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无居民海岛旅游开发的生态影响与保护研究

时间:2022-08-29 02:18:25

【前言】海南省无居民海岛旅游开发的生态影响与保护研究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1.对海南省无居民海岛资源结构的生态负效应 作为旅游资源对海南省无居民海岛进行开发和资源重构,主要包括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民居和住宿业建设、道路和交通网络建设、旅游相关配套设施设备建设等。这些开发项目依托的是海岛资源现有的自然形态的土地,开发建设过程会...

海南省无居民海岛旅游开发的生态影响与保护研究

摘 要:无居民海岛名录公布以来,176个无居民海岛资源旅游开发便提上日程。国际旅游岛旅游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和南海海洋经济的深化创新发展直接推动了无居民海岛的旅游开发和系统建设。通过系统分析在海南省居民海岛旅游开发中的非生态影响,提出生态规划和协同开发海南省无居民海岛,促使其形成健康持续发展态势。

关键词:无居民海岛;旅游开发;生态;保护;海南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8-0123-02

一、海南省无居民海岛旅游开发的非生态影响

南海海岛资源丰富,国家首批公布的无居民海岛名录中海南省辖域的无居民海岛有6个。作为独特的自然资源,无居民海岛有着独立的生态系统和资源结构,其生态指标较为复杂,生态系统很脆弱,旅游开发若缺乏生态引导和系统规划,势必破坏无居民海岛,再做修复几乎不可能。因此,无居民海岛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生态指数会产生联动的影响,对推动海洋资源经济开发模式的深耕细作将带来更多的负面效应。

1.对海南省无居民海岛资源结构的生态负效应

作为旅游资源对海南省无居民海岛进行开发和资源重构,主要包括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民居和住宿业建设、道路和交通网络建设、旅游相关配套设施设备建设等。这些开发项目依托的是海岛资源现有的自然形态的土地,开发建设过程会将海岛资源进行重构,破土动工等破坏海岛表面,这对海岛的气候,地貌、地下岩层都会产生影响,对海岛植物及微观动物生态结构都会产生不可预见的影响。在舟山群岛的旅游用岛开发中,部分问题已经表现出负效应,游客进入产生的生态破坏、碳排放指标超标、系统联动迟缓以及文化“溢出效应”等负效应问题目前技术还无法解决,将继续存在。

2.对无居民海岛资源构成的生态负效应

海南省无居民海岛的旅游开发对海岛整体资源结构会产生联动的连锁效应,诸如对海岛形态、岸线、植被覆盖区、温度、滨海区域、海水、地下水资源及其涉及海域的生态效应。无居民海岛的旅游开发规划中,项目施工可能会造成水土流失,可能会因建筑垃圾引起海水退化,工业用料可能会对空气和海域产生侵害,游客过度进入的生态破坏、碳排放指标变异、游客行为对近海区及沙滩的破坏,港口建设、旅游建筑及相关建筑占用海岛面积导致海岛面积缩减,海岛港口建设对所属海域及动植物生态结构的冲击等。

对无居民海岛的资源的生态结构和资源构成的影响远不止于此,生态系统的破坏将产生更糟糕的联动效应,会直接引起海岛资源恶化、生产力下降,将是无居民海岛旅游推进的万劫不复。

二、海南省无居民海岛旅游开发中的生态保护策略

1.系统分区,生态划定

系统分区是海南省无居民海岛旅游开发中对海岛进行生态规划,分区进行设计,将旅游开发区、相关项目区、海岛行政区、生态隔离区等,根据海岛资源的生态指标、生态结构、生态极脆弱特质等对海岛进行空间结构区隔,系统规划,将规划中的生态属性高度界定,将海岛分成功能不同的旅游开发区域,联动协同进行开发与建设。

2.设计主题,异质开发

南海无居民海岛资源较为丰富,开发过程中应在考量经济效益的同时务必以生态持续发展为指导方针。盲目开发与建设对海南省无居民海岛的资源是不负责任的。目前大多数旅游海岛开发的同质性表现突出。要围绕海岛资源的特质和可发掘文化内涵进行个性设计,围绕个性化、异质性和精品化的开发思路,将海南省无居民海岛的特质凸显,海岛涉及的利益相关者要共同树立海岛品牌与文化意识。南海无居民海岛资源相对空间不够集中,对海岛旅游开发的异质性设计对旅游开发是有利的,不至于因资源集中而过于相似。因此,在开发无居民海岛中建设项目设计至关重要,要避免重复建设和雷同开发,减少资源浪费,抑制非正常竞争的出现。从规划开发层面将主题突出,围绕主题进行系统规划和生态开发,推动海岛可持续发展。“主题岛”和“概念岛”的理念在海岛系统协同开发中极为关键。

3.产品创新,泛生态旅游产品代入

海南省无居民海岛旅游开发是建立在循环经济模型基础上的,要求资源的重复利用和低碳发展旅游。生态旅游产品注重重复利用和资源循环,同时观测的指标还有产品的连带功能。泛旅游产品是对传统规范的旅游产品的延伸、升级和创新的具体表现。旅游产品高度同质是今天饱受游客诟病的。在系统协同开发南海无居民海岛中,旅游产品设计与开发应注重独特性、文化性、品牌性和创新性,重构海岛旅游产品结构,将依托自然资源和社会文化资源的生态属性融入产品设计中,创新海岛旅游产品,深入推动海岛旅游产品的结构完整、品类丰富、标志突出。产品涉及滨海旅游、海底观光、地貌观光、养生旅游、婚庆旅游、会奖旅游、潜水与海钓旅游、探险旅游、游轮旅游以及海洋文化旅游等,对这些旅游产品进行深度挖掘和创新设计是海岛旅游产品开发的重点和难点。品牌、文化、环境等要素都要被考虑进去,实现生态开发旅游产品,体现产品的独特性和适应性。

4.预设修复机制,生态建设景观

海南省无居民海岛的旅游开发是旅游业发展和人类足迹延伸的现实需求,也是利用海岛资源开发完善海洋经济发展结构的需求。要设置预案,保证海岛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生态要求。预设修复机制应该关注在结合不同层级和领域的基础上,依托海洋生态学和景观生态学,建立海岛旅游资源的生态监测系统和异化预警系统以及修复系统。修复系统涉及生物系统修复,将修复技术整合,以物理与化学修复和工程技术修复重组并优化,实现受损生态结构能够及时得到科学合理的处理。预警机制的功能能够对海岛监测,避免出现生态破坏。

海南省无居民海岛旅游开发中的海岛旅游景观建设主要是植被、水体、复合生物等景观建设,还包括人造景观建设。结合生态规划总体方针,将生态景观进行分区、分级、分类进行保护,并在建设生态景观时监测对海岛各项生态指标的影响和互动效果,建立保护区和保育区,启动预警修复机制,及时跟进,保证生态景观建设与海岛环境良性互动。发现生态失衡,即进入修复阶段,通过物理学、化学、工程技术等手段进行多样性的修复,同时控制侵害物种入侵,以保证整体生态系统的健康。

5.协调开发,平衡保护

海南无居民海岛作为旅游用岛进行旅游开发与建设,在宏观规划与设计的指导下,应注重生态开发与系统协同。资源开发与利用过程中,保护性开发是整体海岛旅游开发过程的核心指标,它可以保障生态,培育海岛旅游经济,促进海岛健康发展。对海岛的物理指标测量、容积率、可容建筑面积、建筑体体积、植被覆盖指数,尽可能减少人为设施,提高现有资源的利用率,降低人为生态负效应。提倡低碳旅游和循环旅游经济,尽量以绿色交通工具为主建立交通网络,人为建筑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减少人为因素的破坏和冲击。海岛建设项目与周围环境要和谐自然,规范相关管理与规定,禁止近海和沙滩上的商业项目,保证近海生态系统健康,保证沙滩的生态结构不被人为损坏,以保证游客有更多机会在近海沙滩获得旅游体验。严禁在海岸退缩带附近安置更多商业项目和开发行为。

6.互联网融入,智能生态岛建设

在互联网+的推进中,依托先进技术和经验推进生态旅游岛全面开发与经济发展。借鉴国内外岛屿开发的成功模式,探索海南省无居民海岛生态开发途径,进行生态示范区和生态示范项目建设试点,进而在全岛进行推广,搭建环境友好、资源循环、低碳环保的海岛旅游发展模型。在低碳技术、循环经济技术、电子技术、能源技术等技术上进行有效利用,挖掘海岛绿色能源和新能源,建立多种渠道建全方位立体化的监测态生态指标,实现人与海岛的协调共生关系。

三、结论

海南省无居民海岛旅游开发,关系到海岛资源的利用和海岛经济的发展,是推进旅游产业适应新常态的产业延伸,是新业态形成和发展的有机组成。海南作为唯一一个全域旅游示范省,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要全面优化产业结构,全面创新产业格局,全面加强产业主导。应从每个实践操作和设计上体现出功能,在无居民海岛旅游开发上,协同联动,优化组合,借助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导功能,全面推进国际旅游岛的持续发展。

上一篇:思维导图在组织胚胎学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基于慕课的计算机课程翻转课堂教学的分析与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