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潜伏期的传染病扩散模拟

时间:2022-08-28 07:18:09

具有潜伏期的传染病扩散模拟

摘要:随着全球化进一步发展,相比过去传染病的危害性愈发严重,现在对传染病的研究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科技工作者的重视。由于很多传染病具有较长的潜伏期,对于病情传播具有一定的潜在危害。对于具有潜伏期的传染病进行扩展模拟,对于防治病症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传染病 元胞自动机 潜伏期 传播模拟

中图分类号:O1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3)04-0203-03

1 引言

最近H7N9禽流感病毒的传播蔓延,不仅造成了人民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同时也因我们对其传染感染性的未知,产生了一定的社会消极影响。因此确定传染病病毒的传染机理,传染途径和治疗方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急迫任务。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很多学者在考虑各种病毒传播的控制因子,对传染病传播扩散机制的进行了很多模拟研究,一般传染病大都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在潜伏期内,病人并未出现传染病症,但已经具有了传染性,本文将就具有潜伏期的传染病传播扩展进行模拟。

2 模型构建

在传染病的扩展传播方面,前人已经做了很多的工作,其中被最广泛引用的就是SIS模型和SIR模型,在SIS模型中,传染病人只有两种状态,易感染状态S(susceptible)和感染状态I(Infected)。考虑到有很多的疾病的实际传染情况,即有些流行病,患者得病治愈后,就会产生病原抗体,从而对该传染病具有了抗病免疫能力,所以又发展了SIR模型,除了易感染状态S和感染状态I外,还增加了免疫状态R(Recovered)。

传染病的最重要特征就是具有传染性,现在一经确诊的患者会立即进行隔离治疗,但是由于有些患者虽然感染了病毒,但病症并不明显,也就是处于潜伏期,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进行隔离治疗,一定会造成传染病迅速传播,本文利用元胞理论对与感染者接触的易感人群分别进行模拟。

2.1 建立元胞模型

按照模拟空间,设计N=n*n的二维空间;这里选n=20;

模拟某一群体集合,以某一学校或者社区为例,对于每一个元胞单元来说,其受周围四个相邻单元的传染状态影响,设定健康的易感人群,其状态S=0,而受感染者(包括潜伏期患者)状态S=1。

2.2 程序实现

3 模拟结果

在模拟数据之前,我们在几所高校进行了调研,包括发放调查表和走访,主要对学生与外界环境接触时间的综合统计,由统计数据近似定义了以下模拟参数。

两元胞相邻,若一元胞为染病元胞,另一健康元胞染病几率设为0.1。设定社会环境感染率为0.01,则元胞与外界接触感染率为0.01 *0.1=0.001。

设定传染病潜伏期为7天,染病7天后症状明显,即被隔离,隔离元胞不具备传染性。

图3中白色为易感状态,黑色为感染状态。其中(a)是第5天感染状况,(b)是第15天感染状况。由图中可见,未采取隔离措施,处于潜伏期的元胞感染者迅速将病毒在空间传播,后果可怕。

对于传染病期间严格执行隔离措施,即与外界接触者无论是否染病都需严格隔离,直到病患解除,修改上述程序代码,元胞感染病只会由系统外界接触感染,模拟数据第15天传播效果如图。

以上模拟是基于与外界环境接触者被隔离后的模拟效果,系统内感染者全部为与外界环境接触而感染,不存在系统内元胞之间的相互传染。相信在传染病传播期间,社会也会减少相互接触的机会,这样对于整个系统的病情控制就更为有利。

4 结语

传染病及早发现及早隔离对于控制传染病的传播非常重要,很多程度上可以影响传染病的传播速度和传播范围。

具有潜伏期的传染病更需要重视潜伏期的隔离预防工作,潜伏期的病人由于不具备明显的患病特征,经常被忽视,健康人群与之交流也缺乏戒备,这样极易造成病症的传播蔓延。

传染病期间,一个系统内人员尽量减少与外界的直接接触,或者集中把接触人员减少到最低限度,由专门人员负责与外界接触,同时注意对专门人员的隔离制度,这对传染病的控制预防工作很有必要。

参考文献

[1]Vichhac,G.Simulating physics with cellular automata”,Physica D,10,pp.96-115 1984.

[2]Victor, Jonathan. D. What can automaton theory tell us about the brain,Physica D 1990:96-115.

[3]Sieburg,H.B.,McCutchan,J.A.,Clay,O.K.,Cabalerro,L.and Osrlund,J.J.Simulation of HIV infection in artificial immune system”,Physica D 1990:208-227.

[4]Ermetrout,G.B.Edelstein-Keshet,L.Cellular automata approaches to biological modeling,Journal of Theoretical Biology,1993(160): 97-133.

[5]游爱丽,闫萍. 基于元胞自动机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模型[J].新疆大学学报,2010.02.

[6]张显峰.基于CA的城市扩展动态模拟与预测[J].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0,17(1):70-79.

[7]才伟.细胞自动机及复杂系统的时空演化模拟.武汉:华中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7.

[8]余雷,薛会峰.基于元胞自动机的传染病传播模型研究.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7,43(2).

上一篇:关于广播电视模拟发射台站如何数字化改造的思... 下一篇:Flash益智游戏的设计与开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