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经营性理念在高校财务管理的创新

时间:2022-08-28 08:05:43

浅析经营性理念在高校财务管理的创新

摘要:经营性理念是一种系统的、科学的管理思想。不管是盈利组织或是非盈利组织都要有自己的经营性理念。一套完整有效的经营性理念会对组织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作为一个非营利性组织,科学的经营性理念是学校平稳发展,在众多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的关键因素。本文采用数据分析、实际调查等方法,浅析了经营性管理在高校财务管理方面的创新。

关键词:高校 经营性理念 财务管理 创新

就目前各高校的具体情况而言,在财务方面的经营理念核心是在高校财务管理中树立成本意识和资金效率意识,这与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任务和目标是相一致的。各个高校应该在坚持本校的总体经营理念下,创新财务管理方面的经营理念,加强财务预算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指导财务管理工作,实现高校财务管理目标,促进高校健康快速的发展。

一、高校经营性理念的内涵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高校的教学管理理念已经不再是原来的那一套方法,而是逐步在向更高层次发展。现在的高校在原有的管理基础上对其管理方法有所创新,引进了高校经营性理念。目前经营性理念在并没有完全普及,但是已经为一部分学校的管理人员所看好,并已经运用到实际的工作中。虽然大学是非营利性家机构,但是一套完整的经营性理念对大学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经营性理念在财务中的运用主要是通过对学校所拥有的或可控制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与整合,把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和运作效益作为目的的系列筹划营谋活动。

不要狭隘的认为只有企业或是其他的营利性机构才能有自己的经营性理念。作为高校,管理人员要把明确学校的发展方向,发展目标以及发展中会存在的障碍,作为高校的经营性理念。在大学的经营管理中必须要强调成本与效率的重要性。在学校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条件下,缩小其成本,提高学校的效益,最大程度的充分利用学校的人力、物力与财力等各项资源,并且使其能够再生与增值,自然也成了高校的“管理性经营”。

二、高校财务管理的内涵

目前全国大约有2000多所高校,而这些高校之间存在的竞争是在多个方面的,不仅是在教学环节上有所竞争,作为保障学校发展的财务环节一样也是竞争的内容。目前大多数高校的财务管理的工作主对象资金。财务人员需要对学校的整体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然后根据具体的情况制定下一年度的财务预算,在财务年度中,及时的分析资金的流向以及学校的财务状况,定期定时的向管理层汇报财务情况,对存在的问题以及有待改进的地方及时更正,帮助管理层对学校的发展做出正确的决定。

但是目前部分高校的财务管理系统并不完善,财务预算不准确,财务记录不详细,财务分析不可靠等是部分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有待改善。

三、浅析经营性理念在高校财务管理方面的创新

就我认为大学的经营性理念主要体现在了两个方面:第一是在教学方面的经营。要不断的加强教学能力,提高教学水平,完善教育体制,促进学校的发展。第二是在财务管理上的经营。要不断的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提高资金利用效率,提高财务分析能力,促进财务管理的进步。

(一)将充分应用预算机制,纳入到财务管理方面的经营性理念中

财务预算作为财务管理中的一个的环节,是财务管理发展的关键,所以应不断地发展、创新预算管理。将财务预算纳入经营性理念中,用理念来指导学校管理人员的行为,促进预算的创新发展。预算的发展可以带动校进财务管理的发展,以争取有向上级部门申请到的更多财务经费用于学校的建设,有效的财务预算报告会使学校的发展规划与学校的资金供求能更好地形成对接,使学校教学的发展有充足的财力保证。

当前各个高校现行的预算管理制度不能很好的适应财政预算体制改革所提出的的要求。国家在预算体制改革中推行三个项目的具体实施方案分别是:部门预算的管理、国库实行集中收付制度以及政府采购制度。只有建立了细致周密、科学合理的部门预算,才能有条不紊的实施财政预算体制的改革。

要积极发挥高校预算管理强有力的引导作用。高校预算管理一般涉及到学校的财务、资金、科研、人力资源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起到了资源配置的作用,是高校财务管理体系中尤为重要的一部分。随着各个高校发展规模的的不断扩张,使高校的收人来源更为多样化,支出的费用则更为膨胀化,这就要求各高校在编制资金预算的过程中要突出重点。在资金预算的安排上要增加对学科基础建设、重点课题研究以及学校本年度重点工作的投人,进一步改善办学的条件,提高教学的质量,充分的发挥资金预算政策在资源配置方面的积极作用,并不断地鼓励和引导预算资金流向最为主要的教学和科研方面,同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奖励政策,在保证制度的基础上,控制各种定员定额的支出,压缩各种行政公务性支出,确保资金的合理运用,大幅的提高预算管理能力,使资金预算工作尽量做到民主化、公开化以及透明化,使资金预算指标尽量的达到客观化、公正化以及可靠化,逐渐的提高高校的综合竞争力。

(二)将财务分析纳进财务管理方面的经营性理念中

高校的财务分析是指,财务部门运用特定的方法通过对本年度的财务预算、资金收支情况、资金使用方向等方面全面的对本校的财务情况进行有效地分析,确保财务管理工作有效地进行,是财务管理工作中尤为关键的环节,直接影响到学校资金的流向以及学校的发展。将财务分析纳入到经营性理念中来,使财务分析的工作受到更多的重视,促进财务分析在各个高校的发展及应用,帮助管理层做出有利于学校发展的决策。

财务分析对现在的高校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财务管理部门根据资金收支情况如实编制各项财务报表,再根据财务报表作出准确详细的财务分析报告。通过财务分析报表,学校管理层在可以对学校资金用途、资金收支规模、资金收支结构、学校自主收入能力、学校负债水平、净资产变动以及结余情况、学校综合财务状况有一个清晰的了解,是相关的决策层对学校发展方向做出判断的数据依据。财务报表的专业性导致其难以直接向需求方提供直观的财务信息,而财务分析则是在财务报表的基础上,结合其他数据资料,通过对等各项指标的分析,可以简洁明了并全面反映高校的财务状况,对学校的发展与经营有着很大的积极作用。

(三)将高校财务管理目标的创新纳入到经营性理念中

财务管理作为高校工作的重要板块之一,要不断的促进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方法以及效率的发展。将财务管理工作纳入高校经营性理念中,可以为财务工作创造发展的动力,使财务管理更加平稳健康的发展。

在以前,高校财务管理的目标是充分的使用上级部门下拨的教育经费,努力做到收支平衡,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而现在,高校收入来源更加多样化,收入渠道更加多元化,对于高校总体资金财务部门需要做到合理规划,高校在保证资金的合理运用的情况下可以独立自主,自我约束。为了实现高校教学发展目标,通过对财务的细心运作,在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的前提下,筹集更多的资金,合理配置高校的教育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结合高校的其他经营性理论,努力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提供有用的科研成果,最终实现高校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四)将高校会计人员管理创新,纳入到经营性理念中

高校的会计人员是高校会计信息的收集者,同时也是会计信息的加工者。有效加强高校的会计人员的素质,可以提高会计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以及有效性。将高校会计人员的管理纳入到经营性理念中来可以有效地对会计工作者进行管理,有效提高会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所以,我们要不断的加强高校会计人员队伍的建设,发展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完善会计人员的自律机制,引导会计工作人员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保证高校财务的安全,构建会计人员的内部与外部监督机制,进行会计工作的轮岗轮值,竞争上岗的机制。

四、结束语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各个高校之间的竞争无处不在。因此经营性理念的创新成了各个高校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并发展的有效出路。高校的经营性理念应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而有所创新,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也应该随之创新。从新的视角发现并审视经营性理念在财务管理高校财务方面的创新,促进高等学校在财务管理方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敏.树立大学经营新理念[N].中国教育报, 2005

[2]徐同文.大学“经营”之道[N].光明日报, 2004

[3]张晓霞.高校财务管理的新思路[N].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7

[4]曾潮洁,张继英.加强高校财务分析的思考[N].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6

[5]盛品良.试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高校财务管理创新[J].经济师, 2006

[6]中国预算研究会.预算管理与会计[M].2003

[7]谢桦.论财务分析评价体系的改进与完善[J].财务与金融.2010

上一篇:煤炭企业资源整合如何防范财务风险研究 下一篇:股份公司财务能力的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