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激励制度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时间:2022-08-30 06:32:31

浅谈企业激励制度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企业与企业之间竞争的焦点越来越表现在知识技术的较量上。而知识的载体便是人。因此,如何合理地使用所拥有的人力资源,如何有效地激励员工使其最大限度的发挥其内在的潜力,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已成为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问题。而对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问题重点在于―――激励。

关键词:企业 人力资源 激励 问题 方法

前言: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内外错综复杂的经济竞争日益激烈。人力资源作为现代企业的一种战略性资源,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最关键因素,因而能不能吸引、留住优秀人才,激发其工作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将成为现代企业在竞争中取胜的关键。

一、现代企业在人力资源激励机制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1.激励意识不强,忽视了激励措施的作用有的企业对人力资源激励根本不重视,认为有无激励一个样。还有一些企业,口头上重视人力资源激励,行动上却还是以往的一套,舍不得投入。这些企业的管理思想落后,激励意识淡薄,难以调动和激发企业员工的积极性。

2.激励形式单一,漠视对员工深层次的激励调查显示,大部分企业主要采用经济性激励,而漠视了非经济性激励,产生激励与需要的错位。有的企业以单一的物质激励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这更难以产生真正的持续激励。从调查来看,现代企业形成了以物质激励一一主要是员工工资和奖金为主,辅之以提成,但这种激励机制的执行力度与员工的付出、要求有比较大差距,引起了员工的不满;特别是忽视了精神激励、情感激励。

3.激励措施针对性不强,忽视了员工的真正需要激励之所以有效,原因在于人们在事关自己切身利益的时候,就会对事情的成败分外关注,而趋利避害的本能会使面临的压力变为动力。员工各式各样的需求正是激励的基础。激励手段必须针对员工的需要,才会产生积极的效果。另外,好的激励手段还应该引导员工的需要向高层次发展。只有让员工满意的激励措施才是有效的。要建立使员工满意的激励措施,就要立足员工的需要,只有立足本企业员工的需要,激励才会有积极意义。当前,大部分企业对员工的最佳需要的捕捉仍然停留在简单的粗略估计上,没有进行调查研究,没有真实的调查和科学的需要分析为基础,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来制定激励政策和措施,因此有些激励政策缺乏针对性和及时性。

4.激励措施无差别,轻视了员工的不同需要

许多企业实施激励措施时,并没有对员工的需要进行分析,“一刀切”地对所有的人采用同样的激励手段,没有充分考虑员工的个体差异和不同层次的员工在不同时期的需求,结果适得其反,同样的激励手段不可能满足所有的需要。

5.激励评定标准不科学,降低了员工的期望值

有的企业在订立激励考评标准时,不但没有针对不同员工的不同需求层次,订立相应的标准,而且对员工效果的价值要求过高,考评标准不科学。有的企业对考评条件还有所限制,如党员、思想觉悟高的员工才有考评的资格,那么员工在工作中会产生不满情绪,大大降低他们的工作期望值。

6.激励机制不公平,丧失了激励的应有作用

一方面是分配不公平,员工干的好与坏与个人所获得报酬不成比例,所获得的业绩有时与报酬、地位和荣誉相背离的。激励的面过大过宽,搞“平均主义”,使激励失去了应有的作用。另一方面是程序不公平,一些企业中领导的“官本位”思想严重,企业内的裙带关系复杂,在分配的决策过程中与领导有关联的员工,可能一直受到领导的“关怀”,使得以制度形式确定的条款丧失了应有的作用。还有一些管理者运用手中的一点权力捞起了灰色收入甚至违法收入,这与企业实现效益最大化的根本目标相悖,同时对于工作认真、负责,业绩突出,而职权皆无,任何好处不曾享有的员工产生强烈的不满情绪,挫伤了员工的积极性。

二 解决方法

物质激励要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物质激励是指物质刺激的手段,鼓励职工更好的工作。它的主要表现形式有正激励,如发放工资、奖金、津贴、福利等负激励,如考核、罚款等。物质需要是人类的第一需要,是人们从事一切社会活动的基本动因,所以,物质激励是激励的主要模式,也是目前我国企业内部使用的非常普遍的一种激励模式。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人发展和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金钱是万能的”思想在相当一部分人的头脑中滋长起来,有些企

业经营者也一味地认为只有奖金发足了才能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但在实践中,不少单位在使用物质激励的过程中,耗费不少,而预期的目的并未达到,职工的积极性不高,反倒贻误了组织发展的契机。例如有些企业在物质激励中为了避免矛盾实行不偏不倚的原则,极大地抹杀了员工的积极性,因为这种平均主义的分配方法非常不利于培养员工的创新精神,平均等于无激励目前,中国还有相当一部分企业没有力量在物质激励上大做文章。事实上人类不但有物质上的需要,更有精神方面的需要,美国管理学家皮特就曾指出“重赏会带来副作用,因为高额的奖金会使人家彼此封锁消息,影响工作的正常开展,整个社会的风气就不会正。”因此企业单用

物质激励不一定能起作用必须把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地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在二者的结合上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创造适合企业特点的企业文化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用一定得文化塑造人

企业文化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机制,只有当企业文化能够真正融人每个员工个人的价值观时,他们才能把企业的目标当成自己的奋斗目标,因此用员工认可的文化来管理,可以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动力。

2 制定精确、公平的激励机制

激励制度首先体现公平的原则,要在广泛征求员工意见的基础上出台一套大多数人认可的制度,并且把这个制度公布出来,在激励中严格按制度执行并长期坚持其次要和考核制度结合起来,这样能激发员工的竞争意识,使这种外部的推动力量转化成一种自我努力工作的动力,充分发挥人的潜能最后是在制定制度时要体现科学性,也就是做到工作细化,企业必须系统的分析、搜集与激励有关的信息全面了解员工的需求和工作质量的好坏,不断地根据情况的改变制定出相应的政策。

3 多种激励机制的综合运用

企业可以根据企业的特点而采用不同的激励机制。首先可以运用工作激励,尽量把员工放在他所适合的位置上,并在可能的条件下轮换一下工作以增加员工的新奇感,从而赋予工作以更大的挑战性,培养员工对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日本著名企业家稻山嘉宽在回答“工作的报酬是什么”时指出“工作的报酬就是工作本身”,可见工作激励在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次可以运用参与激励,通过参与,形成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认同感,可以进一步满足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我国企业职工参与企业决策和企业管理的渠道有很多,其中,职工通过“职代会”中的代表参与企业重大决策较为普遍。但“职代会”目前存在一种流于形式,起不到应有的作用的现象,因此仍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健全。现在荣誉激励的方式在企业中采用的比较普遍,这是一种北较有效的方法,在西方的企业中也普遍采用,例如美国公司有一个“百分之百俱乐部”,当公司员工完成他的年度任务,他就被批准为“百分之百俱乐部”成员,他和他的家人被邀请参加隆重的集会。结果,公司的雇员都将获得“百分之百俱乐部”会员资格作为第一目标,以获得那份光荣。这一激励措施有效地利用员工的荣誉需求,取得了良好的激励效果。事实上激励的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是采用适合本企业背景和特色的方式,并且制定出相应的制度,创建合理的企业文化,这样综合运用不同种类的激励方式,就一定可以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企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4 多跑道、多层次激励机制的建立和实施

联想集团的激励模式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其中多层次激励机制的实施是联想创造奇迹的一个秘方,联想集团始终认为激励机制是一个永远开放的系统,要随着时代、环境、市场形势的变化而不断变化。这首先表现在联想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激励机制,对于20世纪80年代第一代联想人公司主要注重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和物质生活基本满足而进人20世纪90年代以后,新一代的联想人对物质要求更为强烈,并有很强的自我意识,从这些特点出发,联想制定了新的、合理的、有效的激励方案,那就是多一点空间、多一点办法,根据高科技企业发展的特点激励多条跑道例如让有突出业绩的业务人员和销售人员的工资和奖金比他们的上司还高许多,这样就使他们能安心现有的工作,而不是煞费苦心往领导岗位上发展,他们也不再认为只有做官才能体现价值,因为做一名成功的设计员和销售员一样可以体现出自己的价值,这样他们就把所有的精力和才华都投人到最适合自己的工作中去,从而创造出最大的工作业绩和效益。联想集团始终认为只激励一条跑道一定会拥挤不堪,一定要激励多条跑道,这样才能使员工真正能安心在最适合他的岗位上工作。其次是要想办法了解员工需要的是什么分清哪些是合理的和不合理的,哪些是主要的和次要的,哪些是现在可以满足的和是今后努力才能做到的。总结联想的激励机制主要是把激励的手段、方法与激励的目的相结合,从而达到激励手段和效果的一致性,而他们所采取的激励的手段是灵活多样的,是根据不同的工作、不同的人,不同的情况制定出不同的制度,而绝不是一种制度从一而终。

5 充分考虑员工的个体差异,实行差别激励的原则企业要根据不同的类型和特点制定激励制度,而且在制定激励机制时一定要考虑到个体的差异例如女性员工相对而言对报酬更为看重,而男性则更注重企业和自身的发展在年龄方面也有差异,一般20~~30岁之间的员工自主意识比较强,对工作条件等各方面要求的比较高,因此“跳槽”现象较为严重,而31一45岁之间的员工则因为家庭等原因比较安于现状,相对而言比较稳定在文化方面,有较高学历的人更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既包括物质利益方面的,但他们更看重的是精神方面的满足,例如工作环境、工作兴趣、工作条件等,这是因为他们在基本要求能够得到保障的基础上而追求精神层次的满足,而学历相对较低的人则首要注重的是基本需求的满足在职务方面,管理人员和一般员工之间的需求也有不同,因此企业在制定激励机制时一定要考虑到企业的特点和员工的个体差异,这样才能收到最大的激励效力

结束语:每一个企业都不能没有员工,而每一个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不能没有一个调动员工积极性的激励制度。采取一种好的激励措施,才能更大地满足员工的需要,进而引导员工的行为,激发员工的潜力,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从而促其实现企业的目标。同时,也需要企业里的领导、治理人员学会怎样更好的对员工进行激励,把握更多的激励技巧,使企业更好的实现企业目标

上一篇:浅谈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相关问题及策略 下一篇:浅谈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港航系统节能减排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