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部队开展学习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措施建议

时间:2022-08-29 04:11:08

基层部队开展学习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措施建议

摘 要:文章对当前基层部队开展学习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提出了相关措施建议,为在基层部队更好地开展学习教育提供了一定参考。

关键词:基层部队;学习教育;问题;措施

一、学习教育缺乏吸引力

当前基层部队在学习教育上大多呈现出以下几种不好的现象,致使学习教育缺乏吸引力:一是对学习教育者的主体地位认同不够,无论是平时组织的理论学习,还是政治教育,往往过分强调“我讲你听”“我念你记”式的单向模式,互动少、交流少、研讨少,效果差;二是政治教育中授课者变教育为提要求,使教育变了味,让听教育更像是听念经、听紧箍咒,心生抵触;三是教育授课中往往充满过多的理论说教,接地气的阐述剖析不足,对受教育者能否完全听得懂考虑不够、甚至不愿考虑。这些现象甚至造成了官兵 “正面教育不听,反面教育不信”的教育逆反心理,严重影响了学习教育效果的取得。分析这些问题,既有能力上的不到位,也有认识上的偏差,还有就是学习教育的组织者、实施者,身懒心懒,在做准备工作上不积极、有欠账。措施建议:一是教育者要真正深入受教育者群体,花更多的时间用于读懂他们的思想,走下“思想高地”,多听听受教育者的心声,了解官兵的口味,对照官兵的口味更具针对性的备课授课;二是教育中要更好的做好情景设计和理论观点的分解细化,将情景设计的着眼点放在持续激发官兵的听课兴趣上,将理论观点分解细化的目的放在充分考虑官兵一点一点接受小观点、最终理解大观点上,增加官兵在教育中的精神投入程度和接受程度;三是更好的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让更多的官兵走上讲台,让每名官兵围绕学习教育的主题,从他们不同的社会经历和理解角度对主题进行解读,并适时引导,这样,一方面能让学习教育的内容更加丰富、鲜活和接地气,更能增强官兵的直观感受,另一方面也能让学习教育实施者(主体是政治干部)从单纯的学习教育实施者真正转变为学习教育的实施者和组织者,更好地实现群众性的学习教育。

二、学习教育对象“一锅煮”

我们常讲要分层教育,但从工作开展的实际来看,受限于教育时间和教育者的精力,基层部队在真正实施分层教育上是有不少差距的,难以满足不同层次人员对学习教育的期盼和需求。另外,每年送走老兵换新兵,似乎“一年”就是部队工作的周期,基层部队的学习教育往往也陷入“年轮”――年年轮着来,今年的教案明年继续用,年而复始少有创新前进,这就让一些官兵在接受学习教育上就像是留级生,而且一留就是好几级,同样的教育经历过很多次、很多年,难免会有反感情绪产生,在接受上出现懈怠。措施建议:一方面,要更多的创造条件增加分层教育的比重,另一方面,对于一些经常讲、反复讲的教育,可通过选拔或指定部分官兵,特别是士官,备课授课,既促使他们对这些课进行新的、更深入的思考,也可以让其他同志从战友的解读中看到自身在对问题解读中的优长或差距,激发他们更为主动地研究学习教育和投入学习教育。

三、学习教育检查形式化

一些基层部队在进行学习教育检查,特别是在迎接上级检查学习教育情况时,仍习惯于列摆教育方案计划、教育考勤表、个人学习体会、教育笔记本、配套活动佐证资料,等等,统一封面、统一格式、统一纸张,很系统,很规范,很好看。但是我们应该清楚学习教育不是给人看的,学习教育的效果应该体现在思想上、素质上,而不是体现在资料本子上,我们如果把准备和检查资料本子的精力用在学习教育的实施和指导上,学习教育的效果一定会大有提高民,且会更好地落在实处。措施建议:在学习教育的检查上,要切实改变检查形式,可通过随机抽问、理论考核、考察官兵思想觉悟、精神面貌、察看单位建设情况等综合方式全面衡量人员学习教育的实效;各级也要进一步引导基层树立正确的迎检观,破除迎检上的形式主义。

四、学习教育方式单一化

在这一方面,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表现的尤为明显。当前,备课、授课、讨论、开展配合活动的一个过程似乎就代表了“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但是《思想政治教育大纲》明确列出了13种教育方法,“课堂教育灌输”只是其中的1/13。有位教育者说过:“遇到问题想不通,不如走到烈士陵园三分钟。”做为基层思想政治教育者,要从这句话中清醒地认识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场所绝对不只在课堂,它有着很多的方式方法,也有着很多、很广阔的场所,我们要更为开阔地开展教育。措施建议:可以更多的走出教室,抛开教案,设计、选择多样的教育场景和应用更为直观的教育方式,更为直接的对受教育者进行心灵洗礼和升华思想;可以多与地方协调,比如与共建的地方单位协调,更好地利用驻地资源、周边资源开展现地教育;打牢学习教育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的观念,善于发现问题和时机,随时随地引导人员学习,开展随机教育。

五、学习教育成了万能膏药

在很长的一段的时间里,甚至到了今天,在很多人看来,在基层部队开展学习教育,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是“包治百病”的万能膏药,感到学习教育能够解决所有问题,也应该解决所有问题,反之,无论发生什么事,学习教育就是第一替罪羊:训练积极性不高,是学习教育没跟上;人员怕苦怕累,是学习教育没做好;出了安全事故,是学习教育不到位;甚至工作标准不高,也能从学习教育不足、官兵责任心不强上找到原因。这些都是学习教育不该完全背负的“黑锅”。不少同志简单地把学习教育看成了“万能”,以“学习教育”代替“管理”,用“学习教育”落实“工作”,把做好思想工作当成全部工作。这些显然是不对的。如果坚持这些错误认识,必然会给工作指导和工作开展带来很多的偏差和问题。措施建议:必须正确认识学习和教育,科学定位学习和教育,既要注重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又不能给它扣上太大太重的帽子;需要给学习教育“减负”,认识到学习教育只是引子,行政管理更得配套。

上一篇:对比观察新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几个问题 下一篇:浅谈文化馆在社区群众文化建设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