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主义公民身份理论的当代转向

时间:2022-08-28 08:48:17

自由主义公民身份理论的当代转向

摘 要:现代自由主义公民身份理论由于自身的局限,越来越限制公民身份潜能的发挥。基恩·福克斯在反思现代自由主义公民身份理论二元结构假设的基础上,回应西方各种新社会运动诉求,提出了以居住地为范围,以爱国主义为认同,以整体公民身份为内容,以强制性投票、社区服务、公民收入为促进方式的后现代主义公民身份思想,试图克服自由主义公民身份的理论局限,实现自由主义公民身份理论的当代转向。

关键词:公民身份;自由主义;后现代主义;基恩·福克斯

中图分类号:D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2)07-0098-04

近代以来,自由主义公民身份理论以普世、平等的价值追求在促进公民身份潜能发挥的同时,由于其固有的理论局限,也日益陷入自身矛盾之中,成为女性主义、社群主义、生态主义、多元文化主义等后自由主义公民身份思潮抨击的目标。如何克服自由主义公民身份理论自身的局限,发挥自由主义公民身份的潜能,以真正实现现代自由主义公民身份理论价值追求,成为当代西方公民身份理论家共同的理想追求。英国Central Lancashire大学教育和政治社会学教授基恩·福克斯就是其中代表之一。基恩·福克斯公民身份的理想首次体现在论文《公民身份发生了什么?》(1994)之中,之后其又陆续发表了一系列公民身份方面的论文和著作,如《重新定义公民身份》和《公民身份》等等,阐述了自己后现代主义公民身份思想,著作被译为多国文字,受到各方广泛关注。本文以基恩·福克斯《公民身份》一书为分析基础,结合相关著作,剖析基恩·福克斯后现代主义公民身份思想,探寻当代自由主义公民身份理论流向,以期对我国转型时期公民身份建设有所裨益。

一、基恩·福克斯后现代主义公民身份思想的理论旨趣

要理解基恩·福克斯后自由主义公民身份思想本质,首先,需要检阅基恩·福克斯后现代主义公民身份思想所使用的理论工具。一方面,自希腊人对公民身份的观念进行思索和实践以来,有关公民身份的理想意蕴到现在为止虽尚未达成一致,但流传至今的各种公民身份传统大致都是从法律、哲学和政治社会学三个不同的向度探讨公民身份内涵的。[1]法律意义上的公民身份通常与国家的观念联系在一起。国家通过法律的形式界定了谁是国家共同体成员,谁是合法或非法的居留者。具有一国公民身份意味着没有被驱逐的风险,得到允许后有离开国境并合法返回等权利,并履行法律所界定的义务;哲学意义上的公民身份关注的是什么样的共同体能满足公民的需要,共同体需要什么样的理性公民,个体之间、个体与共同体之间应该是什么关系,权利是完全自主的还是需要责任的依赖,等等;社会政治意义上公民身份虽然在不同的社会内涵不同,但公民身份地位决定了谁有政治参与权利,能担当什么样的政府职位,是否能得到社会福利,甚至是否能拥有自己的财产。 [2]围绕上述问题的不同回答,历史上形成了共和主义和自由主义两大主要公民身份理论传统和实践模式。基恩·福克斯通过对比共和主义始祖的希腊城邦和现代自由主义国家的公民身份在自由观、民主观、范围、内容等方面的异同,抽象出稀疏的与深厚的两种公民身份模型(如表1 [3]11所示)。基恩·福克斯以此作为分析工具,探讨能促进公民身份潜能的理想公民身份模型。另一方面,20世纪兴起的后现代主义思潮,也为基恩·福克斯反思自由主义公民身份困境提供了灵感。后现代主义思潮认为,自笛卡尔、培根、洛克,以及后来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大师康德、黑格尔以来的近代哲学,具有主体性、理性至上主义和科学崇拜三个明显特征,其倡导的理性批判精神和自由创造精神是“现代性”的核心。[4]可这种现代精神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却使这种现代精神走向其反面:理性追求自满自足的理论体系,而这种体系意味着精神僵化;理性要求社会行为法制化,法制化造成人与“生活世界”的对立。[5]主体性“主—客”关系的发展、科学精神催生极端人类中心主义,用科学征服自然,本为实现人的自由,却反而被抹杀,为自然所奴役;理性至上主义还抹杀了人类非理性的情感、意欲等人性的重要方面,使人成为谋求私利的的工具,丧失了自由创造活动的范围。这也是女性主义、社群主义、生态主义兴起的思想基础之一,同时也是现代自由主义公民身份理论自陷悖论与张力的逻辑前提。“现代性”要彻底实现自身,就必须进行自我批判,自我否定。“后现代性”是隐含在“现代性”中的理性批判精神和自由创造精神的彻底实现和发扬,这也是基恩·福克斯后现代主义公民身份思想的理论旨趣。

其次,基恩·福克斯对现代自由主义公民身份理论促进实现人的自由、平等的历史功绩不持异议。基恩·福克斯认为,现代自由主义公民身份观念与自由主义国家的发展密切相关。[3]55霍布斯的许多观念对古典自由主义者提出完善的公民身份理论有直接影响。霍布斯的契约论使个体与国家产生直接联系,使公民身份成为二者之中介成为可能;从动摇社会秩序基础的能力与力量来说,个体本质上是平等的;他的理论打破了统治者与国家之间不可分割的假设,使国家而不是君主本人,成为公民唯一效忠的对象;其者拥有的绝对权力思想,使暴力集中管理成为可能,也使共识为核心的社会治理得到更大发展机会。洛克传承了霍布斯自由主义思想,在平等主义理念基础上,创立了一套以权利为基础的公民身份理论。在约翰·洛克、托马斯·潘恩等早期自由主义者看来,权利的作用就是保障公民免于国家权力的干预,国家是一种必要的恶,在契约的基础上,个人放弃部分自由是为了换取国家提供的安全。但在基恩·福克斯看来,在法国大革命之前,古典自由主义公民身份只是一种理想,法国公民只是享有一种臣民地位。法国大革命以平等、普遍的公民地位,凝聚革命力量。1789年《人权与公民权利宣言》的颁布,成为西方反特权、寻平等、争自由的公民身份基本理念,现代民族国家在促进公民权利的保障上功不可没。19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经济权力的增长,个体也开始寻求社会民主,通过代议制来控制国家共同体,以便使自己的财产得到保护的政治权利也有了制度保障。而20世纪,为克服市场缺陷对公民身份权利的危害而建立的福利国家,使公民社会权利成为可能。每一种公民身份权利的出现都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关,每一种公民身份权利的保障也都对应有相应的制度设计。在马歇尔看来,这三种权利分别对应于不同的机构:与公民权利相对应的机构是法院,与政治权利相对应的机构是国会和地方议会,与社会权利相对应的机构是教育体制和社会公共服务体系。[6]现代自由主义公民身份理论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实践,为公民身份潜能发挥创造了积极条件。

上一篇:我国农村社会主义先进法律文化建设初探 下一篇:实现社会保障地方性立法由冲突到和谐的路径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