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经济条件下以法律视角看“农村低龄事实婚姻”

时间:2022-08-30 12:51:07

现有经济条件下以法律视角看“农村低龄事实婚姻”

作者简介:王敏(1993—),女,汉族,河南省信阳市人,本科生,单位:河南师范大学法学院刑法专业,研究方向:刑法。

任园园(1993—),男,汉族,河南省辉县市人,本科生,单位:河南师范大学法学院法学专业,研究方向:法学。

摘要:农村低龄事实婚姻是指在农村地区广泛存在的不到法定结婚年龄的青年男女相互结合为夫妻、共同生活的现象,在现有经济条件下这种情况的出现常无法避免,其在存续期间上比狭义的事实婚姻多了“满足法定婚龄前”这一阶段。因此需要通过从法律层面探究低龄事实婚姻广泛存在于农村的种种原因,以及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由此带来的各方面不利后果,发现必须对农村低龄事实婚姻者这一特殊群体加以法律调整,以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为此,可以考虑通过对农村低龄事实婚姻专门立法、进一步落实现行婚姻法律法规在广大地区的普及、降低法定婚龄等有效途径着手解决这一社会问题,使得农村低龄婚姻者的权益得到法律应有的保护。

关键词:市场经济条件;农村低龄事实婚姻;法律视角;相关权益保护

前言:通俗的讲,低龄事实婚姻是指年龄尚未达到法定结婚年龄而选择结婚的情况。随着年限的推移,低龄事实婚姻也逐渐转变为法律婚姻和事实婚姻两种情况,相关问题在法律界和学界已经基本形成共识。本文研究农村低龄事实婚姻,则主要结合农村低龄事实婚姻的基本情况,同时参考学界对于事实婚姻等其他相关问题的研究,沿着农村低龄事实婚姻的概况、农村低龄事实婚姻广泛存在的原因、农村低龄事实婚姻的不利后果以及根据当前市场经济条件解决这一现状的措施等一系列问题展开探讨,具体详见下文。

一、农村低龄事实婚姻的概况

自我国现行婚姻法颁布实施至今,已经有三十余年的历史。然而,纵观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以及相对落后的老少边穷地区,经济发展缓慢,由于种种原因,低龄事实婚姻的情况仍然广泛存在。那么什么是低龄事实婚姻呢?事实婚姻是相对法律婚姻而言的,是指未到法定结婚年龄的公民以夫妻名义同居的现象。广泛存在的低龄事实婚姻是不受法律保护的。选择低龄事实婚姻的男女双方普遍选择先办理结婚仪式,待到法定结婚年龄再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结婚登记手续。此外,还有选择虚报年龄蒙混过关领到结婚证、代替结婚登记的、或者办理假结婚证的,有的日子过着过着就把这件事抛在脑后了,各种现象都有可能存在。

二、农村经济水平低下导致低龄事实婚姻广泛存在的原因

(一)男女比例失调的压力

在男女比例失调越来越严重的今天,造成很多地方的年轻男孩娶妻难。再加上由于农村经济情况长久未得到改善,适龄女孩到城市打工后多不愿再回到农村,转而嫁入城市,进一步加剧了严峻的“婚源”,老人生怕孩子打光棍,只要孩子一下学,早早的就帮孩子张罗婚事,生怕好姑娘都被人挑走了,自己孩子娶不到媳妇,打一辈子光棍。这一现象在穷困的边缘地区最明显,越来越多的光棍可以证明这一点。

(二)青年一代“被结婚”

很多农村孩子选择低龄事实婚姻并不是他们自己的真实意思表达,用流行的词汇叫“被结婚”,且大多体现为两种:

其一,成家立业是传统父母的想法,认为只要孩子一结婚,生活压力就会逼迫着着他们成熟懂事,慢慢丢下贪玩的习性和孩子气的作风,扛起自己的责任。所以,家人想让自己孩子早点成家,了却孩子的终身大事,老人们也就省心了。甚至有的父母,不顾孩子的态度,一下学就把孩子的婚事办了。

其二,儿孙满堂是很多老人的心愿,看着同龄人都抱着孙子或外孙了,心里羡慕又着急,也赶紧催促自己的孩子早点结婚。有的年轻人即使想在更成熟稳重后再结婚,可是无奈父母的顽固与逼迫,实在抵挡不住耳提面命的催促,被迫选择低龄婚姻。

(三)落后的婚姻文化

广大的农村地区,以及相对落后的老少边穷地区落后的婚姻文化根深蒂固,这是农村低龄事实婚姻广泛存在的最主要原因。首先,早婚早育在当地已经成为一个传统。如果你成了“大龄青年”还没有结婚,那么你可能会遭到嘲笑和各种猜测。其次,对农村人来说,结婚多数时候是传宗接代并产生劳动力的方式。父母辈总是有人丁兴旺的传统观念,轻度的包办婚姻自然避免不了。

三、农村低龄事实婚姻的不利后果

(一)对选择龄事实婚姻者自身的不利后果

低龄事实婚姻不受法律的承认和保护,其维系主要靠当事人的道德自律、社会伦理、舆论、双方共同生活体的内在“向心力”等非强制约束力。如果期间婚姻破裂,低龄事实婚姻只能以同居关系处理。这对于他们权益的保护,尤其是处于弱势地位的妇女的权益的保护,是十分不利的。

至于虚报年龄、蒙混过关领到结婚证,办理假结婚证的,其婚姻自然是会被宣告无效,依然属于低龄事实婚姻的范畴。那一部分日子过着过着就把结婚登记忘记这件事忘记的低龄婚姻者,一旦婚姻出现破裂,同样只能以同居关系进行处理。

(二)对低龄事实婚姻者父母辈的不利后果

新生代父母多半不能自立生活,尚不具备抚养能力,转而成为“啃老一族”,增加父母的责任和负担。十七八岁就开始谈婚论嫁,孩子满月也就20岁左右,奶粉钱都负担不起,更多的还是靠父母。这样一来,他们的父母就要承担抚养两代人的重任。

(三)对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的不利后果

农村以及老少边穷地区存在低龄事实婚姻状况,和我国的计划生育、晚婚晚育的国策是背道而驰的,不利于人口素质的提高,也加快了人口增长速度。并且低龄事实婚姻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早婚早育、甚至近亲结婚的出现。

四、解决农村低龄事实婚姻的对策

(一)就农村低龄事实婚姻专门立法

低龄事实婚姻作为不受婚姻法保护的对象,可以在《婚姻法》中以“事实婚姻”为名设定章程,另以“农村低龄事实婚姻”为名设定专节,集中规制农村低龄事实婚姻问题。首先对农村低龄事实婚姻的内涵和外延进行界定,明确其构成要件。其次建立农村低龄事实婚姻准正制度和相应的农村低龄事实婚姻解除制度,对此带来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规定可以参照婚姻关系和狭义事实婚姻关系,进行详尽的规制。建立相应的经济补偿制度,既可以妥善处理双方关系,又不至于使弱势群体承担极为不利的负担。

(二)加大对婚姻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

根据民政部颁发的婚姻登记工作暂行规范规定,婚姻登记机关负有宣传婚姻法律法规,倡导文明婚俗的职责。从当前农村婚姻登记的实际情况来看,农村婚姻登记机关对婚姻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是不够的。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农民对结婚登记缺乏应有的认识,不结婚登记的比例较高。另一方面,农村低龄结婚的现象非常普遍,这和法律规定不相一致。这严重破坏了法律的权威,影响婚姻制度的贯彻,因此需要加大对婚姻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

结语:低龄事实婚姻广泛存在于我国的农村地区以及老少边穷地区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自然想要解决这一问题、切实维护广大低龄事实婚姻者以及与其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也需要各个反方面的努力。在法律层面上,希望能够引起立法部门的重视,使得这一特殊群体合法权益的保护有法可依。(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法学院)

参考文献

[1]许莉.我国事实婚姻立法研究[J].东方论坛,2007,(1):105.

[2]李燕华,李婷婷.我国农村婚姻行为模式和生育文化的变迁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

[3]《婚姻登记条例》

[4]《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5]孟卧杰,黎慈.农村婚姻登记工作中存在问题与有效改进[J].甘肃农业.2007.

[6]史尚宽:《民法亲属编》,台湾:民国六十九年六月版.

上一篇: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基于陕西延安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农转居”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