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创具有新疆特色的扶贫开发之路

时间:2022-08-30 04:03:28

开创具有新疆特色的扶贫开发之路

摘要:《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中提出把新疆南疆三地州作为集中连片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对于新疆来说,如何打好新一轮扶贫攻坚战是当前重要问题。本文就伽师县扶贫取得的成就及遇到的困难,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实现“稳疆兴疆、富民固边”的战略目标。

关键词:扶贫开发 伽师县 对策

一、伽师县扶贫取得的成就

伽师县重点围绕“稳粮调棉、扩枣强畜、促瓜增棚、转劳外销、建房节水、增水增地”的发展思路,突出抓好特色伽师瓜产业、设施农业、红枣产业、畜牧业和劳务输出五大主导产业,并且今后将会把蝴蝶兰作为第六大产业大力发展,稳定调整农业产业布局和农民增收格局。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以关注民生、促进发展为中心,紧紧围绕整村推进、劳动力转移、产业扶贫三项工作为重点,加大扶贫开发力度,这是伽师县扶贫开发造福贫困百姓走出的一条新路。从表1可以看出,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0年的939元增至2011年的4507元,年均增长297元,生活水平显著提高。10年多累计实施扶贫项目172个,投入项目资金13072.5万元,解决了16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扶贫开发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农村的贫困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二、伽师县扶贫开发现状

伽师县是以农业为主,农林牧副相结合的农业县,是国家级重点贫困县,2011年全县总人口为38.6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为35.21万人。根据人均收入2300元的贫困线标准,全县的贫困人口170608人,约占全县人口的44.2%,占全县农村人口的48.5%。

由于受到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历史发展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农牧民的贫困程度十分严重,主要表现在:一是贫困面广。全县13个乡镇中,有重点贫困乡8个,每个乡镇都有一定数量的贫困人口,全县的300个行政村里,有190个重点贫困村。二是贫困程度高,贫困人口比例大。在2011年,根据新确定的人均收入2300元的贫困县标准,全县贫困人口37667户170608人,占全县农村人口的48.5%。返贫、因灾致贫、因病致贫的现象很严重。三是基础设施严重落后,发展支撑能力极弱。虽然近年来伽师县基础设施不断改善,但道路不通、水利老化、电力不足等制约伽师县发展的重要“瓶颈”问题依然十分突出。

三、伽师县扶贫开发中遇到的问题

随着新一轮扶贫攻坚战的打响,广东佛山作为对口支援城市,给伽师县带来了很多的发展机遇,但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伽师县的扶贫工作也面临如下的许多问题:

(一)扶贫开发难度大

由于贫困人口多、程度深、面广、基础条件差、地方财政困难、水资源匮乏、农村产业结构急需调整、环境恶劣、自然灾害频繁、发展速度慢、文化素质低、思想观念落后、社会福利低、水利设施落后、行业资金整合难度大等因素的制约,给扶贫开发增加了很大的难度。

(二)生产生活条件差,增收渠道单一

贫困人口相对集中的190个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很差,居住在缺乏基本生存条件的恶劣环境中,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农民产业结构单一,农牧民收入70%来自种植业,无法禁受自然灾害、身体疾病、市场波动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因灾致贫、因病致贫的返贫现象严重。

(三)招商引资的环境有待加强

伽师县当前部分农产品,特别是伽师瓜、伽师杏、伽师酸梅、西梅等,虽然有相当市场知名度,但在市场竞争中并不占优势,种植技术含量较低,经济效益并不明显,且未形成规模化主导产业,导致了招商引资的外部条件的落后,很难引进相当规模的企业。

(四)产业结构布局不合理

因为地理位置偏远,当地主要以种植业为主作为传统的生产方式,从表1可以看出,虽然每年的产业结构一直在调整,但是第一产业所占的比例还是较高,粗放型的经济发展仍然过多。要想改变生活水平,应该在集约型、技术型产业发展和提高产业附加值上多花力气。

四、开创具有新疆特色的伽师县扶贫开发之路的对策建议

(一)开发生态建设扶贫模式

生态建设扶贫是指,通过加快伽师县贫困山区的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带动扶贫开发、生态建设,实现人口、经济、生态的良性循环,最终实现脱贫致富。因为大多居住在山区,过度放牧、伐树取火的现象十分严重,而植被的减少,很容易引起沙尘暴和洪水等自然灾害,因此,生态建设,有利于生态保护促进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带动生态保护的良好发展模式。

(二)开发新的合作模式

伽师县由于盛产伽师瓜等林果产品而经济好转,但大都是粗加工产品,产品附加值不高,应该发展“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体系,形成“公司+农户”、“市场+中介+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等发展模式,农民负责种植瓜果,然后公司直接收购进行深加工,共同致富。在农闲时,企业可以培训农民学习种植技术,以便提供更好的产品,将外向型农业和优质畜产品产业发展壮大。

(三)开发移民搬迁扶贫模式

移民搬迁扶贫模式是指将环境脆弱的不宜开发地区、环境保护区等地域内的贫困人口搬迁到有条件的地方,进行异地开发扶贫。做到迁进来,有房住,有地耕、有粮吃、有畜养,搬得出来、稳得下来、富得起来。但是,不仅要移民搬迁,还得解决农民的生计问题,要让他们能够自食其力,自给自足。

(四)开发一线守边、二线固边、三线服务的机制

“一线守边、二线固边、三线服务”的山区扶贫工作新模式注重解决守边户民生问题。一线要将建设住房、饮水用电、行路、广电、通信等基础设施作为首要任务,注重解决守边户民生问题和生计建设;二线要将培育优势特色产业和健全社区服务功能作为重点,增强可持续自我发展能力,创造固边条件;三线要注重社会事业发展和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为一、二线的发展与稳定提供支撑和保障。

(五)提高“造血”能力

扶贫先扶智,提高自身“造血”能力。先从思想上改变他们的想法,靠政府吃饭不如靠自己脱贫致富。伽师县的少数民族居多,大多数不愿意学习新的技术,或是由于政府的扶贫资金,形成懒惰的性格。政府组织他们学习各种各样的技能,培训学习完之后便可在当地企业就业,这样就可以做到“离土不离家,进厂不出城”,将劳务输出的产业发展壮大。另外,对于那些没有明显特色资源优势的贫困村,可以考虑通过实施参与式整村推进系统工程来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某些具有特色资源优势的贫困村,可以实施特色产业开发扶贫或乡村旅游开发扶贫等模式。而小额信贷和劳动力转移等模式则是一种有效补充,在实施过程中可以和前几种扶贫模式结合实施。通过各种途径,在国家扶贫政策的倾斜之下以及在政府及贫困户自身的努力之下,贫困只是一时的,未来伽师县的经济一定会更上一个台阶,贫困人口一定会真正实现脱贫致富。■

参考文献:

①朱金鹤,崔登峰.新形势下新疆国家级贫困县的贫困类型与扶贫对策[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1,3(32)

②赵国明. 新疆实施扶贫开发纲要成效、问题及对策建议[J].新疆社会科学,2009(5)

③朱明俊. 喀什走出开发式扶贫新路[J]. 新疆日报(汉),2010(9):第006版

④钱微,郭艳芹.“十二五”时期新疆扶贫开发的战略思考[J].新疆财经大学学报,2012(1)

〔本文系教育部文科基地重大项目基金资助课题“新形势下新疆跨越式发展研究——产业发展与新疆实现跨越式发展研究”(课题审批号:10JJD850003)阶段性成果〕

(李莉,1964年生,新疆伊犁人,新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工商管理。李珊珊,1989年生,新疆阿勒泰人,新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工商管理)

上一篇:立足防火监督岗位 建设“三化”长效机制 下一篇:浅谈压路机发展的现状及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