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利用FDI情况比较研究

时间:2022-08-29 04:31:50

中印利用FDI情况比较研究

中国与印度作为发展中大国,先后走上改革开放的发展道路,凭借利用FDI和大力开展对外贸易参与到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当中,实现了两国经济大幅度进步。虽然中印两国都被称为“世界工厂”,但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两国既有相似之处,又有许多不同。

印度利用fdi的发展过程可以给予中国一定的经验与借鉴,帮助我国在新的时代保持经济迅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一、中印利用FDI的比较

(一)FDI规模与来源地

印度在1995-2004年度,FDI年平均流入量为37.89亿美元,2005-2007年年平均流入量为176.04亿美元,至2008年,FDI流入量达到了425.46亿美元,攀上历史新高,但2009到2010年出现下滑,只有246.40亿美元的FDI流入。而中国在1995-2004年FDI年平均流入量达到464.75亿美元,已超过印度2008年最高峰的数据,2011年更是达到1240亿美元的高峰。所以,单单从FDI的规模看,中国要远远大于印度。

在FDI 来源国方面,中印差异较显著。近年来,印度FDI第一来源地是毛里求斯,美英德等发达国家对印度的投资也一直占FDI总额的40%以上。毛里求斯在印度FDI中的地位有其特殊性,美英德国家才是其最主要的FDI来源国。中国FDI主要来源地是港澳台和东南亚地区,投资者中华侨比例较高,资本规模相对较小。来自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的FDI在2011年度只占17.39%左右,2012年1-4月,美国对华实际投入外资金额同比下降了28%,新设企业数量同比亦减少3.85%,与2000年以来美国的头号世界FDI主要输出国地位不相称。

(二)利用FDI方式与产业结构对比

改革开放至今,绿地投资是FDI进入中国市场的主要方式,比例高达85%,跨国并购占中国FDI总额的比重仅约15%。印度在经济自由化初期,绿地投资也是FDI进入印度市场的主要方式。但随着印度政府利用FDI政策由鼓励绿地投资逐渐倾斜于鼓励并购方式的投资,FDI以并购方式进入印度的比例越来越高,目前已达到50%以上,远超中国的对应值。企业并购模式要求外国投资者具有较大资本规模和较高技术管理水平,在发达国家,80%以上的FDI采取并购方式。而流入我国的FDI中并购模式所占比例较低,说明我国利用的FDI中,技术含量高的所占比例较低。

从FDI的产业结构看,我国的制造业所占比重过高,其占FDI总额的比重在最低时也超过50%。而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一直在30%以下,从某种程度上说,第三产业(例如教育、卫生和社会福利业等)已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到2009年,FDI在服务业的投入才有所上涨。相比之下,FDI对于印度服务业的青睐要甚于制造业。2006年以来, FDI在印度服务业的投入所占比例最大,约为46. 65%,与整个世界FDI的投向结构吻合。近年来,我国致力于调整国内产业结构并取得较大成效,在2012年1-4月,服务业实际利用FDI达182.66亿美元,同比增长31.26%,增速高于制造业及农林牧渔等其他产业。但仍低于整个世界FDI的投向结构。

(三)利用FDI的经济绩效对比

(1)贸易促进效应。流入中国的FDI是出口导向,2009年外资企业出口占总出口比例61.3%,外资企业产生的贸易顺差约占中国贸易顺差的82%。由此可见,外商对华投资确实促进了中国出口贸易。而在印度,FDI以占领国内市场为目的,生产的商品主要在国内销售。这种情况下,FDI对促进印度出口贸易不会起到很大作用。(2)技术提升效应。来自发达国家的FDI技术含量较高,印度市场经济较发达,印度企业能够通过有效市场竞争获取更大的FDI技术提升。而FDI在中国受到超国民待遇,导致中国内资企业竞争力小于外资企业,另一方面,我国FDI大多来自香港等华人经济圈,规模小、技术含量低、创新能力弱,从而技术提升效应较小。(3)产业升级效应。在中国,FDI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与第一产业产值比重逐年递减,第二、三产业产值比重不断上升的产业结构变化趋势相符,所以,FDI大量流入是促进中国产业结构转变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印度,FDI的投入集中在第三产业,使得印度摆脱了重复生产低技术含量和低附加值产品的怪圈,从而实现了向生产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的转变。从这一点来讲,印度利用FDI所取得的产业升级效应比我国更明显。

二、中国可借鉴的经验及政策建议

(一)制定FDI政策应遵循的原则

鉴于印度的经验,中国在制定FDI政策时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1)利用FDI要从本国实际出发。既要考虑政治环境,也要考虑经济环境,并要随着各种因素的变化,不断地调整利用FDI的政策。印度自四十年代开始,根据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通过不断地调整利用FDI的政策,使印度FDI的结构趋于合理,为印度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2)制定的政策要有连续性和稳定性,避免出现断层,使投资者缺乏安全感。五十年代印度曾因为国有化影响,政府制定的政策前后有较大的差别,使得大量的外资出逃,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3)制定的政策要有针对性,要始终优先向高技术含量、创新企业倾斜。印度政府就曾经为促进IT行业的发展,制定过该行业的国内外公司与出口加工企业享受同等优惠的政策。这为印度的高科技产业发展铺平了道路。

(二)提高FDI使用效率

通过数据分析,我国目前利用FDI的规模已经远远低于20%的增长速度,这说明我们已经渡过了初期资金严重短缺的阶段,对于FDI的需求正从数量向质量转变,进入平稳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政策制定的重点就要向提高FDI的使用效率倾斜。1.进行利用FDI的政策调整。(1)制定提高FDI技术含量的优惠政策,加大对FDI引导力度,开展具有实际效果的投资促进活动,吸引发达国家的FDI向高技术含量的产业流动。(2)制定引导FDI流向第三产业尤其是服务业的优惠政策,例如信息、卫生、咨询、社会公共建设等。(3)制定引导FDI流向有利于我国现有制造业技术改造方面的优惠政策。(4)制定引导FDI流向有利于创新行业发展的优惠政策。2.提高技术的吸收能力。利用FDI的主要目的是提升我国的技术水平,这就需要我们要有相应的消化吸收他人技术水平的能力。所以要(1)培养我们自己的技术人才,加大教育、培训方面的投入。(2)提高自我研发创新的能力,加大科研方面的投入。3.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保护知识产权要与国际接轨,不仅要保护好自主知识产权,也要保护好由FDI带进来的知识产权,这样才能吸引真正的高水平、高质量的FDI,这在印度IT行业的发展中得到了证明。

(三)增强本国企业竞争力

印度内资企业之所以能在与外资企业的激烈竞争中不断发展,除了企业本身原因外,更重要的是印度政府制定的政策为本国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使本国企业在竞争中占有优势,使FDI技术溢出效应更加明显。借鉴印度经验,中国政府需要为本国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和发展空间。具体举措包括:(1)加强市场化建设,取消对外资企业的超国民待遇,限制地方政府制定优惠政策的权力,杜绝地方保护主义,为内外资企业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2)健全资本市场,拓宽企业筹资渠道,增强企业竞争能力。(3)制定有利于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首先以政府为主导,建立创新机制,对企业自主创新提供资金支持,其次,加大对科研成果转化的扶持力度,鼓励科研单位与企业的联合,第三,通过对合资企业中的技术融合,来消化吸收外来的直接技术和间接技术,以达到整个产业技术含量升级的目的。(4)创立跨国公司,通过走出去的战略,首先实现避开贸易壁垒的目的,其次,通过收购外国企业,实现企业乃至整个行业的技术升级,最后,拥有对全球资源配置的较大主动权。

三、结束语

从整体上看,中国FDI规模虽远大于印度,但在其来源与行业结构投向方面却明显劣于印度,所以,中国需要把发展的重心从制造业转移到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第三产业领域。通过借鉴印度利用FDI的经验,从而优化中国产业结构,利用FDI推动中国整体产业结构升级;同时大力发展市场经济,促进经济繁荣,科技发展,使中国未来在高技术领域FDI的争夺中占优,实现中国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作者介绍

薛涵,女,1990年12月出生,籍贯黑龙江省密山市,2012年毕业于天津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贸易专业。

上一篇:对国有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发展方向初探 下一篇:对中国现行的金融体制的一点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