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导演和影视导演的艺术共性与个性

时间:2022-08-28 10:46:33

戏剧导演和影视导演的艺术共性与个性

矛盾的共性指矛盾的普遍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矛盾的个性指矛盾的特殊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矛盾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是指,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又受共性的制约,共性和个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那么戏剧导演和影视导演的艺术共性是什么?它们的艺术个性体现在哪些方面7以下从两个方面来谈。

一、戏剧导演和影视导演的艺术共性所在

首先从本质来讲,都是以一定的物质为载体或手段,以一定的内容与形式、技巧相结合形成作品,创造出一定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社会中的各类生活。同时它也抨击各类社会的丑恶现象,显现出精神境界中的意蕴美、情感美,共同表现出一个人类所向往的美的精神世界,这就是所谓的艺术的世界。在整个艺术世界里,艺术的意蕴美和情感美是艺术精神现象的主体部分,是艺术创作产生冲动的动力所在,许多优秀艺术都是为它而作的,就是在它的动力催化下产生出来的。“有感而发”,“为情造文”,这是艺术创造的真谛。有了它,艺术才显得更加富有生气和活力。可以这样说,无论是戏剧导演还是影视导演,都应该是这样,关键在于导演能否透过表层的现象找到内蕴的哲理,真实深刻地揭示出美的元素。这要求导演有一颗高尚的、美好的、富有表现情感才华的心灵,善于去发现、挖掘、提炼这种美的元素,表现真实的人性和美好的心灵。

从艺术作品创作来讲,戏剧导演和影视导演的中心任务(灵魂工作)就是要为观众“讲好一个故事”。戏曲、话剧、电影等艺术形式都是这样。京剧《杨门女将》是说天波府佘太君在得知孙儿杨宗保战死边关后,不顾年迈,毅然率领杨家女将出征打败金兵,保家卫国的故事;话剧《茶馆》讲的是北京裕泰茶馆的掌柜王利发和他的茶馆,在经历了中国三个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变迁后,茶馆从“繁荣”走向衰落,最后“王利发拿起腰带,步入内室,仰望屋顶,寻找安然了结一生的地方”:法国电影《老枪》讲的是二战期间,外科医生于连・丹杜有一个贤惠漂亮的妻子和活泼可爱的女儿这样一个美好的家庭,由于德军的侵入,妻子克拉拉和女儿弗洛兰斯都惨死于德寇之手,于连・丹杜医生义愤填膺,含着眼泪拿起了一支老猎枪,开始了一个人对付群魔的复仇战争。可以这样说,无论导演怎样构思矛盾冲突,展开故事情节:怎样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怎样表现各种各样的人物的内心世界,揭示人物命运的内蕴与实质等等,“讲故事”是导演必须考虑的首要任务。“用故事打动观众的心,给欣赏者带来诱人的美感和愉悦,才能充分发挥艺术寓教于乐和潜移默化的功能”。

从艺术表现手法和艺术创作技巧上来讲,戏剧导演和影视导演都要借鉴音乐、美术、舞蹈、戏剧等其它艺术门类中的各种艺术元素,如灯光、作曲、舞美、服装、道具、化妆、台词等等来启迪演员塑造典型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现实或再现历史事实。

从导演自身来讲,虽然导演由于个性的差异、审美趣味和价值取向的差异、文化水平的差异、风俗习性的差异等等,由此,在艺术创作中所必然形成的艺术风格也是千姿百态的,它们的差异就如太阳光在自然界所呈现的色彩世界一样,既有较明显的区别,赤、橙、黄、绿、青、蓝、紫,也有极细微的差异,但有一点是每个导演共同具有的,那就是自己的修养、毅力和独特的审美观及见解,包括对生活的热爱和信念,对作品的判断不被任何意见左右。毫不例外,这是戏剧导演和影视导演的艺术共性所在。

二、戏剧导演和影视导演的个性区别

从创造时空艺术上来谈,戏剧是以舞台剧的形式当众表演,这就决定了它们因表演范围受到时空的局限。舞台的空间无论导演怎样努力地扩展空间,其限度总是有限的。一个多幕剧的时间跨度可以在不同的幕间跨越,也可以在同一幕中变换,但这种跨越的局限性是可想而知的。戏剧导演在舞台上创造时空艺术主要靠灯光、布景和服饰以及一些舞台特效来营造角色的生活环境并模拟春、夏、秋、冬时空转换;影视剧就不同了,以它独特的放映特征和现在的高科技手段,在创造时空艺术上导演可以说是天马行空,“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好莱坞大片《阿凡达》就说明了一切。

从艺术表现形式上谈,戏剧艺术更多的是表现生活,影视艺术则多为再现生活。因此戏剧导演要求舞台表现和表演必须带有夸张性和鲜艳醒且的特点,在舞台美术和化装方面的夸张和鲜艳,有造型轮廓的突显,颜色的鲜艳;在演员表演方面的夸张和突显,有语言、动作、表情等的激情化,即所谓的精、气、神的高度统一:影视导演则强调要求还原生活。演员需要非常本色、生活化地表演“我就是这个人物”,而场景、美工、服装、化妆、道具等则必须是真实地再现当时。

从艺术语言上来讲,戏剧导演要求不同的戏剧类别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所长,在各自的表演手段上做尽文章,使各自的艺术语言达到最大的丰富来表现叙述角色人物的故事。如话剧,它就主要以语言的表演为突出点;歌剧,它主要以歌唱的表演为突出点:舞剧,则主要以舞蹈的表演为突出点等。话剧艺术,它的剧本语言必然要有诗样的语言,还有哲理的语言,人物对话和独白,语言必须精炼,深刻、含蓄。演员的道白必须运用朗读吟咏的手法表演,其身段配合有造型艺术的韵味。歌剧艺术则以歌唱和音乐的表现为主。剧本的唱词主要以诗的语言为主,道白也主要以韵白为主。演员的表演在音乐中表现,其身段也有和话剧一样的富有造型艺术的韵味。中国歌剧演员的身段还借鉴了戏曲和舞蹈的表演身段。舞剧自然是以舞蹈的形体艺术语言来表现的,因为没有道白,所以表演中有点类似于哑剧,因而内容相对模糊,但有音乐的配合,形体加音乐的组合,因而在情感意义上表现较为充分。最有代表性的莫过于中国的戏曲,其艺术语言的丰富性与复杂性,可谓戏剧艺术之最了。如“唱、做、念、打”,“手、眼、身、法、步”,音乐曲牌、角色行档、脸谱、服装道具等行头。由此可知,戏剧艺术的表演美,美就美在它们各自的表演手段上。

在规定的人物情境中淋漓尽致地发挥影视导演运用的艺术语言最突出的就是镜头。这种艺术语言在叙述、描绘、渲染上与其它类戏剧艺术的语言有着很大的差异。导演通过景别、光影、构图、色彩等影视艺术元素来构思每一个镜头,也就是说按镜头的美学原则来塑造人物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所谓镜头的美学原则,它包括有以下几个方面:真实的原则,蒙太奇原则,音响原则和照明原则等。首先说真实的原则,即您想表现什么,进入镜头就会如实地表现什么,因为它是照相的法则。是真实的历史故事,还是现实生活里的真实故事,或是以现实生活为原型编写出来的故事等:是神话剧还是荒唐的闹剧或是讽刺的喜剧等,都要以现实生活为依据,都要遵循现实的真实原则。在镜头里留下后再表现出来,都必须要能使感知者感到合理而愿意接受,这是一个原则。其次是蒙太奇原则。所谓蒙太奇在电影中是指将各种各样的不同时间、地点、场景、角度、距离、长短等的镜头组合在一起,来描述故事,刻画人物的一种影视艺术构成原则。以上一些镜头如何组合起来才更富于表现力,更富于审美感,这是影视导演最为关心的问题,因为这是影视导演用来反映和表现社会生活最为主要的艺术语言手段之一。关于音响原则和照明原则,在一般的戏剧舞台上也有同样的原则,只不过没有影视中审美的效率这样大,它们是镜头美学里的重要环节。因为它关系到视听知觉的全面接受,关系到视听的审美享受,关系到镜头里故事情节的展开,关系到每个人物形象的塑造等等。

上一篇:在发现美并创造美的过程中学习 下一篇:现代家居空间设计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