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月静观 第4期

时间:2022-10-15 01:01:03

孩子,你一定对唐代的诗人王维印象深刻吧?因为没有人可以淡忘他清新自然的诗句。

那个春天,王维在友人皇甫岳的山庄作客。那所流传千世的住宅,坐落在风景如画的云溪。

夜晚,沿着弯曲的山间小路,王维与友人皇甫岳慢慢地步入密林深处。正是春天,野草的清香和着泥土的芬芳,给予人们春的享受。这真是春天的盛宴,春桂的点点繁花,淡雅如玉,幽香袭人。

没有言语,每一步都是一重暖意,因了这春,这树,这花香,这绿肥红瘦的春意。

少了公事的烦扰,不闻车马喧嚣,利欲不再束缚心灵的自由。

无欲一身轻。虽不能像孩童轻松得飞跑如燕,也不能像杜甫听到蓟北收回的喜极而泣,和他妻子的“漫卷诗书喜欲狂”那样的痛快淋漓的快乐,只有“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的诗句才描摹得出。

也不能似46岁的孟郊,中了进士,“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遍长安花”。但,森林涵蕴万物的丰富,皓月当空的纯洁,桂花丝丝缕缕沁人心脾的香气,浸润一颗饱经风霜,却犹如赤子的心灵。

罢了,罢了。

老师张九龄被罢相,不过是尘世的俗事一桩。在短短的人生几年来看,它是一项重大事件,可从悠久的历史来看,这又当如何?

幼时,母亲已师北宗高僧普寂,那位平时不苟言笑,人们极少能看到他和悦之色的一代高僧给予俗世的徒众,多少佛家的义理。想当年,母亲日诵法华经,慈悲心中起,莲花遍地开。王维与弟兄都随她奉佛,日常多食蔬菜粮食,不吃荤腥。

五祖让众徒作偈传衣钵。神秀苦思数日,作偈于墙:“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五祖心知神秀不能明心见性,不能托付衣钵。

六祖慧能,当年那个还名不经传的,仅被安排在做粗鄙工作的“南蛮”,并不会写一字,只好央告一位小沙弥帮他把五言禅诗写在墙上,那就是《无相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僧众都沸腾了。人不可貌相,没想到,这个在碓房舂米八月的和尚,什么时侯竟然成了肉身菩萨?

五祖怕有人伤害慧能,故脱下鞋,用鞋底擦去此偈。称:“此偈也不能见性。”他又在碓上敲三下,然后掉头走开。三鼓,慧能僧衣遮面受衣钵,五祖传道《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即对一切都不迷恋执著,只显现自我的本心。

六祖大悟,云:“一切万法,不离自性。”就是说,一切佛法,离不开本心。明心则见性。

是了,有与无,是多么接近的两个方向。一个向左,一个向右,而它们的中间平衡处,想来,才是你我应该拥有的立足处吧?佛家说:菩提即是烦恼,生死即是涅磐。

既如此,进则仕,出则诗。两下安然。

山林岑寂,一枚枚如羊脂玉的花瓣飘落在草茎、树叶,还有那赏景的人身上。葳蕤的春草,吮吸着夜的宁静,默然地生长着。

远山如黛,空寂无人。皓月当空,心似明镜。

是这朗朗的月华,惊醒了鸟儿的么?叽叽、啾啾的娇啼,一半儿欣喜若狂,一半儿怅然若失。

哗啦啦流淌的溪涧,和着鸟儿的快乐,一弯春水向东流。

这就是春的喜悦吧?

王维与友人相视一笑,心下了然。

奥修说,老子曾经和邻居同云看日出。邻居带去一个朋友,看到美丽的太阳,那个朋友说:“多么壮美的景色呀!”他闻到清新的空气,说:“多么清爽的空气呀!”

老子没有说话。回去后,他告诉邻居:“下次散步,不要叫那人来了。他是一个多话的人。如果景色真的很美丽,那么,我已经看到了。空气清新,我自己也感觉到了。”

静观,静思,静听,静默。

一个安静得连花瓣飘零声,都若隐若现的世界,想来是极大的虚空。而空,亦即是满满的世界吧?

你可以用袋子、用车辆、用整幢整幢的楼房,装那金光闪烁的金币,因为它是有形的;你可以用成片成片的稻田,整座高山、茂林修竹,来彰显你的富裕,因为它们是可以量化的。

可是,你不能妄想用一支笔,一本书,就将一个人的思想完全地攫为己有。因为,老子说过:“道可道,非常道。”你也不能用你想象得出的方法,可以真正量出世界的大小,那是一个永远的、真正的空,是你竭尽全力也无法获得的高度。

相传有位花匠栽种的葡萄获得丰收,他摘了一些,准备让四邻尝鲜。

花匠把葡萄送给一位商人,商人边品尝边问:“多少钱一斤?”花匠不收钱,可商人不同意。花匠把葡萄送给一位,的丈夫很是不满,以为花匠必有所图而来。

花匠把葡萄送给一位过路的老人,他吃了后,很快乐地说:“滋味很好。谢谢你。”说完,他就走了。花匠非常高兴,这才是真正明白他心意的人。

不再有任何烦忧,安静地、纯粹地和友人静静地站立在空旷的山野,让如水的月华洗去尘世的风霜,是人生一乐。

淡淡地嗅着桂花的清香,听一瓣一瓣花儿潸然落下,用各种曼妙或是愚钝的方式。听三棱草、四叶菜、天南星,或是芦苇、卷丹等野花野草汲着夜的琼浆,悄悄生长,是人生幸福。

春潮带雨晚来急,春涧飞流的夜晚,于夜阑人静的时刻,自有生的妙趣。何况还有皎皎明月,疏朗自然地关切着尘世的一众呢?

我们自然是快乐无比的,还有那惊醒的鸟儿,每一簇婉啼不都是生的欢唱么?

孩子,王维如此,六祖如此,老子如此,花匠亦如此。

你明白了吗?

上一篇:深圳市教育考察之旅见闻 下一篇:微笑是你的习惯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