施薄弱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所在,也是新农村建设需要迫切解决的课题。从目前情况看,我省建设行政部门在新农村建设中主要承担县城、建制镇和村屯的道路规划和建设;村镇垃圾和污水处理、供热设施项目建设的指导;配合水利等部门抓好农村安全供水工作及农村医疗、卫生、体育等社会公益设施建设的指导等职能。要全力抓好村镇道路、供水、排水、垃圾、农村清洁能源、医疗、教育、体育等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与建设,使相关的基础设施达到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

其三,加强村镇环境综合整治,引导和组织打好村镇环境整治攻坚战。这是新农村建设的艰巨任务,也是建设系统的重要职责。“村容整洁”是中央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的基本内容,是中央、省委、省政府的明确要求,也是在农业生产力现有发展水平基础上提出的适应国情、符合省情的现实目标。“村容整洁”涵盖了村镇建设的基本要求,是农村建设和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村镇环境综合整治的重点是治理和解决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处理、户外厕所、柴草杂物无序堆放等实际问题。要通过广泛深入发动群众,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在全省农村形成农民整治环境的自觉行动,逐步根本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的问题。

其四,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原则,进一步组织和打好村镇规划与调整攻坚战。从长远看,农村生活条件的改善在建设,建设的前提是规划,规划滞后是村镇建设落后的根本原因。规划抓不好,规划不科学,建设就是盲目行为,投资越大浪费越大,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将陷入新的困惑。必须从黑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倡导“富规划、穷建设”的思想理念,高度重视和抓好新一轮村镇规划编制和调整工作,用三至五年时间彻底解决行村镇随意建设倾向,实现县乡镇村四级规划全覆盖。新农村村镇建设主要是做好四项规划:(1)全省村镇体系和布局规划;(2)市(县)域村镇体系和布局规划;(3)建制镇总体规划;(4)村镇建设规划。新农村建设的这四个规划极为重要,互为补充,缺一不可。尤其要高度重视、高质量编制全省村镇体系和布局规划,深入贯彻“撤并自然屯、建设中心村、发展小城镇”村镇建设战略指导方针,通过体系和布局规划加强对村镇建设规模、选址、开发项目的引导,加强对湿地、水资源、风景名胜区、特色建筑与历史文化的有效保护,并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实施必要的迁村并点,逐步从根本上解决我省村镇规模过小、布局分散、基础设施建设战线太长、不利于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历史难题,以科学的发展观和城镇观保证我省新农村村镇建设的有序进行。特别是在新的一轮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修编中,要将符合条件的农垦分局、农场所在地纳入城镇管理体系,逐步解决农垦、森工系统小城镇建设面临的政策和体制障碍。积极推进哈大齐工业走廊区域村镇的统一规划和布局调整,促进沿线村镇的快速发展。

集中力量组织和打好上述四个攻坚战,是针对黑龙江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做出的战略安排,也是“十一五”和今后一段时期内我省新农村村镇建设的主要任务。必须指出,这里强调的攻坚战,和过去组织“会战”的概念和内涵完全不同。之所以称之为“攻坚战”,主要是因为这四个方面的工作对全省新农村建设具有战略指导意义,影响农村乃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是全省新农村建设必须突出的重点和难点,是各级政府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能和职责。我们要通过精心谋划、广泛宣传和积极引导,逐步将四个攻坚战变成广大农民群体为建设自己家园实现小康生活而自觉主动参与的攻坚战,变成全社会全力配合鼎力支持的攻坚战。力争再通过五到十年的艰苦努力,使新农村村镇建设实现“三新”、“一加强”的目标。“三新”就是建立起符合时代要求和发展需要的新的村镇规划体系;农民住房条件得到切实改善,有条件的农民逐步住上新房;改变村屯脏乱差状况,实现村村有新面貌。“一加强”就是加强重点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小城镇对农村经济的辐射带动能力。未来五到十年的全省新农村村镇建设的发展方向:(1)农垦总局所属九三、建三江、宝泉岭、红兴隆等农垦分局及1/3的农场场部所在地、甘南兴十四村以及森工系统与一部分市地的中心村镇,要按照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农业发展水平组织规划和建设,建成国内一流、省内排头的新型村镇;(2)哈尔滨、牡丹江、鸡西等东部农村经济较发达地区,要按照《黑龙江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纲要》指标和省新农村建设规划要求,高标准进行村镇规划,组织村镇建设,建成一批规划超前、生态环境一流,能够代表和反映新世纪龙江水平的示范村镇;(3)佳木斯、鹤岗、七台河、伊春、大兴安岭、黑河等东部、东北部地区,要瞄准国内先进水平,规划建设主导产业优势明显、生态环境良好、经济社会繁荣的小城镇和示范村,村镇建设力争进入东北地区先进行列;(4)齐齐哈尔、大庆、绥化等中西部农业经济欠发达地区,要在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的基础上逐步加大投入,重点搞好农房改造和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努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使村镇建设迅速赶上全省平均发展水平。

三、抓住机遇,积极试点,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全面完成今年和近期的新农村村镇建设任务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实现新农村村镇建设战略构想和中长期目标,必须解放思想,创新观念,艰苦奋斗,过细工作。当前和近期,主要是做好八个方面的具体工作:

(一)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抓好新农村村镇建设试点。一是积极做好“百乡千村”建设试点。通过“百乡千村”建设试点,探索新农村建设的新模式,积累经验指导新农村建设。各市地要高度重视和切实落实试点工作,完善“百乡千村”试点方案,促进试点村镇建设项目和建设资金的落实。一年内所有试点村镇都要整修道路,达到晴雨通车;普遍修筑边沟或暗渠,确保雨水和污水及时排放;建立农村社区环卫管理制度,积极促进生活垃圾、粪便、柴草垛的简易处理,加快秸秆燃气等清洁能源的推广步伐,统一规划农房建设,实现村容整洁基本要求。二是加大定点帮扶工作力度。为了推进“百乡千村”试点工作,省委、省政府明确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帮扶贫困村镇的经济发展和村镇建设,有关建设部门和建设单位要立即投入力量,深入帮扶村镇,尽快确定帮扶方案。对于省市政府确定的帮扶对象,建设部门要主动抓好工作的协调和落实。三是继续抓好国家及省级试点镇建设。要把“百乡千村”试点和原有的国家、省小城镇建设试点及“两带两群”村镇建设三个方面的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级各类试点村镇对新农村建设的带动和示范作用,不断完善试点村镇的基础设施。四是进一步加强城关镇建设。落实省委九届八次全会要求,加快城关镇建设,带动中心镇和中心村发展,发挥城关镇在新农村村镇建设中的龙头作用。

(二)抓紧新农村村镇规划的编制和调整。各级政府和建设主管部门要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迅速组织力量,启动村镇建设规划、乡镇总体规划和市(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的编制工作,配合做好全省村镇体系和布局规划。确保2007年底以前全部完成建制镇总体规划的编制和修编任务;2008年底以前完成省域乡镇总体规划和建设规划的编制任务;2010年底以前完成中心村的建设规划和省及市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的编制任务。逐步建立起横向到县、纵向到村、覆盖全省的村镇规划体系。今年后四个月,省政府要加大省域村镇体系规划的编制力度,要求各市(地)抓紧市(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编制工作。会上省厅已将编制完成的45个村的建设规划发给了大家,提供大家借鉴,希望各地按照年初与省政府签订的《工作责任书》的要求,认真做好本地区小城镇和行政村规划的编制工作,提高规划编制的质量。“百乡千村”试点规划尚未完成的市、县要集中力量,加快进度,确保在10月底前按时完成试点村镇的规划编制任务。。

(三)加快实施农村康居工程,努力完成今年农房建设和改造任务。省委、省政府决定在新农村建设中实施农村康居工程,特别提出要集中力量分期改造全省200万户、1.5亿平方米土草房,这是关系农村奔小康和农民切身利益的重大部署,必须作为近期新农村村镇建设的重点工作认真安排落实。目前土草房主要集中在齐齐哈尔、大庆、绥化三个市所属14个县(市)的100多个乡镇,三市政府和建设主管部门要把土草房改造作为新农村村镇建设的“重中之重”,采取更加得力的政策措施,争取三至五年完成土草房的改造任务,为实现农村奔小康目标铺路。各市地都要按照《黑龙江省农村康居工程实施方案》确定的任务,继续实施“东部抓提高,西部抓改造”的农房建设战略,普遍制定康居工程实施细则和促进政策,把惠及农民利益的“康居工程”落到实处。继续开展“三下乡、五服务”活动,深入现场指导和服务农房建设,帮助农民解决建房设计和施工技术难题。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对农民建房的政策、技术和资金扶持,出资组织编制农房设计图,免费供农民建房选用。

(四)切实组织和抓好村镇基础设施建设。一要抓紧落实“十一五”规划中重点建制镇供水、排水、道路、供热、垃圾和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建设资金,抓紧开工建设,尽快形成能力;二要加强村屯“两改”(改路、改厕)、“一清”(清运垃圾)、“一排”(明、暗沟排污)设施建设,解决村屯行路、入厕、排污难题,改变道路泥泞不畅局面,并逐步建设室内卫生间和简易有效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三要建立和完善小城镇建设项目库,筛选重点项目,多方扶持优先建设,以改善和提高中心镇和中心村的载体服务功能。四要认真谋划明年村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将一部分重点镇的建设项目纳入市(县)招商引资计划,争取国家、企业和社会对小城镇建设项目的支持。

(五)更加有效地抓好村镇环境综合整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深入贯彻《黑龙江省新农村建设方案》和《村镇环境综合整治方案》,按照省委、省政府明确的村镇环境整治任务和要求,进一步落实本地区村镇环境综合整治目标和措施,坚持把整治的重点放在解决村屯道路不畅、排水不通、垃圾柴草乱堆、人畜混居等突出问题上。今年后四个月,村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要紧密结合农业生产的季节特点,以“百乡千村”试点村镇为重点区域,以治脏、治乱、治差为重点内容,以应做到又能做到、应办好又能办好的事情为基础,力争重点村镇建设经过综合整治环境明显变好,三年达到道路有铺装、污水废水能排放、垃圾粪便及时清运、人畜分离、柴草垛出村、厕所卫生、庭院整洁的基本要求。

(六)加快节能省地型建筑技术和材料推广,提高村镇建设的科技含量。一要积极宣传推广草砖建房等节能技术和材料。在我省水稻主产区率先进行农村草砖房建设试点,争取两年内在具备条件的市(县)农村推广。同时,要进一步推广苯板复合墙体、陶粒砌块、空心砖(板)、稻草板、节能塑钢门窗等保温节能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多渠道促进农村节能住房建设。二要加强农房建筑节能技术的服务和指导。今后各地组织设计的农房图纸必须符合国家和省节能要求,从设计和施工图上帮助农民把好农房节能关,推荐经济适用的节能材料和节能技术。这次会后,各级建设部门都要再组织一次技术下乡和免费赠图活动,向今年秋天和明年初建房的农户传送住房节能材料和技术,并让农民掌握和使用节能材料和技术,使其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三要加速推广秸秆燃气、沼气和太阳能等农用清洁燃料。引导改变农村燃料结构和生活习惯,使更多的农民使用新型清洁生活燃料。

(七)统筹安排和抓好农民工培训,提高农民工职业技能。要适应新农村建设要求,加快我省建筑劳务基地建设,有组织、有计划地搞好农民工技术工种培训。各市、县政府要整合对农民工培训场所,让进城的农村劳动力普遍获得培训和再教育的机会,使他们掌握一至二门建筑工种技术,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搭建培训和教育平台。同时,抓紧从规划设计、建筑装饰、队伍管理、安全施工等方面培训村镇建设施工队伍和管理干部,提高村镇建设队伍素质。

(八)进一步加强新农村村镇建设工作指导和服务。各级建设行政部门,是新农村村镇规划和建设的主管部门,承担着新农村村镇建设的管理职能。在新形势下,一要加强理论学习。深入学习和全面把握十六届五中全会、中发[2006]1号文件和省委九届八次全会精神,充分认清职能和职责,增强新农村村镇建设的紧迫感、使命感和责任感;二要加强调查研究。深入调查研究,掌握一手资料,研究各项政策,明确发展思路,坚持稳扎稳打,推动新农村建设事业稳步向前推进;三要建立信息反馈制度,完善新农村村镇建设责任制。确保各地与省政府签定的村镇建设责任状的逐项落实。同时,省建设厅作为省政府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成员之一,要积极配合新农村建设办公室做好相关工作,主动加强同发改委、农委、财政等部门及新闻媒体的沟通协调,共同解决存在的问题,使党的新农村建设方略在龙江大地早结硕果。

同志们,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系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伟大实践,是建设系统面临的长期而紧迫的重要任务。我们将进一步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对新农村建设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和工作部署,努力适应新形势,积极把握新机遇,增强工作指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以更加科学务实的精神面貌和工作态度,扎扎实实推进新农村村镇建设,为黑龙江的全面振兴做出新贡献!

上一篇:建设厅改造泥草房计划 下一篇:建设厅厅长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