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波士堂》到《咏乐汇》

时间:2022-08-29 06:18:12

从2006年开始,随着中国电视产业经济的高速发展,新的技术平台的出现,新老媒体的演进、整合,WEB2.0传媒语境的开拓,以及西方先进电视理念、优秀节目形态与本土化特色的糅合,中国电视谈话节目的创新姿态尽显,而且一批新颖的电视谈话节目也涌现出来。其中2006年开播的《波士堂》和2008年开播的《咏乐汇》无疑是这批新节目中最具代表性的节目。

《波士堂》打出的是“国内第一档商业脱口秀互动电视节目”的旗号,其实质是一档带有脱口秀性质的人物访谈节目。节目打破以往电视财经节目严肃有余的纸媒化倾向,将轻松睿智、人性化、平民化的电视表达手段充分融入到节目中来。因此,这档节目在带给受众全新收视体验的同时,迅速抢占上海收视市场,并一度跃居上海各节目收视率之首。随后又屡屡获奖,可以说在业界和学界都得到了广泛的肯定和好评。

《咏乐汇》是央视二套精心策划和包装的脱口秀节目。既然定位为脱口秀,就免不了学习西方Chat Show节目制作经验的痕迹。节目仍然以闲谈为主,但节目依旧充分展现出创作人员的匠心独运。整档节目在演播室内录制,《咏乐汇》把演播室模拟成一座豪华的西式餐厅。在这个餐厅里有男服务生,有厨师,主持人李咏扮演餐厅老板,而嘉宾俨然是客人。特别有意思的是,在《咏乐汇》中,主持人为嘉宾提供菜肴茶点。这些菜肴往往在节目中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或对嘉宾的人生具有重要意义。换句话说,这些菜肴茶点更像是一个象征,一个隐喻。不一定好吃,不一定名贵,但一定是最有意义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又是对嘉宾弥足珍贵的。《咏乐汇》就是在主持人请朋友(即嘉宾)吃饭的形式下,以嘉宾经营人生的智慧为主线,选择嘉宾、人生中最典型的故事,这些故事既要在嘉宾人生中具有转折性意义,同时又能最有效地折射出嘉宾在人生抉择中所体现的价值观和经营智慧。

《波士堂》与《咏乐汇》的创新特色

明星主持人战略 电视谈话节目归根到底要整合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因此,在这种拟态的人际传播过程中,主持人要素显得尤为重要。在国外的电视谈话节目中,往往主持人就是品牌的象征和品质的保证。很多优秀的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都在同一档节目中主持了十几年或几十年。而那些中途换掉主持人的节目,往往成为失败的个案。

《波士堂》和《咏乐汇》也无一例外地走“明星主持人”的战略。主持人首先就是节目的看点。

《波士堂》开播的两年时间里换过一次主持人。前任主持人曹启泰是台湾地区和新加坡的资深节目主持人。他本身的传奇经历以及其幽默风趣而不失大方的主持风格与节目诉求相得益彰,并能迅速抓住观众眼球。现任主持人袁鸣原来以《波士堂》的观察员身份经常做客节目,选用袁鸣接替曹启泰担纲主持,对节目延续性而言是最佳选择。

《咏乐汇》则大胆采用了国外普遍流行的主持人中心制。主持人李咏同时是节目的总策划。主持人的这种中心地位集中体现在节目名称、宣传片花以及LOGo上。而李咏作为谈话节目主持人,不仅仅在节目中起营造“谈话场”的作用,已经更多地成为了整个节目的主导。尤其是从第四期开始,主持人的这种主导行为逐渐成熟起来。笔者认为,主持人功能从营造“谈话场”转为主导节目,是国内电视谈话节目向国际接轨的重大突破。

《咏乐汇》实行主持人中心制是大胆的,又是合理的。“大胆”是因为,以主持人为中心的谈话节目,很可能受到主持人个人因素的制约。尤其像《咏乐汇》这种以主持人名字冠名的节目,主持人一旦因为各种原因离开节目,节目必然破产下档。所以,此举本身就是对节目延续性的严峻考量。《咏乐汇》实现主持人中心制又是合理的、条件成熟的。首先,李咏的主持经验丰富,连续多年主持中国内地最高质量的综艺晚会――央视春晚,在央视综艺娱乐节目男主持人中可以说是无出其右者。其次,李咏主持过的很多节目都成为央视乃至全国著名品牌栏目,深厚的受众基础使得《咏乐汇》从开播伊始就汇聚并锁定了大批的稳定受众群和“铁杆粉丝”,这对于《咏乐汇》迅速打开局面大有裨益。

重量级嘉宾的选用 作为国内第一个商业财经脱口秀电视节目,《波士堂》每期节目都会邀请一位企业界重量级的商业精英作为主角,同时节目还创造性地设置了观察员这一角色。每期的三位观察员来自企业界、文化界或演艺界。这三位观察员大多熟悉嘉宾或是嘉宾的朋友,而三位观察员中还往往有―位女性观察员。

《波士堂》中,观察员的设置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一方面,观察员的设置有利于解放主持人,弥补主持人在专业问题上的缺位。主持人将那些关键性、知识性、专业性的问题交给观察员来提问,观察员和被采访者之间的对话、思想交锋是整个节目的核心和亮点,而主持人则充分主导节目进程和节奏。二是有利于形成话语互动体系,深入发掘嘉宾的内心视象。观察员与嘉宾熟悉便敢问,一问就问到点子上,甚至演化成激烈的辩论。这样一来,使观众看到一个更丰满的嘉宾形象。

作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央视媒体,《咏乐汇》所选择的嘉宾首先必须具有极高的知名度。这些知名人士还必须是有足够影响力的人,必须是有故事的人,甚至有些人曾在一段时间内站在国内舆论的风口浪尖。这些人身上的戏剧性色彩构成了节目最大的亮点和观众的收视兴奋点。但《咏乐汇》中嘉宾选择的范畴并不局限于企业界、商业圈,也可能是文化体育界名人,还可能是科技界大腕。

事实上,两档节目在嘉宾要素上并没有过多地做“嘉宾是谁”的文章,而是在嘉宾荧屏形象的塑造表现形式上下足了工夫。

首先,和以前的许多谈话节目中看到的嘉宾形象不同,在《波士堂》和《咏乐汇》中,无论嘉宾有多大牌,在节目中你几乎都看不到哪个嘉宾是身穿礼服、正襟危坐的。相反,他们往往摆脱了平常的职业化符号,身着休闲装束,举止颇为轻松。也就是说,这些嘉宾、这些名人,透过种种非语言传播符号,首先呈现了―个平常人的姿态。这样就极大地强化了嘉宾电视形象的亲和力,极易产生自己人效应,从而充分满足了受众的接近心理。

第二,两档节目特别注意表现嘉宾个性,真正做到是在向观众呈现“这个人”,而不是“这类人”、“这种人”,使整个节目看上去就犹如一幅电视化的人物通讯。另外,《波士堂》在每期节目中,还要播放嘉宾家庭的VcR。嘉宾像导游一样向观众们展示、介绍自己的家居、陈设,这些家居、陈设则突出体现了不同嘉宾迥异的个人偏好、品位,使嘉宾的个性化特征凸现出来。

第三,注重挖掘嘉宾鲜为人知的一面。《波士堂》在采访第九城市美女总裁陈晓薇一期中,让观众了解到陈晓薇不仅是总裁,还做过央视的英 语节目主持人,更是15岁就考取了中科大少年班。这样的鲜为人知的经历背后,观众了解到陈晓薇在面临取舍选择时的态度和成功之前的种种。

《波士堂》与《咏乐汇》的借鉴意义与启示

整合媒体,立体化传播 随着新媒体的不断涌起,媒体间的竞争日益加剧。作为传统意义上的大众传播媒介,电视如何突出重围?《波士堂》和《咏乐汇》无疑为之提供了参考。

《波士堂》在传播上的最大特色在于其大胆整合电视与网络两大媒介,首次尝试网络全球直播。这一举措毫无疑问突破了长期以来我国电视谈话节目录播的瓶颈。再加上后期制作完成后实现电视播出,电视、网络双线启动,大大增加了节目的收视人数。

《咏乐汇》虽然未能实现直播,但其整合媒体、立体化传播的特色依然明显。首先,节目通过网络以及CCTV,COM这一IPTV的优势平台建立起“咏乐汇吧”。咏乐汇吧上有节目介绍、预告,广大网友和节目观众也可以在咏乐汇吧留言,对节目提出意见和建议,拓宽了节目的反馈渠道,建立起双向传播的模型。另外,“咏乐汇吧”上还有节目视频。观众和网友可以在任何时间点击播放,弥补了电视媒介线性传播的不足。

其次,《咏乐汇》取《非常6+1》电话连线之长,将场外热线电话接入节目录制现场。观众通过电话向嘉宾提问,嘉宾“有问必答”环节的设置大大增强了节目传播的信息量。

全方位多角度的话语互动体系 《波士堂》早已不是主持人和嘉宾之间一问一答式的刻板表演,而是将更多的元素引入现场。

嘉宾、主持人、观察员这一铁三角式的立体化现场构成可谓是中国电视谈话节目一大创新。在这个铁三角中,主持人负责主导现场,而观察员和嘉宾在节目中的地位是平等的,只有相同的话语权。观察员时常提出一些尖锐的问题,从而摩擦出一连串智慧的火花,点燃了观众收视兴奋点。主持人在适当的时候进行调节,或一句总结性发言,或一句幽默的睿智之语,轻松打开局面,调节气氛。“三者形成一种在主持人掌控下的嘉宾和观察员之间的平衡”。

《咏乐汇》更是极大程度地扩大了话语权。嘉宾与主持人、嘉宾与现场观众、嘉宾与电视观众互动(当然这种互动通过电视连线进行),甚至嘉宾与节目的两个配角――“厨师”“小二儿”也有互动,互动无处不在。

兼顾社会效益 电视节目除了提供娱乐还能为社会做什么?面对电视谈话节目社会功能的疑问,《波士堂》和《咏乐汇》双双把目光投向公益事业。

《波士堂》集专业化与趣味性于一身,既有娱乐的成分(如“BOSS秀”环节的设置),更有财经专业方面的信息,也就是说节目所体现的是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双重诉求。观众在励志故事以及嘉宾与主持人、观察员思维碰撞中得到一次知识与思想上的洗礼,只是《波士堂》的这种教化功能的实现是隐性的,是潜藏在节目“骨子”里的。

相形之下,《咏乐汇》对社会效益的兼顾则是显性的,尤其表现在每期节目最后,嘉宾要与节目组互赠信物。《咏乐汇》暂时保留信物,等到“爱心特别制作”的时候拍卖。以栏目的名义从事爱心事业,以及“爱心特别制作”的理念,不仅是电视媒体对爱心公益事业奉献的亲身践行,更体现节目长远的战略眼光和公关意识。

作者单位 辽宁师范大学

上一篇:现代期刊:备战数字化之路 下一篇:期刊业亟待发行量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