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道路桥梁施工技术管理

时间:2022-08-30 05:19:31

浅谈道路桥梁施工技术管理

摘要:道路桥梁的建设施工技术在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正在逐步地完善,社会有了新的发展,相适应的工程建造技术也应该有所提高。桥梁道路施工是建设的重要环节,所以相关政府与部门应该本着“低耗、安全、高速、优质”的原则来进行道路桥梁项目的建设。施工技术管理对于道路桥梁的建设至关重要,本文主要就道路桥梁施工技术的管理进行探讨与分析。

关键字:道路;桥梁;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K92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质量是工程建设的生命,尤其是对于道路桥梁而言。桥梁道路是百年大计,因此,把握好对施工技术的管理意义重大。施工技术管理是系统性的工程,应该将其引入到良性发展的轨道上,作为施工人员,应该尽职尽责地确保工程建设的质量。

道路桥梁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性

在施工的过程中,技术管理是施工中的关键环节,它主要是针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技术问题进行修正、协调、检查、监督、指挥和组织等管理。通过技术管理可以让工程保持先进性,采用最新的技术、新器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从而加快工程施工的进度,保障工程施工的质量和安全,提升施工的技术水平,增加单位的经济效益。

技术管理的内容较为广泛,若将质量管理单独考虑,那么其内容包括技术检测、工程安全、工程内业、施工操作技术、施工现场和施工设计等项目。

技术安全不仅需要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还应该包括器械设备的安全、施工现场的安全等等。技术检测是进行施工工程数量与质量的自检自查的手段,它能够为工程评定和验收工作提供必要的数据,为工程的实施提供最原始的资料,相关的部门应该给予高度的重视。

道路桥梁施工质量控制的必要性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拥有了私家车,汽车保有量的增加使得交通压力越来越大。这就要求道路桥梁建设能够适应这一现实的需要。安全性与耐久性是道路桥梁建设中必须考虑的因素,桥梁与道路施工质量的高低直接就决定了桥梁与道路的安全运行。整个道路桥梁的管理中,施工技术管理是核心。技术管理是建设施工单位对工程进行控制、协调、实施、指挥与组织的总称。

公路桥梁建设是国家的一项基础设施建设,它的质量是工程建设的根本所在,而施工技术的水平又直接决定了工程的质量,因此,保证施工技术的水平是保证工程建设质量的关键。相关部门有必要保证桥梁道路的施工质量控制。

对于桥梁道路建设工程而言,施工过程包括机械设备、工程地质地貌等方面。它的特殊性要求要对施工质量进行控制与管理。桥梁在投入使用后,会需要持续承载巨大的荷载。包括风荷载、车流量载以及自身的荷载等等。现实情况往往都不在规划和设计之内,很多桥梁道路实际承载的荷载严重超出了标准荷载量。这无疑会对桥梁造成不利的影响。长久地超载会导致道路和桥梁被破坏。其使用的年限越久,受到损害的程度也就越深。因此,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在施工管理中保证桥梁道路的安全性与耐久性极为重要,因为它关乎到人们的财产生命安全和经济建设的发展。

三、道路桥梁施工技术管理

工程技术管理是一种复杂性与综合性兼具的工作。针对道路桥梁施工技术的管理,首先,相关部门应该建立一个有效的系统来确立管理责任制度和其它一些比较基础的工作;其次,工程施工分为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工作重点及内容,应该明确各个阶段的工作内容和重心,采用相应的措施和组织,同时将活动的可行性与技术管理的必要性进行有机的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技术管理对实现施工目标的保证作用。

(一)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管理

沥青路面是用沥青材料作结合料粘结矿料或混合料修筑面层与各类基层和垫层所组成的路面结构。沥青路面具有养护维修简便、施工期短、噪音低、耐磨、行车舒适、无接缝、平整、且适宜于分期修建等优点,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我国,高等级道路路面面层的最常见类型是沥青碎石和沥青混凝土,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也取决于主要材料的质量和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及沥青混合料的拌和。

对沥青混合料来说,首先要控制好油石比和矿料级配,其次是控制好各个环节的温度,发现问题及时调整,这两个问题正是控制好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施工质量的保证。对于半刚性基层、底基层混合料主要是控制好水泥、石灰等稳定材料的剂量,是保证强度符合要求的主要因素,不得减料,必须用足;其次是生石灰消解要充分,过筛要严格,防止未消解的石灰块,否则将造成路面拱起;此外,含水量要适当,否则难以压实.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不合理,油石比较大,已铺筑的路面会产生壅包和泛油;油石比较小,路面会出现松散;矿料的质量不好,集料的压碎值和石料的抗压强度太差和细长扁平颗粒含量过高,使路面混合料的稳定度降低,容易出现路面的各种病害。

(二)桥台、桥墩施工阶段

对于桥墩、桥台的施工而言,应该做到:第一,精确仔细的做好工程的测量工作,将放线的定位工作做到精准无误。在桥墩和桥台施工完成后,整个桥梁的平面位置就能够完全的确定下来。所以,一定要保证定位测量的工作按照设计的要求精准进行,不能容许丝毫的偏差出现。第二,应该注重桥梁外观的美观平滑,不允许出现因为施工手段有缺陷或者材料的振捣不均匀而引起的不美观的状况。另外,监理工程师除了对以上问题进行监督之外,还应该注意到设计图纸与施工状况的一致性。

(三)桥墩盖梁浇筑

墩柱顶预留钢筋和墩盖梁连接,桥墩盖梁桥浇筑装模采用钢模装模,斜面和转弯处不好装模处用竹胶板配合装模,采用钢管和木头配合搭建脚手架,并搭建工作作业平台,装好底模后便现场绑扎钢筋,再安装侧模。浇筑时用输送泵输或吊车送人模内,浇筑时水平分层混凝土送入模内后,用振捣棒震动密实,保证表面没蜂窝麻面现象,顶面浇筑时控制好横坡度。

四、道路桥梁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相关人员要重视调拱调坡层的施工质量,在该层的施工时,特别要抓好各材料的规格、级配及配合比,确保该层的有效宽度内的平整度和压实度,是保证基层施工质量的基础。在基层施工中,严格抓好松铺厚度,在最佳含水量的碾压尽量减少基层成型,经初压后进行人工整修,特别要加强基层边缘立模处的压实度,对因特殊情况碾不到位的应采用工人锤和振动夯,分层夯实,以确保其结构层的质量。

其次,应加强对基层的养护,在基层施工完成后,采用麻袋进行养护,也可以采用喷洒沥青乳液保护。若不能封闭交通,应限制重车通行,其车速不应超过20km/h。同时,应注意其他交通设施对基层的损坏。若出现车槽(坑槽)松散,应采用相同材料修补压实。严禁用松散粒料填补。

结束语

桥梁道路工程是国家尤为重要的一项基础设施建设,为了能够确保技术质量的标准,相关单位在进行施工与设计时应该严格遵循有关规范与程式。桥梁道路施工技术的管理中,有关单位在遵守地方政府与国家对于相关工艺和技术水平的规范的前提下,依据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相应的操作技术规程和施工技术规范。只有制定了严格的标准体系和技术管理质量规范才能确保工程的进度安排与质量。

参考文献

[1]吴登文.综述道路桥梁检测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2)

[2]杨燕.对道路桥梁检测技术的思考[J].中国科技博览,2011(8)

[3]刘开宝.桥梁检测技术初探[J].中国房地产业,2011(4)

[4]李毅卉,贺子瑛.桥梁检测技术的发展与前景[J].市政技术,2011,29(1)

[5]黄明辉.论桥梁检测技术及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16)

上一篇:工程管理中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的运用 下一篇:900吨架桥机架梁工序中几种工况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