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万名签约摄影师意味着什么?

时间:2022-08-29 10:45:52

新华社:万名签约摄影师意味着什么?

新华社中国全球图片总汇于2002年9月开始运营,负责处理国内签约摄影师照片。截至2011年12月15日,签约摄影师数量达10118人,已实现对国内一、二线城市全覆盖,对县(区、市)一级地区的覆盖率超过95%。内容结构以新闻照片为主,兼顾其他摄影作品。

本刊认为,一支万名签约摄影师队伍的作用不仅在于强化摄影力量,助力图片报道,更体现了“走基层、接地气”,是开门办媒体的生动实践。

目前,新闻事件的发现者与记录者逐渐开始由专职记者蔓延到事件亲历者、目击者、资料收集者等。越来越多的新闻事件、新闻图片在微博、社交网络等媒介上首发,这对纸媒造成严峻挑战,如何拓宽社会资源的吸收渠道、建立采编机制,对于做好图片报道至关重要。

怎样用好签约摄影师?

2011年12月14日,随着新华社中国全球图片总汇审核通过安徽省含山县供电公司思想政治工作部工作人员李昌兵的签约申请,新华社签约摄影师数量突破1万人。这些签约摄影师分布“广”,到达现场“快”,角度“全”,信息“源”丰富。

基层摄影师:覆盖“广”

在发展签约摄影师的过程中新华社中国全球图片总汇考虑种种因素,致力于优化签约摄影师在地缘、职业等方面的全面性和平衡性。例如在专职摄影记者无法立即赶到的边远地区发生突发事件时,有地缘与职业优势的基层签约摄影师可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初步做到了覆盖面“广”。

签约摄影师地缘、职业的广泛性是全面获得各类报道素材的重要因素。2011年2月17日,潜逃加拿大12年的经济犯罪嫌疑人曾汉林被遣返回国,抵达首都国际机场。编辑部与在首都机场工作的多位签约摄影师联系。摄影师马儒壮利用职务便利准确地找到了曾汉林乘坐班机的出口,捕捉到关键瞬间。该稿件新华社独家首发,被多家媒体头版、首页刊登。

签约摄影师人数呈梯级增长的同时,其发稿数量和题材范围均有所增长和扩展,以2011年为例,截至2011年11月15日,图片总汇上网摄影师来稿增幅为13.33%;通稿增幅为2.92%。例如《D3115次动车在浙江脱轨》采用420家次、《北京遭遇强雷雨天气,地铁站进水》采用187家次等。

特殊岗位摄影师:时效“快”

以武警、消防等部门为例,一些特殊职业、特殊岗位的工作人员比专职摄影记者更有效地接近新闻源,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迅速抵达第一现场,在报道时效、拍摄位置、后勤保障等方面占有先机和优势,在重大事件发生时,可以保证图片稿件基本做到时效“快”。

编辑部合理调度:画面“全”

依托现有的签约摄影师布局,通过编辑部的合理调度,摄影师队伍还能在新闻事件后续报道中多点齐发,多地点、多方位、多角度来稿,取得全面立体报道效果,稿件丰富,画面“全”。编辑通过公布选题策划、发稿提示、直接电话沟通约稿等手段对摄影师进行业务指导,通过合理调配来整合不同地域的摄影师资源。

一线签约摄影师:信息“源”

不同身份、行业的签约摄影师是热点新闻的重要信息源。签约摄影师分布广泛,覆盖省会至县级城市,他们不但给编辑部提供“一手”新闻线索和资源外,在重要节点还能为编辑部联系稿件。2011年1月9日,甘肃省舟曲县插岗乡恰瓦村发生火灾。编辑部获知火灾消息后,向签约摄影师约稿,摄影师在无法亲赴现场的情况下,联系到甘南日报社的记者刘彦斌,请他传来现场画面,值班编辑随即编发《甘肃舟曲一村庄发生火灾 600多间房屋被烧毁》。

编辑应在如何获取新闻线索、如何得到现场图片、如何处理来稿、如何完成后续报道等多方面进行探索,从发稿流程、采编机制、沟通反馈等环节挖掘可以改进的地方,同时创新思路,开拓更多消息来源,扩大报道覆盖面,研发有效组织、传输稿件手段,提高报道时效。

专人盯防 全面监控

在常规消息来源之外,图片总汇利用突发事件监控软件,监控各大网站、论坛上的突发事件线索。获取消息、联系图片总监、与签约摄影师沟通、监控采访进度、收稿、编辑、签发全程由专人一盯到底,以防交接过程中出现任何疏漏。

例如《中石油大连石化公司装置泄漏引发大火》采用率达到157家次,此类稿件正是在这种工作机制下发现线索、迅速通联、及时组稿,最终完成报道的。

鼓励现场摄影师用多种手段发稿

除依照传统方式接受摄影师从互联网上传来的图片外,为保证时效,编辑室积极指导、鼓励摄影师在无法接入互联网的新闻现场使用手机拍摄图片并通过彩信传给编辑室发稿,收到良好效果。

盯紧微博资源

目前,通过微博、彩信多渠道征集稿件已经成为编辑部的工作常态。2011年7月23日22时,动车D3115次车厢脱轨。编辑获悉后,随即通联稿件,并监控微博。签约摄影师余根铃在事发现场,但是无法使用电脑传输照片时,编辑部果断决定请他将照片发送彩信,当日,22时19分发出第一组通稿《D3115次动车在浙江脱轨》,图片报道的时效领先其它传统媒体。

如何打造专业化签约摄影师团队

构建跨地域跨行业的摄影师覆盖网

签约摄影师发展工作历来是图片总汇的重中之重。截至2011年12月15日,签约摄影师数量达10118人。目前,签约摄影师在国内一线、二级城市已实现全覆盖,在县(区、市)一级地区的覆盖率超过95%。

在突发事件相关度高的重点行业、重要岗位有针对性地定向发展摄影师。特殊行业甚至可以集体签约,建立行业摄影师信息库,以便于寻求稿源时有的放矢。另外,由于摄影师队伍的人员流动性大,加强对新签约摄影师培训是长期的基础工作,此举有利于提高摄影师队伍专业化水平。对于表现优秀的签约摄影师,图片总汇提供学习和交流的机会。

除了常规申请外,针对突发事件报道性质,图片总汇适时发展临时摄影师,通过多种方式通联稿件。在现代数码技术高度发达的“公民记者”时代,临时发展的摄影师在很多情况下也能在编辑室指导下顺利完成报道任务。

强调采编互动

进一步充分利用微博资源,使之成为组织、指挥、获取稿件的平台,提升新闻线索及图片资源的获取。同时,微博平台也可用于联系活跃在微博领域的签约摄影师,如发现热点新闻,可通过定向联系的方式,第一时间和摄影师取得联系并保证发稿效率。

采编流程技术革新

图片总汇目前正计划建立图片总汇手机发稿系统,签约摄影师可以利用彩信或手机网络(包括通信运营商网络信号或Wifi等)随时随地向图片总汇发稿,特别是在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可省去摄影师通过彩信或邮件将图片发给编辑、再由编辑上传编发的中间环节,进一步缩短发稿时间。另外,建立公共短信服务平台也是图片总汇的一个设想,利用此平台编辑室可根据突发事件的发生发展进程,将最新动态和报道需求定时、定向给摄影师发送,此方法比网上信息更为便捷、及时。突发事件中使用签约摄影师作品注意事项

新闻真实性

图片真实性、图片是否客观表现新闻事件。媒体对来自社会资源未核实消息的与转载应严格把关,如果转发不当,即使强调了信息来自网络或其他媒体,也可能会变相增加不失消息的传播速度和范围,在没有确认的情况下会误导公众判断,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图片版权

针对网络图片而言,此类摄影师的版权、署名权、稿费发放等需要事先与摄影师沟通清楚,摄影师需负责所提供图片及文字说明的真实性并保证不发生肖像权、版权等方面的法律争议,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纠纷。

媒介伦理

此外,并非所有签约摄影师都为专职记者,由于突发事件的特殊性,摄影师的稿件可能存在画面过于血腥等涉及媒介伦理等问题,需要编辑在审核把关的时候特别注意。

上一篇:“走转改”特色专栏集萃(二) 下一篇:总结经验明确方向不断开创金融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