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抽穗结实期的田间管理及防倒伏技术

时间:2022-08-29 02:14:04

水稻抽穗结实期的田间管理及防倒伏技术

摘 要: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产量近总粮食产量的1/3还多,在全国各地广泛种植,水稻种植的各个环节中,每个环节都会对水稻产量产生影响,所以种植水稻一定要认真管理好各环节,保证水稻在每个生长环节都能够有最佳的生长状态,确保丰产高产,本文重点分析水稻在抽穗结实期的田间管理及防倒伏技术,为水稻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抽穗期;叶面肥;抗倒伏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识码:A

1 水稻抽穗结实期的生育特点

这时期一般需要1~1.5月,品种不同,所需时间也不尽相同,基本早熟和中熟品种所需时间在1个月左右,晚熟品种则时间要相对增加2周的时间才能成熟。时间基本从水稻抽穗开始一直到谷粒成熟。这时期茎秆的生长在抽穗后长到最大高度了,生长的中心转移到以米粒生长为主,叶片生长停滞,颖花发育完成,生理代谢以碳代谢为主,籽粒大量积累干物质。这时期的管理好坏直接决定籽粒的大小和重量,也是决定高产与否的非常重要的时期,田间管理的主要目标是保穗、攻粒、增重。

2 水稻抽穗结实期的田间管理

2.1 施肥管理

水稻抽穗结实期的施肥应以喷施叶面肥为主,因为这时期的主要任务就是攻粒壮籽,提高谷粒的成熟度和饱满度,充足的养分供应能够大大提高籽粒的品质,这时期不再适合散施尿素等含氮量高的肥料,因为这时期植株茎叶基本不再生长,而对叶色落黄的田块在齐穗后合理喷施叶面肥,一方面可以起到壮籽的作用,另一方面,对于延长根系活力,维持活杆,防倒伏和提高谷粒的品质都有非常明显的作用。叶面肥以磷酸二氢钾和尿素为佳,用量分别为每1hm2前者2.3kg后者4.5kg,兑水400kg,在花期喷洒,也可以选用一些生物钾搭配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喷施。叶面肥的喷施时间,应选择在晴天傍晚或下午15:00、16:00进行。阴天则可整日喷施。水稻扬花期,不要在8:00~14:00这段时间喷施,以免影响开花授粉

水穗进入抽穗期以后,也要根据苗情的生长情况来散施其他肥料,出穗后10d叶色变黄,其变黄的程度比“孕穗期落黄”更严重时,就要追施粒肥。追施粒肥能保持植株活力,延缓叶绿素的分解,促进谷粒的成熟度,确保稳产高产。粒肥以硫酸铵为佳,一般每667m2用4kg左右便可,施肥时在田中先灌上浅水,施完肥后,不要再灌水了,让秧田自然落干。这时对中期穗肥施用不足或没有施穗肥的田块,在抽穗初期追施氮素粒肥,配合磷、钾肥同增会起到改善谷料品质和增加粒重以保高产的作用。撒施每667m2尿素2kg左右。

2.2 水分管理

水稻抽穗进入扬花阶段,这时的生长特点是叶片的蒸腾作用减弱,水分蒸发的量也不是很大了,这时的生育后期,对水温变化的反应不大,相反对气温的变化的反应会敏感,这时期要采用间歇灌水的方式,灌1次水后,不要接就再灌第2次水,要等第1次水落干后再灌。当第1次水渗下去,再灌后1次水,要前水不见后水,这样的灌水方式,可以增加土壤的透气性,增中土壤中的氧的含量,进而起到弄根的作用,根系活力增加,就能保持叶的常青,青枝绿叶的时间延长,才能保证光合作用的时间,利于谷粒积累干物质,从而增加粒重,促进灌浆,达到种子成熟,利于粒重增加达到高产的目的。

水分理的基本技术原则:抽穗后3周后开始采用间断灌水,每次灌水深4cm左右,使土壤保持饱和状态即可,不要灌太深,然后让秧田中的水自然落干;抽穗3~5周时,采取“跑马水”措施,保持最大容量的80%的水分状态。此后根据成熟情况决定停灌落水时间。

2.3 病虫害防治

水稻抽穗后,还会生一些病虫害,比如麻斑病、赤枯病、稻瘟病、叶枯病、纹枯病、稻颈穗病以及稻飞虱、粘虫等病虫害,一定要严加防范,及时检查,并密切关注此时期的植株生长情况,做到早预防,一经发现,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可以采用双效微肥以800倍液的浓度进行喷雾,这对于以上大部分易感病害有很好的防治效果,而且还能让水稻增产,但喷时要注意如果喷后6h遇到雨天,则要在过雨之后再进行重喷。

2.4 消灭后期田间杂草

对于水稻生长后期田间、池埂、渠道、地头的一些绿萍和青苔杂草要及时进行清除,因为这些杂草长高了可以挡光,影响水温,而且还和植株进行养分的争夺,清除这些杂草,可以避免下一年继续生长,同时也能清除一些病虫害的生长环境,切断传染源。

3 水稻防倒伏管理

3.1 水稻倒伏的产生原因及类型

在生产上造成倒伏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品种不抗倒、栽植密度不合理、肥水管理不到位、病虫危害等几方面的原因造成的,这几方面哪个方面管理不到位,都会引发水稻的倒伏,水稻的倒伏同时也是个综合因素所导致的,对水稻的产量影响是十分严重的,其表现的类型一是根倒,由于根系发育不良,扎根浅而不稳,缺乏支持力,稍受风雨侵蚀,就发生平地倒伏;再一种是茎倒,由于茎秆不壮,负担不起上部重量,从而发生不同程度的倒伏。

3.2 水稻防倒伏的措施

3.2.1 选用耐肥抗倒品种

好的品种抗倒伏的能力相对较强,要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选用一些具备半矮秆、茎粗、根系发达、叶片直立的耐肥等优良特点的品种。

3.2.2 加强水肥管理

肥水管理相当重要,一定要根据水稻的需水需肥特点进行肥水管理,在不同的生长时期,合理用肥,合理灌水,确保施肥不过量,灌水不过多,肥水应用时期科学而合理,做到不多不少,恰到好处。

3.2.3 合理密植

水稻虽然是耐密的作物,但这个密度的控制也要合理,不能过密,合理的群体结构才能保证生长良好,要保证足够的通风透光,才能保证茎叶发达,茎秆粗壮,才能增强抵抗病虫害的能力,提高抗倒能力。

3.2.4 适时晒田

晒田对于土壤的环进改善,对于水稻根系的活力增加,可以促进稻苗的粗壮,这样对于稻苗的抗倒伏能力提高是很有好处的,所以水稻分蘖末期要进行排水晒田,控制无效分蘖。

3.2.5 防除病虫害

病虫害的侵蚀会对水稻茎杆的节结部位造成伤害,脆弱或是断掉,先是风雨摇动便会倒伏,所以要及时防除病虫害尽力降低茎秆的受害程度。

作者简介:张学利(1965-),男,大专,公主岭市环岭乡农业技术推广站,农艺师。

上一篇:杨树烂皮病发病规律及防治措施 下一篇:水稻栽培高产关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