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墙体裂缝原因及处理

时间:2022-08-29 09:48:19

高层建筑墙体裂缝原因及处理

摘要:墙体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框架、剪力墙等建筑出现前,墙体是建筑物的承重及结构。框架、剪力墙等承重结构出现后,在建筑中墙体的承重功能减弱,因此不容忽视。然而,墙体裂缝成为建筑上的质量通病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品质。因此,研究墙体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而研究相应的控制措施,就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就这一课题进行以下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墙体裂缝;产生原因;处理加固

一、砖砌块的应用

砖砌块常用作墙体材料。对墙体材料的要求,首先是绝热、隔声、抗冻、抗火性好;另必须有一定的强度,承受相应的荷载,吸潮性小或有防潮的结构,稳定的热学性能,自重尽可能轻,价格低廉,经久耐用。墙体材料用量巨大,必须贯彻就地取材,利用工业副产品或废料加工制成砖、砌块或板材,否则就会提高造价和因供应不及时影响工期。按所处位置,墙体可分为外墙(又称围护路)、内墙、纵墙、横墙等;按堵体承重情况可分为:a.直接承受屋面和楼面荷载的承重墙;b.只承受自重的非承重墙;c.隔墙―――室内调整房间大小的薄墙;d.抗震剪力墙等。墙体按所用材料可分为砖墙、石墙、混凝土及其他材料的砌块墙,混凝土或其他材料的板材墙,灰扳条隔墙及其他材料的轻质隔墙。墙材在现代建筑中面临着转向的形势。先进的城市,要发展轻质、大块、大板、高强、复合多功能的墙材。广大乡镇建筑,也将减小粘土小砖的比重,推广轻型、中小型空心砌块以及非粘土空心砖等新型墙材。外墙通常要受到阳光直射和大气中冷热、风雨雪雾侵袭作用,必须有良好的耐寒性,首先要求制作尺寸准确,材料性能稳定,不致因冷热温差和干湿引起裂缝或鼓胀。墙体与表面抹灰层或粘贴材料的牢固性很重要,否则产生墙面剥落不仅影响美观,造成渗水,甚至砸伤行人,影响人身安全。其次,外墙应尽量做到吸水性小,墙面光滑,以防止由于雨水与粘附尘埃发生污染。外墙是防止火灾蔓延的重要部分,应注意外墙面层的防火性。外墙具有保温绝热的要求,其面层必须有良好的防水性,在设计上要防止形成冷桥结露。

二、引起砌体结构墙体裂缝的主要原因

引起砌体结构墙体裂缝的因素很多,既有地基、温度、干缩,也有设计上的疏忽、施工质量、材料不合格及缺乏经验等。根据工程实践和统计资料这类裂缝几乎占全部可遇裂缝的80%以上。而最为常见的裂缝有以下几方面:

(1)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裂缝

地基不均匀沉降裂缝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有些裂缝尚随时间长期变化,裂缝宽度较宽,有时宽至数厘米。裂缝主要分为剪切裂缝和弯曲裂缝。地基不均匀沉降裂缝常见的有:正八字裂缝和斜向裂缝。沉降裂缝多出现在房屋中下部且发生于房屋中下部的裂缝较上部宽度大。

一般在建筑物下部,由下往上发展,呈“八”字、倒“八”字、水平及竖缝。当长条形的建筑物中部沉降过大,则在房屋两端由下往上形成正“八”字缝,且首先在窗对角突破;反之,当两端沉降过大,则形成的两端首先在窗对角突破,还可在底层中部窗台处突破形成由上至下竖缝;当某一端下沉过大时,则在某端形成沉降端高的斜裂缝;当纵横墙交点处沉降过大,则在窗台下角形成上宽下窄的竖缝,有时还有沿窗台下角的水平缝;当外纵墙凹凸设计时,由于一侧的不均匀沉降,还可导致在此处产生水平推力而组成力偶,从而导致此交接处的竖缝。

(2)温度变化引起的裂缝

最常见的温度裂缝出现在混凝土平屋盖房屋的顶层两端墙体和山墙上。如在门窗洞边的正“八”字斜裂缝、山墙上部的斜裂缝、平屋顶下或屋顶圈梁下沿砖(块)灰缝的水平裂缝、以及水平包角裂缝(包括女儿墙)等。温度裂缝是造成墙体早期裂缝的主要原因。这些裂缝一般经过一个冬夏之后才逐渐稳定,不再继续发展,裂缝的宽度随着温度变化而略有变化。温度裂缝有明显的规律性:两端重中间轻,顶层重往下轻,阳面重阴面轻。热胀冷缩是绝大多数物体的基本物理性能,墙体也不例外。由于温度变化不均匀使墙体产生不均匀收缩,或者墙体的伸缩受到不均匀的约束,温度应力超过墙体强度,而引起墙体开裂。常见的是墙体长度过长,墙体伸缩在上层大而在基础处小而引起开裂。故应按规范要求设置伸缩缝。此外,由于混凝土屋盖,混凝土圈梁与墙体的温度膨胀系数不同在温度变化时会使墙体产生裂缝。

(3)特殊砌体材料产生的裂缝

如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灰砂砖等的砌体,前者致裂的主要原因是竖缝砂浆难以饱满以及特殊的构造要求未能跟上。后者一般使用南方地区蒸压灰砂砖,由于其本身对温差敏感、表面光滑等特殊性,虽然外观、尺寸指标均较好,但在实际使用中对严格的灰砂墙体施工规程不熟悉,缺少使用经验,导致除存在粘土砖常见裂缝外,还常见在较长墙段中及外墙窗台下的竖斜裂缝。

三、墙体裂缝的预防措施

砌体属于脆性材料,裂缝的存在降低了墙体的质量,如整体性、耐久性和抗震性能,同时墙体的裂缝给居住者在感观上和心理上造成不良影响。特别是随着我国墙改、住房商品化的进展,人们对居住环境和建筑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对建筑物墙体裂缝的控制的要求更为严格。由于建筑物的质量低劣,如墙体裂缝、渗漏等涉及的纠纷或官司也越来越多,建筑物的裂缝已成为住户评判建筑物安全的一个非常直观、敏感和首要的质量标准。因此加强砌体结构,特别是新材料砌体结构的抗裂措施,已成为工程施工、国家行政主管部门,以及房屋开发商共同关注的课题。

(1)预防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裂缝的措施

1)合理设置沉降缝。在房屋体型复杂,特别是高度相差大时,应设沉降缝。沉降缝应从基础开始分开,且有足够的宽度,施工中应保持缝内清洁,防止碎砖、砂浆等东杂物体落入缝内。

2)加强上部结构的整体刚度,提高墙体的抗剪能力,使墙体可适应甚至调整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减少建筑物端部的门窗洞口,增大端部洞口到墙端的墙体宽度,加强圈梁布置,都可加强结构的整体性。

3)加强地基验槽工作,发现有不良地基应及时妥善处理,然后才可进行基础施工。

4)不宜将建筑物设置在不同刚度的地基上,如同一区段建筑,一部分用天然地基,一部分用桩基等。必须采用不同地基时,要妥善处理,进行必要的计算分析。

(2)预防温度变化引起裂缝的措施

1)按照国家颁布的有关规定,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情况(如是否采暖,所处地点温度变化等)设置伸缩缝。

2)在施工中要保证伸缩缝的合理作法,使之能起作用。

3)屋面如为整浇混凝土、或虽为装配式屋面板,但其上有整浇混凝

(3)预防特殊砌体材料产生裂缝的措施

1)确保使用前的稳定期。

2)严格控制含水率。

3)严格按阳江地区有关灰砂砖操作规程和构造要求施工,如在较长墙段中部及窗台下设统长构造筋等。

4)改善砖面造型(如生产糙面灰砂砖)。如能切实落实这四类措施,在目前大力推广使用墙改材料的今天,灰砂砖还是有广泛的生产和应用潜力的。

四、结束语

总之,墙体裂缝因温差和砖的材质因素产生的较普遍,而以地基沉降、温度致裂的危害较大,但其危害性和处理方法也不能一概而论,在具体处理时务必正确区分,对症防治,且以防为主。治理的原则:凡已涉及结构安全且变化剧烈的,应当机立断,迅速采取相应对策,排除动力源,加固补强或作拆除返工处理;反之,如变化趋缓、稳定、仅与外观和评定有关、修复后不影响使用,则重点放在表面处理上。总之,只要坚持对国家和人民极端负责的态度,认真、切实查明原因,墙体裂缝问题也是不难处理的。

参考文献:

[1]徐文献.谈墙体裂缝的形式、产生原因及其防治措施.

[2]曹国辉.房屋常见裂缝分析与鉴定.湖南城建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

[3]刘洪峰.浅谈建筑施工墙体裂缝的成因.

[4]韩玉亭,李军.浅析建筑物墙体裂缝.黑龙江科技信息.

上一篇:浅谈关于框架填充墙裂缝的防治 下一篇:某游泳馆钢筋混凝土桁架安全性鉴定及加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