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实习印象小记

时间:2022-10-22 06:05:00

新华社实习印象小记

2006年8月,我独自踏上北上首都的行程,目标是新华社总社。

北京是我一直想去的城市,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令我痴迷,而新华社也是让我神往的地方。从1931年红色中华通讯社开始,新华社记录了中国的发展,见证了中国的历史沿革,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新闻记者。于是,我再也按耐不住心中的热情,提着行李,远离家乡上海,来到一个陌生而又熟悉的城市――北京。

一个令人肃然起敬的地方

新华社位于北京宣武门西大街,离大家熟悉的前门、天安门不过三站路的距离。刚踏进新华社正门(南门)的时候,建筑并未有我想象的那么宏伟壮观,原来我们去的时候,最高大的一幢白色基调的主楼正在修建,据说这是北京二环以内最高的一幢楼了,可惜此刻我们看不到它的全貌。往里走,发现多数楼都是古朴的青色砖瓦楼,朱红色窗户,似乎年代久远,其中图书馆那栋楼顶部还镶有一颗红色五角星。后来仔细打听,才发现新华社的所在地,在民国初年是“国会议场”,图书馆那栋楼是召开议会的地方,而大礼堂也曾是国会礼堂,现在全部变成了珍贵的保护性建筑。

新华社的岗哨也令人印象深刻。在南门、西门和办公楼门口都会有威武挺拔的哨兵把你拦住:“同志,请出示证件。”无论是工作人员还是访客,无一例外需要展示出入证件,检查以后他们会向你敬上一礼,并说声:“谢谢。”

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事业

新华社的下属有共10多个采编职能部门,包括国内新闻编辑部、国际新闻编辑部、对外新闻编辑部、新闻摄影编辑部等。而我所报到的是对外新闻编辑部(Home News for International Service Department)。对外部进行的是对外宣传报道,在新华社译为“publicize China overseas”,通俗说来这是一个让世界了解中国的窗口。我们在这里将中国发生的重要新闻事件,通过不同语言和信息形式发向世界各地。目前,对外发送的有中文、英文、法文、俄文、西班牙文、阿拉伯文、葡萄牙文和日文8种文字,而发送的新闻产品包括文字、图片、图表、音频、视频、网络、手机短信等多种。

由于我学的是英语,最后进入了对外部政文组,进行政治、文化、社会、科技等方面的英语报道。不过,新华社内部经常会有大大小小的业务调整。我刚去的时候,社里正重新建立“中央新闻采访中心”,政文组从原来的采、编、译合一的工作职责,转为编译为主、采访为辅了。

编译的工作看似简单,实则不然,它和翻译还是有着天壤之别。翻译要立足于“信、达、雅”,追求文字效果的完美。而编译工作,尤其是新闻编译的难处在于:一、新华社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怎样将中国特色的报道写得让国外媒体和读者能接受,而不会认为是富有政治意味的宣传;二、作为运用外语报道的记者,写的新闻怎样让英语国家的读者喜闻乐见而不觉生硬。

其实,为了解决以上两点难处,对外部的领导和记者们一直在不断努力。比如新华社学习作为世界第一大通讯社的美联社,为所有记者配备了一本style book(写作格式指南),对于消息和通讯的报道,从形式和用词方面都进行了规范,“指南”上还特意总结了中国特色词汇的译法。此外,新华社2002年成立了一个外文稿件阅评组,每年会出版内部刊物《英语报道研究》,将一年来的对外部、国外分社等部门的报道进行总结评析。这对于每一个记者尤其是新进社的人员和实习生,都是非常受用的培训教材。另一方面,对外部的新闻稿件审查比较严格,记者写完文章以后,要给外国专家进行行文结构方面的修改,最后还要由发稿人进行内容审查,方可发稿。外国专家每过几个月会写一册改稿手记,将记者文章中的典型错误列举分析。当然,社里还经常安排资深记者对新记者进行培训,也会安排记者赴国外进行新闻业务学习等。而无论是新老记者,每天都会大量阅读国外优秀新闻作品来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社里如此周到的安排和记者们敬业的态度,一直令我钦佩不已。

“重大事件”与“社会百态”

刚开始实习的时候,我一直担心自己的英语水平不够,发出的稿件总是在老师的修改下变得面目全非。后来经过每天大量浏览对外部发出的稿件,学习美联社、路透社等外国通讯社的文章,才逐渐有了不小提高。这里可以简单和大家分享一些经验。

首先是如何选好题材。由于对外报道的对象是外国读者,他们可能是社会精英,也可能是普通百姓,因此,我们选择的报道题材一般有“重大事件”和“社会百态”两种。

重大事件是务必要报道的,但是一些事件,尤其是政治活动却不能像国内媒体一样报道,否则不仅外国读者读不懂,更容易产生反感。比如在我实习期间正值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召开,本次全会强调了关于“和谐社会”的理念。对于外国人而言,“和谐社会”颇有政治宣传意味,因此,我们的对外新闻报道除了将领导人的发言全文翻译过来之外,还深入采访了社会各界人物,从百姓到富翁,听听他们对于“和谐社会”概念的认识,是否认为“和谐社会”对于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有所裨益等等,这样的报道便更加有血有肉。

而社会百态的题材容易让外国读者感兴趣,更有利于他们了解中国的社会文化、民风民俗。我们经常报道电影和艺人方面的文章,国外通讯社的转载率非常高。比如,暑期关于《夜宴》和章子怡的文章不少,再比如关于“超级女声”现象。但是有些国外媒体热衷于将这些问题和政治相关联,因此报道时必须十分注意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就拿我写过的一篇看似挺有意思的文章来说,这是关于许多中国准妈妈为选择良辰吉日剖腹产生宝宝的现象(Chinese mothers-to-be opt for“lucky days”)。文章中我用了一位准妈妈的话,说要在8月18日晚上8: 08时生孩子,并且希望产科医生能够让孩子准点降生。后文中还补充了2000年中国准妈妈争相生育“世纪宝宝”,而现在又追求“奥运宝宝”等内容。当我们只是一笑而过地谈论这个话题的时候,外国专家却朝我瞪大了眼睛,一副不可思议的惊讶状,说中国人怎么可以做这样危险且不尊重生命的事情!我意识到外国读者和中国读者阅读时的思考方式不同,因此在后面加上了这种生育高峰将会带来种种问题,包括孩子今后的求学高峰、就业高峰,以及专家谈及这种剖腹产可能会给母亲带来的危险。从而让外国读者了解中国媒体的报道意图―――既不夺人眼球也不积极鼓励,而是持担忧和反对态度。

背景资料很重要

我体会最深的一点就是背景资料的重要性。大部分外国读者并不了解中国,尤其是关乎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而中文报道中忽略的内容往往在对外报道中尤为重要,因此,我们每篇报道都尽可能地添加背景材料,让外国读者熟悉。

记得我曾写过一篇关于中国电影《东京审判》好评如潮的报道(Chinese film on trial of Japanese WWII warcriminals debuts to acclaim),当时也正值“九一八”事变75周年。这部电影是中国电影界摄制关于“东京审判”这个重要历史事件的首次尝试,它以纪录片的方式再现了审判过程,在国内引起了轰动。当时考虑写这篇文章的动因有几点:一、“东京审判”历史事件的重要意义;二、中国电影人对于“东京审判”的首次诠释;三、日本和欧美演员参与演出,并且表现良好;四、电影在中国广受好评;五、日本可能会引进此部电影。

看起来写此篇文章的理由很充足,但是实际上在写完初稿的时候出现了很多问题。由于我的报道对象是外国人,西方受众尤其是欧美读者,对于日本在中国进行的奸淫掠取和南京大屠杀等史实不甚了解。因此,即使国内专家、电影人对于此电影评价颇高,由于文章对于这个历史事件的背景阐述不够,在国外受众中并不会产生影响。

后来,我的老师为我颇费心思地修改,并补充了大量重要的背景材料。首先是他找到了23年前日本导演Masaki Kobayashi曾经拍摄过日本版本的《东京审判》,此片因内容失实受到谴责,老师将美国《纽约时报》电影评论员Drew Middleton的评价作为第三方的观点加以展示,更具有说服力。另外,老师还找到了日本《朝日新闻》所做的一个调查,称调查者中70%的人不了解“东京审判”,17%的人则对此闻所未闻。引用日本方面的权威数据,不仅使文章不显得偏颇,而且还加强了我们报道的力度。

简洁明了的语言

至于我起初非常担心使用外语报道的艰难,实习了一段时间后我了解到通讯社和报刊的报道有很大的不同。报纸是为了吸引读者,而通讯社是向媒体提供信息,关键在于信息的价值而不是词藻。因此,语言无需华丽,而只要信息准确,内容一目了然,行文朴素简单即可。

我曾有一篇报道,是关于“中俄文化年”中国图书很少在俄罗斯出版的新闻,主要原因是引进的成本太高,俄国人翻译起中国的书籍太难,普通人也很难读懂。我当时写的标题是“近年来中国图书由于成本太高越来越少地在俄罗斯出版”,后来经过外国专家的修改,标题变成了“Chinese books too expensive and too difficult for Russians”(俄国人觉得中国图书太贵太难了),文字生动简洁,且意思并无出入,实在令我赞叹。

另外还有一篇报道的题目是“中国启动中医药标准化,5年将制定标准500项”。起初,外国专家不理解我的新闻标题,质疑了我半天“标准化”的对象到底是什么,后来在老师的帮助之下外国专家总算明白,他在我们的标题上加了remedy(处方)一词,意思就全部迎刃而解了。标题是“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medies to be standardized”,也就是“我国将规范中医药的疗法(药方)”。其实外国人对于中国的传统医药非常感兴趣,如果我们新闻报道常常让人看不懂的话,就白白浪费了向西方介绍我国中医药的良机。

夏去秋来。10月下旬,我结束了实习生活,离开了新华社,离开了北京。这两个半月来,感触最深的就是新华社的记者们大多热爱新闻事业,并且怀着新闻理想。对外报道工作虽然强度高、责任大,但是每一个人都兢兢业业,加班赶稿却也乐在其中。所以我回来后写下此文,希望能与向往新华社、有着同样新闻热情的朋友们,一起分享这段短暂而美好的实习时光。

上一篇:“报网互动”的新探索 下一篇:报料热线的功能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