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与教师谈心应因人而异

时间:2022-08-29 08:49:24

校长与教师谈心应因人而异

在学校管理的过程中,与教师谈心是校长常用的一种管理方式。然而,学校里有百十个教师,每个教师的个性又千差万别,这就需要校长应当充分了解教师的心理特点和个性特征,善于针对不同的教师,因人而异,采用不同的谈心方式。

首先,应当根据教师的性格特点采取不同谈心方式。

1.“内向型”教师,不善言辞,但是他们的内心世界却是非常丰富的,勤于动脑,悟性较好。因此,与他们谈心应当采取平等对话的方式,使他们感到校长平易近人、可亲可爱,使他们在“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解”之时能够豁然开朗。

2.“巧言型”教师,思维敏捷,口语表达能力强,且能言善辩。与他们谈心,应深入了解他们的工作状况,掌握事实根据,对其谈话内容要有理有据,使其口服心服。需要要注意的是,校长千万不能只是为了达到一时的谈心目的,而用“哄一哄”、“吓一吓”的方式,那样只会适得其反。

3.“谦虚性”教师,遇事谨慎,缺乏自信。与他们谈心,应推心置腹,坦诚相见,多肯定他们的长处,并针对其实际情况提出明确要求,所谓“长善可以救失”,激励他们用自身的优点,克服自身的缺点,使他们切实感受到校长对自己的殷切希望。

4.“多疑型”教师,对校长的谈心内容,总会想得太多,甚至于存在诸多顾虑。因此,与他们谈心,不但要亮明自己的观点,而且也要用充分的理由证明自己的观点。同时,语言要干脆利落,切不可模棱两可,不但要以情感人,更要以理服人,要以诚恳的态度使教师感到校长的真诚。

5.“自尊型”教师,他(她)们大都自尊心很强,与他们谈心切忌太直白,宜采用“声东击西”的方法,言辞要含蓄、婉转,应化严肃于幽默之中,以柔和的态度、语气消除其紧张情绪。

6.“执拗型”教师,他(她)们大都认死理,喜欢钻牛角尖,因此,在谈心之前,校长必须对其工作状况做一个翔实的调查,同时也应做一个细致的分析;在与他们谈心的过程中,则要“刚柔相济”,既要摆事实,讲道理,也要顾及其心理感受,更要避免其思维钻入牛角尖;谈心后,还应“跟踪”,及时掌握他们的状况,了解谈心效果,必要时要再次谈心,多引导,将其思维引入正确的方向。

其次,应根据教师的工作状态采取不同的谈心方式。

1.与“薄弱型”教师谈心应发现闪光点

“薄弱性”教师,就是一些工作能力有所欠缺的老师(尤其是一些刚踏上工作岗位的年青教师),他(她)们因为经验不足、工作方式不恰当等方面的原因,导致工作效率较为低下,也未能在一些赛课、论文案例评比中荣获好成绩。因此,他(她)们往往有一种自卑心理,因而情绪低落。与这些教师谈心,校长要注重发现其闪光点,鼓励他们树立自信心。

2.与“中间型”教师谈心应挖掘动力点

“中间型”教师,就是那些工作能力还可以,并且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感觉“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尤其是一些中、老年教师)。他(她)们往往拼搏精神差,缺乏前进的动力。对此,我们可采取“触动式”谈心方式,以“刚”克“刚”,促其猛然醒悟。但要注意的是,这种“触动”要掌握分寸,看准火候,用富于哲理性的内容激励他们,使他们能心悦诚服。

3.与“骨干型”教师谈心应找出自省点

“骨干型”教师一般都是工作中的佼佼者,比较自信,自然也就比较自负,有时不易于看到自身所存在的不足。与他(她)们谈心,要运用“提醒式”,在肯定成绩的同时,诚恳地指出其不足,促使他(她)们正确地评价自己,扬长避短,向新的目标奋进。

“一个人必须知道该说什么,一个人必须知道什么时候说,一个人必须知道对谁说,一个人必须知道怎么说。”(现代管理之父德鲁克语)可见,在学校管理的过程中,一次成功的谈心,将会促进校长与相关教师之间的沟通产生相互理解,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产生信任,从而为学校的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单位:江苏省镇江新区实验小学)

责编 / 齐鲁青

上一篇:浅谈小语课堂评价策略 下一篇:《论语》八则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