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服用降糖药对肝肾安全吗?

时间:2022-08-30 04:16:33

长期服用降糖药对肝肾安全吗?

刘大爷患糖尿病5年了,长期口服二甲双胍,每日3次,每次1片(250毫克)。尽管血糖控制得不错,但他心里面却总不踏实,老是担心长期用药会造成肝肾损害。

在现实生活中,有刘大爷这种想法的糖尿病患者还真不少。那么,究竟应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7

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需要长期治疗。有些患者在用药时,一看到药物说明书上写有“肝肾功能不良者慎用”,就非常担心,即使该药物非常适合自己的病情,也坚决弃之不用,宁愿去选择一些降糖效果不确切的保健品或中药,致使血糖长期居高不下。还有些患者认为,“西药不良反应大,长期服用对身体有害”,当血糖得到初步控制后就自行将药物减量甚至停用,导致血糖忽高忽低,反复波动。凡此种种,对糖尿病患者的病情控制都极为不利,因为血糖大幅度波动会促进各种并发症的发生,而且容易诱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药物进入体内以后大都要经过肝脏代谢,然后再由肾脏排出。如果患者肝肾功能正常,就能保证药物在肝脏及肾脏正常代谢和排泄,而不会对肝肾功能造成影响。相反。如果患者存在肝肾功能不全或者用药剂量过大,就会加重肝脏代谢及肾脏排泄的负担,并影响肝肾功能。

目前认为,只要患者肝肾功能正常并且对二甲双胍引起的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胃胀、腹泻等)能够耐受,就可以长期服用该药,但在服药期间应该定期监测肝肾功能。就拿前面的例子来说,如果刘大爷的肝肾功能正常,而且二甲双胍的用量是在临床允许的剂量范围以内(500~2000毫克/日),就不会对肝肾功能造成损害,长期用药应当是安全的。但是,如果患者肝肾功能衰竭,由于二甲双胍经肾脏排泄受阻,使得二甲双胍和乳酸在体内堆积,容易导致乳酸酸中毒。因此,当血肌酐大于150微摩尔/升或肝功能异常时,禁用二甲双胍,最好换用胰岛素治疗。

也许有人会问,除了双胍类药物以外,其他各类降糖药(磺酰脲类、格列奈类、a-糖昔酶抑制药、胰岛素增敏剂、DPP-4抑制剂等)是否对肝肾功能有影响呢?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其他四类降糖药均有出现肝功能异常的个案报道(发生率

不可否认。任何药物都有一定的副作用和毒性反应,就连中药也不例外。但糖尿病患者不可将药物的不良反应过分夸大。事实上,临床上使用的各种正规降糖药物都是经过层层筛选,在反复动物实验和多年临床验证的基础上得到确认的安全、有效的药物,其不良反应并不严重,它给患者带来的益处要远远超过它的不良反应。因此,在使用这些药物时不必顾虑太多。

一些糖尿病患者在服用降糖药期间发现肾功能异常,但这多半是糖尿病本身造成的,与患病时间较长及血糖、血压控制不良等因素有关。事实上,长期高血糖对肝肾功能的损害要远远超过降糖药物对肝肾的影响,良好的血糖控制本身就是对肝肾最好的保护。因此,糖尿病患者要权衡利弊,抓主要矛盾,而不能因噎废食。只要在医生的指导,严格把握药物适应证与禁忌证,按规定正确用药,定期监测肝肾功能,就完全可以放心长期服用降糖药。

上一篇:晚睡族被闹钟唤醒会“伤心”等 下一篇:奶奶的“防暑降温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