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子报发展的困境与出路

时间:2022-08-30 02:51:31

浅谈电子报发展的困境与出路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报业从复杂的铅字印刷到简便的排版印刷再到今天的电子报,这给报业带来了新的发展。读者可在光盘上任意查找文章的标题、文章的作者、文章的日期、大大减少了过去翻阅报纸的烦恼。但目前电子报发展的现状不容乐观,本文在分析电子报发展的困境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电子版发展的出路,以期为电子报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电子报;发展;困境与出路

前言

随着网络的普及,电子报给报业带来新的发展,电子报的发展意味着报纸由纸张载体向虚拟的电子载体转化,和传统的纸质报纸相比,电子报具有明显的优势。从长远来看,电子报最终消除传统的印刷流程环节,大大降低报业运营成本,其及时而精确的反馈,可通过流量点击率统计来实现。与此同时,电子报还加速了媒介融合与媒介一体化时代的到来,充分弥补传统报业传播的劣势。因此,研究电子报发展的困境与出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鉴于此,笔者对电子报发展的困境与出路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电子报发展的困境

当前,电子报的发展还面临着诸多困境,主要表现在电子报技术的趋同化、传统阅读习惯的影响、缺乏独特的内容品牌和盈利模式还尚未成型四个方面,其具体内容如下:

1.电子报技术的趋同化

电子报技术的趋同化,是电子报发展的困境之一。纵览我国各报推出的电子报,除了几家报业集团小范围内尝试利用专门的移动阅览器载体外,几乎所有报纸的电子报都要附属于网站,浏览或阅读技术大同小异。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解放日报》,《解放日报》推出的电子报是采取所谓的“电子纸”一一像一本口袋书大小,虽然具有轻薄小巧的特点,可一掌在手的电子阅读器,但依然存在技术不完善、普及价格高的障碍。

2.传统阅读习惯的影响

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阅读习惯的影响,使得电子报的发展不尽如人意。电子报的广泛普及取决于三点:一是承载信息内容的“电子纸”技术的完善;二是无线传播技术的广泛应用;三是传统阅读习惯的彻底改变。从前两点看,主要是普及的成本问题。高昂的研发成本,都将增加报业集团和民众的负担;从阅读习惯看,尽管目前很多人都习惯网上阅读,但传统阅读优势还很明显。依然能提供给读者最佳的舒适阅读感。由此可见,传统阅读习惯的影响,使电子报难以大规模推广与发行。

3.缺乏独特的内容品牌

缺乏独特的内容品牌,也是制约电子报发展的主要因素。虽然电子报的产生,能能跨越时空限制,能做到与新闻事态基本同步的传播速度,发行可不受区域乃至国界限制,但在报纸内容建设上仍然缺乏独特的内容品牌。从内容上看,我国报业还没有出现不可复制性的内容品牌。大多数报纸尚未形成鲜明的内容品牌。这样就不能期望电子报超越原有发行区域范围。

4.盈利模式还尚未成型

要实现电子报的发展,在经营方式上必须采取盈利模式。目前电子报的盈利模式还尚未成型,使得电子报的发展陷入困境。我国各报业纷纷尝试的“手机报”都在尝试走网络的盈利模式,采取每月收取3一25元不等的费用,但受信息内容同质化、终端容量与屏幕大小、手机功能方面的限制,收费模式推广并不理想;一些报纸的“全真电子报”,由于大多数依赖网络浏览,一直处于免费阅览、扩大影响阶段,尚未采取收费方式。

二、电子报发展的出路

为促进电子报的发展,针对上述电子报发展的困境,电子报发展的出路,可以从改善电子报的制作技术、融合纸介报纸与电子报、塑造报业内容独特品牌和培育电子报的收费模式四个方面入手,下文将逐一进行分析。

1.改善电子报的制作技术

面对电子报技术趋同化的现状,改善电子报的制作技术势在必行。就电子报的发展而言,改善电子报的制作技术,可以针对细化的受众,采取推出“非全真电子报”的形式。我国报业市场发展至今,正伴随高度细化的受众市场。我国各家报纸抓住权威内容提供商的优势,经营好自己的“优质内容”,整合制作成“非全真电子报”,满足细化的受众需要,使之获得超值利益。只有在电子报的制作技术上,对电子报内容的重新编排与不受刊号限制,才能做到无限细化受众群体,最终获得电子报的发展。

2.融合纸介报纸与电子报

要办好电子报,还要处理好纸介报纸与电子报的关系,融合纸介报纸与电子报,是发展电子报的有效途径之一。在电子报的发展过程中,媒介融合是当前传媒界最为炙热的话题之一。现在全国有很多家传媒集团,基本每个省份都有。但由于我国传媒固有的管理体制、产业政策的存在,一时还难打破广电与报业相互分割与独立的局面。虽然宏观层面上的媒介融合一时难实现,微观上的融合却大有作为。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实现纸介报纸与电子报的融合互动将是电子报发展的趋势。

3.塑造报业内容独特品牌

报业内容的品牌建设在电子报的发展过程中至关重要。在网络高度发达的时代,报纸应发挥自己的独特优势,塑造报业内容独特品牌。从微观上讲,报业需要狠抓采编质量,在深度、全面、客观、可靠与权威性等方面下功夫,树立自己的个胜与报道优势;从宏观上说,报业要形成自己的独特品牌、尤其是内容资源的“内容品牌”,实现内容上的不可复制性,这是经营好内容的前提与基础。在“内容品牌”塑造成功的基础上,就可利用信息内容资源与网站等新媒体交换资源,共同开展互利多赢的经营活动,进而就可实现内容上的多种形式收费,进而吸纳各种网络广告资源。

4.培育电子报的收费模式

正处于实验和体验阶段的电子报,广泛推广还须建立稳定的盈利模式。电子报的盈利模式涉及到电子报发展的“生死存亡”。对于电子报的发展,培育电子报的收费模式,有利于电子报的发展壮大。从长远来看,电子报的收入将成为报业利润的新盈利增长点。培育电子报的收费模式的做法是:强化电子报的“内容品牌”,采取低收费方式实现盈利。因此,我国报业必须避免电子报过长时间的免费体验,提早将电子报的收费纳人到发行、成本核算范围考虑,在完善订阅服务、方便读者阅读的基础上采取低收费的运营模式,进而实现电子报的平稳发展。

参考文献

[1]邓爽.报业网站数字化商业模式探析[J].青年记者,2008(15)

[2].数字化时代报业网站发展的新探索[J].新闻实践,2007(12)

[3]李涛.国内报业数字化发展态势探讨[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4).

[4]贾丽雅.电子报的技术及影响[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03).

上一篇:HONEYWELL PKS C200系统优化改造 下一篇:粉粒物料运输车的自动卸料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