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美术的教学理念

时间:2022-08-29 08:01:19

浅谈中学美术的教学理念

内容摘要: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的构成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需要美术教育者通过各种美术教育手段,对于受教育者进行美术感染和培育的一种学校教育。美术教育从根本上来讲是为了提高学生们的艺术素养,推动学生进行全面的发展。但是,美术教育与其他学科的教育相比,有着其特殊的所在。

关键词:中学美术 素质教育 个性 开放

【中图分类号】G633.955

中学美术的教学过程中,教学理念尤为重要,教师只有树立了正确的教学理念,才能保持在接下来的美术教学过程中达到理想的目标,那么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中学美术的教学中应当具有什么样的理念呢?

一、树立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

在当下的教育中,最为根本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所以教育对于学生们在发展中的全面性和综合性更加的关注。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全面发展的理念是一种针对于整个中华民族所提出的发展,是对于整个国家的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所提出的要求,最为根本的所在市为了发展国家的综合国力;而从微观上来看,主要的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共同发展,为社会的发展培养综合型的人才。所以,这也就意味着在当前的教育中,精英教育已经不再适合教育的发展,必须向着大众教育过渡,实现学生们的全面综合发展。

二、树立开放性的教学理念

自改革开放之后的三十多年,我国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开放时代,而当前的世界也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开放性的世界,随着科学技术的应用,网络技术的普及,世界已经逐渐的连接成为一个整体。所以,这在中学美术的教学过程中就需要不断的突破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手段,以一种开放性的理念进行教育。这不仅仅在于教学观念上的开放,还有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手段上的开放,甚至包括教学资源以及教学目的的开放。

教学观念的开放性就是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其他的优秀的好的教学思想以及教学方法进行吸收,不断的丰富自己,充实自己;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手段的开放性就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向着比较发达的教学地区取经,甚至向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教学资源的开放性指的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利用和开发一切尽可能的教育资源,并不断的充实和发掘;教育目标的开放性指的是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的对于学生的自身潜能进行开发,对于自我发展的能力进行提高,让学生认识到更多更广、更宽。

三、树立创造性的教学理念

由知识教学转变为创造教学,这是从传统的教育模式转变为现代教育模式的重要标志之一。现代的教育模式对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更加的注重,教育的基本目标在于通过必要的启发手段引导学生进行创造,从而提高学生的自我创造能力。强调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的个人创造能力进行充分的发掘和培养,为社会的发展培养出具有创造能力的新型人才。创造性的教学宗旨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将创造和创新进行完美的结合和统一,培养复合型的人才。

四.树立系统性的教学理念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学习型和知识型社会的不断深入,终身教育已经逐渐的深入人心,而人们也已经意识到教育和学习是人一生中不可或缺的存在。所以,换个角度来看,教育已经不仅仅只是学校的范畴之内了,而学习也不再是仅仅关乎于学生的个人了,从大的方面来看,这与社会和国家已经是息息相关了,也是整个国家综合素质的提高的重要影响。

所以,在对于中学美术的教学过程中,不仅仅只是对于当下美术的教育,学生喜欢美术固然是好的,如果学生不喜欢美术,教师也需要对于树立系统性的教学理念,切不可任之随之。也许对于中学生来说,我们所提倡的终身教育据其还是比较遥远的,但是系统性的教学方法依然是不可缺少的。让学生对于系统性学习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和认知,这样即使当前学生对于这种认知并不深,但是在以后的学习中会传声极大的帮助。

五、树立个性化的教学理念

学生们如何能够提高创新能力,如何培养创新精神,这就需要学生们的个性化的发展。当前的社会和时代已经不满足于知识的学习了,更多的是需要对于知识的创新,而这种创新就需要更多的具有个性化的新型人才来完成,所以当前的教育也就是一个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教育,尤其是在美术教育中。美术史一种艺术形式,而艺术的发展对于个性的要求也更高。

新时代的教育对于个性的发展比较注重,鼓励教师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良性个性的发展。教育允许学生产生各自的个性,倡导学生积极的发展自己的个性,也提倡教师以多样的教学方法和评价对于每一个学生个性发展奠定基础。

在中学美术的教学过程中,强调将个性思想深入到教学的各个阶段和环节,进而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当然,在中学美术的教学过程中要想实现个性化的教学,首先就必须要营造出一个个性化的教学氛围,为个性化教学创造条件;其次,既然是个性化教学,就必须要允许个性的存在,尊重个性的存在,持有一种宽容的精神,鼓励个性的发展;最后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要进行个性化的教学,为个性化的积极发展创造条件。

六、树立多样化的教学理念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变化和细分,社会越来越呈现出一种多样化的发展趋势。社会生活是多样化发展的,人们的价值取向也是多样化发展的,在教育领域中依然是多样化发展的。

教育的多样化最直接的是表现在教育需求的多样化上,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的深入,对于人才的需求也是更加的迫切,所以关于人才的标准要求也要更加的多样化,而不再是传统的一考定终身;其次是在于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目标的多样化,在对于教学管理上的多样化;最后再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方面也是表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这些都对于教学过程中的准备和参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不同层次的教学单位,不同类别的教学单位都有着不同的管理和要求。

参考文献:

[1]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田立永.对中学美术教学的探索和思考.[J]科技博览.2010.(22)

[3]张法.中国艺术_历程与精神[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上一篇:大学生篮球队训练探究 下一篇:如何有效化解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