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观免费热

时间:2022-08-29 08:20:50

最近,文化部和财政部出台的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站)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明确,2011年底之前国家级、省级美术馆全部向公众免费开放;全国所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实现无障碍、零门槛进入,公共空间设施场地全部免费开放,所提供的基本服务项目全部免费。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无疑回归其“公共”本位的基本要求,这钟惠民之举赢得了社会赞誉。得陇望蜀,人们也许关注着档案馆什么时候也能免费开放?

免费与否,需要厘清的是什么叫公共属性。档案馆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历史文化积淀的结晶,具有典型的公共属性,免费应该是合情合理的。这种免费不仅仅为民众谋福利,档案馆提供档案利用服务,意味着政府提供公共产品,本身具有较强的正外部性,个人受益的同时也让整个社会受益。这种免费会让更多的人产生与档案馆亲近的冲动,避免曲高和寡之嫌,对于提升档案馆人气指数、增强城市文化气息、维护公民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档案馆作为公益机构提供免费服务,是大势所趋。档案界曾流行过“以档养档”,国家财政对档案事业投入不足的情况下,档案馆设立名目创收收,实为无可奈何之举。虽然,“以档养档”部分解决了档案馆的运行经费问题,与此同时带来的后果是,档案馆以资源垄断进行创收,严重损害了公益性质,致使公共服务大打折扣,收费也成了民众通往档案馆路上的一块顽石。档案馆,“免费热”的话题,折射着民众对档案馆的期盼。档案馆作为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象征,不能异化为“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有责任彰显其普惠性,让民众充分享用公共资源与服务,这是不可回避的进步方向。

当然,所有服务都意味着投入,如果没有投入,免费服务就是一句空话。档案馆的免费,不能单纯表面的免费,需要丰厚的公共投入予以支撑。一方面,需要通过增加政府财政投入,建设更有时代气息、传承历史、文化休闲等多功能的现代档案馆;另一方面,通过增加公共投入,确保档案资源征集、抢救、保管、开发利用等经费的充裕,不断提高档案馆的资源数量和质量以及档案服务的便捷可及性。据调查,目前我国档案馆事业欠发达,财政投入不足,无疑是其“病源”。档案馆的财政投入之所以不足,不是因为我们“差钱”。2010年我国政府财政收入超过8万亿,档案馆投人却仍然显得十分微薄,尽管“十一五”期间财政部每年拿出9000万元用于补助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但总体上看,目前公共财政本身的公共性还是不够到位的,地区之间投入也很不平衡。免费可以厅事大吉吗?关键还要保障供给充足,还要看公共财政投入的程度。据了解,今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大力支持,中央投资6亿元,补助203个中两部县级档案馆建设,并在“十二五”期间继续补助1209个县档案馆建设。随着公共财政投入程度的不断提高,实现公众希冀的理想目标将不再遥远。

免费意味着由国家财政买单,但国家财政不是印钞机,不能打包・切。国家财政提供的资金支持,只是对基本公共服务进行免费,并不等于所有服务都免费。比如浙江省在2007年实施的《浙江省国家档案馆管理办法》明确,档案馆提供免费服务,工本费除外。公共服务应该分两块:一块是免费的公共服务,还有一块是收取成本费的服务,比如复印、邮寄等,如果不收费,就会造成公共档案资源的滥用。在国家投入基本保证后,档案馆应当考虑通过哪些途径,弥补经费不足,比如对档案进行深度开发,不能等、靠、要,要想方设法使资源效益最大化。

就全国来说,档案馆免费开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目前,国家正在实施数字档案馆建设计划,通过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实现公共资源共享和合理利用,促使档案馆走向社会、服务大众,真正使档案惠泽民众,真正使档案馆成为记录历史、传承文明、服务社会、造福人民之所在。

上一篇:走进“十二五” 实现新跨越 下一篇:关于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移民和项目档案资金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