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策略

时间:2022-08-28 08:54:27

浅谈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策略

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学生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如何在课堂中实现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要面对和深思的问题。与其他学科相比,信息技术教学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处于摸索前行的阶段,为了创设有效的教学模式,开展有效的教学手段,需要教师讲求策略,发挥自身优势,从实际出发,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一、注重情境创设,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

情境的创设需要教师依据教材内容,从教学的需要出发,并结合学生当前的水平和状态,创设学生能够接受的氛围和环境,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当前很多学科都已经广泛采用了多媒体等信息技术创设情境的方法。作为信息技术教学,我们更应该在课堂中广泛使用,增进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促进他们对于知识的掌握,加强学科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情境的创设有很多方式。例如,在教学用计算机进行简笔画时,我从网络上搜集了一些流行的卡通人物图像,让学生欣赏。通过计算机软件,我只用简单的几笔就画出了多姿多彩的人物造型,这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到稀奇。看到学生赞叹的目光,我便问道:“大家都看到了这些卡通人物,画得非常传神,非常有味道。其实,其中的技巧非常简单。今天我们就是要学习怎样用简单的笔画勾勒出自己心中的美丽图画。”学生经过这样的导语引入,学习兴趣高涨,迫不及待地想要进入到学习当中。

情境创设当然不仅仅只用在课堂的导入部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要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启发。我们都知道信息技术是一门操作性比较强的学科,要求学生有足够的上机练习时间,否则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就不全面,只能是理论有余而实践不足。因此,教师应该让学生勤动手、多动手,增加实践操作的机会和时间,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其中,让学生体会到实际操作的乐趣。我在课堂中,往往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如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工合作,共同制作多媒体课件,看哪个小组制作得最快,课件做得最完美。这些积极的带动和氛围的营造,很容易让学生形成你追我赶的劲头,大大增加了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活跃了学生的思维,锻炼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模拟生活情节,让信息技术教学走进生活

教师要多将教学内容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这样能让学生在熟悉的心态下主动学习,反之,如果教师总是以学生不熟悉的例子作为参照,往往会让学生在陌生中失去学习的耐心,对课程疏远而只对游戏感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的时候,首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研究教材,做好有效引导,让学生在思想上有所顿悟,真正体现信息教学的价值。

例如,在学习Excel表格的制作时,我让学生算一算全班同学总共为灾区捐了多少钱,以此来提醒学生“自动求和”的妙用。在学习申请、使用电子邮箱的时候,我让学生互相问候,想象在某个节日里给远方的亲人或者是很久没有见面的好朋友送去祝福。通过应用,学生找到了电子贺卡,学会了设置字体、颜色、背景图案等应用功能。在这些情境的模拟下,学生体验到了信息技术带来的快乐。

三、开展趣味活动,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十几岁的中学生,一方面是长身体的黄金时间,一方面也是学习知识的大好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都争强好胜,一方面害怕别人超过自己,一方面又极力地表现自己,都在心里头暗暗憋着劲儿,想着往前冲。根据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教师可以适当地在课堂上开展趣味活动,让学生都参与进来,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

为了营造奋发向上的竞争氛围,让课堂变得活力四射,同时又能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会软件的应用,我经常开展比一比、猜猜看、动动手等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这些活动中,学生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高涨的热情,纷纷想大显身手,展示自己的才华。受到一些选秀节目的启发,我还开展了自己动手的比赛选秀活动:先是海选操作规范、动手能力强、理论知识过硬的“能手”,然后进入十进五、五进三的PK淘汰赛,并请其他班级的优胜者作为评委进行点评。这样的活动掀起了班级学习计算机的热潮,每一个晋级的名额都能引起学生的注视和欢呼。在这样的活动中,教师应加以诱导和启发,鼓励学生多研究软件的应用,摸索、感悟和理解其中的规律以及奥妙,用自己的实力去摘取成功的桂冠。

四、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计算机已经是现代社会必不可缺的一项工具,而能熟练地使用计算机也是越来越多人的共识。信息技术教学能尽早地让学生接触计算机,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的基本技能。当前很多学校都开设了信息技术课,但是应该看到,我们在教学中还存在一些误区,亟待改进。

学生喜欢信息技术课,并不是因为教师教得多么出色,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对新颖的东西比较感兴趣,愿意花心思去了解它,去接近它。因此,教师切不能盲目地因为学生急切学习的表情就认为他们都能学会。要知道初中生的有意注意力很短,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时刻注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抓住他们的兴奋点,多创设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引导他们乐于学习,避免课堂上出现“三分钟热度”的现象。

还有的学生觉得信息技术课就是上网玩游戏,用电脑聊天,这也是不正确的认识。的确,网络能带给我们丰富多彩的信息和内容,但是这并不是信息技术教学的全部。我们应该学会使用计算机――让计算机为我们服务,而不是依赖它――把它当成游戏的工具。因此,教师在上课时应该端正态度,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让学生对信息技术有一个清晰而准确的认识。

另外,也有一些教师偏重于理论的讲解,觉得反复地讲,让学生记住,然后提出问题,告诉学生解决的方法就完事大吉了。这样的做法也是不对的,它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要知道,学生在实践中能很好地发现、认识问题,教师应该做好引导、提示的工作,而不是全堂包办,将学生局限在短暂的课堂时间内。长此以往,只会让他们失去学习的动力,思维变得僵化,缺乏自己的独特见解。

综上所述,只要是有利于学生思维品质和学习态度提高的方法,我们都应该积极尝试。因此,信息技术教学的方式应该变得开放和灵活起来。我相信,只要教师加强自身素质和内涵的提升,做好学生的引路者,多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教学模式,就一定能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效率。

(责编 张晶晶)

上一篇:浅谈信息技术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下一篇:打造充满趣味的信息技术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