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活用AutoCAD面域工具

时间:2022-08-29 02:28:56

浅谈如何活用AutoCAD面域工具

摘 要:在平面设计过程中,面域通常应用于CAD图形面积周长等的计算。本文通过三个面域实例应用介绍,讲解了面域的一些运用技巧,通过面域的应用可提高学生的AutoCAD综合绘图能力,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平面设计的效率。

关键词:平面设计 CAD 面域特征 效率

平面设计学习过程中,很多同学以为面域只是应用于CAD图形面积周长等的计算或3D模型制作。笔者通过以下三个面域图形的应用讲解,有效加强了学生的面域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AutoCAD操作的综合能力,有效地提高绘图效率。

一、AutoCAD软件的面域特征

面域可由线段、多线段、圆、圆弧及样条曲线等对象围成,但应保证图形是二维的封闭图形,否则将不能创建面域。面域的命令:REGION或简写REG。

二、布尔运算三子项的作用

面域一般采用“并”“交”“差”等布尔运算来构造不同形状的图形。

“并”命令:UNION或简写UNI。用途:将所有参与运算的面域合并为一个新的面域。

“交”命令:INTERSECT或简写IN。用途:交运算可以求出各个相交面域的公共部分。

“差”命令:SUBTRACT或简写SU。用途:差运算从一个面域中去掉一个或多个面域,从而形成一个新面域。

图1显示了这3种布尔运算的结果。

当图形边界比较复杂繁琐时,可通过对图形对象进行面域布尔运算来创建图形。首先必须对图形进行分析,拟定图形的构图思路,以确定要生成哪些面域对象,如何进行面域布尔运算形成最终的图形。

三、AutoCAD软件面域应用实例讲解。

在CAD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由于对面域的应用不够熟练,当遇上些较复杂的综合类的面域图形时,就会不知从何入手。用普通的画法即使能做出来,可能也走了不少弯路,但是运用面域操作却能轻易解决疑难。

图2是CAD教程课后的一个较典型的练习题。该图形多次运用了矩形阵列和环形阵列操作,其中齿轮的位置,也就是中间直径31圆那里,运用面域工具来绘制则会节省不少的时间。

在画图的时候,不少同学会用圆形阵列把直径31mm和20mm圆做出来,然后画好一个齿进行环形阵列,最后进行修剪。这方法比较麻烦,我们还有更好的方法,就是利用面域命令做,先把直径20mm的圆和齿轮的矩形制作成面域,然后将矩形面域环形阵列,最后进行布尔并集运算,这样速度加快很多。

图3也是课本的一个较典型的面域练习题。很多同学以为很难,其实是让图形中太多的线条给迷惑了,没弄懂图形。这图形首先我们可以拆分出两圆环面域:直径110mm~100mm圆环和直径80mm~70mm圆环,然后再分解出十二个直径16mm的圆面域和十二个5×37的矩形面域,最后对它们进行并集操作即可。

图4是2011年春季CATICS竞赛(2D-CAD)的一道试题。

在这题里,主要的困难是在110mm长均分13个齿条的位置上,其中6条保留。不少学生迷惑了,总在想如何才能绘制48°的110mm长的斜线,有的同学即使想到了方法也不合理,甚至在齿条位置大部分同学是利用修剪工具,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速度。其实此图是标准的面域的代表,只要中心线向两边各偏55,然后连线得出110mm长直线位置,最后比例缩放1/13倍,绘制相应的矩形。矩形阵列7个,列间距220/13,即可画成右图。将圆和矩形制作成面域,最后将大圆面域差去以上7个矩形面域,再将图形逆时针旋转48°,绘制中间的图形就可简单完成,这样大大缩减了不必要的时间。

总之,AutoCAD的面域绘图命令十分强大。只有通过不断练习,才能更好地把握CAD面域命令的使用,并触类旁通,提高学生的AutoCAD综合绘图能力 。

参考文献:

[1]黄诚驹.CAD/CAM实用技术[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茂名技师学院)

上一篇:基于技能大赛的电子商务教学改革初探 下一篇: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