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模式下的档案管理工作

时间:2022-08-28 06:57:07

BT模式下的档案管理工作

项目融资(Project Financing)是国际上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兴起的一种新的融资方式。由于项目融资方式与传统的筹资方式相比,能更有效地解决大型设施建设项目的资金问题,因此,它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应用。我国运用项目融资建设基础设施项目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陆续出现了一些类似BOT方式进行建设的项目,如:上海黄浦江延安东路隧道复线工程、广州至深圳高速公路等。与此同时,我国BOT项目融资的法律框架也基本构成。

融资模式是指项目法人取得资金的具体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直接融资模式、项目公司融资模式、设施使用协议融资模式、生产支付的融资模式,BOT模式。BT是Build(建设)、Transfer(移交)第一个字母的缩写,是BOT模式中的一种变异方式。BT是指项目投资者按项目发起者的要求和合同约定筹集资金并实施项目建设,项目建成后项目投资者按约定程序将项目移交给项目发起者,并从项目发起者那里得到全部合同价款的一种融资模式。这种模式不仅已经成为国际流行趋势,而且也逐渐成了国内不少地方政府为解决资金不足而需要建设大型项目的有效途径。

BT项目模式的出现,为大型建筑企业开拓新的经营领域提供了机遇。如何配合BT项目工程管理工作,最大限度的规避高风险,保证BT项目工程竣工时向项目发起者提交完整、准确、系统的建设项目档案,使企业效益得到最大回报,是施工企业必须要考虑的。由于BT项目模式在管理体制、资金运作上与传统的管理模式有着根本的变化,从而使档案管理工作也随之发生变化。为确保BT项目档案工作有序化、标准化,档案管理工作要与时俱进,档案人员认真学习新的管理模式的特点,及时了解新的管理模式对档案工作的要求,以适应新的管理模式的需要。

首先,BT项目模式的特点是企业的角色转变。施工企业由过去在整个施工实践过程中完全按照业主要求开展工作的施工方(乙方),变成了在新的模式下的投资方,成了“代业主”(甲方)的角色,也就是业主行使对该项目的管理职能。由于BT模式采用的是与国际接轨的施工管理模式,既要按照国际惯例去操作,又要结合国情开展工作,所以没有一套现成的管理规范去执行,这给档案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需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其二,该工程项目是由项目发起者、投资方(代业主)、监理、施工等多方构成的管理体系,工程施工的整个过程受到来自各方的监督和制约,与我们过去的管理体制有很大的不同。在新的管理模式下代业主与各方的关系以及界定各自的管理范围是BT项目赋予档案管理工作的新的内容。档案部门要根据各自管理范围的实际收集档案。由于BT项目对项目全过程管理要求程度高,特别是该建设项目档案与建设实体一样,作为重要条款写进了该项目合同中,一旦档案管理工作滞后,工程竣工时不能按要求向项目发起者提供齐全完整的建设项目档案,将按合同规定延后支付总合同款额的10%。由于BT项目的款源是“代业主”通过银行融资所得,其数额往往数亿之多,所以档案移交时间拖得越长,无疑是对施工企业增加成本,这将会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

其三,由于BT模式采用的是与国际接轨的施工管理模式,在工程建设中出现大量的各类合同,因此要求我们要按照国际惯例去操作。在BT模式下项目合同是代业主与项目发起者、设计、监理、施工、供应商等各方联系的惟一纽带和桥梁,整个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一切行为都是围绕合同进行的。施工中大量的档案工作是合同管理工作,各方面形成的资料(信函、设备管理、人员管理、资金管理、监理资料)和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原始资料都是档案归档的重要范围。另外,法规变化、税费改革、政策调整等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都要依据合同进行处理。所以,在项目建设中产生的各种原始资料,既是解决合同纠纷的重要依据,也是代业主与项目发起者、设计、施工及供应商等各方的重要结算依据和今后变更索赔与反索赔(作为代业主与施工及供应商之间的纠纷)取得成功的法律凭据,同时也是档案工作服务于合同管理的重要内容。所以文件管理人员和档案人员要特别注意收集整理好各类合同以及与之有关的有价值的文件资料,以备今后归档及使用。

上一篇:城市居民低保档案的管理 下一篇:数字档案馆建设中的若干关系