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创玉米产业发展的新时代

时间:2022-10-14 06:41:02

开创玉米产业发展的新时代

被誉为“铁杆庄稼的玉米一度成为吉林人的“包袱”――“储不下、运不出、用不了”。l996年,以玉米深加工为主业的长春大成集团应运而生,不但化解了多年来困扰吉林省的卖粮难问题,而且迅速崛起成为国内最大的玉米深加工企业,并跻身全球三大玉米深加工企业行列。

如今的长春大成集团,依靠自主创新实现了从深加工向精加工、从原料单一化向多元化从技术引进向技术输出、引领石油化工向植物化工四个“历史性转变”,化“危”为“机”开辟出崭新发展局面,不仅带动吉林省粮食深加工产业成为吉林省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而且为我国玉米深加工行业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从“深加工”向“精加工”

在长春大成集团的会议室里,有一棵硕果满枝的“大成玉米树”:树的底部是玉米种植基地;树干包括玉米淀粉、麸质粉、纤维饲料和玉米油;树冠是玉米精深加工产品,包括变性淀粉、淀粉糖、生物质化工醇等类产品。

据了解,大成集团从1996年创立就提出,不能走单纯的产能扩张之路,必须不断由初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拉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把玉米深加工发展成一个真正的黄金产业。到目前已发展为国内最大的玉米深加工企业集团,年加工玉米300万吨,产品主要有淀粉糖、氨基酸、生物基化工醇、变性淀粉、蛋白及纤维饲料等几大系列一百多个产品,是世界最大的赖氨酸供应商,在生物发酵、生物化工及非粮原料多元化上具有世界领先的技术优势,仅次于美国ADM和嘉吉公司,是综合实力全球排名第三的玉米精深加工企业集团。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曾经困扰东北广大干部群众的“东北现象”至今还让很多人记忆犹新。特别是作为我国第一玉米大省的吉林,更出现了玉米“储不下、运不出、用不了”的尴尬局面,成为名副其实的粮食大省、财政穷省。长春大成集团董事长徐周闻说,玉米深加工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限制初加工产品的生产,通过政策引导和支持,引领行业向产业高端转移。

业内专家认为,大成集团立足自主研发,走精深加工的路子,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向精深加工要效益,指明了玉米深加工行业未来发展趋势,为全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典范。

从原料“单一化”向“多元化”

2008年,占全球玉米产量一半的美国实施了新能源法案,大量的玉米被用来生产燃料乙醇,引发了全世界对粮食安全的热议,我国以玉米为原料的深加工企业也遭遇了原料瓶颈的制约。特别是饲料用粮的逐步增加,玉米逐渐由过剩变成供需平衡,遇有自然灾害等风险,甚至发生与人争粮现象。

大成集团在国内同行业中率先开辟原料“多元化”新路,糖蜜的利用在发酵产品获得成功,秸秆制糖也取得重大突破,可有效替代玉米生产化工醇。专家认为,伴随国内玉米加工能力的不断扩张,整体玉米供求形势已经开始发生微妙变化,近几年来吉林省玉米加工企业经常发生因原料紧张而导致减产、停产现象,大成集团在原料“多元化”方面的有益尝试,使全行业对未来的发展看到了曙光,实现了有效的原料替代,产业未来的发展才有了出路。

普通秸秆制糖技术,特别是利用秸秆制作乙醇等,糖的利用率低,资源消耗大,生产成本高,难以实现大工业生产。大成集团技术总监褚腊林说,他们自主研发的用秸秆制糖生产化工醇技术,含糖量占总量的57%,即2吨玉米秸秆可制成1吨多糖,其成本相当于玉米制糖的成本。

褚腊林算了笔账:玉米籽粒与玉米秸秆的成本比为l∶1.6,全国每年玉米产量1.6亿吨左右,秸秆产量约2.6亿吨,如果把秸秆资源有效利用起来,全国农民可增收1560亿元,增收比例高达67%,又可带动玉米秸秆的收集、运输和加工制糖业的发展,有力支持农村的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

从“技术引进”向“技术输出”

大成集团从创立伊始,每年投入科研经费l亿余元,先后建立了1个设计研究院、4个独资或控股的研究所以及多个合作研究单位,常年聘请7位国外知名专家立足自主研发,到目前很多技术已经取得世界领先优势。

褚腊林介绍说,6年前,外国人垄断赖氨酸生产技术,我国赖氨酸90%依赖进口,外国人以每吨6万元的高价卖给我们的饲料企业。“大成人自主研发,培养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高效优良的新菌种,开发出世界首创的65%赖氨酸新产品。”他说:“目前,全球赖氨酸总量100万吨,大成就有60万吨,占60%,有权制订标准,左右全球市场价格。”

作为高效饲料必需的添加剂,大成的赖氨酸以先进的技术降低成本,过去五六万元一吨的赖氨酸现在还不到1.5万元,有力支持了国内养殖业的发展。徐周闻回忆说,在2008年底一次会议上,全省养殖行业l50多人集体给他鞠躬,他们认为由于大成赖氨酸的发展,有力推动了全国的养殖业,全国饲料行业发展至少提速l0年。

褚腊林说:“我们培育出的赖氨酸新菌种,每一个基因都打上了大成的烙印,由于掌握了全球领先的技术,也令外国同行刮目相看。”据他介绍,美国嘉吉公司总裁、可口可乐公司全球副总裁、韩国希杰公司总裁等多家世界500强公司高管都专程到大成集团考察洽谈。如今,不少外国企业想用高价买他们的技术,有的要求合资在外国建厂,大成集团不用投资一分钱,只需承担建设和(下转47页)(上接35页)培训任务,就可占有一定的技术股份。

专家认为,技术问题是一个企业乃至一个行业赖以生存、发展、壮大的不竭动力。大成集团自主研发多项技术取得世界领先优势,是奠定其今天在世界玉米加工行业占有一席之地的关键因素,企业要发展,行业要进步,就必须有技术做支撑,大成立足自主研发加强技术创新也值得国内同行借鉴。

从“石油化工”向“植物化工”

吉林省经济专家宋冬林认为,以石油为代表的化石资源,其资源的有限性已成为未来经济可持续发展重大隐患。大成集团利用生物质资源开发替代石油的化工产品,生产出的植物化工醇受到世界很多大公司的广泛欢迎,层次更高、战略意义更大,“植物化工”的概念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率先引领全行业发展思路转型具有重要意义,玉米地正在“长”出具有战略意义的新兴产业。

大成集团植物化工醇,从催化剂研发、生产,到工业化的工艺技术、核心设备制造,均是自主创新,自主研发专利技术。产品有乙二醇、丙二醇、丁二醇等,不但可以替代石油产品,而且有石油产品不具备的优点,是一种新型的化工材料。

宋冬林等专家认为,大成集团植物化工醇的出现,以可再生资源有效替代了石油等资源,不仅实现了经济可持续发展,而且生产出绿色环保产品,符合新时期发展方向,将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一场由石油化工向植物化工的深刻变革。

上一篇:临安市蔬菜产业发展五年倍增计划 下一篇:桐城市加快发展现代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