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增值税核算

时间:2022-08-30 04:57:55

浅谈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增值税核算

摘要: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在我国粮食流通体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主渠道作用,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国家在增值税等方面给予其很大的优惠。本文回顾了相关增值税政策,并就“营改增”后增值税核算的变化进行了探讨,希望近一步理清我国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增值税核算。

关键词: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增值税;营改增

税收政策对于企业的发展与决策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自2013年8月以来,“营改增”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相关税收政策发生了较大变化,在这一背景下,理清其税收政策具有很强的实际意义。

一、增值税相关理论与政策

研究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增值税核算,首先需要对我国增值税的类型及粮食购销企业增值税的征收政策进行梳理。

(一)增值税简介

增值税是以商品(含应税劳务)在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商品劳务税。按外购固定资产纳税款的处理方式不同,分为生产型、收入型、消费型三种类型。我国增值税采用间接核算法,2009年前实行生产型,因其存在重复征税、抑制投资、阻碍技术更新等弊端,2009年开始全面转型为消费型。转型解决了诸多问题,降低了企业成本,加快了投资与技术更新,有效促进了经济发展。

(二)粮食购销业务增值税政策

粮食销售增值税统一为优惠税率13%。但实务中,因购进渠道不同及进项税扣除率与销项税计算方法的不同,所产生的应纳税额也大不相同。

企业直接向农业生产者收购粮食,由收购企业开具农产品收购发票,并按一定扣除率计提进项税额,进项税额=买价×扣除率。扣除率历经了两次变化,2002年前按1993年版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扣除率为10%。期后,依据“财税[2002]12号”文件规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进农业生产者销售的免税农业产品的进项税额扣除率由10%提高到13%。此文后经2008年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正式确认。

向其他粮食购销企业或贸易商购进粮食,由销售方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企业凭其计提进项税额,进项税额=不含税买价×13%。

进货渠道不同,进项税计算方法不同,产生的应纳税额也完全不同。即使是向农业生产者直接收购粮食,也因扣除率的提高,直接导致应纳税额的减少。下面,以一般纳税人单笔业务为例,购进粮食含税价2000元,在不同购进渠道、不同扣除率下对应纳税额进行比较,得出以下结论:(见表1)

2002年前按1993年版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企业购进粮食进项税扣除率按10%核算,企业销售粮食单价(含税价)等于或低于向农业生产者收购单价,也要缴纳增值税。

2002年1月1日后,进项税扣除率提高至13%后,改变了上述扭曲的形势,企业从农业生产者处直接收购粮食后销售,销售毛利率小于相等13%均不需缴纳增值税。

粮食销售业务毛利率较低,很难超过13%,直接向农业生产者收购粮食后销售,会产生大量留抵税额,虚增利润,导致当期多缴纳所得税,多数企业后期也无法消化大量的留抵税额,形成潜在亏损。而向其他企业采购,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因进项与销项税率、计算方法相同,只考虑单笔业务,会对粮食增值部分缴纳增值税。因此,建议企业均衡两种购进渠道,以达到合理税收筹划、减少留抵税额、真实反映利润目的。

二、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增值税核算

研究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增值税核算,还需要理清其相关的应税项目,以及“营改增”的影响等,以客观、全面地研究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增值税核算的变化。

(一)粮食销售业务

谈到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增值税,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免税”。其依据是1999年为支持和配合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下发《关于粮食企业增值税征免问题的通知》(财税字[1999]198号),通知指出“我国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必须按顺价原则销售粮食,且承担粮食收储任务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在销售粮食时免征增值税,免征增值税的国有粮食企业由县(市)国家税务局会同同级财政、粮食部门审核确定”。即承担粮食收储业务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在销售粮食时无论其粮食购进渠道和性质等均享受免征增值税的优惠,这大大增加了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税收优惠力度,促进了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调动了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购销积极性。

实务中,部分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因“免税”简化了操作手续,在粮食收购过程中未开具农产品收购发票,以自制结算凭证入账,这将会从两方面带来潜在税务风险。一方面,会因未开具农产品收购发票而受到处罚,严重者可能向社会公告,导致企业信誉度及影响力降低。另一方面,自制结算凭证入账,在企业所得税汇算中此单据可能会因不属于合法、有效凭证,不允许在税前扣除,可能带来更在的损失。

2002年扣除率提高至13%,按上文,企业向农业生产者直接收购粮食后销售,毛利率大于13%才会缴纳增值税,而粮食销售业务综合毛利率一般很难超过这一比例,多在2-3%左右。所以,从2002年后国有粮食购销企业销售粮食免征赠值税优惠政策已无实际意义。虽然无意义,但也无负面影响,多数企业应延续原核算方式,不进行增值税进、销项核算,日常费用支出不计提进项税额,增值税转型后,对购进的生产设备也未计提进项税额。

(二)粮食仓储及装卸服务

仓储及装卸服务2012年实施“营改增”试点前,为提供应税劳务,应纳营业税,税率5%。为消除长期以来我国对货物与劳务分别征收增值税与营业税带来的重复征税问题,深化产业分工改革,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与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营改增”试点方案,并于2013年8月起在全国范围推广,仓储和装卸服务由纳营业税改为增值税,税率6%。但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在粮食购销环节不进行增值税进销项核算,日常费用支出、生产性固定资产购置也不索要增值税专用发票,无进项税额抵扣,导致其粮食仓储与装卸服务比“营改增”前缴纳了更多税款,未享受改革带来的优惠。

(三)粮食保管补贴

粮食保管补贴是指国有粮食企业因承储国家或地方储备粮食,从各级财政或粮食主管部门取得的补贴收入,属特殊的仓储服务收入。根据“财税[2009]151号”等系列文件规定,2011年前暂免营业税。但“财税[2011]94号”文件,并未提及其营业税免税优惠。即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收到的保管补贴收入2011年之后需要缴纳营业税。“营改增”后,仓储服务业收入纳入增值税应税项目,但部分企业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3]年第3号”文件认为该项业务应免征增值税。文件表述为“按照现行增值税政策,纳税人取得的中央财政补贴,不属于增值税应税收入,不征收增值税”。但需要注意,此文形成时间2013年1月8日,即“营改增”还处于试点期,没在全国推广。也正是因为处于改革期,国家相关政策比较模糊,所以笔者认为,如企业以此文为依据,对“保管补贴收入免税核算”,存在很大税务风险。

三、相关结论与建议

“营改增”总体来说切实降低了企业税负,从结构上优化了税收体制。然而,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作为增值税征收中的优惠对象,其销售粮食收入享受免税优惠,而仓储与装卸服务在“营改增”后却面临比改革前更高的税负。

本文认为,在“营改增”过程中,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在国家的优惠政策上,应具有一定的自主选择权,改变现有核算方式,建议其自主经营的非政策性粮要严格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核算,并合理筹划粮食购进方式,均衡增值税留抵税额。同时完善业务操作流程,严格要求自我,贸易粮、政策性粮收购均开据农产品收购发票,加强对送粮人身份证、自产证等附件的收集。

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仓储和装卸服务,包括保管补贴收入,均按“营改增”后相关税收政策核算增值税。同时,在日常费用支出、生产性固定资产购置过程中尽可能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从而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和金额,达到合理节税目的。

综上,国有粮食购销企业销售粮食免征增值税问题上,应积极适应新的税收政策环境,合法、合理地进行筹划,规范核算,吃透优惠政策,以达到税收优惠最大化,节约企业税务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确保粮食仓储、流通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恒昌.账面核算免征增值税的弊端――粮食购销企业执行新会计制度前应解决的问题[J].商业会计,2003,05:43-45.

[2]何福贵.谈国有粮食企业征免增值税的会计处理[J].税务,1997,08:14.

[3]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税法[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

[4]潘文轩.“营改增”试点中部分企业税负“不减反增”现象释疑[J].广东商学院学报,2013,01:43-49.

(作者单位:中国华粮物流集团前进国家粮食储备库)

上一篇:多属性会计计量模式的应用研究分析 下一篇:浅析现浇混凝土结构早期裂缝原因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