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结构施工中后浇带技术的应用与选择

时间:2022-08-29 01:20:06

高层建筑结构施工中后浇带技术的应用与选择

摘要:随着城市人口数量的快速增加以及城市土地的不断减少,使得目前我国在建设工程项目中,高层建筑成了工程项目建设中的主体。在高层建筑项目中,高层建筑质量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高层建筑结构施工中,不仅需要保证高层建筑质量过关,也要保证高层建筑的合理性。因此,在高层建筑结构施工中利用后浇带技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建筑工程使用功能。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后浇带技术;应用与选择

中图分类号:TU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通常都要将主楼与裙房连接在一起,并要防止建筑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沉降缝现象。在高层建筑结构施工中应用后浇带技术,如果没有积极有效的控制后浇带施工,会对高层建筑结构的安全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我们可以就高层建筑结构施工中后浇带技术的应用和选择进行全面的分析,提高后浇带技术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应用水平,保证高层建筑施工质量过关。

后浇带施工技术的选择

1、在高层建筑国结构施工中,将高层主楼与裙楼之间设置永久性变形缝还是沉降后浇带,需要工作人员对建筑场地的地质条件、基础形式以及建筑结构进行有效的分析,从而确定是选择何种后浇带形式。当建筑物在施工过程中建筑基础持力层是基岩或卵岩层上,同时具有较小的建筑结构沉降量,这样可以采用沉降后浇带。当建筑基础持力层压缩性高、层厚较大,可以设置永久变形缝。

2、在留设后浇带位置时,要对建筑基础以及上部结构布局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从而确定后浇带的位置。通常情况,后浇带设置的位置主要是在建筑结构受力最小的地方,比如在板跨度内的三分之一处地方设置后浇带位置。另外,设置后浇带是从上到下对齐,设置成竖直方向时,不能错开。一般设置后浇带的距离是在30到50米之间。

3、在高层主楼与裙楼间设置后浇带时,要将后浇带设置在裙楼附近。后浇带在封闭后通常都会产生剩余差异沉降影响建筑结构内力,为了减少这种影响,首先在高层建筑中采用桩基础或者是地基处理方法,尽可能的扩大高层建筑基础与地基的接触面积,这样高层建筑基础地面接触压力得到了有效的减少。裙楼可以采用条形基础或独立柱基础,将高层主楼和裙楼之间的沉降差异进行调节。其次尽量减少裙楼基础与地基的接触面积,使裙楼基础地面接触压力增大,以此来增大裙楼的沉降量。最后熟练掌握高层建筑埋深的规范,科学合理的调整地下室的高度,要在具有承载力高、压缩性小特点的地基上设置建筑基础的持力层,这样可以降低高层主楼的沉降量。

4、在工程施工中,严禁将后浇带钢筋断开。当为了方便施工将钢筋断开后,要在浇筑后浇带混凝土之前将钢筋进行焊接。在焊接钢筋时最好采取机械连接方式,同时也要保证钢筋连接质量过关。当采取搭接连接方式去焊接钢筋时,要将后浇带的宽带进行计算,同时要满足钢筋搭接连接长度的规范要求。

二、高层建筑结构施工中后浇带技术的应用

后浇带技术一般都是在高层建筑结构、大型建筑结构以及公共建筑结构中,后浇带施工技术能够有效的将建筑由于各种温度、收缩等现象出现的裂缝进行克服,可以有效的保持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

材料。在高层建筑结构施工中利用后浇带技术时,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施工质量标准,选择有效的施工混凝土材料以及材料配比。其次,要严格按照《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选择合适的防水资料。

机具设备。首先选择一套合理的防水卷材施工机具。其次选择对混凝土进行施工的机具设备。最后选择砌筑砖和砌体的施工机具。

施工工艺。设置后浇带主要是由于施工原因时,要将建筑工程的具体结构形状进行分析,从而确定后浇带,同时也要经过设计院的同意,以此对后浇带的位置进行设置。其次在确定后浇带保留时间时,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确定时间。当工程设计没有确定要求时,一般后浇带保留时间要超过40天;在不会对工程施工进度产生影响时,应该保留60天。

施工要点

首先是时间控制。目前我国不断减短混凝土浇筑的时间,使得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受到自然因素和温度因素等外界因素影响时,会产生各种裂缝,而这些裂缝主要是由于当前建筑本身存在的缺陷所导致的。在高层建筑结构中,要等沉降完成后才可以对后浇带进行浇筑。通常都是将高层建筑的主楼和裙楼共同施工。但是,主楼的施工量一般都大于裙楼的施工量,这样裙楼沉降先于主楼的沉降,而且主楼荷载造成的沉降是高于裙楼的沉降。因此,必须要保证主楼完全沉降后才可以对后浇带砼进行施工。

其次是材料控制。在浇筑后浇带之前,要将混凝土裂缝进行全面的清理,将裂缝中的积水排除干净,同时也要确保后浇带两侧构件表面湿润时间超过24小时。在选择后浇带浇筑材料时,必须要对材料进行有效的控制。选择的材料是无收缩混凝土,主要是膨胀水泥或者是普通水泥中添加膨胀外加剂以此来配置的混凝土。通常在后浇带施工之前,在混凝土配比材料中添加早强减水剂,同时在混凝土配置和振捣中,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要求和规定并认真执行,这样可以使后浇带的强度大于所连接的构件。

应用后浇带技术应注意的问题

1、隔断后浇带两侧。在隔断后浇带的两侧时,要采用钢支架铁丝网或者是钢板,同时要根据断面的大小,以此来确定支架钢筋直径与间距的大小,从而保证支架的稳定性和牢固性。铁丝网的网眼不能太大,否则在浇筑混凝土时会出现严重的漏浆现象。当铁丝网的网眼太大时,可以利用塑料膜贴在铁丝网外,当混凝土凝固后就可以将塑料膜拆除。

2、后浇带的防护。在浇筑后浇带两侧结构的混凝土时,要在其顶端留一个5到10厘米宽度的企口。在将企口找平时可以采用水泥砂浆,同时也在企口上方砌筑一道大约15厘米高度的护堤,防止有杂物或污水等进入后浇带中。尤其是地下室,必须要加强后浇带防护工作,严禁水进入地基,对地基的承载力造成严重的影响。在封堵地下室底板水平后浇带以及外墙竖向后浇带时,应该采用24厘米的墙,同时也要利用防水砂浆对墙面进行抹刷;另外要对地下室外壁进行防水技术处理。这样。不仅可以确保后浇带不会有雨水进入,也可以作为挡土墙,不会耽搁基坑回填的时间,提高后浇带施工进度。

3、后浇带混凝土养护工作。浇筑完成后浇带混凝土后,要立即对后浇带混凝土进行覆盖、保温、保湿等养护工作,同时养护时间要超过14天。

总结

高层建筑结构施工中应用后浇带技术时,首先要根据建筑结构的具体情况和施工场地的实际情况,从而选择科学合理的后浇带技术。另外,在后浇带施工技术中,后浇带施工所需要的材料、设备机具进行充分的准备。严格按照施工工艺以及施工要点,进行后浇带技术施工。最后注意后浇带施工中所出现的问题,密切关注后浇带两侧的隔断工作、防护工作以及养护工作,以此充分发挥出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巨大作用。

参考文献

[1]周宇巍.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后浇带技术应用[J].工程技术,2012,25(10):56-58.

[2]费云洪.建筑工程施工后浇带技术探讨[J].产业养护科技论坛,2012,35(08):13-15.

[3]吴晨.建筑工程施工中后浇带技术的运用探析[J].施工技术,2012,35(02):23-25.

[4]李洪录.建筑工程后浇带技术的应用[J].河南建材,2012,35(03):23-25.

上一篇:关于土木工程管理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措施 下一篇:浅析基于铁路工程投资包干体制的施工项目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