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危机时代提升我国对外贸易竞争力的战略

时间:2022-08-29 03:57:21

后危机时代提升我国对外贸易竞争力的战略

【摘 要】后危机时代是经济周期中一个关键时期,是经济周期度过最低谷开始缓慢回升的阶段,国际经济环境和国内现实压力都迫使我国转变一贯的对外贸易战略,并且根据新形势做出相应的调整,指出我国对外贸易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应对这些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后危机时代;对外贸易;问题;对策

一、后危机时代的经济态势

“后危机时代”的经济态势,有着其自身的特点。首先,最突出即为通货膨胀。应对危机而采取的宽松的货币政策在刺激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加剧了通过膨胀的预期。其次,危机中金融业、高端服务业以及制造业受到严重冲击,于是更多的资本重新重视实体经济,低碳经济成为新的增长点,经济发展重归试题经济也便成为“后危机时代”的一大特点。最后,经历危机后,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消费率将会降低, 储蓄率将会提高, 鉴于危机暴露出的过去金融体制下的问题,加速改革国际货币体制,增强金融监管力度也是一大特点。

二、后危机时代我国对外贸易面临转型和调整

后危机时代我国对外贸易面临转型和调整主要体现在:一是低成本竞争优势面临转型和调整;二是贸易生产体系面临转型和调整;三是模仿创新模式面临转型和调整;四是外贸增长方式面临转型和调整;五是东亚区内贸易格局面临战略性调整;六是对外贸易的国内区域布局结构面临战略性调整;七是外贸激励机制面临转型和调整;八是对外贸易发展面临破解贸易保护主义的挑战;九是经济发展将进入扩大内需、稳定外需主导下的战略转换。

三、后危机时代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的总体思路

后危机时代对外贸易的发展战略要立足国内,放眼全球,既要实现外贸本身的健康平衡发展,发挥外贸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尽可能化解矛盾与摩擦,为我国外贸发展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在提升对外贸易增长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逐渐实现我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因此,后危机时代我国对外贸易增长方式应向效益优先、协调发展型转变。其中包括:一是贸易政策应向有利于提升出口增长质量和效益,同时增强进口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作用的方向转变;二是贸易结构向提升零部件贸易和中间产品的比重,调整贸易结构,实现国际收支由双顺差向基本平衡转变;三是对外贸易主体结构应向混合所有制方向调整,加大民营进出口企业所占比重;四是贸易产品价值链向提升跨境运输、保险、金融、信息和技术贸易等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五是切实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六是贸易方式应逐步提高一般贸易所占比重,新贸易业态的综合运作能力,推动加工贸易向提升本地增值、本地配套、主体本地化的方向转变;七是对外贸易战略应与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等战略相协调,形成向西开放的新战略;八是对外贸易体系应向贸一体化。后危机时代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的总体思路是:按照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和实现我国和平发展的客观需要。

四、“后危机时代”中国对外贸易面临的问题

(一)对外贸易依存度高、贸易方式不合理

一直以来,中国对外贸易都存在贸易依存度过高,贸易方式不合理的问题。目前,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高达60%,加之国内需求不足,经济增长高度依赖出口。加工贸易是我国对外贸易的最主要方式,也是对外贸易增长最重要的推动因素。然而,通过加工贸易我国只能赚取增加值,中低技术、中的端产品和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贸易成为“后危机时代”中国对外贸易需要调整的关键,促进加工贸易加快转型升级。

(二)产品附加值低、出口市场比较集中

中国的出口产品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程度很高的加工组装阶段,处于产业链低端,缺乏核心技术和租住创新知识产权,缺乏知名品牌。同时,在出口市场分布状况上,中国外贸出口市场过于狭窄。市场的过分集中使得中国对外贸易具有很强的不稳定性和波动性。

(三)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和贸易摩擦加剧

世界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中国对外贸易面临更严峻的贸易保护主义和贸易摩擦形势,反倾销、保障措施和技术性贸易壁垒等国际贸易摩擦将成为对外贸易和全国经济向前发展的羁绊。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我国成为国际贸易摩擦的主要对象,出口应诉的贸易摩擦案件增多,大量出口产品受阻。国外低价倾销产品冲击我国市场。

(四)美元持续贬值、全球金融市场持续动荡

美元处于大幅贬值的状态,弱势美元已成定局,“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面临美元持续贬值和全球性通胀的挑战。随着美元贬值和人民币国际化步伐的加快, 国际金融市场开始进入持续动荡时期, 人民币升值压力将空前高涨, 出口企业面临的汇率风险显著加大。持续贬值的美元、全球性通胀以及动荡的金融市场,都是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巨大挑战。

五、“后危机时代”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对策建议

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使得中国进一步开始正视自身对外贸易发展中的不足,面对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中国应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调整对外贸易战略,进一步巩固贸易大国地位, 加速推进迈向贸易强国进程。

加强政府政策引导及资金扶持。国家应该调整外贸出口战略,把出口的目标转变为提升国家整体经济竞争力和确保宏观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在政策和制度层面上不断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外贸企业发展提供政策引导,对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企业给予鼓励政策。进一步优化国家金融储备结构, 减少元资产比例,在信贷、融资政策上给予支持,减轻外贸企业面临的外汇风险。

积极转变贸易发展模式,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国出口企业应该转变外贸发展的模式,促进外贸出口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效益提高转变,进行自主创新,努力研制开发自主品牌的产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改善贸易结构,提高企业和出口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积极应对贸易摩擦,建立风险预警系统。中国对外贸易的突出问题就是贸易保护主义和贸易摩擦问题的加剧。我国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外贸出口预警机制,及早预见风险,防范风险,妥善应对贸易摩擦维护自身权益;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大力鼓励科技创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优化我国的全球产业链布局,降低出口依存度。同时, 面对国际经贸摩擦增多的新特点,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借鉴各国成熟经验, 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调整贸易地域,加快形成多元化出口市场格局。金融危机冲击后,我们必须要在更广阔的空间创造更多具有缓冲弹性的外贸目标市场,防止和缓解外部需求演变对我国外贸以及国内宏观经济运行的严重冲击。要摆脱单一贸易依赖,考虑更加广阔的出口渠道,减少对欧美少数经济体的依赖程度。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加强区域联系。贸易保护主义一直盛行,各种贸易壁垒不断出台,世界性的贸易摩擦不断增多,严重冲击全球贸易。各国应该加强区域合作,加强沟通,扩大合作范围,处理好独立与合作之间的关系。对我国,要抓住机遇及挑战,努力提升我国的对外贸易的竞争力,使我国的对外贸易更加快速、稳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秋石.后金融危机时期全球经济的五大特征——兼议中国后发展地区[J].当代财经,2010(12).

[2]郭妍,张立光.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外需大幅下滑时期的视角[J].国际经济探索,2010(3).

[3]邓志新.中国如何应对新的一轮贸易保护主义[J].北方经贸,2009(9).

上一篇:云计算ERP——中小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最佳选择 下一篇:劳务派遣员工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