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数学教学中的常见难点和相关对策

时间:2022-08-29 06:14:41

分析数学教学中的常见难点和相关对策

[内容摘要]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提出”,教育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初中数学是学生们打好学习数学的基础阶段,对于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一些重点难点教师应该运用相应的教学模式与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课堂教学质量。本文以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常见难点为切入点,具体探讨应对难点的解决措施。

[关键字]数学教学;常见难点;对策;教学模式;探讨

【中图分类号】G633.6

1.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常见难点

学生告别了小学进入初中之后,身体和心理进入到一个飞速发育的阶段,学生的智力也在初中时期不断提高。初中的学习不同于小学的玩乐式学习方式,尤其在数学的学习上,有了小学关于数学基本知识的铺垫,初中的数学学习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由于难度的增加和学习内容的拓展,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难点,学生们无法迅速的消化掌握,降低了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下面对于当前我国初中数学教学中常见的难点进行具体探讨。

1.1 函数概念的抽象性

函数概念在初中教学中正式引入教材,初中函数是学生们在以后学习数学过程中的基础,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初中函数有以下特点:首先,学生们在从前的数学解题过程中,一般就可以在题干之中找到解题思路进行解题,但在函数的解题过程中,不仅要在题干中提炼关键字,还需要做函数图像进行辅助才能顺利解题。其次,函数的概念过于抽象,学生们在学习和解题的过程中无法短时间的在脑海中将文字迅速的转化为图像,给学习带来难度。

1.2 平面几何的辅助线做法

平面几何证明题不仅是初中教学中的常见难点,而且还是中考过程中的必考重点,是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一大分支。平面几何教学的难点就在于,如何教会学生们在遇到一道平面几何证明题时,迅速的做出正确的辅助线,打开解题思路。平面几何证明题千变万化,学生们在做题过程中,往往因为一条辅助线没做出或者连错就会使整整一道题失去分数。因此,辅助线的做法成为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常见难点。

1.3 绝对值符号的应用

在小学,学生们学习过等式的概念与计算之后,在初一的数学教学中开始正式引入绝对值的概念,而绝对值的计算问题往往与不等式的计算结合在一起,涉及到不等式符号的改变、不等式的性质、不等式的计算、绝对值符号在解题中的应用等等问题。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把等式的相关概念与不等式的计算、绝对值的计算相关概念相混淆,给学生们的学习带来困难。

1.4 实际应用问题的计算

实际应用问题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涉及面非常广,包括:水池的蓄水量、沙土的重量与面积、公司的年利润、地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换算解答等等。在教授实际应用问题是,由于问题中的数值一般较大,学生们在听课过程中面对庞大的数字会降低学习的自信心。有些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面对庞大的数字往往会出现计算错误,一道题的结果算错会导致整体题的大部分分数丢失。因此,实际应用问题的计算也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常见难点。

2.解决数学教学中常见难点的对策

通过以上论点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当前我国教学形式下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难点问题,这些难点问题需要我们从学生和教师两个角度分别进行分析,通过具体的教师模式教学方法进行改变和攻克,不断提升我国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培养我国初中生学习数学的各方面能力,达到提高成绩的最佳效果。

2.1 课堂教学中化封闭题为开放题

教学模式过于死板是我国现阶段数学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对于一道题的讲解,教师往往只传授一种解题方式,这样时间一长,学生们就会形成固化思维,阻碍了学生们创新思维的培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转变原有的教学模式,采取开放式教学态度。教师可以配合多媒体进行教学,通过教学课件和教学视频,将一些较为抽象的问题进行转化,对于一条题目,教师可以让学生们自由发挥,采取不同的解题方式进行解答,逐渐培养其学生们的开放性思维,解决教学中的函数问题难点。

2.2 换位思考改变教学策略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转变自身的态度,在课堂上做到和蔼可亲,给学生们一种平易近人的感觉,拉近与学生们之间的距离,培养出一种亦师亦友的新型师生关系。与此同时,教师可以采用分组教学法,对班级的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对于一些问题让学生自行讨论在讨论与交流的过程中进行学习。讨论过后,教师可以安排学生们在讲台上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以学生的角度将知识传授给同学们。与此同时,教师也要学会换位思考,要善于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来分析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比如绝对值,教师可以将学生们的作业分类进行分析,找出学生们学习过程中的误区,以学生们的角度进行教学,不断攻克学生们在学习中的重点难点。

2.3 循环教学中的重难点内容

教育家孔子云:“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对于教学中的难点内容,单单在课堂上进行讲解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没有系统有效的复习与联系方式,时间一长,学生们就会把知识点忘掉,在学习过程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过后,可以安排习题练习、考试、数学竞赛等多种方式对教学中的难点进行循环练习。例如,在实际应用题的解答问题上,由于数值过大,学生们的计算往往会出现准确率不高的问题,教师可以针对这方面的习题对学生们进行集中训练,在循环训练的过程中提高学生们计算的准确率。另外,随着在循环训练的过程中,学生们对于教学难点的熟悉程度逐渐提升,重点内容将不会成为学生们学习数学的困扰和阻碍。

3.结束语

通过以上文章的探讨我们可以很清楚的了解在新形势下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同时通过文章的分析我们给出了几点可行性建议。相信随着我国教育工作者的不断努力和探索,初中数学的教学模式会得到不断的完善和发展,不断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与此同时我们也相信,更多优秀科学的教学方式会被研制出来,运用到初中数学教学的课堂之中,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为我国培育出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顾婷.高中数学课堂中合作学习实施策略和有效性研究[D].苏州大学2009

[2]冯永晋,陈娇,黄小明.支架式教学法探究[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S1)

[3]宁连华,涂荣豹.利用数学是常识的精微化指导数学教与学[J].数学教育学报.2001(01)

[4]焦彩珍.建构主义与数学教学[J].数学教学研究.2004(12)

[5]王海珊.教与学的有效互动――简析支架式教学[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1)

上一篇:高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的有效方法 下一篇:基于案例教学在中职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