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英语教学与心理问题

时间:2022-08-29 01:03:29

浅谈英语教学与心理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1-0128-01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存在着学生其他学科成绩优秀唯有英语成绩不理想的现象。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的观察和分析,本人发现作为语言模式已基本固定的中小学生习惯了汉语观念,处处都造成学习英语的心理障碍,急需英语教师的点拨和启发。本文着重从心理角度阐述了学生学习的心理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对策。

1.学习心理问题

经过仔细调查、耐心交流和分析归纳,笔者发现"学困生"的学习障碍不外乎心理障碍和知识障碍两种。心理障碍产生于"语言焦虑感"。"语言焦虑感"是指学生在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等活动时,感到自己的英语水平有限,无法准确、有效地表达意思,从而产生紧张、害怕的感觉。这种感觉使他们思想负担重、顾虑多、心理压力大、学习效率低。而知识障碍就是知识缺陷,包括没有记住所学的单词、短语、句型,听不懂录音带上的或老师讲的英语,用英语表达思想时显得力不从心等,进而无法参与课堂活动,对学习英语束手无策,甚至产生看见英语字母或英语老师就头痛的感觉。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要学会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积极认知事物和参与学习活动的一种心理倾向。孔子在《论语》中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歌德也曾说"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可见兴趣对于学习是何等的重要,尤其是对于那些对英语学习已丧失了兴趣的"学困生"。为重新激发他们对英语的热情,笔者首先结合他们不同的个人爱好,如篮球、足球、音乐、电脑、时装等,寻找切入点,让他们的这些爱好与英语挂钩,一步一步地培养和激发他们的英语学习兴趣。这在教育心理学中称为"学习的迁移",培养学生成熟的迁移心理素质在英语教学中有重要的作用。

2.语感心理问题

有人认为,在中小学阶段,还谈不上培养语感,其实不然。因为语感本身就属于阅读能力所包含的诸因素的一种,只要教学大纲有要求阅读能力的教学目的,就要遇到语感问题,因为语感是阅读能力的根本和实质,就是说阅读能力的高低,实质上是外语语感的强弱,语感就是对语言的一种直觉,因此,培养中小学生的语感心理,从而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是当前英语素质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当务之急。

如英语中行为动词单数第三人称加"S",语感强的会脱口而出"He works hard."而有的学生经老师反复指出,仍忘记加"s",可是问道这项语法规则,几乎人人都会说他知道。但是一运用,语感不同的人表现就不一样了。

又如:"We saw a bear dancing on the stage."有的学生可以马上在脑海里出现一幅有趣的画面,一只熊在舞台上扭来扭去地舞蹈,从而形象鲜明的铭记这个句子,而有的学生则要老师讲解一番"seedoing sth"的语法分析才明白,并且记忆也不深刻,这就是语感心理成熟的程度差异造成的。因此,我们的英语教学要走出"纯语法"的教学误区,在阅读能力和语感心理方面加大教学力度,提高中小学生英语学习的质量。

3.迫切心理问题

有些"学困生"是"穷不倒志",他们想在一夜之间摘掉"学困生"的帽子。一段时间里,他们又买书、又买报、又买录音机和磁带,只读英语书,疯狂地学习,对英语学习非常积极。一旦测试成绩仍不理想,便垂头丧气,怨天尤人,几天都不看英语,甚至萌发逃避学习英语的念头。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对学生进行积极正确的引导。

古人云: "授人以鱼不如授以渔",就是教人方法比直接给人结果更重要。良好的学习方法能使学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这些"学困生",老师要要求他们切实做好"课前预习"、"课堂学习"和"课后复习"三个相辅相成的环节。同时注意归纳、聚合、发散等思维方式及对比、联想、想象等记忆方法的指导和训练,引导他们多角度、多层面地认识问题,鼓励求异和创新,寻找适合他们自己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循序渐进。同时,积极引导他们开展自主性学习,在课堂上围绕教师确定的学习目标,自主地选择学习方法,自我监控学习过程,自主评价学习结果,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实现学生自主性发展的教学实践活动,就是要解决"学困生""我要学"、"我能学"、"我会学"的问题。"我要学",就是要建立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使每一个学生具有自主学习的基本品质,在学习中有浓厚的自主探索兴趣; "我能学",就是建立学生的自主学习信念,会独立思考研究问题;"我会学",要求学生能在学习上自我计划,自我调整,自我强化,不断提高学习效率。

4.矛盾心理问题

有些学生语文、数学、甚至物理、化学等科成绩特别好,就是英语差。他们意识到:要想升学考试考好就得全面发展,必须学好英语。一方面他们认为既然自己理科难题都能做出来,那么智力就没有问题,能力也不错;另一方面他们缺乏恒心和毅力,又急于求成,遇到屡做屡错的具体问题时,又觉得自己没有英语天赋。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追求目标越高则行动内驱力越大,但是面对心理素质还不稳定的中学生,自己对自己提的目标过高,可望而不可及,那么所定的目标也就成了空,思想就又受到打击。这时老师要分析学生的基础情况帮其制定目标,提出具体的近期、中期目标。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地运用目标激励的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逐渐克服学生的矛盾心理,是他们重新鼓起奋发向上的勇气,向着目标努力。

英语作为中国孩子的第二中语言,学习中会有各种问题,教师的有意无意的心理暗示,同学之间友好或敌视的态度,都会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重大的影响。所以,学习心理学、研究心理学对我们的英语教学有着重大意义。

上一篇:小学英语多媒体教学初探 下一篇:初中英语听说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