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企业汇率风险论述

时间:2022-08-29 08:42:46

外贸企业汇率风险论述

【摘 要】 当前经济全球化日益扩张,国际金融形势逐渐动荡,汇率波动也随之频繁,外贸企业面临的汇率风险愈演愈烈,怎样规避汇率风险来保障企业经营成果已成为诸多外贸企业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就探讨外贸企业如何进行汇率风险管理进行论述。

【关键词】 外贸 汇率 风险

自2005年7月21日汇改到现在,人民币升值幅度约为30%,2005 年 8 月 2 日国家发出《关于扩大远期结售汇业务和开办掉期业务通知》的通知,完善和扩大了人民币远期交易的主体和范围,推出了外汇掉期等金融衍生产品,为企业拓宽了汇率的金融避险渠道。 2008 年 7 月中旬人民币对美元一改汇改后长期升值的现象,突然出现阶段性贬值,再次向国内企业发出警惕汇率风险的信号。本人自1998年7月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外贸公司从事会计工作,对汇率知识也是在实践工作中学习、逐步提高,防范汇率风险也是日常会计工作中重中之重。

1. 汇率风险介绍

汇率风险一般包括三大类:会计风险、交易风险、经济风险。交易风险是当前交易或结算中因汇率变化而造成的实实在在的经济损失或经济收益,会计风险是会计计量上的差异,不会影响企业现金流量,而经济风险是企业整体经营战略要考虑的因素,因此本文将重点阐述汇率交易风险的管理。

2. 汇率风险管理方法

企业进行汇率风险管理,应首先建立完善的汇率风险管理体系,在体系内对 3 种主要的汇率风险进行分别的或综合的管理。

2.1建立汇率风险管理体系

汇率风险管理体系包括汇率风险管理目标、汇率风险管理战略以及具体的汇率风险管理措施。

企业应首先明确自身的汇率风险管理目标。 汇率风险管理目标的设定和企业对风险的偏好程度有关。保守型的企业可能将汇率风险管理的目标设定为锁定汇率风险;而较为激进的企业可能将汇率风险管理目标设定为不仅要规避风险,而且要能够在汇率波动中获利。本人所在公司为小型外贸公司,执行的就是保守型的锁定汇率风险的目标。 企业不同的汇率风险管理目标将影响企业对管理战略和具体管理方法的选择。

汇率风险管理战略是指在明确汇率风险管理目标的基础上,经过科学分析和经验总结,制订出的汇率风险管理的总体方案。 包括汇率变动趋势的预测,受险头寸的管理,避险方法的选择,流程的制订,管理人员的选择等多个方面。

2.2交易风险管理

交易风险可以从优化贸易条件、贸易融资、采用金融工具等几方面进行防范。

2.2.1优化贸易条件

防范外汇交易风险,可以从交易本身出发,分析交易特点,找到贸易条件中可以改善的地方,从而规避汇率风险。比如,本公司以出口业务为主,曾与日本客户在合同中约定,当我方收到货款时的汇率,与签订合同时的汇率比较,如果人民币升值达到3%,则日方与我方将各分担一半外汇交易的损益。

采取使用优化贸易条件这种方法是外贸企业最常使用的一种方法,在使用中也达到了很好的防范汇率风险的效果。 不过,使用这种方法其实是将汇率波动的风险完全或部分地转嫁给了交易的另一方。本公司日本客户之所以愿意承担一半的汇率损失,也是基于10多年的贸易合作。因此,中国的外贸企业可能在合同其他条款做出让步,甚至有可能因为企业缺乏议价能力而无法谈成有利的贸易条件。

2.2.2贸易融资

贸易融资是指在国际贸易项下,银行对进口商或出口商提供的进出口贸易结算环节的短期融资或信用便利。 目前,我国主要融资品种有授信开证、出口押汇、打包放款、外汇票据贴现、进口押汇和国际保理融资等。本公司2007年有50%的业务在银行办理出口押汇融资,另有30%的业务办理国际保理融资,通过贸易融资,本公司2007年规避汇率损失近40万,同时加速了资金的回笼,一举两得。

企业采取贸易融资方式避险,除了可以有效规避汇率风险外,还可以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企业融资问题。 企业申请贸易融资比申请一般贷款门槛低,手续相对简单,更容易获得批准,因此,贸易融资特别适合中小企业。

2.2.3利用金融工具管理交易风险

目前,在我国用于规避汇率风险的金融衍生产品主要包括远期结售汇、掉期交易、境外人民币 NDF 和期权等。在金融衍生产品中,企业应用最多的是远期结售汇,约占企业使用的各类衍生工具的 90%。但随着外汇掉期业务的推出,外汇掉期使用的比例开始上升。

(1)远期结售汇。 远期结售汇业务是我国企业比较熟悉和常用的一种规避汇率风险的方法。 远期结售汇业务是指企业与银行协商签订远期结售汇合同,约定将来办理结汇或售汇的外汇币种、金额、汇率和日期,到期时按照合同约定办理结汇或售汇业务。远期结售汇也是本公司管理交易风险的主要手段,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比如,2011年3月因日本地震,日元对人民币的汇率大幅上升,从地震前的7.91左右猛地升到8.31多,当时财务人员把握到高点成功锁汇7000万日元,增加了近30万元的汇率收益,也极大的鼓舞了财务人员的工作热情。

(2)人民币与外币掉期业务。 掉期交易是指在买进或卖出一种期限的某种货币的同时,卖出或买进另一期限的数额相等的同种货币的外汇交易。 掉期业务可以帮助企业锁定汇率风险或套取汇差,以及轧平各货币因到期日不同所造成的资金缺口。

(3)外汇期货。 外汇期货交易是指买卖双方在未来某一特定日期以约定的数量、价格交割而签订的一种合约。外汇期货的避险原理与外汇远期合同是相似的,即为使实际或预期的外汇头寸免受汇率的不利影响,进行与现货头寸相反方向的外汇期货交易。

(4)外汇期权。 外汇期权合同赋予持有者在特定时期按特定汇率出售或购买一定数量外币的权利,而持有者不存在必须出售或购买的义务。 外汇期权合同持有者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是否行权。 即使汇率走势与买入期权时预测的完全不同,其损失程度也只有期权费。

(5)离岸市场人民币产品。 离岸市场人民币金融衍生产品比国内的人民币金融衍生品丰富,在国外有分支机构或合作伙伴的中国企业可以通过离岸人民币市场进行汇率规避。

2.3经济风险管理

2.3.1有条件的企业可以拓展海外生产地和海外采购来源。 如果某国市场上中国进口产品因人民币相对当地货币升值使得产品成本升高, 中国的出口企业,可以用当地货币在当地市场上购买原材料或雇佣劳动力。 这样,采购成本也将以当地货币计算,减少了人民币升值对产品成本的影响, 从而大大减少经济风险。

2.3.2积极拓展各种销售渠道。 当人民币对一种货币升值时,可能对另一种货币贬值,比如,2007 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 6.9%, 而同年人民币 对 欧 元 贬 值3.75%。 因此,企业不同种货币的汇兑损益有可能相互抵消。

2.3.3提高企业自身实力,提升产品档次。 如果企业的产品质量不过关或产品差异性不强, 仅以低价取胜,那么由汇率波动造成的产品成本增加将对企业造成较大压力。

2.4折算风险管理

2.4.1资产负债管理。 企业可以对资产负债进行管理,调整资产和负债的金额和币种结构,将同种外币资产和负债予以抵消,使同种货币的净暴露为零。 当然,这是一种理想状态,企业只能尽量减少整体的同种货币的净暴露,最终折算风险取决于净暴露资产。

2.4.2利用远期交易保值。 如果企业预测某种外币的净折算暴露在未来会贬值,可以在远期市场卖出该种货币资产, 当即期汇率低于企业的远期卖出价时,企业从即期市场买进该种货币, 清掉远期卖出合同,达到保值的目的。通过这两种方式对折算风险进行规避,都需要对市场有准确的判断,否则有可能带来更大的损失。

结语

我国外贸企业在逐步意识到并重视汇率风险的同时,还没有真正由被动防范汇率风险转变为主动防范汇率风险,采用金融手段规避汇率波动风险,依然没有成为我国外贸企业的主流选择,我国外贸企业在防范汇率风险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 李埠生.对进出口企业应对汇率风险的几点看法[J].甘肃金融,2006(01):62- 63.

[2] 许继康.国际财务管理中的外汇风险与管理[J].冶金财会,2007,(02):40-41.

[3] 邢红萍.外贸企业的汇率风险规避 [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1).

[4] 王林、朱宝平.用活贸易融资 巧避汇率风险[J].中国外汇,2006,(05):46-47.

(作者单位:泰兴市对外贸易南京有限公司)

上一篇:中美博弈之人民币升值决策问题探究 下一篇: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缺陷及完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