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针刺法的护理

时间:2022-08-29 02:59:26

毫针刺法的护理

[摘要] 毫针刺法是采用针刺的方法,通过经络腧穴,以调整脏腑气血的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应用毫针刺法必须依靠祖国医学的基础理论,针刺护理人员除掌握常规护理外,还必须掌握针刺异常的护理,这样才能更好地配合医师治疗,使患者尽早康复。

[关键词] 毫针刺法;护理;异常护理

[中图分类号]R248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3-7210(2010)01(b)-150-01

毫针法是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一种针刺技术,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将金属制成的针,运用各种不同手法刺入人体不同部位(穴位)的一种技术操作。此法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对痛证疗效尤为显著,疗效是否明显与临床护理息息相关。

针刺时先根据医嘱准确选择穴位,然后按腧穴深浅和患者胖瘦选择大小合适的毫针,《灵枢・序针》篇说:“九针之宜,各有所为,长短大小,各有所施也[1]。”金代何若愚《流注指微式》云:“针入贵速,既入徐进。”当毫针刺入穴位一定深度后,患者于针刺部位出现酸、麻、胀、重等感觉,医师的手下也常有沉紧感,即谓得气。得气后,根据病证虚实,施以相应的补泻手法。下面将毫针刺法中的护理体会叙述如下:

1 一般护理

主要护理有,①评估患者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针刺取穴部位的局部皮肤情况;对疼痛的耐受程度;心理状况[2]。②禁忌针刺的情况:疲乏、饥饿或精神高度紧张时;皮肤有感染、瘢痕或肿痛部位;出血倾向及高度水肿;小儿囟门未闭合时头顶腧穴禁止针刺。③告知患者在针刺过程中出现头昏、目眩、面色苍白、胸闷、欲呕等现象属于晕针,及时通知医师;针刺时还可能出现疼痛、血肿、滞针、弯针等情况,患者不必紧张,医护人员会妥善处理,如有酸、麻、胀、重、沉、紧、涩等感觉,属正常针感。④操作前,检查用物是否齐全,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⑤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选择合理,暴露腧穴,注意保暖。⑥遵医嘱准确取穴,正确运用进针手法、进针角度及深度,勿将针身全部刺入,以防折针。刺激强度因人而异,急性病、体质强者宜强刺激;慢性病体质弱者宜弱刺激。⑦针刺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发现病情变化时,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⑧起针时要核对穴位及针数,以免毫针遗留在患者身上。⑨用过的针具,经灭菌处理后再进行检查和修理,经再次灭菌处理后备用,有条件者使用一次性针具。⑩对胸胁、腰背部的腧穴,不宜直刺、深刺,以免刺伤内脏;孕妇禁止针刺。

2 针刺意外的护理

2.1 晕针

针刺过程中发生晕针多由于初诊患者惧怕针刺,而致精神过度紧张;或体质虚弱,操作手法过重,患者不能忍受所致。医护人员发现晕针时不能惊慌,首先给患者起针,让患者平卧,抽掉枕头,注意保暖。轻者服温开水,即能迅速恢复;重者可指掐人中、中冲穴,亦可用艾条灸百会穴。为避免发生晕针,对初诊、精神过度紧张及体弱者,应先作出解释,消除其对针刺的顾虑,选择舒适,手法宜轻。随时注意患者的神色,以便早期发现晕针先兆。

2.2 滞针

针刺入后,针下异常紧涩,不能捻转和提插的为滞针。因肌肉一时性紧张所致的滞针,可留针一段时间后再捻转,或在所刺腧穴的周围循按、轻弹针柄或针刺,以缓解局部紧张状态,便可顺利出针。对惧针者,应先与患者交谈,分散其注意力;对精神紧张者,应先作出解释,消除顾虑。操作时捻针幅度不宜过大,避免单向连续捻转。整理针具时,对不符合质量要求者,应剔去。

2.3 弯针

由于进针时指力不匀、用力过猛,或患者在针刺后移动,或针柄受到外物碰撞,均可使针体弯曲。如系轻度弯曲,可慢慢将针退出;弯曲的角度过大时,应顺着弯的方向轻轻捻动,向针柄倾斜的方向慢慢退出。如果由于移动造成,应先矫正,再行退针。

2.4 折针

由于进针后强力捻转,肌肉痉挛,或移动,尤其是针的材料不纯,针跟剥蚀,或针跟损伤,都可造成折针。遇到这种现象,必须沉着机警,嘱患者不要惊慌,不要移动。如果针体尚露在外,用镊子取出;如针折在皮内,用示、中两指在针两边挤压使针体露出,然后用镊子取出;如针体已陷入深部,须经手术取出。因此临床上必须注意,仔细检查针的质量,针刺时针身必须露出皮肤2~3 cm,这样就能防止发生折针。

2.5 血肿

出针后,如果针孔处皮下微量出血而致红色小点或小块青紫,是临床常见现象,不需处理,自可消失。如出针后皮肤大块青紫或肿胀、疼痛较剧时,是误伤血管所致,可冷敷帮助止血。

2.6 气胸

由于针刺时误伤肺脏,空气进入胸腔,发生气胸。出现气胸时,立即报告医师,绝对卧床休息,通常采取半坐位,避免咳嗽;重症者应及时配合医师行胸腔穿刺减压术、给氧、抗休克等抢救措施。为防止气胸的发生,对胸背部及锁骨附近部位的穴位进行针刺治疗时,应严格掌握进针角度及深度,留针时间不宜过长。

综上所述,对毫针刺法的护理,要根据不同的患者,不同的部位及腧穴,不同的病情,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尤其要细心、耐心地观察,及时发现、及时配合医师处理,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王义烈.中医护理学[M].江苏: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53.

[2]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176.

(收稿日期:2009-07-01)

上一篇:有效预防口腔科门诊医原性损伤 下一篇:健康教育在初治肺结核患者中的需求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