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报料新闻”的理性思考

时间:2022-08-29 11:16:51

关于“报料新闻”的理性思考

在这近十年里,在平面媒体新闻加剧竞争的态势下,国内各家报纸上都出现了一种由普通读者主动提供线索而采写出来的新闻。它的标志性特点是,往往在新闻的最后,加上“线索提供人:某先生(女士)”,再注上“奖金**元”。有的报纸还每天公布一次“最佳线索提供奖”,列出表格来一一注明,今天由读者提供线索的新闻,具体发表在哪几个版面上,而其中有一件被评为“最佳”,可获最高数额的奖金。电视台的新闻节目中,也有由观众自行拍摄的新闻短片(或DV片),或者在某段电视新闻中专门说明,这段新闻是由某某观众提供的线索,我们给了他奖金。就《大连日报》而言,在2001年就有摄影记者直接联系了一批报料人,约定由他们提供线索,凡根据线索拍摄而发表的作品,每一次给报料人10元钱的报酬。笔者在《大连日报》社会生活部工作过,现今又在政法新闻部工作,有若干新闻线索也是由读者提供,并且按规定付予他们报酬。在积累了这方面的经验,并对其他报纸的类似现象进行了研究之后,在此就这一问题的方方面面展开论述。

对这类新闻报道方式,可以引入“报料新闻”的概念。这种新闻最先是在新闻竞争激烈的广州兴起的,按照当地的习惯性语言,向新闻媒体提供线索叫“报料”,这个词也被更多地区的人们所熟悉和接受,于是,就把这类由普通受众提供线索、并因此获得报酬的新闻,称为“报料新闻”。在明确了这个概念之后,理所当然地就应该进一步研究,报料新闻与其他形式的新闻有何种的不同,它有哪些值得发扬的长处,有哪些值得注意的地方,怎样防止操作不当,引发假新闻事件,或刺激社会,引发不利于社会稳定的严重事件。怎样对报料新闻永续利用,而又坚持办报宗旨。这也是当前新闻工作面临着的一个必须及时澄清、及时总结的问题,本文试做初步探讨。

一、报料新闻具有新闻的共性,读者报料符合全党办报的方针

前面已经说过,所谓报料新闻,它是由普通的读者(受众)提供的。由此我们也可以回顾,在这个概念出现之前,就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特征而言,除了极少量由记者直接看到、直接感受到的新闻之外(即亲历新闻),大量的新闻都是有人提供线索的,只不过提供线索的人都是有体制内的直接工作关系罢了。以《大连日报》政法新闻部为例,市政府要召开新闻会,市领导要到某处进行工作调研,市人大常委会要评议法官,都会有职能部门直接通知记者前去采访。其他报道部门也是一样,大连市的各个单位、企业,一般都会安排专人与新闻媒体联络,其任务就是向媒体提供本单位适合报道的新闻线索。这些都属于新闻出现之前的预先联系,而就是在突发性新闻发生之后,如发生各种生产事故、车祸、刑事案件,也往往是相关的部门、企业与记者联络,提供线索,并且为记者采访提供有利条件。任何记者不会全知全能,有个风吹草动他都能知道,他也不可能什么新闻事件发生时都正巧就在现场,还是得靠各方各面提供线索。新闻线索就是新闻的源头信息,没有任何一个记者能够做“无米之炊”。一般地,我们判断一个记者是否能干,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往往是看他的线索多不多,在关键时刻能不能立即找到相关的人提供线索,把情况了解清楚。一个新记者为什么往往施展不开手脚,一个老记者为什么“路路通”?就在于他们所积累的“线索源”数量大小不相同。每个“线索源”,都可以成为新闻的富矿。我们党有全党办报的方针和传统,依靠各个部门、各个单位的同志提供线索(这些同志往往被列为新闻单位的通讯员),这就是落实全党办报的传统做法,至今也是行之有效的。提供线索的同志,与新闻界的联络是他们的职责所在,所以并不额外领取报酬。

相比之下,“报料新闻”是由普通读者(受众)提供新闻线索的,但就新闻本身而言,它与传统的由通讯员提供线索,并无太大区别。按照新闻的定义,所谓新闻,就是对最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谁都是在提供事实(包括事实的线索),引出新闻记者的报道。这种新闻是否有价值,是否值得报道,先是由提供者做了初步的判断,下一步由新闻记者做进一步的判断,其中值得报道的才构成了得以发表的新闻。报料新闻与传统新闻的区别之一,就在于过去是由固定的通讯员或体制内有工作责任的人提供,而现在是谁都可以提供,不受身份的限制。至于报料者得到报酬,则相当于一笔稿酬,报料者对新闻作品的创作有所贡献,这是对其贡献的肯定和鼓励。

报料新闻的产生,与我国进入信息时代是同步的。是社会和科技的发展,使普通受众的报料具有了现实的可能性。过去人们互通信息很不方便,记者只能与固定的通讯员联络,或者你来找我,或者我去找你,当时连电话都不是很普及。现在,手机、电脑网络的大范围普及,使任何一位受众都能很方便地联络上记者,能很方便地在第一时间向记者报料。

有了报料新闻,还可以打破一些部门、单位人为制造的新闻封锁。体制内的通讯员,由于本单位的利害关系,往往是报喜不报忧,出了不好的事情,根本不愿意告诉记者;而社会上的报料者,就没有这方面的利益问题了,发现车祸、大火、建筑事故、群殴事件、环境污染,他们打个电话告诉记者,使记者绕开各种壁垒,得到了宝贵的新闻线索,这样的新闻线索往往带有舆论监督的性质,一旦核实发表,反而利于促进问题的解决。

报纸是党和人民的报纸,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媒体。让更多的人民接触报纸,阅读报纸,帮助办好报纸,这是全党办报方针的题中应有之义。因此,我们应该热情欢迎群众报料,这实际上就是欢迎读者参与办报,让群众在报纸上拥有更重要的地位。我们应该举起双手,欢迎这个趋势的到来。

二、处理报料新闻更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真实性的原则,记者务必严格把好政治关、核实关

前面已经论述,报料新闻的线索与以前由通讯员提供的新闻线索,在本质上都是新闻的原料。但是,也应该注意到,在原料阶段,这两者也有所区别。就是,通讯员一般在体制内,即隶属于一定的单位和部门,有人对他进行考核、评定,具有一定的政治和业务素质,对新闻工作也略有了解,其提供的线索一般是可靠的。报社和记者对他们也有一定的了解,互相间处于知根知底、荣辱与共的关系,一般来说,新闻的差错率比较低,也不会编造假新闻,因图一时的小利而毁掉自己多年积累的声誉。

而对于报料的普通读者来说,由于人多面广,水平难免参差不齐。他们大都没有新闻工作的知识,在政治上也不会如体制内的通讯员那样成熟,有人是第一次报料,有人是一次性报料,谈不到积累声誉的问题。他们或许热情有余,而经验不足,能否把一个新闻事件讲得清清楚楚都不一定。当然,“线索”一词的本身,并不要求绝对真实,也可包括道听途说,正如一起刑事案件的线索,到了警察手里,必须有一个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甄别分析过程,才能理出头绪,查出真相。报料报上来的线索,到了记者手里,同样要再三核实,最好是亲临现场,把事情弄得清清楚楚,才能发稿。对报料新闻掉以轻心,有闻必录,不加核对,贸然发表,不是一个新闻工作者应有的职业素质,也容易产生假新闻,毁掉自己的声誉和报纸的声誉。在这方面是有大量教训的。这样的事,如果发生一次,其严重后果也是很难挽回的!

以2007年轰动全国的“纸馅包子”假新闻为例。当年6月初,北京电视台记者訾北佳接到观众电话报料,说是反映“包子里面掺了碎纸的问题”,訾北佳就向栏目制片人上报了题目,引起制片人兴趣,被定为报道专题。訾北佳先后进行了多次调查,始终没有发现有问题的包子。由于选题已经上报了,制片人催促她及时交稿,而訾北佳刚到电视台,想创造业绩,如半途而废,会影响自己的前途。于是,6月底的一天,訾北佳携带秘密拍摄设备,邀请其朋友、某无业人员假扮工地老板,在市场购买了肉馅、面粉等物,找来来京的四名农民工做包子,叫他们将捡来的纸箱用水浸泡,剁碎成纸屑,掺入肉馅中,再包成包子,说是要用来喂狗。訾北佳当场进行拍摄,制成新闻片“有商家制造掺了纸屑的肉包子坑害消费者”,在北京电视台播出。訾北佳有意新闻造假,其行为为人不齿,但在事件的前半段,也不能不说,与她轻信了虚假的新闻报料有关。

2009年8月,由大连市一家媒体发表的“两个月婴儿竟死在家养松狮狗口中”的新闻,稿件文末注明“线索奖,洪先生,80元”。这条新闻,时间,地点,事件,原因,写得清清楚楚,新闻要素齐备,情节曲折,警示作用深刻,所以引起了很强的社会反响。在读者中就有人想了解详情,就去询问了报道中的社区,可是社区并不知道,再问派出所,问殡仪馆,也不知道。于是,在大连市的主流网站天健网上,好多人质疑这是一条假新闻,而发表媒体的记者,当初并未核实,至今也不能确认到底有没有这件事。按照现在的生活水平,不可能有人为了80元钱而胡编乱造,洪先生很可能是听到了传闻,然后向媒体提供线索,他无权、也无能力去核实真伪。对于这样离奇的新闻,媒体未经核实,连“打个电话问问派出所”这样的工作都没做,就立即予以发表,这是相当草率的,社会影响也很不好。这条新闻最后被证实为假新闻。

新闻线索里面有新闻,但线索不直接等于新闻,“报料”只是报来新闻原料,还在等待新闻工作者的加工、提炼,甚至看原料不好,就直接放弃。新闻报道是追求事实真相的艰苦过程,来不得一点儿马虎。外人(包括报料人)可以不知道新闻工作的特点,新闻工作者则必须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严格把关,不能让假新闻、疑似假新闻从自己手中走到媒体上,误导社会。

三、新闻媒体要坚持自己的报道宗旨,不能被报料新闻牵着走

在我们的工作中,党要依靠群众,但又不能被群众牵着走,犯“尾巴主义”。同样,在新闻工作中,我们欢迎群众报料,但又不能被报料新闻牵着走。之所以这样提出问题,因为当前已经有一些被报料新闻牵着走的苗头,值得我们警惕。

现象之一,社会新闻过多。前面说过,报料人来自社会,他们不大可能站在一定的高度上,提供带有全局性的线索、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线索,而往往是提供他们亲眼所见的社会新闻。比如,大连市现在有5万多辆大小汽车在路上行驶,车祸不可避免总会发生,于是就有读者及时报料。在我市平面媒体上,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左一个版是车祸的照片,右一个版又是车祸的照片。在报纸上占了这样大的比例,是否合适?又比如,某处发生一起民工讨要工资的“跳楼秀”,有人报料过来,是否每一起都刊发?

在这里应当说明的是,有的报料人逐渐走向熟练,与对口的记者联系较多,记者一定程度上要依靠他们提供线索。如果报料一次没发表,可能下一次就不报给你了。在这种利益链条上,记者往往会坚持要发表他们报上来的新闻。这样,就造成了社会新闻的比例过大。

现象之二,同城都市报媒体走向同质化。同一座城市的都市类报纸,本来是互相补充、各有分工的。而报料人并不专属于某一家报纸,他一旦得到线索,是每一家报纸都要报一下的。为了维持合作关系,不至于线索中断,各家媒体往往会倾向于重视他提供的线索,不论长短,多少给报道一下子。这样,同城媒体就有了大量的共同新闻,也就显不出各家报纸的宗旨和特点了。

总而言之,我们可以得出初步的结论:报料新闻是新时期现阶段出现的新的新闻形式,它提供了读者(受众)直接参与新闻前期制作的机会,对引导读者(受众)接触新闻、对新闻事业的发展是极其有利的。为了更好地发挥报料新闻的积极作用,避免不良后果,对比其他渠道提供的新闻线索,新闻工作者必须格外慎重地对待报料新闻,严格筛选,认真核实,坚持媒体的宣传宗旨和媒介特性,让报料新闻得到有效开发和利用,从而把媒体办得更好。

(作者单位:大连日报社政法部)

上一篇:以新闻民俗学视角看古代典籍传世 下一篇:《跨越》让我们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