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贸易论文范文

时间:2023-11-13 00:00:38

中印贸易论文

中印贸易论文篇1

[论文关键词]中印贸易经济因素非经济因素

自20世界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两国关系的改善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印贸易也发展迅速。进入21世纪,特别是中国成为WTO成员国后,双边贸易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中印双边贸易额以年均超过30%的速度增长。2004、2006、2007年分别达到136、250、387亿美元。但中印双边贸易总额占各自对外贸易总额都很小。以2005年为例,中国对印度贸易额仅占对外贸易总额的0.8%,印度对华贸易额也仅占印度对外贸易总额的5%。其原因是还有诸多因素制约着中印贸易的发展。

一、经济因素

(一)中印贸易商品结构具有明显的重叠

由于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规模经济以及产品差异性的存在;中国和印度均存在着资源优势和劳动力优势,以及中印经济技术水平差距不大;中国和印度国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相似,对产品的需求结构或需求档次相似。中印在参与国际分工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进出口结构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中印2005年出口产品构成:中国农业原材料、食品、燃料、矿物和制成品分别为0.5%、3.2%、2.3%、1.9%、91.9%,印度1.5%、8.9%、11.4%、6.9%、70.3%;进口构成:中国3.6%、3.3%、9.7%、8.1%、75.1%,印度2.0%、3.3%、36.3%、5.0%、52.4%。中印2005年进口来源出口去向构成:两国出口到发达国家的货物分别为55.2%、45.1%,出口到发展中国家分别为44.8%、54.98%;从发达国家进口分别为38.5%、34.4%,从发展中国家进口分别为61.5%、65.6%。从以上数据得知,除制成品的进出口额及个别外,各项基本一致,这表明中印两国进出口和经济结构雷同,发展水平相似。明显这成为双方贸易发展的一大障碍。

(二)印度高关税与非关税壁垒

印度的贸易保护水平之高在全球开放经济体中位居前列,除了近30%的制成品平均关税之外,印度还对进口维持着一系列的额外收费,各种非关税措施纷繁复杂,贸易争端的立法不规范,解决程序也缺乏透明性。近年来印度关税已陆续下调,但仍居较高水平,最高关税由400%降至50%,平均关税由87%降到27%。高关税阻止了外国商品的进入,中国商品同样也难以进入,阻碍中印贸易的进一步发展。此外,印度非关税壁垒相当普遍,行政干预多。印度进口商一般还须交纳附加税、增值税、预期收入税、调节税及基础设施建设费、进口许可费等各种进口费。

(三)投资领域重叠

中印两国经济起步都较晚,且两国经济增速很快,在很多领域,具有相同的需求。特别是对基础建设领域的大量资金投入,这种共同的资金缺口使两国不得不寻求其他国家的投资。这种在需要投资领域的重叠,某种程度上造成了中印两国之间的竞争。而这种相似的投入,使中印的产业结构以及国内需求产品趋同,从而增强了竞争性,阻碍了中印贸易的发展。

(四)两国间贸易摩擦频繁

中印两国双边贸易随着在各方贸易额中所占的比重都不大,但两国的贸易摩擦不断。但由于印度的高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中印两国间贸易摩擦频仍。从1994年印度对我国发起第一例反倾销调查以来,截至2006年7月,印度对我国反倾销调查98起,特保措施l起,保障措施2起,总计涉案金额716亿美元,印度正成为对我国发起反倾销最多的发展中国家。频繁的贸易摩擦给中印两国贸易开展造成了障碍,也阻碍了两国自由贸易区谈判的进程。

二、非经济因素

(一)政治和安全因素障碍

中印贸易关系发展是个经济问题,但政治和安全上的因素也对其产生着间接的影响,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印方看来,密切的中巴关系为中印政治关系的改善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也为中印贸易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长期以来,印度对于中巴的密切关系依然怀有戒备心理,把中国与巴基斯坦的正常的国家关系看作是对印度国家利益的威胁这使中印在政治上的互信度降低,影响两国政治经济合作的发展。其次,“中国”的影响,使印度对中国的崛起产生畏惧心理,对中国的的商品产生抵制情绪,使得中国在印度的市场缩小,中印贸易发展受挫。再次,中印边界和问题。中印作为亚洲的邻国,边界长达2000公里。由于西方殖民主义者在我国西南边疆进行侵略时遗留下了许多边境问题,直至目前双方仍未找到最终妥善解决边界问题方案。在问题上,印度政府多次重申是中国的一个自治区,不允许的反动势力在印度领土上进行反华活动的官方立场。这不仅给中印政治上的互信蒙上了阴影,同时也阻碍了边境贸易的发展和贸易的便利运输业。

(二)交通运输费用高

对于贸易的发展,交通运输可谓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因为他直接关系到双方贸易的运费问题。中印两国虽为紧邻,且有数千公里边界相连,但至今却没有作为基本交通设施的公路和铁路相通,使双方之间交通运输极为不便。双方大部分贸易商品只能通过南中国海,绕道马六甲海峡,经过遥远的海洋运输,从而大大增加运输成本。这不仅严重阻碍中印商品贸易扩大。而中国目前提出的第三亚欧大陆桥的修建,成为解决中印交通运输费用的一条极其可行的办法,但印度尚存疑虑,反映不是很强烈。这为中印贸易的长期发展造成障碍。

(三)印度的大国意识和经济发展战略

印度的大国意识和大国目标决定了印度对中国的经贸战略中始终以赶超为目的、以竞争为主题。印度是一个具有强烈大国意识的国家,但印度又缺乏一个大国所应具有的自信和风范。印度施行了内向型经济战略思维,奉行内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和外贸战略。一方面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学习和借鉴中国引进外资、促进出口的经验,另一方面,印度又过度保护本国企业和市场,印度的开放度不够。在享受别国经济开放带来的好处时,利用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等政策来保护自己,这种体制制约着印度进一步向外拓展经济发展空间,也阻碍了中印贸易的发展。

三、结语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发展的今天,任何一个国家都要在合作共赢中求得发展,中印贸易的快速发展就是一个例证。如何更快、更好的促进中印贸易的发展,成为两国经济合作和发展的强劲动力。从上面对中印贸易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可以看出,要促进中印贸易的快速发展,首先,在经济因素方面,中国政府和企业要主动去了解印度的投资和合作环境。尽量避免中印贸易中的重叠性,促进互补性产品的开发,减少贸易摩擦;在非经济方面,解决中印边界问题,通过高层互访来增强政治上的互信,修建第三亚欧大陆桥及构想其他通道,为中印贸易的快速发展准备条件。

参考文献

[1]文富德,论中印经贸合作的发展前景[J],南亚研究季刊,2008(1)

[2]倪香芹,王晓莹,试论中印贸易合作发展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南亚研究季刊,2006(4)

[3]杨文武,倪香芹,中印经贸合作现状、问题及其对策[J],社会科学,2007(9)

[4]熊德禄,中印贸易关系发展现状分析[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

中印贸易论文篇2

【论文摘要】 当今世界,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完全独立于世界经济之外。无论是从产业部门还是从收入水平、就业和经济增长等不同层面来看,每一个国家的经济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投资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牢固的纽带。印度与中国都是发展中转型经济国家典型。印度贸易的发展与中国贸易之间有着举足轻重的关系。在世界贸易中都起着同样重要的作用,都是经济发展中的影响与被影响者。 【论文关键词】 转型经济 印度 中国 贸易关系 一、印度贸易状况 印度自然条件相对优越,气候暖湿、资源丰富,为印度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物质基础。印度进口商品结构为资本货物、能源、原材料和中间产品,其进口近年来大量增加,而粮食等消费品进口则大大减少。2005年石油进口额高达266亿美元,其后两年也呈增长趋势,这也是印度外贸逆差形成的主要原因。进口的原料及其他中间产品主要是羊毛、原棉、石油制品、化肥、钢铁、钻石配料、食用油等。出口商品结构中农产品出口额下降,工业品出口额不断增加。2006年印度出口农产品(包括茶叶、海产品、咖啡、蓖麻油、棉花、油漆等)约80亿美元,IT产品出口为185亿美元,药品及相关化学品出口达55亿美元,其他工业制成品约90亿美元,钻石及珠宝出口自2003年起已超过100亿美元。印度独立后,其对外贸易的地区结构由独立前集中在少数国家的状况,转变为日益走向多元化。20世纪80年代开始,印度经济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放松对私人经济的控制、改善对公营企业的管理、增强试产调节功能、扩大对外开放等,并在《2004-2009年度印度对外贸易政策》中使之规范化、具体化。图为2007年印度出口产品、图右为进口产品(亿美元) 2007年~2008年印度对外贸易总额为1814.8亿美元,同比增长22.63%。其中出口722.81亿美元, 同比增长18.52%;进口1092亿美元,同比增长25.51%;贸易逆差369.23亿美元,同比增长41%。 二、印度与中国贸易关系 中印贸易往来从丝绸之路时就已开始。贸易关系在1959年因中、印政治关系恶化而停顿,1976年恢复正常之后就一直向着良好的方向发展。印度出口中国的商品主要是矿砂、塑料、珠宝、贵金属等,从中国进口的商品主要是机电、矿物燃料、矿物油等。当前,印度处于顺差地位。但因双方政治关系不很稳定,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十分相似,经济互补性差。在今后的中印双边贸易进一步扩大上可能还会面临一些问题,但就目前发展状况及对未来的预测表明中国在未来对印贸易中很可能超过美国,成为印度最大贸易伙伴。 中国和印度经过近些年的快速发展,已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有潜力的新兴市场和消费品市场。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印两国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提高,但双边贸易额很小。影响贸易的因素有很多,如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政治关系、文化因素等,但最根本的原因仍然是经济因素。利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和净贸易比(NTR)对目前中国和印度农产品竞争能力进行对比分析,中国在农产品贸易中已不具有比较优势,而印度仍处于比较优势地位。对于中国和印度,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和要素禀赋模型更能合理地解释两国双边贸易额较小的现状。但是,由于NTR的取值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产业标准的不同,即根据不同的产业分类标准,会得出大小不同的NTR值,甚至会得出正负相反的取值,因此,通过单个NTR的值,分析某个产业的竞争能力是有失公平的。为克服这一缺点,本文利用该理论框架下的净贸易比这一定量分析指标,计算出它们的相关系数,以此研究两国贸易结构的相互关系。首先,根据《联合国国际贸易统计年鉴》(InternationalTrade StatisticsYearbook)按照SITC三位码分类的中、印两国1985年~2007年的进、出口数据,计算出各商品组的NTR值,每个国家各商品组的NTR值组成一个向量,分别设为向量X,Y,Xi是i产品的出口额,Yi是进口额;然后,根据公式Yi=α+βXiεi,运用最小二乘法,对两个向量做相关分析,求出对应向量的皮尔逊相关系数。如果相关系数是正的,说明中、印两国在贸易结构上是近似的。如中国在某类商品组上具有比较优势(或劣势),印度在该类商品组上也具有相近等级的比较优势 (或劣势),两国具有比较优势(或劣势)的商品组重合程度较大,意味着两国在对外贸易关系上表现为一种竞争关系。相关系数越大,表明两国的贸易结构相似程度越高,在贸易上体现的竞争态势愈明显(注:引自《东盟五国与台湾出口产业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分析》)。如果相关系数是负的,说明两国在贸易结构上是相反的,即一国拥有比较优势的商品组,在另一国可能不拥有比较优势,两国在对外贸易关系上表现为一种互补关系。计算中国和印度纺织品与服装制品的RCA指数,说明两国在纺织品与服装制品上都具有比较优势,竞争能力是非常相近的。由于在中、印两国的进、出口贸易结构中,工业制成品占很大部分,所以在分析全部商品的基础上,有必要对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分开进行分析(注:根据SITC的划分标准,初级产品指SITC的0类~4类,工业制成品指SITC的5类~9类,由于第9类基本是未分类的其他制品,所以本文讨论的工业制成品只包括5类~8类。)。根据SPSS软件的输出结果,全部6个分析年份的相关系数都通过显著性水平为1%的双尾T检验。因此,可以拒绝两个变量不相关的原假设,即三类商品组在分析年份表现为一种正的相关关系,说明中、印两国的初级产品、工业制成品和全部商品的贸易结构表现为竞争关系,两国具有比较优势(或劣势)的商品具有相当的重合程度。中、印两国总体贸易结构在1985年~2007年的各年份分别呈低度正相关和中度正相关。在一般的统计分析中,有一个根据相关系数的大小判定相关程度强弱的标准。设相关系数为r,一般地,当│r│≥0.8时,视为高度相关;0.5≤│r│<0.8时,视为中度相关;0.3≤│r│<0.5时,视为低度相关;│r│<0.3时,认为关系极弱,可以看做是不相关。比较而言,工业制品的相关程度最强,大于全部商品和初级产品。可以说,中、印两国的商品在世界商品市场上表现为一种竞争关系,并且竞争的激烈程度先升后降,但两国工业制成品的竞争程度比中国与东盟后起四国的竞争程度轻微。中、印总体贸易结构的竞争关系,根据净贸易比计算的相关系数,反映的是两国在虚拟的世界市场上的竞争程度和变化方向。考虑到NTR指标的局限性,中、印两国的工业制成品在各自的商品出口份额中所占比重较大,近年已达到80%左右。为使统计口径一致,中、印出口数据统一用美国对两国的进口数据代替。按照HS分类标准,(由联合国海关合作理事会于1973年研究并制定,1978年重新修订,包括5019个6位数子目的商品),美国进口历史数据(U.S. ImportsHistoryCD-ROM)中工业制品按照十位码分类,分别由第一位数为5~9的商品构成。首先,将十位码中前三位相同的商品进行汇总,归纳成按照HS三位码分类的91组商品,分别属于500组~999组,分别对应于《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第三次修订本的第5类~8类的各组商品;然后,求出各国各商品组在美国市场上的份额,即一国某一类产品j在美国该类产品进口合计中所占的百分比,用该类产品各国的市场份额分别乘以本国的人均GDP,从而求出各类产品的附加价值指标。另外,由于人均GDP和商品的出口额相乘加总会导致数据过大,现利用既有数据,对人均GDP求取自然对数,再与各商品出口额相乘加总,对加总的和求取反对数。整个运算使用的函数都是单调递增的,得出的各产品附加价值指标虽然与前面的介绍不尽一致,但不会改变各产品组市场份额与出口制品附加价值指标分布的单调性。从工业国家的发展历史看,一国有竞争力的产业首先是从劳动或资源密集型过渡到资本密集型,再从资本密集型过渡到技术、知识密集型。一般地,低收入国家恰好劳动要素比较充裕,劳动密集型产品相对具有比较优势,出口市场占有率较高;高收入国家恰好资本和技术要素比较充裕,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相对具有比较优势,出口市场占有率较高;中等收入国家则居中。收入相近国家的出口结构也会比较接近,在国际贸易中表现为一种竞争关系,即市场占有率比较接近的产品重合程度会比较高。两国出口的商品主要集中在低附加价值制品上,低附加价值制品在对美贸易中处于比较优势的地位,高附加价值制品的出口在美国进口品市场上的占有率非常小;而且,中国市场份额高的商品,印度的市场份额也比较高,反之也如此。但是,中国的出口规模比较大,多数商品的市场份额高于印度。1990年~2005年,中国对美国出口市场份额超过30%的商品种类很少,主要是鞋靴、婴儿车、玩具、游戏品、运动用品及未列的杂项制品(如一些塑料制品),基本属于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当然也都是低附加价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同期,印度对美国出口市场份额超 过20%的商品种类就更少了,在90多个商品组中,最多的年份也不超过3个。这些商品也大多属于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主要是纺织纱线、其他机织物、铺地用品等,还有一些宝石、次宝石,也都是低附加价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由于中、印两国的出口商品结构比较一致,二者在美国进口品市场上将构成一种竞争关系,其出口会此消彼长。 中印两国经济发展水平比较接近,在双边贸易往来中有竞争,但经济贸易前景仍是比较乐观的。要实现两国贸易的持续稳定增长,首先有赖于两国官方和民间的共同努力,增进两国官方的高层次互访,在发展双边经贸往来的宏观问题上达成更多共识,可适当制定一些具体目标和相应的时间表。(2002年国务院总理朱镕基率领中国企业访问印度,当时双方提出的目标是在2008年双边贸易额达到100亿美元,但是这一目标在2003年即被突破。2005年4月温家宝总理成功访印,两国宣布建立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006年11月,国家主席胡锦涛又出访印度,设定了双边贸易的最新目标,在2010年贸易额要达到400亿美元。)官方的互访可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创造良好的政治氛围和舆论攻势,而时间表的确定可以起到督促和激励作用。其次增进两国工商界的了解。在很多印度工商界人士看来,中印出口产品结构相似,且都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互补性并不很强。而印度由于国内的一些问题,如缺乏灵活的劳工市场、基础设施差等因素,导致生产成本远高于中国,使印度很难向中国出口制造业产品。实际上双方优势有很大的互补性,而且印度最近几年对华贸易已从逆差转为顺差。(2001年、2002年,中国对印度的出口大于进口,从2003年开始,中方的进口开始超过出口,2003年、2011年、2005年印度对中国的贸易顺差分别为9.1亿美元、17.5亿美元、8.3亿美元。)所以中印之间不可能是单向交易,与中国的贸易对印度来说不是威胁而是机遇。当前,印度IT行业发展迅猛,很多企业对中国这个最大的市场已纷纷采取行动寻找合作的途径。最后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对两国出口产品的宣传力度,增加消费者对产品的熟悉度和认可度。其中相互参展办展就是一种很好的方式。通过参加展会既可以使双方保持联系和接触,搞清彼此的基本法律、法规和关税等对外开放政策,为进一步探讨合作和发展做好充分的准备,也有利于宣传自己的商品,为扩展贸易打下基础。我国在印度参展、办展,不仅了解了印度市场的需求情况,而且显示了我国商品在技术上的优势。为拓展中国市场,印度也可以到中国参展办展,让中国消费者了解和接受印度产品。另外,双方要实事求是地解决贸易摩擦。随着中印贸易额扩大,贸易摩擦和其他纠纷也自然多起来,这是正常的,关键是采取妥善的解决方法。目前两国尚未缔结司法协定,使一些经贸纠纷的解决缺乏法律依据,所以两国应尽快缔结司法协定。对于印度方面出于贸易保护目的提起的贸易救济案件,要积极应诉,必要时可诉诸于WTO的争端解决机制,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中方也要加强行业自律,进一步规范贸易秩序,减少恶性竞争,提高出口产品的档次,公平地参与对外贸易。这样中国与印度在未来贸易发展中将会更好的合作与发展。

中印贸易论文篇3

关键词:中印经贸关系;竞合理论;竞争性;互补性

中图分类号:F11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5833(2012)10—0044—07

作者简介:于 蕾,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后 (上海 200020)

中印两国之间经贸关系随着政治关系的起伏,经历了20世纪50年代的互助互惠,60、70年代的14年中断,80年代的恢复,到90年代以来的增长4个阶段①。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后,中印双边贸易发展迅速,2010年中国成为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印度是中国第九大贸易伙伴,但是,这样的贸易规模与中印两国的国际经济地位和发展水平还存在一定偏差。中印两国的发展都得益于参与全球经济和跨国公司产业链,与对外开放密切相关,中印两国产业发展优势有叠加,在贸易领域的竞争也较为激烈。因此,中印经贸关系的实质是竞争还是合作?一直以来都是个困惑。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两国的经贸关系再次陷入竞争性与互补性争论之中,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中印经贸规模与两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同步增长。本文将从贸易竞争力、贸易依赖度和贸易自由度几个指标来解析中印经贸关系的现状,并在竞合理论指导下探索中印经贸关系的发展前景。

一、 问题的提出:中印经贸关系是竞争还是合作?

1978年中国的改革开放,致力于改革经济体制和调整经济结构,同时,中国也认识到全球化给国内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并积极加以利用,大力引进外资和开展外贸。而印度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才开始在“华盛顿共识”框架下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改革,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过程。与中国相比,印度的改革开放比中国晚十多年,但从1991年实行改革开放战略以来,短短10年间迅速培育出在世界极具竞争力的计算机软件产业和服务业。

中国实行的是进口替代与鼓励出口并举的外贸政策。过去30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外贸依存度高达66%,其中一半以上由外商投资企业创造,另一半为加工贸易,中国作为“世界工厂”成为跨国公司生产基地并在贸易总体上呈现出“大出大进”的特点,获得巨额贸易顺差,却只是承担了加工组装的角色,处于跨国公司全球产业分工链条较低的环节,获得了分工下的较低利润。

印度独立后,由于在对外贸易方面长期实行进口替代政策,使其进出口商品数额一直比较低,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也非常小。直到1991年进行比较全面的经济改革以后,印度的对外贸易才获得了一定的发展。印度的对外贸易虽然呈现出逐渐增长的态势,但贸易逆差不断扩大,印度的对外贸易逆差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石油类产品的大量进口所引起的。

尽管由于推动对外贸易发展的时点和侧重点不同,中国和印度在参与世界市场中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但在本质上却都与跨国公司全球产业转移有关,中印两国出口增长模式曾严重依赖于跨国公司的全球产业分工,中印的贸易比较优势在某种程度上由跨国公司的全球产业链位置决定,如中国的代工型加工贸易出口和印度的服务贸易出口优势。进入21世纪后,中国、印度两国的贸易政策又出现向不同方向发展,印度大力鼓励出口,而中国转向注意内外市场的平衡发展、贸易结构的调整,从过度依赖外向经济向开拓国内内需市场发展,两国在制造业领域的竞争愈加激烈,贸易摩擦加大,走向零和博弈还是实现共赢?两国经贸关系中是否存在更多的合作机会?

二、 实证分析:中印经贸关系的竞争性与互补性

(一)总体上中印双边贸易增长迅速,并呈现发展不平衡特点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中印两国关系的改善、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印度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印贸易开始进入发展新阶段。随着2001年中国成为WTO成员国后,双边贸易

本文中提到的中印贸易指中印货物贸易,涉及到服务贸易部分会另作特别说明。

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10年进出口总额达到618亿美元,是2001年36亿美元的17倍(见图1)。

中印贸易开始呈现不平衡的发展状态,从总体上看,这种不平衡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贸易规模与两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作为两个发展中大国以及在世界贸易市场上的重要国家,中印双边贸易规模与两国的国际经济地位和贸易地位并不相称,2010年中印贸易总额仅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2.08%,占印度对外贸易总额的11.5%

当然从贸易规模的占比看,中印贸易近几年已经得到超常规模发展,如2005年这两个比例分别是0.8%和5%。

二是双边进出口规模的不平衡,2006年前,中国与印度贸易处在较低水平上的较为平衡状态,2006年以后随着双边贸易总量的增加,中国对印度的贸易顺差也在不断扩大,2010年中国对印度出口已经达到进口的2倍规模。三是双边贸易重要度的不平衡,中国现在已经是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印度仅列中国第九大贸易伙伴。

(二)从贸易竞争力角度分析,中印制造业优势领域重叠导致贸易摩擦加大

从表1可以看出,在传统的制造业如服装领域,中印两国都保持了很强的国际贸易竞争力,TC指数

中印贸易论文篇4

关键词: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合作机制

中图分类号:F5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6)05-0011-02

一、孟中印缅四国合作机制现状及特征

本文选取货物贸易数据进行分析。原因是:其一,货物贸易是区域合作最为初级的阶段和最直观的反应,是推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推动力;其二,海关统计数据依据货物进出口进行分类汇总,因此收录的商品分类都是货物贸易,因而分析孟中印缅地区采用货物贸易比较方便也更能说明问题。

(一)四国间货物贸易结构现状

表1.1为孟中印缅四国主要货物贸易种类汇总,横向为出口实物类别,纵向为进口实物类别。可以得出,孟中印缅四国在货物贸易类别上存在较大差异。单从货物贸易数量上比较,孟加拉国同中国及印度出口贸易关联度较高,中国同孟印缅出口贸易均具有较高关联度,印度同样与孟印缅出口贸易有较强关联度。缅甸除与中国外,与孟印缅出口贸易关联度均不是很高。

横向比较来看,从实物出口贸易类别比较,孟加拉国主要依靠纺织品以及服装(第62、63类)贸易为主,这类货物贸易均出现在孟中、孟印的出口贸易中。中国主要以机械设备以及电机设备(第84、85类)为主,这类货物贸易在与孟印缅的出口贸易中均占据较大比重。印度在对三国的出口贸易中棉花(第52类)均占据较大优势,在对孟加拉国以及缅甸出口贸易中机械设备以及电机设备(第84、85类)占据较大优势,但是印度相对中国来讲并不具备显著优势。缅甸主要出口木材类产品(第44类),木材类产品均出现在与孟印缅的货物贸易中,但是除在中国具有较大的外贸市场外,在孟加拉国以及印度外贸市场并不突出。纵向比较来看,孟加拉国主要从中国和印度进口棉花以及机械设备和电气设备,结合其对外出口特征可以得出,孟加拉国对外贸易重点依赖纺织业及服装业。中国则主要从三国进口矿砂以及钢铁、铜材、宝石、贵金属以及原油,特别是从孟加拉国进口纺织及服装产品。

综上,中国对外贸易主要着重于对资源的需求。印度则主要从孟加拉国进口食品、纺织品、钢铁以及铜制品,主要从中国进口肥料、机械设备以及电机设备等产品。缅甸则依赖于中国和印度,主要进口工业制成品,结合其出口特征说明其国内工业化程度偏低。

(二)四国间货物贸易特征

由分析得出四国间货物贸易存在较高关联度,孟加拉国主要依靠纺织业及服装业支撑货物贸易,支撑其纺织业与服装业发展的原料棉花则通过印度和中国输入。中国强势的制造业在孟中印缅货物贸易中具有不可动摇的优势,但是对孟印缅的工业原材料有着巨大的需求。印度依靠特殊的地缘优势对孟加拉国以及缅甸有着一定的影响,印度工业制造业与中国依然存在较大差距,但中印同样拥有巨大的市场,这一方面吸引中方工业产品的涌入,另一方面印度丰富的工业原材料资源对中国同样具有巨大的市场。从四国货物贸易数据得出,缅甸自然资源丰富但开发难度较大,很大程度上依赖中国市场,其国内丰富的自然资源如木材、宝石、贵金属等在中国有较大的市场,中国工业成品在缅甸同样具有巨大的市场。经济理论认为,经济空间中参与合作的各个行为主体之间贸易结构的互补是影响经济合作绩效的决定因素。因此对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合作机制提升的分析是有必要的。

二、孟中印缅合作机制提升分析

(一)合作机制潜力分析

1.数据处理及指标选择

为便于分析计算,本文将海关收录的98大类(章)产品,按照产品特征,进一步汇总整理为三大类产业:将1―24大类涉及农林渔牧等汇总命名为农贸食品类产业;将25-83大类涉及工业初加工产品以及工业原材料的产品汇总命名为工业原材料类产业;将84-98大类涉及工业制成品以及深加工工业制品汇总命名为工业成品类产业。由上文对孟中印缅四国主要货物贸易种类汇总的分析,孟印缅在中国的货物贸易均具有较大的市场,对中国贸易关联度均是较高的,这是三国中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具备的。因此下文对孟中印缅合作机制潜力的分析以中国市场为中心分析四国间合作机制进一步提升的着重点。文章采用引力模型将经济变量指标归类为以下六个方面:

产业内贸易指数(GL),又称劳埃德―格鲁贝尔指数,反映一国在出口的同时又进口同类产品的程度,计算公式如公式1所示:

其中Xi为该产业的出口值,Mi为该产业的进口值。GL值越大表明贸易双方在该产业相互贸易能力越强,即贸易潜力越大;GL值越小表明贸易双方在该产业只是单项贸易,相互贸易能力越弱即贸易潜力较小。

贸易自由度(TF),反映不同国家间贸易流动难易程度的指标,范围为0-100,数据采用美国传统基金会整理的各国贸易自由度指数表示。产业规模(IS)指某种产业在该国的重要程度指标,这里用该国该产业产值占当年GDP产值的比重表示。产业内贸易不平衡度(ITG)是反映该国该产业对外贸易平衡与否的指标,范围在0-1之间,用进出口差额的绝对值占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来表示。市场规模(MS)是反映产业内贸易双方市场需求能力强弱的指标,用贸易双方GDP的均值表示。产业结构差异(ISD)即贸易双方相同产业规模的比较,这里用贸易双方产业规模差的绝对值表示。

2.模型说明

引力模型方程如公式2所示:

其中GLλij指第i国对第j国的第λ种产业内贸易参数;c为常数项;βλij指第i国对第j国的第λ种产业内贸易的常数项即各个合作对象之间的固定效应,TFλij指第i国对第j国的第λ种产业内贸易,第λ国的产业自由度(一国的贸易自由度在短时间内是不变的);ISλij指第i国对第j国的第λ种产业在第j国的产业规模;ITGλij指第i国对第j国的第λ种产业的贸易不平衡度;MSij指第i国和第j国的市场规模;ISDλij指第i国对j第国的第λ种产业的结构差异。

3.实证分析

将数据引入贸易引力模型建模,对方程分别进行HUASMAN检验,结果表明三种实物产业大类均不适合建立随机效应以及混合效应模型,应建立包含个体固定影响的固定效应模型。表2-1是三种实物产业固定效应模型参数估计结果,表2-2是三种实物产业个体固定影响结果。

表2-1中,中国与孟印缅在农贸食品类上的产业内贸易合作与该国贸易自由度、农贸食品类规模、农贸食品类内贸易不平衡度、市场规模以及合作双方农贸食品类结构差异均存在显著影响。其中合作双方贸易自由度、产业规模、市场规模与产业内贸易存在正的影响。产业内贸易不平衡度以及产业结构差异对货物贸易存在负的影响。一方面从历史数据角度来看,贸易自由度以及市场规模在逐渐扩大,这对产业内贸易指数具有正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产业内贸易不平衡度的降低以及产业结构差异的降低是世界各国对外贸易调整的趋势,同样对产业内贸易指数具有正的推动作用。因此未来中国与孟印缅在农贸食品类合作方面存在较大的贸易潜力。

中国与孟印缅在工业原材料类上的产业内贸易合作与两国间的工业原材料类内贸易不平衡度存在显著影响关系。从三个产业分类依据可以分析,工业原材料类涉及制造、冶金等重工业,与该国自然环境以及工业结构体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工业体系的构建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完成的,尤其是对实力有限的中小发展中国家而言,构建完整的工业体系才能够对工业原材料产生巨大的需求,然而这在短时间内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因此工业原材料类合作在短时期内只能出现单向合作。对中国来讲,凭借自身工业体系远远领先的优势,在未来对孟印缅的工业原材料贸易需求是巨大的,与此同时孟中印缅四国间工业原材料类贸易潜力与贸易优势都是巨大的。

中国与孟印缅在工业成品类上的产业内贸易合作与该国贸易自由度影响不显著,与该国工业成品类规模、工业成品类内贸易不平衡度、市场规模以及合作双方工业成品类结构差异均存在显著影响。其中该国工业成品类规模以及工业成品类内贸易不平衡度与产业内贸易参数存在负的影响,市场规模以及工业成品类结构差异与产业内贸易参数存在正的影响。孟印缅对中国工业成品的需求均是巨大的,这与其国内缺乏完整的工业体系不无关系。

三、建议

由分析得出四国货物贸易存在较高关联度,并且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跨境经济走廊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仅需要找到各参与方共同的利益需求,更需要建立起实现这些利益需求的互补产业。只有依托本地区的地缘经济优势,密切产业合作,才能充分实现走廊沿线的经济发展潜力。

第一,孟中印缅国家间贸易结构方面的差异性与互补性要求四国应充分发挥各自相对比较优势。中印应当利用自身资金与技术优势支持孟缅两国实现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孟缅在引入资金与技术的同时也要积极拓展中印的市场。在合作共赢的目标下共同构建孟中印缅经济走廊。

第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联结中印两个巨大的经济体,作为纽带的孟缅影响着经济走廊的贯通。中印两个拥有经济实力的大国,在建设经济走廊过程中应发挥主导作用。孟缅两国也应当意识到构建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是四国共同利益所在。可建立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基金,建立经常性会晤机制,为经济走廊良好运行奠定经济与合作基础。

第三,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涵盖近四亿人口,拥有巨大的市场规模。因此建立便捷的贸易渠道、深化孟中印缅经济一体化、提升贸易自由度、降低贸易流动成本将极大地拓宽孟中印缅四国贸易市场,有利于四国合作机制的进一步提升。

第四,鉴于现阶段孟中印缅之间政治互信度较低,尤其中印两国因历史原因使合作机制提升更不易。因此在进行经贸合作的同时也要关注非经济因素的影响与制约。

参考文献:

[1] 陈伟光.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合作机制的联动[J].国际经济探索,2015(3).

[2] 刘 云.共生理论视角下“孟中印缅旅游圈”区域旅游合作研究[J].学术探索,2013(6).

中印贸易论文篇5

【关键词】经济协动性;影响因素;制度

1.引言

随着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联系愈发密切,中国与其他各国经济波动的协动性也大幅提高,如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中,国内外各种因素相互影响,通过贸易和金融的联系对我国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冲击。东南亚地区在地域、文化上均十分接近,而由图1可以得到,中国与东南亚的出口占中国总出口的份额远超其他地区。因此,研究中国与东南亚各国的经济协动性及其影响因素,对中国的对外经济政策的制定有其现实意义。其中,中国与印度均是中国的邻国和主要贸易伙伴国,在近年来经济都维持着较快的发展势头。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中日印三国经济的交互关系也越来越密切。2009年的商品进出口数据显示①,日本在各国同中国的进出口总额中位列第二,在中国的出口对象国中位列第三,进口对象国中位列第一。印度在各国同中国的进出口总额中位列第十一,在中国的出口对象国中位列第九,进口对象国中位列第十五。两国在东南亚国家中均属于中国贸易联系较为密切的国家,因此本文拟选择日本与印度作为东南亚国家的代表,尝试从中日印三国的经济协动性出发研究三国贸易的影响因素。

国内外许多学者均对经济周期的协动性进行了研究。Lumsdaine和Prasad(2003)通过多国模型研究了世界性或地区性经济周期的存在性并简要评述了各国经济周期共性因素。在国内,薛敬孝和张兵(2001)通过研究东亚各国经济增长率,得到了东亚各国的经济周期在某些时期是同步的结论。

国内外学者同样对经济协动性影响因素进行了一定的研究,Frankel和Rose(1998)借助多国模型对国家间的周期协动性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王勇、傅雄广、魏强(2010)使用面板数据考察了经济协动性的影响因素。

2.中日印经济协动性

按照王勇、傅雄广、魏强(2010)的做法,文章拟通过产出缺口来衡量各国的经济波动,然后用中国与日印两国两两之间产出缺口的相关系数来衡量经济波动的协动性。产出缺口的算法为首先对GDP求对数,然后通过HP滤波法剔除时间趋势。数据来源为世界银行中日印1060-2009年的GDP数据,单位为现价美元。Ravn和Uhlig(2002)经过测算,认为对年度产出数据来说,最佳的平滑参数应该为6.25,因此本文采用6.25的平滑参数来对时间序列进行分解。

由图2可得,在样本期内,中国与日印之间波动程度的演变趋势较为接近,唯有在1970-1985年间经济波动的协动程度较弱。利用原序列得出的中国与日本经济协动性的相关系数为0.82,中国与印度的相关系数为0.971,而通过HP序列计算可得中国与日本经济协动性的相关系数为0.887,中国与印度的相关系数为0.98,可以看到,中日印三国的经济协动性较高,其中中国与印度的经济协动性大于中国与日本的协动性;而在剔除了时间趋势后,中国与日本、印度经济协动性更高了。

3.中日印经济协动性影响因素研究

3.1 数据处理与计量模型

随着国际贸易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贸易成本已成为“新贸易理论”、“新经济地理理论”、“新新贸易理论”的重要变量。本文采用许德友和梁琦(2010)的公式来测度双边贸易成本,假定双边可贸易品份额相同,可得公式:

其中为j国和k国的双边贸易成本,是j国的实际总产出,是j国的实际总出口,为j国对k国的实际出口,为替代弹性,s为可贸易品的份额。通过BvD数据库的CHELEM库(国际商品贸易分析库)我们可以得到1980年以来世界上各个国家和地区名义相互出口数据、名义总出口数据、出口价格指数以及GDP数据。为了消除价格波动和汇率差异对数据的影响,文章对名义数据通过出口价格指数进行平减处理,从而得到各国和地区与中国的相互实际出口数据和实际总出口数据。文章选取的样本时间跨度是1981至2009年。Novy(2007)、钱学锋和梁琦(2008)都将替代弹性设定为8,因此本文采用8作为替代弹性的值。通过计算可以得到,中国与日本、印度的双边贸易成本有很大程度的降低,这说明了中国近年来的对外开放是卓有成效的,中国正逐渐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慢慢融入世界经济之中。

两国之间的关税、距离以及国家类型等均是影响贸易成本的重要因素。由此文章的计量模型如下:

其中,distance表示两国之间的距离,代表运输成本的高低,文章采用两国首都之间的距离来衡量,数据来自距离计算器(Milling StepOver Distance);tariffs代表平均名义关税率,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官方网站comprehensive tariff data中的原始数据计算得到;type是代表国家类型的虚拟变量,如果贸易伙伴国属于发达国家(即日本)则该变量取“1”,否则取“0”;border为边界虚拟变量,印度与中国有相交边界,该变量取“1”,日本与中国无相交边界,则取“0”;ε为误差项。

3.2 实证结果

文章采用逐步回归法来检验模型的稳健性,检验结果如表2。

由表2可得,逐步加入各个变量后,方程的拟合优度有了显著的提高,表明方程的解释力逐渐变好。各变量的符号比较稳定,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从实证结果而言,国家之间的距离越远,由于运输成本会有所增加,因此贸易成本会随之增加;两国之间的关税越高,贸易成本也相应会上升;若贸易伙伴国属于发达国家,贸易成本则相对较小,可归因于发达国家具有相对完善的金融、贸易等相关制度以及完善的基础设施,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贸易成本;两国共同的边界也会致使贸易成本的减少。

同时由统计量可以看出,两国关税水平对贸易成本的影响要小于两国之间距离的影响,在自由贸易区广泛建立的今天,关税对于中国贸易成本的影响已越来越小,中国一直执行的开放政策无疑在其中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4.结论

本文对中日印三国之间经济波动协动性的演变及其潜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采用许德友和梁琦(2010)的融入双边冰山型贸易成本和多边贸易壁垒的一般均衡模型对被解释变量双边贸易成本进行了测算。接着文章采用逐步回归法分析各个因素对经济波动协动性演变的影响,由回归结果可以得到中国开放经济亟需改善的三个方面:

首先是制度方面。中国的经济正处于转型时期,而转型国家普遍存在社会信用缺失导致的融资问题以及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不完善导致的企业间“技术模仿——套利——低成本竞争”行为。因此如何完善信用体系以及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改变一味依赖外需的出口导向发展模式以及外资企业对中国高端产业的控制以重塑中国内部良性循环的机制,是接下来中国开放经济发展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其次是基础设施方面。上文的实证研究表明,贸易双方的距离对贸易成本也有一定影响。而完善的基础设施则可以弥补这一缺陷。基础设施的提升有助于减少运输成本等一系列贸易成本,降低企业出口门槛。因此改善基础设施建设,进而优化结构将是中国开放经济需要解决的另一个难题。

第三是关税以及贸易壁垒问题。虽然由实证结果可得,关税对于中国的双边贸易成本影响很小,但仍然存在着改进空间。中国签订的FTA以双边FTA为主,而双边FTA容易导致面条碗效应。同时亚洲各国均从自身利益出发来制定FTA战略,亚洲一体化进程始终进程缓慢。亚洲一体化存在核心国家缺乏互信,无法开发最终需求市场等障碍,贸易壁垒在一定时期内长期存在,严重影响了中国开放经济的发展。加速发展经济,改变亚洲决策结构以及建立独立的亚洲市场是解决贸易壁垒问题的有效途径。

注释:

①数据来源:中国2010年统计年鉴.

②数据来源:世界银行.

参考文献

[1]Lumsdaine,Robin L,and Eswar S.Prasad.Identifying the Common Component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Fluctuations:A New Approach[J].The Economic Journal,2003(113):101-127.

[2]Kose,M.Ayhan,Christopher Otrok,and Charles H.Whiteman.International Business Cycles:World,Region,and Country Specific Factors[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3(93):1216-1293.

[3]薛敬孝,张兵.论东亚地区经济周期的同期性与非同期性[J].南开经济研究,2001(4):3-10.

[4]任志祥,宋玉华.论经济全球化下的中国经济波动与世界经济周期[J].技术经济,2004(3):15-17.

[5]任志祥,宋玉华.中外产业内贸易与经济周期协动性的关系研究[J].统计研究,2004(5):17-20.

[6]杜群阳,宋玉华.东亚经济周期与次区域经济周期存在性检验[J].国际贸易问题,2005(8)47-51.

[7]Frankel,Jeffrey and Andrew Rose.The Endo geneity of the Optimum Currency Area Criteria[J].The Economic Journal,1998(108):1009-1025.

[8]Lee,Hyun Hoon,Hyeon Seung Huh,and David Harris.The Relative Impact of the US and Japanese Business Cycles on the Australian Economy[J].Japan and the World Economy,2003(15):111-129.

[9]王勇,傅雄广,魏强.外部冲击下的中国与世界经济波动协同性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10(7):15-21.

[10]李坤望,黄玖立.中国贸易开放度的经验分析:以制造业为例[J].世界经济,2006(8):11-22.

[11]李坤望,黄玖立,施炳展.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的双边贸易自由度——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一个衡量[J].世界经济文汇,2006(4):44-55.

[12]许德友,梁琦.中国对外双边贸易成本的测度与分析:1981—2007年[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1):119-128.

[13]Andersen,JE,van Wincoop E.Borders,Trade and Welfare[C].Brookings Trade Forum 2001,Susan Collins and Dani Rodrikeds,Washington: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2002.

[14]Novy,D.Trade Costs and the Open Macroeconomy[Z].Working Paper,Mimeo,University of Warwick,2007.

[15]钱学锋,梁琦.测度中国与G7的双边贸易成本——一个改进引力模型方法的应用[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2):53-62.

中印贸易论文篇6

关键词:美国 印度 经贸关系

长期以来,经贸关系是美印关系中最薄弱的环节之一,根据印度商工部的数据计算,从1997年到2000年,印度对美国的年均出口额仅有79.09亿美元,同期的年均进口额也只有34.82亿美元。从2000年克林顿对印度进行突破性访问以来,美印关系定位不断提升,从“新型伙伴关系”到“长期伙伴关系”再到“战略伙伴关系”,加深在战略、安全以及经济等方面的合作成为两国共同目标,美印经贸关系由是取得了长足进展。

一、不断深入的美印经济合作

冷战时期,美印两国在政治方面存在着相互疏远、隔阂甚至是敌视问题,在经济方面,虽然一直保持了双边经济联系,但不太密切。2000年,美国总统克林顿在时隔22年之后对印度进行国事访问,两国关系进入新阶段。在克林顿访印期间,两国发表了《美印关系:21世纪展望》的联合声明,一致同意建立“持久的、政治上有建设性、经济上有成果的新型伙伴关系”。双方签署了有关经贸、科技、能源、环境合作的文件,包括40亿美元的商业合同、20亿美元的政府出口支持、4500万美元的发展援助等。两国还决定通过广泛的高层会晤和经济对话来促进经济合作,对话领域包括金融与投资、贸易政策、商业对话、能源及环境等方面。同年9月,印度总理瓦杰帕伊正式访问美国,双方重申有关加强双边关系的承诺,继续落实双方在各个层次的对话安排,推动在各个领域的合作。在访问期间,两国达成了一项贸易协议,印度降低从美国进口纺织品的关税,美印还签署了近lO亿美元的支持美国向印出口的协议。

2001年,上台伊始的布什政府从全球战略和地区安全利益考虑,积极推动美印关系“转型”,政治关系快速升温推动了两国经济关系的发展。2001年9月,在印度表示全面支持反恐战争后,美国取消了对印度因核试验实行的经济制裁。2003年,美印将两国关系提升为战略伙伴关系,其中战略和军事合作是中心,经济也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04年1月,印度总理瓦杰帕伊和美国总统布什签署了“战略伙伴关系后续步骤”文件,双方同意扩大民用核技术、民用空间项目和高技术贸易三个领域的合作,并在核管制和导弹防御方面扩大合作。此后,两国进一步落实和推进双边战略伙伴关系。

2004年5月,印度成立了以曼莫汉・辛格为总理的国大党联盟政府,新政府拒绝派兵伊拉克使美印在反恐和军事方面的合作受挫,但两国在经济领域的合作继续发展。同年9月21日,借在纽约参加联合国大会之机,美印首脑会晤,双方签署了《美国一印度伙伴关系:合作与信任》的联合声明,表示加强在国际经济和高科技等领域的合作,两国还商定了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第一阶段的行动计划。2005年7月18日至22日,印度总理曼莫汗・辛格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在发表的联合声明中,两国一致同意加强在防务、民用核能、太空和高科技等领域的合作。2006年3月,美国总统布什对印度进行了正式访问。布什与辛格就核能合作、联合反恐、经贸合作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在贸易方面双方表示:印美将采取措施推动双边贸易的发展,希望两国的贸易额在未来三年里增长一倍;双方将就减少商品贸易和服务领域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举行谈判,并成立一个印美贸易政策论坛,探讨如何减少贸易和投资领域的壁垒;印美将继续开展在农业科研领域的合作,积极推动两国农产品贸易的发展,并将就两国禽肉、奶制品等农产品的进出口条例进行谈判;美印还将成立一个双边科技委员会,以推动两国的联合科研以及企业界在研发领域的合作;双方还将加强在航天领域的交流。这次访问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美印签署了民用核能合作协议,这使困扰美印关系30多年的一大难题终于扫除,美印关系快速升温,2007年双边经贸额突破了400亿美元。在高层互访的推动下,美印经济关系迅速升温,经济对话、能源对话、CEO论坛以及贸易政策论坛等各种形式的双边交流也频繁举行。

在能源合作取得突破性成就后,印美领导人决定继续推进两国经贸关系的全面发展,建立自由贸易区是双方努力的新方向。除了继续推进双边经贸关系的发展,两国还开展多边贸易合作,如在多哈会谈、地区自由贸易协定动议以及亚洲发展银行建设等领域进行合作协商。

二、美印经贸关系的特点

(一)贸易和投资领域快速发展

在快速发展的美印经济合作中,贸易和投资构成了关键内容。从2000年到2007年,美国是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也是最主要的出口目的地。据印度商工部数据,2007年,印度向美国的出口和进口额分别是207.1203亿美元和210.1929亿美元,分别占印度出口总量的12.71%和进口总量的8.36%,印度在美国出口市场的地位从第21位上升为第16位。

随着投资政策的逐步放开,印度引入的美国外资和对美投资同步增长。近年来,为了吸引更多的外资,印度政府不断改善国内投资环境,如进行公路、港口和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向私人资本开放更多的领域,它成为仅次于中国的世界第二大外资目的地,美国很多跨国公司表示愿意进入印度投资。目前,美国是印度的最大投资国,投资几乎涵盖印度每一个对私营企业开放的行业,主要的投资领域是能源、通讯、电子设备、食品加工业和服务业。从2005年4月到2008年12月,流入印度的美国外资总计37.82亿美元,仅次于毛里求斯和新加坡,是印度的第三大投资国,占到印度外资总量的8.03%。在辛格政府实施重点发展制造业的产业政策后,制造业和基础设施领域的美资增长迅速。随着美印民用核合作协议实施,未来几年将会有更多的美资进入印度的能源领域。1992年印度政府才准许本国企业对外投资,随着经济自由化改革进程的加快,如今对外投资基本上是100%获得批准。据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统计,2003年印度在美国的直接投资是3.52亿美元,2004年上升为6.29亿美元,2005年快速攀升到14.97亿美元,2007年高达29.57亿美元。

(二)高科技和能源领域的合作成为亮点

长期以来,由于印度拒绝签署《核不扩散条约》,美国依法对印度实施技术出口限制。2000年克林顿访问印度期间,两国协商重新开始高科技合作与贸易。经过艰苦的谈判,2004年1月美印签署了高科技贸易协议,在对印高科技转让限制方面,美国取消商务方面的技术限制,部分民用核能与空间技术也将解冻,印度则承诺对美开放市场并约束自身技术出口。2003年7月,以促进两国高科技贸易为目的的美印高科技合作小组建立。2007年,美国商务部出台了验证最终用户(Validated End-User)授权制度和“可信客户”计

划,以扩大美印高科技贸易。美印两国高技术产品贸易快速发展,2003年12月,美国向印度出口高科技产品9764.5万美元,进口产品是2721.9万美元,2007年12月分别上升为8.9583亿美元和8302.1万美元。

高科技贸易成为美印经贸关系发展的主要增长点,能源合作则是近年来包括经贸关系在内的美印关系快速升温的推动器。长期以来,印度核计划成为美印关系陷入困境的症结。布什上台后,美国对印核政策发生巨大转变,2006年3月美印签署了有效期40年的民用核能合作协议,2008年10月该协议最终生效。通过美印核协议,印度可以取得核燃料和核技术,这不仅可以解决能源短缺问题,还能促进核能领域的发展。对美国而言,核合作协议的经济价值在于美国企业界将获得巨大商机,印度每建一个10亿瓦特的核能发电厂,美国就可以向其出口10亿美元,这将为美国国内提供上万个就业机会,未来五年印度将在与美国的核能合作中花费2000亿美元左右。

(三)经济互补性强

美印贸易关系近年来发展快速,体现两国经济互补性强的特点。从产品组成看,印度对美出口的产品主要有:珍珠、宝石、贵重金属、服装、纺织品、钢铁制品、机械设备、电子设备、化学制品以及矿物质。美国对印主要出口商品包括航空器、航天器、电机设备及其零件、电子设备及其零件、核反应堆、精密机械产品及其零件、珠宝、光学器材、摄影器材、电影设备、医疗器械等技术含量高的产品。

从国内生产总值的产业构成来看,美印两国都是服务业发达的内需型经济体,但印度服务业的主要对象是国内消费者,相比较而言,美国的服务业更为发达,优势领域是金融、教育/科研、电信、零售、娱乐、法律、医疗以及民航等。因而,美印两国服务业比重较高反而促进了两国互补性的经济合作,如印度在通讯和IT领域逐渐成为美国服务业的主要合作对象,即美国人的工作被“外包”到印度,或是印度的技术人才“出口”到美国。在工业领域,两国的合作空间也十分广阔,美国的宇航防务、信息技术、生物制药以及汽车制造居全球之首,印度十分需要美国先进的技术和精密机械产品。在美国向印度高科技领域和核能源领域进军后,两国的双边贸易的发展空间将更为广大。

(四)合作走向机制化

在2000年美国总统克林顿访印期间,两国在联合声明中表示将通过对话和接触来深化美印伙伴关系。双方同意建立三个内阁层次的协商机制,一是财长牵头的金融与经济会议,二是美国贸易代表处和印度商业部及相关部门组成的贸易工作小组,三是印度商工部和美国商业部进行的商业对话。布什上台后,美印两国政府进一步加强了双边经贸关系的机制建设。目前,美印两国之间的经济对话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包括金融、财政、商业、贸易、科技、能源、环境、农业等,其中比较重要的经济对话是贸易政策论坛、财政和经济论坛、首席执行官论坛以及能源对话。以美印贸易政策论坛(TPF)为例,2000年美印设立了贸易联合小组,2005年一个内阁级别的贸易政策论坛取代了联合小组,该论坛的目的是通过促进贸易和投资来加深两国关系,涉及的话题包括关税与非关税贸易壁垒、外国直接投资、补贴、海关程序、知识产权保护、政府采购以及服务等广泛内容。第一次印美贸易政策论坛于2005年11月在新德里举行,两国就工业产品、农业、知识产权、投资和服务等领域的贸易壁垒以及非贸易壁垒展开对话,取得了一定效果。2006年,美印贸易论坛举行了两次部长级会议和两次代表级别的会议。经济对话为两国提供了固定的沟通渠道,有利于解决悬而未决的经济问题、解决商业纠纷、发展能力建设和技术援助项目以及促进双边贸易和投资。

三、美印经贸关系中的问题

(一)印度国内经济环境欠佳

从1991年经济改革以来,印度经济发展快速,商业环境也不断改善,但仍然存在不少的弱点与问题,这阻碍了印度融入世界经济的步伐,也不利于美印经贸关系的发展。印度国内阻碍美印经贸关系发展的主要问题有:1.基础设施问题。印度的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没有全国性的公路系统;铁路设备落后、轨道不统一、运输能力不足;电力不足,人均用电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20%。改革以来,印度政府开始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但进展缓慢,政府部门的财政投入不足,私人资本和外资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受限制。2.管理体制问题。印度政府对经济干预过多,很多国有企业经营不善,价格管制等效率低下的经济政策依旧存在。印度官员问题严重,政府部门作风盛行,申请营业许可证、执照以及解决经济纠纷等十分不便。3.劳动力市场问题。与中国相比,印度劳动力成本低,年轻劳动力资源前景更好。然而,近年来印度经济发展快速主要源于以IT业为代表的服务业贡献,其劳动力优势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美国的印裔学者帕纳格里亚指出,在未来20年中美印贸易要真正达到相互依存,印度必须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目前,印度的劳工法规制度过于严格,印度工会的力量非常强大,修改现有劳工法异常困难。印度现有的劳工法规和劳工管理不利于企业增长和劳动力市场形成,也抑制了海外投资。

(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及贸易摩擦问题

随着经济关系的快速发展,美印之间的贸易摩擦日益增多,双方互相指责对方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如印度对美国在IrI'服务业方面的贸易保护政策不满,反对美国立法禁止加工业务外包和要求放开签证管理。在外包签证方面,印度IT公司对H1-B签证的需求量很大,美国每年大约有6.5万个提供给印度外包公司的H1-B签证名额,印度政府希望美国将签证的限额提升至每年11.5万个。此类签证的美国反对者则认为,印度IT公司在利用H1一B签证方面存在欺诈和滥用行为,由于低薪外国员工的存在,这些签证正被用于争抢美国工人的就业机会。

美国对印度的贸易保护主义指责更为激烈,美国政府官员和企业领导人经常批评印度过度的贸易和投资限制阻碍了美印关系的发展。概括而言,美方指责主要涉及:1.关税和非关税壁垒问题。美方认为,印度对进口产品实行高关税(特别是与国内产品竞争的进口产品)和征收高附加费及各种税收,使得许多美国产品在印度市场毫无竞争力,阻碍了美国产品进入印度。近年来,虽然印度的关税税率有所下降,但其他形式的保护上升,如政府补贴、非关税贸易壁垒以及不透明的标准。2.市场开放问题。在美国传统基金会公布的《2009年经济自由度索引》中,印度经济自由度是54.4%,在179个国家中仅排在第123位。美方认为,美印贸易量有限的主要原因是印度没有开放国内市场,美国一直施加压力要求印度加快经济自由化改革步伐,开放农业、金融、零售业、保险、养老等更多的部门,取消外资投资上限的规定。目前,美印在农业方面的分歧很大,美国拒绝印度的特殊保护机制立场,要求印度减少农业贸易障碍,印度则反对美国的农业补贴政策。2008年7月,由于美国和印度在农业问题上难以妥协,多哈谈判最终破裂。农业分歧不仅阻碍了美印的多边贸易谈判,也成为印美自由贸易协定难以签署的症结所在。

(三)知识产权纠纷

目前,许多美国跨国公司在印度设置了知识含量很高的部门,比如通用电气公司大部分医用产品的研究都在印度进行。以印度没有给其专利品提供足够的保护为由,2004年和2007年,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动用超级301条款和301特别条款,将印度列在所谓的“观察名单”上进行威胁。美方认为,由于印度维护知识产权不力,2007年美国大约损失了9.13亿美元。美印之间知识产权保护分歧涉及的主要领域是软件、电影、出版以及制药等行业。以制药业为例,美国主张数据专有权制度,要求印度通过修改印度药品和化妆品法引入该制度。印度卫生部认为,数据专有权制度禁止仿制药生产企业在申请药品上市许可时使用跨国公司的临床数据,这将造成新药(即使该药并无专利)开发商的垄断地位,限制廉价仿制药的生产。印度主张实行“数据保护”,即禁止药品监管机构向竞争者披露临床数据,但允许其在向仿制药企业发放上市许可时使用临床数据。分歧难以弥合使两国经济纷争不断,2008年美国禁止进口印度兰伯西(Ranbaxy)公司生产的30多种药品,印度制药公司毫不退让,要求印度政府出面交涉并将两国的贸易分歧提交给世界贸易组织解决。

四、美印经贸关系的前景

在2009年1月美国大选中获胜的奥巴马开始上台执政,4-5月印度进行全国大选,而2008年开始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的影响尚未消退,这一切使美印经贸关系的前景充满不确定因素。总体而言,美印经贸关系未来发展的两个主要制约因素是:第一,美印经济的不对称性问题。美国是一个经济高度发达和开放的强国,印度则是一个处于经济转型阶段的发展中大国,两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服装与纺织品进出口、市场开放、劳动力政策等方面立场差异明显,这导致两国的经济合作之路必将崎岖不平。第二,印度的经济开放问题。美方一直施压要求印度政府推进经济自由化改革,但印度不会轻易屈从美国的利益和放弃经济保护主义政策。首先,殖民地经历给印度留下了历史阴影,也即美国南亚学者斯蒂芬・科亨所说的“东印度公司恐惧症”。其次,作为一个人口众多和拥有大国雄心的国家,印度一直注重维护独立自主地位和本国的经济安全。独立至今,“自力更生”可以说是印度经济安全观念的核心。再次,冷战期间,印度的经济体制走向封闭化,1991年经济自由化改革进程才真正开始,但经济体制改革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特别是众多的国内矛盾使印度的经济改革缓慢并充满不确定因素。

但是,也存在着众多促进美印经贸关系发展的因素。第一,美印之间日益密切的战略伙伴关系为两国的经济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0年以来,美印战略伙伴关系不断深入和扩展,在全球反恐、南亚安全以及军事等领域的合作使两国关系不断升温,这为经济关系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从未来形势看,美印在全球、亚洲、南亚以及双边关系上存在诸多共同利益,互有需求,两国的战略伙伴关系必将进一步发展,经济关系也是其中的重要一环。第二,印度经济前景光明。1991年改革以来,印度经济增长快速。尽管受到美国金融危机和国内通货膨胀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印度经济在2008年表现仍然不俗,未来的印度极有可能成为增长最快、最有活力的经济体之一。美国跨国公司十分看好印度市场,深陷金融危机的美国政府将更加看重印度的经济贡献。第三,美印两国经济互补性较强,印度迫切需要美国的技术、资金以及管理经验,美国对印度广阔的市场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也颇有兴趣,因而,尽管存在贸易摩擦,但由于经贸规模有限以及经济互补性强,美印经济合作空间广阔。第四,印度政府不断推动贸易和投资等领域的经济改革。1991年以来,尽管印度的经济改革历尽周折,但推动经济开放是不变的方向。经济改革顺利不仅有利于印度经济健康成长,也会推动美印经贸关系深入发展。第五,印裔美国人的作用。在产业结构、教育水平、城市化程度以及就业率等方面,印裔美国人都占有较大优势,对美国科技、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影响日益增强。印裔美国人不仅促进了近年来印度经济的发展,还促进了包括经贸关系在内的美印关系,成为美印之间联系的纽带。

中印贸易论文篇7

关键词:技术性贸易壁垒;中印纺织品;引力模型;比较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

后金融危机时代,发达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纺织业的发展、限制他国纺织产品的出口,不断采取贸易保护措施,其中最主要的手段就是技术性贸易壁垒,纺织品出口大国每年因技术性贸易壁垒在纺织品出口方面遭到很大损失。自2005年1月1日全球纺织品服装配额取消以来,印度纺织业不断显现的劳动力优势以及产品国际竞争力对中国纺织品出口产生了较大的威胁,成为中国纺织品出口最大的竞争对手。因此,有必要对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印两国纺织品出口产生的影响进行深度的实证研究,从中找到中国纺织品贸易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关于中印两国纺织品贸易比较的文献很多,但主要集中在两国纺织品出口竞争力的差异研究上,极少有文献对技术性贸易壁垒条件下两国纺织品出口对比的分析。本文以西方发达国家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为切入点,运用引力模型来分别测算其对两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的影响程度,在比较分析中找出中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的发展之策。

二、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印纺织品出口影响的实证分析

(一)模型的构建与理论预期

经济学中引力模型的基本思想来源于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最早将引力模型运用于国际贸易领域的是经济学家Jan Tinbergen(1962)和Poyhonen(1963),他们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两国的双边贸易流量与两国各自的经济总量成正比,与两国之间的距离成反比。Poyhonen给出了贸易引力模型的早期形式:

Xij=cCiCj(YiaYjb)/(1+hrij)d①

其中:Xij表示国家i到国家j的出口贸易值;Yi和Yj分别代表两国的经济总量;Ci、Cj分别出口国i和进口国j的出口参数和进口参数;a、b分别代表出口和进口的收入弹性;rij代表两国间的运输距离;h为单位距离的运输成本,d是独立参数,c为常数。随后,经济学家为了检验政策、历史、文化等因素对贸易流量的影响,又逐步对模型进行扩展,引入人口、人均收入、汇率、是否同属于一个经济组织等变量。

本文选取引力模型来研究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印纺织品出口的影响。模型选择人均GDP表示经济规模,相对距离表示阻碍因素,引入虚拟变量来研究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出口额的影响,得到扩展的模型,并对模型两边取对数,具体构建的模型如下:

LnExcj=a0+a1LnPGDPc+a2LnPGDPj+a3LnRDcj+a4D1+a5D2+a6D3+a7D4+ξcj②

LnExcj=a0+a1LnPGDPi+a2LnPGDPj+a3LnRDij+a4D1+a5D2+a6D3+a7D4+ξij③

方程②分析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纺织品出口的影响;方程③分析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印度纺织品出口的影响。其中,PGDP表示贸易国的人均GDP,预期符号为正,Rd表示相对贸易距离,预期符号为负,D表示技术性贸易壁垒虚拟变量,预期符号为负。

(二)数据来源

模型中的数据主要来自官方网站:各国GDP和人均GDP来自联合国统计数据库;中印纺织品出口总额来自联合国贸易统计数据库,纺织品的统计口径采用HS1992的分类方法,共分为14大类;贸易双方实际运输距离来源于网站(省略)中的“距离计算工具”(city distance tool),分别是中国首都北京和印度首都新德里到各国首都的距离,相对距离根据相关数据计算得出。

本文选用1992-2008年中印纺织品出口的主要目的国为研究对象。为了便于比较,模型选取美国、德国和法国,这三个国家是中印纺织品出口市场分布中重叠份额最大的国家,2008年中国出口至这三个国家的纺织品金额占其纺织品出口总额的比重分别是:13%、4.2%和2.2%,而印度相应比重是:20.3%、6.2%和6.9%。此外,美国和德国是纺织品技术性贸易壁垒设置最为严格的国家,而法国作为欧盟成员国之一,大多纺织品相关的法令和技术法规与欧盟一致,对纺织品进口和销售设置了较高的门槛。因此,选取这三个国家为代表来研究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和印度纺织品出口的影响。

模型中的虚拟变量主要根据发达国家颁布的具有代表性的法律法规选取。1994年7月15日德国在之前消费品法基础上明确将20种致癌芳香胺的禁令扩大到染料乃至纺织品、皮革制品,规定从1995年7月1日起德国“那些使用这些有害染料的染色及印花纺织品不得再在德国销售”,从此掀起了世界各国关注并禁用部分偶氮染料的热潮;1996年美国CPSC发表指南,对儿童上衣的绳带及腰部的束带做出严格规定,最大限度保护儿童和消费者的安全健康,之后许多国家出口至美国的童装因为不符合此项规定而损失惨重;1997欧盟了67/648/EC指令,该指令主要是禁止在纺织品和皮革制品中使用可裂解并释放出致癌芳香胺的偶氮染料;2007年6月1日欧盟正式出台《化学品注册、评估和许可限制》(REACH法案),该法案是欧盟对进入其市场的所有化学品进行预防性管理的一项化学品管理法律,纺织业受到很大冲击。因此,虚拟变量的选取分别以1995年、1996年、1997年和2007年为界限,实施之前为0,实施当年及之后为1,表示技术性贸易壁垒实施当年就对两国纺织品出口产生影响。

(三)回归结果及分析

本文选取1992-2008年共计17年的时间序列以及3个国家的截面数据作为样本,采用面板数据结构,模型②选用不变系数模型,模型③选用变截距模型,采用广义最小二乘法中的交叉权重系数法,利用Eviews5.1软件对模型进行计量分析。

从回归结果看,两模型的F统计量显著,模型整体拟合优度较好,但具体变量存在不显著情况。剔除模型中不显著变量,对模型进行修正,运用最小二乘法对两个模型重新估计,结果如表1所示。

修正后的两个模型F统计量显著,模型整体拟合度较好,具体各解释变量的都通过检验,回归系数符号与预期基本一致。1997年发达国家对纺织品进口门槛的提高阻碍了中印纺织品出口,模型②的弹性系数为-0.154,模型③为-0.135,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纺织品出口造成的阻碍程度要略大于印度。2007年欧盟出台的REACH法案给中印两国纺织品出口造成了极大阻碍,从回归系数来看,模型②为-0.23,印度为-0.26,印度遭受的影响要大于中国。说明在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方面中国取得了一定成绩,受到的阻碍程度要小于印度。

中印两国经济实力的提高确实促进了纺织品的出口。两国人均GDP变量的回归系数符号都为正,与预期一致,并且数值均接近2,表明两国人均GDP每提高1%,两国纺织品出口额都能增加近2%。而两模型中相对距离印度的回归系数皆为负,距离因素对中国纺织品出口的影响系数为-1.028,而对印度的影响系数为-1.93,说明两国在交通设施方面都不完善,不足以保证纺织品出口的顺畅,而印度在交通设施建设方面比中国更加落后,对纺织品出口形成了很大阻碍。

三、结论与对策

(一)结论

1、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印纺织品出口产生了不同程度的阻碍。发达国家在不同时期设置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印纺织品出口都产生了阻碍,尤其是2007年欧盟REACH法案的出台对两国纺织品出口冲击很大,纺织品出口形势加剧。相比较而言,中国纺织品出口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范围更广;随着中国在应对纺织品技术性贸易壁垒方面经验的不断积累以及自身产品技术标准的不断提高,出口受到的阻碍程度逐渐与印度相当,并且开始低于印度纺织品出口受到的阻碍程度。

2、距离因素阻碍两国纺织品的出口,印度存在的问题更严重。两国因为基础设施不完善使得纺织品出口受到限制,印度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较中国更加落后,更大程度上阻碍了纺织品的顺利出口。当然,两国经济实力的提高将促进基础设施的建设,这将减少贸易距离因素对纺织品出口的阻碍。

(二)对策

为积极应对纺织品出口中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提高中国纺织品的国际竞争力,现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1、政府与纺织行业协会协同努力,打造权威信息平台,构建对外沟通磋商机制。国际市场瞬息万变,政府及纺织行业并整理国外实施的贸易保护措施,同时建立统一权威的信息平台,让企业及时准确了解国际市场信息,快速地对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同时,政府积极与国外相关机构磋商,尽量简化各种产品出口过程中的检验程序,降低企业成本。

2、以技术性贸易壁垒为外压力,发展需求为内动力,加快纺织行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中国纺织行业在结构调整过程中取得了一定进步,但是步伐显得太慢,金融危机又对其造成了较大的冲击,但同时我们应该看到这也是一个加快调整步伐的大好时机。在国际贸易壁垒对企业的外在压力和企业自身生存发展的内部动力的共同作用下,加快纺织业结构的调整步伐,充分发挥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以及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实现纺织业良性发展。

3、以质量为核心求发展,以国际市场需求为导向搞创新。发达国家设置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动机包括保护本国消费者的安全。纺织品出口企业应该将产品质量作为发展的核心,参照国际标准进行标准化生产。另外,企业在技术革新、产品创新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创新与市场需求相结合,了解目标市场消费者对纺织产品的偏好以及当地的风俗习惯,使得出口产品更加受到进口国消费者青睐。

4、打造特色纺织品牌,逐步引导国际市场消费观念。企业有责任引导国内消费者正确的消费观念,让其在选购纺织品过程中更加注重产品质量。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可以利用我国传统服装文化打造特色纺织品牌,逐步引导国际市场消费观念。

参考文献:

1、余文娟,李晓钟.中国与印度纺织品出口竞争力比较[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8(1).

2、高巍.中国和印度纺织业竞争力比较与合作建议[J].国际贸易,2006(8).

3、王亚静,陈富桥,祁春节.中国与印度纺织品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05(4).

4、田毕飞.绿色壁垒对中德纺织品服装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2009(8).

5、史朝兴,顾海东,秦向东.引力模型在国际贸易中应用的理论基础研究综述[J].南开经济研究,2005(2).

6、Cheng Hsiao.Analysis of panel data[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

中印贸易论文篇8

[关键词] 转型经济 印度 中国 贸易关系

一、印度贸易状况

印度自然条件相对优越,气候暖湿、资源丰富,为印度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物质基础。印度进口商品结构为资本货物、能源、原材料和中间产品,其进口近年来大量增加,而粮食等消费品进口则大大减少。2005年石油进口额高达266亿美元,其后两年也呈增长趋势,这也是印度外贸逆差形成的主要原因。进口的原料及其他中间产品主要是羊毛、原棉、石油制品、化肥、钢铁、钻石配料、食用油等。出口商品结构中农产品出口额下降,工业品出口额不断增加。2006年印度出口农产品(包括茶叶、海产品、咖啡、蓖麻油、棉花、油漆等)约80亿美元,IT产品出口为185亿美元,药品及相关化学品出口达55亿美元,其他工业制成品约90亿美元,钻石及珠宝出口自2003年起已超过100亿美元。印度独立后,其对外贸易的地区结构由独立前集中在少数国家的状况,转变为日益走向多元化。20世纪80年代开始,印度经济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放松对私人经济的控制、改善对公营企业的管理、增强试产调节功能、扩大对外开放等,并在《2004-2009年度印度对外贸易政策》中使之规范化、具体化。图左为2007年印度出口产品、图右为进口产品(亿美元)

2007年~2008年印度对外贸易总额为1814.8亿美元,同比增长22.63%。其中出口722.81亿美元, 同比增长18.52%;进口1092亿美元,同比增长25.51%;贸易逆差369.23亿美元,同比增长41%。

二、印度与中国贸易关系

中印贸易往来从丝绸之路时就已开始。贸易关系在1959年因中、印政治关系恶化而停顿,1976年恢复正常之后就一直向着良好的方向发展。印度出口中国的商品主要是矿砂、塑料、珠宝、贵金属等,从中国进口的商品主要是机电、矿物燃料、矿物油等。当前,印度处于顺差地位。但因双方政治关系不很稳定,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十分相似,经济互补性差。在今后的中印双边贸易进一步扩大上可能还会面临一些问题,但就目前发展状况及对未来的预测表明中国在未来对印贸易中很可能超过美国,成为印度最大贸易伙伴。

中国和印度经过近些年的快速发展,已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有潜力的新兴市场和消费品市场。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印两国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提高,但双边贸易额很小。影响贸易的因素有很多,如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政治关系、文化因素等,但最根本的原因仍然是经济因素。利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和净贸易比(NTR)对目前中国和印度农产品竞争能力进行对比分析,中国在农产品贸易中已不具有比较优势,而印度仍处于比较优势地位。对于中国和印度,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和要素禀赋模型更能合理地解释两国双边贸易额较小的现状。但是,由于NTR的取值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产业标准的不同,即根据不同的产业分类标准,会得出大小不同的NTR值,甚至会得出正负相反的取值,因此,通过单个NTR的值,分析某个产业的竞争能力是有失公平的。为克服这一缺点,本文利用该理论框架下的净贸易比这一定量分析指标,计算出它们的相关系数,以此研究两国贸易结构的相互关系。首先,根据《联合国国际贸易统计年鉴》(InternationalTrade StatisticsYearbook)按照SITC三位码分类的中、印两国1985年~2007年的进、出口数据,计算出各商品组的NTR值,每个国家各商品组的NTR值组成一个向量,分别设为向量X,Y,Xi是i产品的出口额,Yi是进口额;然后,根据公式Yi=α+βXiεi,运用最小二乘法,对两个向量做相关分析,求出对应向量的皮尔逊相关系数。如果相关系数是正的,说明中、印两国在贸易结构上是近似的。如中国在某类商品组上具有比较优势(或劣势),印度在该类商品组上也具有相近等级的比较优势(或劣势),两国具有比较优势(或劣势)的商品组重合程度较大,意味着两国在对外贸易关系上表现为一种竞争关系。相关系数越大,表明两国的贸易结构相似程度越高,在贸易上体现的竞争态势愈明显(注:引自《东盟五国与台湾出口产业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分析》)。如果相关系数是负的,说明两国在贸易结构上是相反的,即一国拥有比较优势的商品组,在另一国可能不拥有比较优势,两国在对外贸易关系上表现为一种互补关系。计算中国和印度纺织品与服装制品的RCA指数,说明两国在纺织品与服装制品上都具有比较优势,竞争能力是非常相近的。由于在中、印两国的进、出口贸易结构中,工业制成品占很大部分,所以在分析全部商品的基础上,有必要对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分开进行分析(注:根据SITC的划分标准,初级产品指SITC的0类~4类,工业制成品指SITC的5类~9类,由于第9类基本是未分类的其他制品,所以本文讨论的工业制成品只包括5类~8类。)。根据SPSS软件的输出结果,全部6个分析年份的相关系数都通过显著性水平为1%的双尾T检验。因此,可以拒绝两个变量不相关的原假设,即三类商品组在分析年份表现为一种正的相关关系,说明中、印两国的初级产品、工业制成品和全部商品的贸易结构表现为竞争关系,两国具有比较优势(或劣势)的商品具有相当的重合程度。中、印两国总体贸易结构在1985年~2007年的各年份分别呈低度正相关和中度正相关。在一般的统计分析中,有一个根据相关系数的大小判定相关程度强弱的标准。设相关系数为r,一般地,当│r│≥0.8时,视为高度相关;0.5≤│r│<0.8时,视为中度相关;0.3≤│r│<0.5时,视为低度相关;│r│<0.3时,认为关系极弱,可以看做是不相关。比较而言,工业制品的相关程度最强,大于全部商品和初级产品。可以说,中、印两国的商品在世界商品市场上表现为一种竞争关系,并且竞争的激烈程度先升后降,但两国工业制成品的竞争程度比中国与东盟后起四国的竞争程度轻微。中、印总体贸易结构的竞争关系,根据净贸易比计算的相关系数,反映的是两国在虚拟的世界市场上的竞争程度和变化方向。考虑到NTR指标的局限性,中、印两国的工业制成品在各自的商品出口份额中所占比重较大,近年已达到80%左右。为使统计口径一致,中、印出口数据统一用美国对两国的进口数据代替。按照HS分类标准,(由联合国海关合作理事会于1973年研究并制定,1978年重新修订,包括5019个6位数子目的商品),美国进口历史数据(U.S. ImportsHistoryCD-ROM)中工业制品按照十位码分类,分别由第一位数为5~9的商品构成。首先,将十位码中前三位相同的商品进行汇总,归纳成按照HS三位码分类的91组商品,分别属于500组~999组,分别对应于《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第三次修订本的第5类~8类的各组商品;然后,求出各国各商品组在美国市场上的份额,即一国某一类产品j在美国该类产品进口合计中所占的百分比,用该类产品各国的市场份额分别乘以本国的人均GDP,从而求出各类产品的附加价值指标。另外,由于人均GDP和商品的出口额相乘加总会导致数据过大,现利用既有数据,对人均GDP求取自然对数,再与各商品出口额相乘加总,对加总的和求取反对数。整个运算使用的函数都是单调递增的,得出的各产品附加价值指标虽然与前面的介绍不尽一致,但不会改变各产品组市场份额与出口制品附加价值指标分布的单调性。从工业国家的发展历史看,一国有竞争力的产业首先是从劳动或资源密集型过渡到资本密集型,再从资本密集型过渡到技术、知识密集型。一般地,低收入国家恰好劳动要素比较充裕,劳动密集型产品相对具有比较优势,出口市场占有率较高;高收入国家恰好资本和技术要素比较充裕,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相对具有比较优势,出口市场占有率较高;中等收入国家则居中。收入相近国家的出口结构也会比较接近,在国际贸易中表现为一种竞争关系,即市场占有率比较接近的产品重合程度会比较高。两国出口的商品主要集中在低附加价值制品上,低附加价值制品在对美贸易中处于比较优势的地位,高附加价值制品的出口在美国进口品市场上的占有率非常小;而且,中国市场份额高的商品,印度的市场份额也比较高,反之也如此。但是,中国的出口规模比较大,多数商品的市场份额高于印度。1990年~2005年,中国对美国出口市场份额超过30%的商品种类很少,主要是鞋靴、婴儿车、玩具、游戏品、运动用品及未列的杂项制品(如一些塑料制品),基本属于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当然也都是低附加价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同期,印度对美国出口市场份额超过20%的商品种类就更少了,在90多个商品组中,最多的年份也不超过3个。这些商品也大多属于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主要是纺织纱线、其他机织物、铺地用品等,还有一些宝石、次宝石,也都是低附加价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由于中、印两国的出口商品结构比较一致,二者在美国进口品市场上将构成一种竞争关系,其出口会此消彼长。

中印两国经济发展水平比较接近,在双边贸易往来中有竞争,但经济贸易前景仍是比较乐观的。要实现两国贸易的持续稳定增长,首先有赖于两国官方和民间的共同努力,增进两国官方的高层次互访,在发展双边经贸往来的宏观问题上达成更多共识,可适当制定一些具体目标和相应的时间表。(2002年国务院总理朱基率领中国企业访问印度,当时双方提出的目标是在2008年双边贸易额达到100亿美元,但是这一目标在2003年即被突破。2005年4月总理成功访印,两国宣布建立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006年11月,国家主席又出访印度,设定了双边贸易的最新目标,在2010年贸易额要达到400亿美元。)官方的互访可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创造良好的政治氛围和舆论攻势,而时间表的确定可以起到督促和激励作用。其次增进两国工商界的了解。在很多印度工商界人士看来,中印出口产品结构相似,且都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互补性并不很强。而印度由于国内的一些问题,如缺乏灵活的劳工市场、基础设施差等因素,导致生产成本远高于中国,使印度很难向中国出口制造业产品。实际上双方优势有很大的互补性,而且印度最近几年对华贸易已从逆差转为顺差。(2001年、2002年,中国对印度的出口大于进口,从2003年开始,中方的进口开始超过出口,2003年、2004年、2005年印度对中国的贸易顺差分别为9.1亿美元、17.5亿美元、8.3亿美元。)所以中印之间不可能是单向交易,与中国的贸易对印度来说不是威胁而是机遇。当前,印度IT行业发展迅猛,很多企业对中国这个最大的市场已纷纷采取行动寻找合作的途径。最后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对两国出口产品的宣传力度,增加消费者对产品的熟悉度和认可度。其中相互参展办展就是一种很好的方式。通过参加展会既可以使双方保持联系和接触,搞清彼此的基本法律、法规和关税等对外开放政策,为进一步探讨合作和发展做好充分的准备,也有利于宣传自己的商品,为扩展贸易打下基础。我国在印度参展、办展,不仅了解了印度市场的需求情况,而且显示了我国商品在技术上的优势。为拓展中国市场,印度也可以到中国参展办展,让中国消费者了解和接受印度产品。另外,双方要实事求是地解决贸易摩擦。随着中印贸易额扩大,贸易摩擦和其他纠纷也自然多起来,这是正常的,关键是采取妥善的解决方法。目前两国尚未缔结司法协定,使一些经贸纠纷的解决缺乏法律依据,所以两国应尽快缔结司法协定。对于印度方面出于贸易保护目的提起的贸易救济案件,要积极应诉,必要时可诉诸于WTO的争端解决机制,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中方也要加强行业自律,进一步规范贸易秩序,减少恶性竞争,提高出口产品的档次,公平地参与对外贸易。这样中国与印度在未来贸易发展中将会更好的合作与发展。

参考文献:

[1]何运奎:国际贸易地里概论.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

[2]薛永久:国际贸易.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樊亢:外国经济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4]世界经济年鉴,(2006-2007)

上一篇:检验管理论文范文 下一篇:非艺术类专业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